刘作虎最好的一次访谈 让我看见了一加的世界观

前段时间有人问了我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 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区别是啥?看起来简单的问题真让我琢磨了半天。

在中国,企业家似乎是对一个做公司的人功成名就后的尊称,但在英文里去找对应的词汇,你会发现企业家和创业者其实是一个词 —— Entrepreneur。

我更喜欢创业者这个词。过去 20 多年我深度结识了上千位优秀的创业者。如果让我总结下这群人的共性,我更倾向于这么描述 —— 一群认为自己的事情很重要,甚至比自己都重要,并且努力把这件事儿变得对世界也重要的人。

如果他们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情重要,就不会「逼」自己快速学习和迭代,最终把事情做好;如果不够自信地认为实现这件重要的事情是自己的使命和意义,就坚持不下来,也推动不了改变真正发生;如果最终世界也没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他们往往就会创业失败。

所以创业者必须自信又要不自信,这其实挺难的。因为专注注定会带来狭隘,自信注定容易持有偏见。大家都是人,毛病都是一样的。

4 年前我和几位创业者朋友发起了一个叫「前沿社」的社群,主要就是想拉更多优秀创业者来「交换世界观」 —— 创业者之间的坦诚交流,能把别人的常识变成你的前沿认知,看到世界更丰富的真相,这是一种对抗狭隘和偏见的好方法。

5 月份极客公园前沿社组织了一次纯闭门的「前沿思考论坛」,定向邀请了很多已经被尊称为「企业家」的优秀创业者,在两天时间里,一起分享和交流。把创业者变成听众而不是邀请来做台上的嘉宾,还是很有挑战的,但从众多正向的反馈来看,也很有意义。

接下来我会陆续分享一些在闭门交流中让我觉得有启发的「世界观」。今天准备先讲讲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和得到 App 总编辑李翔的现场访谈。我觉得这是我认识刘作虎 8 年来,他带给我的最有触动的一次分享。

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前沿思考论坛 2021 对谈选段

全球化问题是这个论坛热议的话题之一,对于这个话题的探讨,一加是个令人感兴趣的样本。

手机行业里,一加是个独特的存在,关于一加为什么选择坚定地做高端手机,为什么能那么快就在海外市场受到认可,一直是个看得见结果但是看不清原因的事情。

我记得早在 2014 年,刘作虎跟随极客公园前往硅谷走访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esla 等科技公司。那时候一加刚刚起步,一代产品刚发布 5 个多月,这些公司里的高管、工程师们对同行的张一鸣和他的今日头条,都还只是「点头感兴趣」,还没意识到字节跳动未来会有怎样的影响力。但当他们转向知道了刘作虎一加创始人的身份之后,却都立即显示出令人难以理解的亲切感,一加就这样成功成为了团里最提升交流氛围的「破冰者」。

很多人可能会感兴趣 —— 一个中国品牌「如何」去攻克美国市场,「如何」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中获得认同。「方法」固然重要,但我其实更好奇刘作虎「为什么做这个选择」。

这也是李翔在访谈里问刘作虎的第一个问题。

刘作虎说,其实这个选择是个「惯性」,源于 2006 年,他参与创建 OPPO Digital 蓝光 DVD 的经历。

但凡对影音发烧圈有点了解的,无人不知 OPPO Digital 蓝光 DVD 塑造了那个时代的巅峰,后来居上打败了当时业内最强悍的天龙和索尼。

刘作虎回忆说,当时就是觉得上一代巨头的产品并不够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做就做比他们好的产品才对。

时代当时也给予了一个契机。进入蓝光时代,软件开始变得重要,而如日中天的天龙当时的软件工程师是很少的,OPPO Digital 因为直接做蓝光机,反而在软件力量上聚焦完成了超车,很快就做出了明显超越巨头的产品。

而另一个超越巨头的原因,刘作虎认为是「搞定了最难搞定的一群人」—— 那些最专业的用户群体。

早年的时候,刘作虎长期「混迹」于 Hi-Fi 论坛 AVS Forum 上,那个论坛里藏龙卧虎,什么声纳专家、技术极客,都是又专业又较劲的挑剔用户。但其实满足他们的方法就是认真地听,开放地接受意见,根据用户的问题反馈不断迭代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除了让产品确实越来越好,还让用户对于品牌有了拥有感和参与感。实实在在地解决用户的问题是对用户最好的运营,反而不需要去刻意维护、搞「氛围组」啥的。

「有一年在 CES 展上,一名索尼的员工主动过来握住我的手,感谢我们做出如此棒的产品,这让我印象特别深,我那时也就刚刚 30 出头。」刘作虎有点被这个画面「击穿」了,毕竟天龙和索尼曾经是他仰望的偶像。

OPPO Digital 那段经历对刘作虎影响很大,他觉得就应该做最好的产品,并去经受最挑剔的用户的考验,而不是去琢磨怎么找缝隙、切局部。因为产品真的做好了,很容易向下兼容,被整个市场真正认同。这也决定了一加后来走了几乎一样的路径。

「最难的事情做好之后,其他问题解决起来都会相对容易。」刘作虎觉得产品是最难的事情,赢得专业用户是最难的事情,但如果时代给予机会,同时你敢于选择去解决这些问题,其实会让做事情变得简单。

因为你的目标无比清晰,你不需要复杂的策略和运算,你专注认真地做就好了。

刘作虎最好的一次访谈 让我看见了一加的世界观
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前沿思考论坛2021

