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我们在网上娱乐,在网上社交,在网上分享或认识新朋友……网络记录了我们人生的重要时刻,我们借网络将人生大事和亲友分享。
对于那些在互联网时代出生的孩子来说,他们一出生就通过父母的某条朋友圈拥有了自己最初的数字身份。而对于年轻人爷爷奶奶辈的亲人来说,在他们离去后,他们也可能在后辈的社交网络被悼念。
当我们越来越深地卷入互联网世界时,在网络上和认识的人告别,或者为自己的亲人立一块墓碑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豆瓣公墓,已逝豆友的网上墓园
在 2008 年,一个叫做 @ maomy 的日记的豆瓣网友就开始思考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网上公墓。
不过我却想到,在这个人人上网的年代,的确有越来越多的 id/avatar/虚拟身份被死者留在了生者的世界。
在豆瓣网,或者 SNS 网站增加公墓,将那些确认死亡的人的 id 转入墓园,文章和活动归档而不再出现在广播和信息流中,只供后人凭吊。
这是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吗?
是的,这是未来会发生的事。
2012 年 10 月 8 日,一个「豆瓣公墓」小组正式成立,小组存在的原因就是为了纪念已故的豆瓣用户。这个小组目前有 13266 个成员,但目前显示的帖子只能看到 2019 年 4 月底的内容。
这个豆瓣公墓仅接受逝去豆友「迁入」豆瓣公墓,如果想要悼念非豆瓣成员,可以去豆瓣的开放式公墓小组「网络公墓」进行怀念。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组的管理员在建组后就再也没有上线过,没有任何的书影音记录或关注痕迹。因此小组成员 @ 忘书猜测,管理员很可能就是公墓里的第一个成员。
管理员久不上线,豆瓣公墓这个颇有历史的小组走到今天,离不开众多豆友的「自治」。和其他豆瓣小组一样,每一个逝去豆友想要在豆瓣公墓拥有一席之地,都需要遵守组规。 豆瓣公墓的组规就是帖内介绍豆友的生卒年月和事迹,写出豆友的死因,纪念豆友,然后贴出豆友的豆瓣主页。
在生者的世界,用户主页和 ID 都被按下了暂停键,他不再登陆,不再更新,在某个时刻永远停止。但在这个公墓里,不再更新的主页依然会被人分享,被其他网友用心地观看。
只是颇为遗憾的是,如果被纪念的豆友逝去的时间较久,长时间不登录主页就会被豆瓣锁定,无法正常显示。这种时候,贴出来的主页链接也不能让你更了解他一点。
不过这也像现实世界中的投影,逝去的人存在的痕迹一点点的消失,但他们的墓碑永远存在,他们能够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而对于这些逝去的豆友来说,他们在豆瓣最终留下的痕迹或许可能只是公墓里的一个纪念帖和豆友心中的回忆。
在这个公墓里,你也能看到多个活跃豆友的精彩人生瞬间。他们包括一部分是有豆瓣主页的公众人物,还有一部分相对没那么出名的文化工作者。年轻的历史天才、才华横溢的女歌手、在豆瓣拥有近 4000 粉丝的青年作家、在豆瓣更新读书日记的诗人、巡演的志愿者、字幕组的一员、知名学校的教授、被阿北悼念过的用户……
▲ 豆瓣上陆谷孙先生的纪念帖
你可以在这里看到豆瓣的一部分。
评论区常有人聚集,表达自己看到某个熟悉网友已逝的不舍和震惊。同时还有人会聚在一起回顾这个人带给他们的某种美好回忆,比如对生活的热情、掩不住的才华、对事物犀利的见解。他们还会在评论区询问逝者现实中的骨灰纪念堂,想要去一个不同的城市凭悼豆友。
当然,也不是整个小组都是和谐美好的。除了感怀的豆友,也有豆友会把非豆瓣用户的纪念帖发到这里,这种行为会遭到其他组员的劝诫和声讨。
同时这个小组里也不缺独特的用户行为。
2019 年 10 月 6 日,豆瓣将核心功能豆瓣广播锁定,用户广播仅自己可见。同天,豆瓣网友 @ Aymu 也在豆瓣公墓里给豆瓣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豆瓣卒于 2019 年 10 月 6 日。
10 月 20 日,豆瓣动态恢复正常使用,豆友将这一天定为「豆瓣复活节」。那一天,一个叫 @ Laika 的豆友特地来公墓「扫墓」:
