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女子网购同一商品不同账号价格差25元

双11购物节已经开始,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启买买买模式,然而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屡禁不止,实在是给人添堵。

所谓大数据杀熟,指的是同样的商品或服务,不同用户看到的价格或搜索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导致用户权益受损的现象。通常是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要贵,或搜索到的结果比新用户要少。

据国内媒体报道,10月16日,北京的韩女士使用手机在某电商平台购物时,中途错用了另一部手机结账,却意外发现,同一商家的同样一件商品,注册至今12年、经常使用、总计消费近26万元的高级会员账号,反而比注册至今5年多、很少使用、总计消费2400多元的普通账号,价格贵了25块钱。

仔细对比才发现,原来普通账号页面多出来一张“满69减25”的优惠券。韩女士认为自己遇到了大数据“杀熟”。   

面对质疑,该电商客服答复称“新用户,系统会根据账号信息,自动发送优惠券,不是每一个账号都能收到”。  

实际上,不只是网购商品,酒店预订、机票销售等领域均存此类现象。

随着技术的发展,要想精准锁定消费者,对于大数据来说太容易了。据专家介绍,近来大数据“杀熟”也出现了不少变种。比如:

:如果你附近的商场少,大数据就会认为你买东西不方便,然后给你看到的商品加价。

:如果你买过的东西价格普遍较高,大数据就认为你“不差钱”,然后给你加价。

:如果一件商品你在短时间内搜索过多次,大数据就会认为你急需这件商品,然后给你加价。

还有就是控制商品的可见性,直接把价格低的商品屏蔽掉,逼你买贵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与算法斗智斗勇来进行“反杀熟”呢?专家表示,改变自己的部分行为或许能一时骗过大数据,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你周围的人群并未改变,大数据能够通过你朋友的朋友的用户行为,来推测出你的消费偏好,这就是“社会网络分析算法”。  

在大数据“杀熟”这件事上,消费者无疑是鱼肉。然而,技术是中性的,需要严厉打击的是技术背后个别奸商的贪欲。 

大数据“杀熟”!女子网购同一商品不同账号价差25元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