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可以说是非常大众化的“休闲娱乐项目”了,棉签、挖耳勺,甚至是中性笔芯,随时随地摇身一变都能成为“掏耳工具”。掏耳时,那种直冲头皮酥酥麻麻的舒爽感觉,让人久久回味。
然而,就是这个让人欲罢不能的动作常常发生意外。
那么,耳朵应该什么时候掏呢?关于耳屎的说法里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蝌蚪君来为你一一解答。
错误。
这种说法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恐怕是想吓唬一下小孩,免得他们乱掏耳朵。不过,我们不妨就此了解一下耳屎的成分。
先来说说耳屎的老家“耳朵眼儿”,它的学名是“外耳道”,由骨骼和皮肤组成。外耳道皮肤上分布着两种腺体,皮脂腺和顶泌汗腺(也叫“大汗腺”,主要存在于外耳道、腋窝、乳晕、肛周等部位)。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大汗腺分泌的汗液、外耳道里死去的细胞,再加上外界进入的灰尘,就构成了耳屎,就是医生们说的耵聍,来跟着蝌蚪君一起念(dīng níng)。
这样的成分虽然有点恶心,但不至于引起中毒——把耳屎吃进肚子里,不用担心变哑巴呦。
错误。
耳屎的形态是命里带来的,跟健康与否没什么关系。有些人的“耳屎”比较偏干,呈碎屑状,质地干脆,颜色多为棕灰色。而有的人“耳屎”偏油,质地粘稠,一开始颜色通常为浅金色,不久之后,在氧气和细菌的作用下会变成黑色。
那么,这两种不同的呈现形态是怎么形成呢?
答案显而易见,耳屎构成的四种成分——皮脂、灰尘、死去的细胞没什么特别的,你、我、他都差不多,唯独大汗腺不同。大汗腺与基因有关,欧美人的大汗腺分泌较为旺盛,耳屎多为油性。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大汗腺分泌不那么旺盛,耳屎多为干性。
换句话说,无论你的耳屎“偏干”还是“偏油”,都跟健康与否没什么关系。
有大用。
第一,耳屎可以润滑、保湿。
外耳道里的皮肤和其他地方的皮肤一样,缺少足够的水分容易干裂。一旦皮肤干裂,就给了细菌入侵的机会。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大汗腺分泌的汗液,恰恰是有效的保湿剂。
第二,耳屎可以杀菌。
听起来很让人惊讶,对吧!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有些争议,不过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耳屎可以对付细菌、真菌。有科学研究显示,耳屎可以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外耳道炎最常见的黑手。
部分正确。
精神压力、机械因素都可导致耳屎增多。机械因素分为两种可能:入耳式耳机或助听器会阻挡耳屎的移动,导致耳屎在耳道内堆积。老用棉签掏耳朵或者用很大的音量听歌曲,可能会刺激到外耳道,导致耳屎分泌增多。
错误。
人体有一套往外推送耳屎的机制,科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用颜料在耳朵眼里做一个记号,观察记号的位置。结果发现,记号会不断往外移动。换句话说,外耳道内的上皮细胞像传送带一样,缓慢却坚定地将耳屎送出耳朵。此外,人们的头部摇动以及进食时的咀嚼活动,都会加速耳屎的移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耳屎堆积。
另外,我们平常掏耳朵的方式是错误的。拿棉签来说,木棒的一端太硬,一不小心可能会造成损伤,裹棉花的一端又太粗,有可能会把外面的耳屎推到耳朵深处。耳屎在耳朵深处堆积,有可能堵住耳朵眼,引起外耳道耵聍栓塞。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就诊,医生会用专业的检查设备,判断耳屎的情况,将栓塞的耵聍取出。
外耳道耵聍栓塞 图片来源:《A Parent's Guide to Ear Tubes》
总之,耳屎看起来很小,但处理不好却有可能引起大问题,不要图一时爽快,闲着没事就掏它,人家也是奔着使命来的。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还是老老实实地放着吧。
——蝌蚪君
本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高品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