今天豆瓣复活节呐,给友邻们拜完年都下午了,溜达过来看看,也给你们拜年啦。
有时候觉得,如果你们的账号也能复活就好了。
这个在「我们的精神角落」中的公墓小组和其他任何一个小组都一样,有组规,有不守规矩的人,有争吵,有对平台的不满,唯独没有一个活跃的管理员。
当然,它还有别的小组所没有的「墓碑」,这个精神角落里的公墓记住了我们不想忘记的人。
朋友圈道别已经成了现代生活的仪式
豆瓣有公墓,其他地方也有纪念家人好友的专属「区域」。比如微信里特有的家族群「有爱一家人」、「相亲相爱一家人」等。
在特定的时间,这些家族群会最近地记录亲人逝世的情况。或许一开始只是四面八方回来的人在群里交代行程,紧接着大家开始分配陪床时间,然后大家只能悲伤地开始彼此安慰、操持更多身后事。
而朋友圈也是纪念家人的一部分。尚在念书的小辈多会图文并茂的怀念他们,而更年长一些的则会用简单的文字在朋友圈通知亲友,告知他们有人已不在人世的事实。
▲ 图片来自:Toa Heftiba on Unsplash
只是朋友圈互动方式较为单一的缺点也显示出来了,这类内容点赞显然有些不合时宜,评论区留言也不知道发些什么内容,因此蜡烛、祈祷、心碎等符号常常出现在此类评论区。
在英国,如果遇上家人去世、新生儿诞生、家族成员结婚等重大事件中,家庭成员还会在报上登一则启事,说明更多与之相关的情况。如果是葬礼,那么就会在报纸上写明葬礼的时间和地点,到时候等待亲朋好友参加。
但在今天,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了,会遵循传统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在社交网络上通知这类信息。
这是我们生活方式变迁的缩影。
逝者如斯夫,我们需要一个地方怀念至亲
和豆瓣、朋友圈一样,微博这个平台也有类似的缅怀挚友亲人的地方。微博博主 @ 逝者如斯夫 dead 就是供人们怀念好友的特定「区域」。这个博主会自发在微博缅怀近期逝去的名人或知名博主,比如吉恩·戴奇或是艾防公益志愿者 @ 艾草小强。
但除了这些名人会被这个博主记住外,还有更多不知名或者不上网的普通人也会被他记住,由他们的亲友进行缅怀。这些亲友会编辑自己想说的话发给博主,博主则会将它公开发布,让更多人一起缅怀逝者。
微博 600W 粉丝的大 V @ 没有人比我更懂杭之冯玥曾表示在自己很累的时候,他就会翻一翻这个在微博早期就关注的博主:「只要翻一翻,你就会觉得,面对各种生离死别,很多烦恼都不是什么事儿。 」
这里记录的是普通人的伤痛别离。挚友亲人老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世,TA 生前是一个怎样的人,TA 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TA 是否努力和病毒做了抗争,TA 有什么喜好,TA 对你有什么影响。
你可以在这里看到普通人的生离死别,看到普通人的故事,然后一起纪念他们。@ 逝者如斯夫 dead 每条纪念逝者的微博下,都有近百个用户在评论区排队缅怀,通过点蜡烛的方式纪念对方,怀念对方。
这是普通人的悼念堂,发起人是逝者曾接触过的亲近之人。而去怀念他,为他逝去感到伤心的人则是大多和他们没有交集的普通网友。
在这个博主的主页中,有那么几分钟,陌生的网友会去细细了解逝者的生平,并为他们的逝去感到由衷的惋惜和悲伤。
他们来过,他们被更多的人了解,被更多人记得。
▲ 一排蜡烛的评论是该账号的特色
2017 年的《寻梦环游记》告诉我们,生的对立面不是死亡,而是遗忘。
▲ 图片来自:《寻梦环游记》
在现实的世界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朋友逐渐离去,记住你的人会越来越少,你被逐渐忘记。
而在我们也真实存在过的网络世界,我们的账号久不上线就会被封锁,我们的创作也可能因为网站的落幕而消失,我们的 ID 和讨论或许都不会有人记起。
但在这个互联网的世界里,一「座」墓园,一条朋友圈,一条悼念微博,它们在把你存在过的痕迹延长,让你在这个世界真正地留下了什么。
他们立了一块「碑」,让世人知道你曾来过。这是数字时代的祭奠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