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扔掉笔记本还有多远

随时在线,似乎已经成为互联网工作的必备“美德”。

无关乎内卷还是躺平,我们似乎总能从网上看到具备这些“美德”的互联网人随时随地地掏出电脑,不管是在马路牙子上,还是在结婚现场。

这些互联网人通常都有另一个身份——“习武之人”。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随时随地背一台又大又沉的笔记本,没膀子力气是万万扛不来的。

况且,任何场景下都需要端起笔记本说干就干,没扎过几年马步、撑过几年铁板桥的硬功夫,怕是有些难度。

当然,“习武之人”也有梦想,办公设备轻量化显然就是最直接的一点

做出这项改变的自然首先是笔记本厂商,他们把笔记本电脑尽量做到更加轻薄。

但显然这还远远不够,笔记本变轻了,只不过是让“习武之人”难度降低了,可能从十年功力起步变成了八年功力。如何将功力需求降低到五年,甚至是更低,笔记本厂商就很难做到了。

手机厂商的大革命,但不咋成功

手机厂商们一看,你们笔记本又键盘又鼠标的,整不了太小,但是我们手机能啊,手机最大的属性不正是便携么。于是,在手机上如何高效办公就成了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比较典型的是案例,就是锤子科技的TNT工作站。

几年前,锤子科技打出了革了PC命的旗号,其凭借的优势理念也很明显:一是手机的便携性,让生活和工作无缝衔接;

二是依靠现在PC优化的不到位,通过更加贴近消费者痛点的功能优化谋取用户青睐。

TNT的运行结构也很清晰,手机当成PC主机,与PC操作模式相近的状态依靠配套的外设来实现。

这台外设包含触控屏幕、键盘、鼠标,整个系统与PC差异不大,并且依靠触摸屏等手机具备的优势,TNT工作站在一些场景中还能实现更加便携的操作。

但遗憾的是,TNT没有卖爆,也没有革了PC的命。总结总结,原因有很多——

手机的最大优势就是便捷,但想要高效率工作,手机就必须借助外设,比如放大显示、使用键盘等等。这些外设导致手机办公的场景并不便携。那么,既然手机不便捷了,我在固定场景中为什么不选择性能更好的PC去办公呢?

相比于PC,手机的性能虽然一直在进步,但还是差点意思,这个从芯片的功耗就能看出来。

手机得顾虑电池的续航,以及握持时机身的烫手程度,所以最高运行功率也就几瓦,但PC的芯片功耗基本都是几十瓦起步,上百瓦的高端芯片也比较常见。

手机的性能码字修图还行,更复杂的工作还只能用性能更好的PC来实现。

另外一点就是优化,手机去做办公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第三方软件适配。刚刚起步的手机电脑模式,既没有庞大的发展资金支持,也没有足够的体量去吸引第三发主动适配,依靠手机厂商自发性质的简单适配,体验很难有所保障。

当然,做不起来最重要的点就是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如果产品能卖爆,不管是资金还是适配,这些问题都不存在。那么看起来如此厉害的电脑模式,为什么卖不爆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消费者的认知没发生转变。

大多消费者都会认为,手机就是手机,整再多花活儿也还是手机。

如果电脑模式的外设不贵,有闲钱了可以买个试试,但如果很贵,就得考虑考虑了。结果大家都在考虑,都在观望,手机厂商赚不到钱,这个项目自然也就难以推行下去了。

实际上,手机的电脑模式不止TNT,三星、华为等大厂也都给手机适配了电脑模式,只不过是将电脑模式以大力度推到消费者视野当中的就锤子科技一家。

TNT的推出似乎有种赌一把的意味,但终究还是错付了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实际上,手机代替电脑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因为智能手机与电脑有着相似的功能,而且二者在很多场景下都是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

比如我们可以用电脑打字聊微信,也可以用手机打字聊微信。只不过是电脑和手机的使用场景不同,各自更加便捷的条件也不同。

让手机代替笔记本,需要做好的正是打通这些不同使用场景的便捷条件。

比如在路上我们需要写一篇文章,那么手机需要拓展更大的显示和效率更好的输入方式。再比如让手机处理更加复杂专业的工作,手机就需要有更强大的芯片支撑。

现在为什么会不成功?原因也就很明显了:科技水平没到那个地步。

手机不成功,行业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平板电脑。

相比于手机,平板电脑没那么便携,但屏幕大显示好,可搭配的便携式外设也有更多选择;相比于笔记本,平板电脑虽然性能有限,但便携属性着实提升了不少。

也就是说,在科技水平还不够的时候,就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属性,使其更适合目标使用场景。

在这方面,最能让我们看到希望的就是苹果的iPad Pro。

最新一代的iPad Pro搭载了电脑上用的M1芯片,性能基本与MacBook看齐。同时依靠苹果庞大的体量和第三方号召能力,iPad Pro办公应用的适配也不成问题。

我们离扔掉笔记本还有多远?

当然,苹果的价格也很“实在”,平板+外设的价格已经与高端电脑平齐了。

但人家就是很实用,不仅是码稿修图剪视频,最新的iPadOS还对代码的编写进行了优化,让平板电脑不再只是编辑老师们的专属。

我们离扔掉笔记本还有多远?

因为M1芯片的搭载,很多果粉实际上都在期待iPad Pro的操作系统可以与苹果电脑的macOS打通,这样平板就可以完全代替笔记本去使用。

但显然,WWDC21让这部分果粉失望了,苹果只是完善了iPadOS。究其原因,用网友的话说,iPad Pro能用macOS了,MacBook不就卖不动了,苹果不会这么傻。

但苹果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打通生态。苹果手机、平板、电脑上的应用很多都实现了多设备的数据互通,而且iPad Pro可以作为苹果的第二块屏幕使用,并且可以进行文件的直接拖拽。

也就是说,平板还是平板,它不是为了代替电脑,而是为了满足更细分的场景需求

同时,通过生态的打通让生态内的设备可以共同服务于办公场景,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以应用场景来举个例:端午节假期要出去玩,想要满足临时办公带个iPad Pro就可以了,外搭个键盘或者手写笔来满足更高的输入效率。

除了满足临时需求外,在路上闲来无事可以用iPad Pro进行累积性办公。

回到家后,将iPad Pro接入苹果生态中,用苹果电脑继续办公,不仅可以享受电脑更大的屏幕和平板屏幕的同时显示,还不需要数据传来传去。

显然,苹果这是继承了“母公司”的“遗志”,如今看来,当年锤子科技的TNT没做成平板电脑真是可惜了。

当然,对于“习武之人”,苹果的iPad Pro不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你没有苹果全家桶,并且习惯用非iOS手机和Windows电脑,那么前不久发布的华为MatePad Pro 12.6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依托于HarmonyOS全场景能力,华为的手机、平板、电脑都实现了互通。

看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有这样的问题:手机啥时候才能代替一切呢?

从理论上说,这个还真是有可能的,比如实现了便携式设备的全息显示和交互技术。

但很明显这个还有点远,与其期盼这些倒不如关注一下AR眼镜,配个便携式键盘,显示和输入全搞定。

我们离扔掉笔记本还有多远?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