一加从美国市场入手,一路在全球各个市场收获了粉丝,甚至在印度高端机市场,多次超越苹果,拿到了第一名。

有意思的是,刘作虎觉得对于手机和很多科技产品来说,好像没有什么「文化之墙」。他拿苹果公司举例,他评价 AirTag 是「一个极其优美的工程设计」 —— 这里其实有很多技术层面的思考,比如纽扣电池如何做到长达一年的续航;而这些复杂的技术交付给用户的,却又是极其简洁的产品体验。他觉得这种技术产品的审美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你如果真的做到了,又能有什么「文化之墙」呢?审美这件事,是刘作虎经常提到的。听起来很虚,那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刘作虎说,如果你要做真正的高端好产品,其实全世界对「高端」和「好」的感受都是差不多的,比如你会发现高端的,往往也是简约的、极致的、无负担的、有着让人舒服愉悦的色彩和结构、每一处细节都贯彻同样的逻辑、严谨到挑不出毛病和漏洞 ……

而审美其实就是,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相信这才是「好」的定义和标准,没有妥协;是不是自己会竭尽全力去一次次追求比好更好,不能容忍自己做出与之相违背的东西。

这很难,因为需要一切细节、一切动作向「好产品」这个「唯一目标」看齐。它也最简单 —— 「做低端,反而要去适配不同人群、市场,去做取舍。而做高端,你做到更好的审美,更极致的产品就能画出市场的同心圆了。这不是更简单一些吗?」

「怎么判断一个产品是不是审美上的好产品呢?我觉得如果半年之后,你拿到手上依然觉得很漂亮,很可能这个感觉就对了。」虽然手机圈是个拼参数和配置成风的领域,但刘作虎认为把「感觉」作为判断标准,是与用户产生共情最关键的一步。

不过他坦言,审美这种主观判断很难被量化,难以成为一套指导公司运行的方法论。他也在摸索如何提升整个公司的审美能力,这件事可能要从组织形态开始。

在一加内部,刘作虎「执念」地认为审美是不能分工的,这是一个全体系要共同创造的事情。工程师不能一味只是交付设计师提出的需求,也要带着审美,以自己的工程能力去参与创造。一个滑动、一个震动反馈、一个间距有没有做到极致,工程师心里是最清楚的。在他看来,研发团队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产品团队。

无论是设计的审美,技术的审美,甚至是对定义问题的审美,本质上都是一种选择。刘作虎认为创业者,就是靠选择来获得力量、创造价值的。

和刘作虎交流,你基本上看不到太复杂的方法论和逻辑,他面对所有的复杂问题,给出的都是个「简单」的解法(虽然听起来都很难)。

我曾经以为他不善言辞,但时间长了我发现,他应该是努力想做一些简单而不复杂的选择,即便这个选择是难的。但按照科技圈的说法来说,「这是个工程问题,不是个科研问题」——也就是说,它是可以实现的。

刘作虎最好的一次访谈 让我看见了一加的世界观
OnePlus 9 Pro

很多人知道刘作虎深受段永平的影响,身上必然延续了段永平一些做事的理念和方法。段永平思想里的「本分」,一度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但是这个词 100 个人可能有 100 种解读,所以我也很好奇,刘作虎又是如何理解「本分」一词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加 2 直到上市的最后一刻,都没能让他有心动的感觉。摆在刘作虎眼前的是一道选择题:是完成对用户的承诺,按照计划准时把产品交付出来,还是冒着交付不了的风险,先把产品做好 —— 这两种做法哪个才是真正的本分?

迫于压力,一加 2 还是上市了。但是刘作虎坦言,这到今天都还是他的一个遗憾。如果重来一次,他会选择推迟交付,先把产品做到让自己满意。

刘作虎一直把这个例子当作一种教训,他觉得所谓本分,其实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是很难的,因为你要抵住诱惑和压力。平常人难有平常心。」既定的产品上市节奏是压力,用户的期待是压力…… 但是刘作虎后来发现,这些压力纯属是自己「想多了」 ——「用户对你其实根本没有每年升级一代产品的需求,那是你自己想多了。你一旦交付的产品不好,他凭什么买你的?」

「所以你要保持平常心,回到理性,抛开情绪和情感,你就会更容易有平常心,阿段就是一个超级理性的人。」刘作虎说。

创业从来都是较劲的,追求极致的,这和平常心听起来完全是冲突的。刘作虎也承认这一点,所以他也感叹「不做 CEO,是很难理解这个平常心有多难的。」

但他觉得不能把平常心理解为「随遇而安,差不多就行了」,而是要对难而长期的重要的事情,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原则、识得出诱惑。

刘作虎提到段永平的时候,说阿段有一句特别「神奇」的话:「反正每次你对一些不那么成功事情,讲述理由或者寻求指导的时候,阿段往往只有一句话回你——那只能说明你的产品还不够好。」

「说明产品还是不够好」,这是一句「万能」的话。听起来没啥信息量,但刘作虎觉得它确实解答了企业面对的所有困惑,又显得极其有力量。每次他都会因为这句话重温一下「求责于己」,然后一些焦虑也就化解了,总之就是要把产品再做好一些,这是个简单而清晰的路径。

刘作虎觉得把自己推到最核心的问题上、心无旁骛地专注,是修炼平常心最好的方法。因为你不会有时间胡思乱想,也不会被情绪左右去纠结那些不值得浪费时间的问题,也就可以少做些错误的决定了。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