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琳
来源:Tech 星球微信 ID:tech618)
无人驾驶的竞速赛。
2015 年 12 月,滴滴自动驾驶 CEO 张博正式升级为新手奶爸。
这是他人生中的重大时刻,也是滴滴的重大时刻。张博儿子出生那一天,他认识了谷歌无人驾驶之父塞巴斯特安·特伦,两个人在妻子的产房楼下相谈甚欢。二人一见面就聊起了各种无人驾驶技术,比如,到底使用摄像头方案还是激光雷达。
一个新生儿开始在滴滴内部孵化起来——2016 年,滴滴成立了一个无人驾驶部门开始做研究。
也是 2015 年 12 月,张博的前东家百度,赶在两天之后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前宣布,成立无人驾驶事业部,这意味着百度正式进军无人驾驶。此时的百度手握着百度外卖、91 移动等几张互联网船票,不过很快,这些船票都将过期。
滴滴和百度,一个是靠出行起家的互联网新秀,一个是以搜索入列 BAT 的老牌互联网巨头。于滴滴而言,自动驾驶是其登上千亿市值的唯一途径;于百度来说,自动驾驶是其第二条增长曲线,也是重回巅峰的砝码。两个互联网巨头首次交锋,争夺中国版 Waymo 的席位。
没有人会怀疑自动驾驶未来的地位,Waymo 用千亿估值告诉所有玩家,自动驾驶就是一块大蛋糕。但无人驾驶的漫漫征途需要资金、资源,也需要战略定力,滴滴和百度终将会进入对方的腹地,而战火随时会燃起。
抢资金、抢资源
被誉为互联网黄埔军校的百度,为自己培养了一批竞争对手,尤其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文远知行韩旭,小马智行彭军、楼天城,中智行王劲等等,都曾于百度短暂任职。
这其中,最特别的要属滴滴自动驾驶 CEO 张博。张博于 2008 年加入百度,和上述人士不同的是,他负责的并非无人驾驶项目,而是当时九条移动业务的研发,且均为上亿用户量级。
2012 年,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取得了超过 30 万英里的公路行驶经验,那一年,滴滴刚刚成立,还在为融资到处奔波时,张博离开百度加入了滴滴。短短 8 年,滴滴成为国内最大的出行平台。2019 年 8 月,滴滴宣布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滴滴 CTO 张博兼任自动驾驶新公司 CEO 。
李彦宏或许从来没有想到,张博的离开,百度培养了最大的竞争对手。
2019 年 5 月,百度无人车项目再一次被传出拆分。随后,百度回应:分拆消息完全不实。没人能支撑得起百度的无人车梦想,因为没有 50 亿到 100 亿美金的估值,李彦宏出售的概率极低。
但车企和“梦想家”软银孙正义可以。一位百度核心人士告诉 Tech 星球(微信 ID:tech618),2019 年,李彦宏确实曾经亲自飞去日本找软银,但对方并没有选择百度。一年后,滴滴自动驾驶获得了来自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超 5 亿美元资金支持。
百度和多家车企虽然都达成了战略合作,但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一位接近长城汽车的人士告诉 Tech 星球,长城每次供应商大会都会有百度,也跟百度有合作,但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2015 年,百度和宝马达成合作,双方共同研发了一款以 BMW3 系为基础的无人驾驶车型,一年后,该合作暂停。2017 年,百度和北汽达成战略合作,2019 年实现 L3 自动驾驶汽车量产,但至今为止尚未量产。截至发稿,关于量产情况,百度尚未回复。
有趣的是,滴滴也和北汽取得了战略合作。“滴滴自动驾驶如果和北汽合作的话,肯定就是和 arcfox,这是北汽新能源独立出的新品牌,主要做高端电动车,市场售价 25-35 万之间的车子,目前有四款正在研发:N60、N61、N50、N51,要是有合作意向的话,要么是 50,要么是 51。”一位接近北汽的行业人士向 Tech 星球(微信 ID:tech618)分析道。
“汽车是有巨大技术壁垒的产业,上游制定游戏规则,吃肥肉,就像医疗产业,制药厂是大牛,医做不大,挣辛苦钱。”一家上市车企的“二把手”曾鸿向 Tech 星球分析说。
对于百度、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必须联合主机厂,才可以顺利搭上自动驾驶这辆快车。可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公司似乎并没有话语权。
2017 年,百度宣布将与金龙汽车合作生产一款无人驾驶小巴车,并于 2018 年 7 月提前实现量产。一位参与百度金龙小巴项目的前员工表示,在合作过程中,百度掏了费用,并且出了大多数的人力。2018 年百度 IDG(自动驾驶事业部)定下的目标是,一年要销售 100 辆金龙小巴,“一直都是有营收目标的”。
“百度的金龙小巴实际上已经算是暂停了,你看这一年有啥动静嘛,虽然没有明确说停了”,一位百度自动驾驶员工表示。
截至发稿,对于百度金龙小巴业务的进展,百度方面尚未回复。
抛开车企不谈,想要做自动驾驶,必须有充足的现金储备,这不仅是对百度而言,滴滴自动驾驶 5 亿美金的融资也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眼下,滴滴还尚未全面盈利,而其什么时候可以全面盈利,依旧是个问号。
可以肯定的是,摆在百度和滴滴面前的,都是一条难走的路。
没有永恒的朋友
如果以手机做类比,主机厂就类似于手机制造商,做自动驾驶的公司就好比安卓操作系统,但如果打电话,还缺乏一个中国移动这类的运营公司,而滴滴或 Uber 就是这样的角色。
区别在于,造车是一个比手机制造商要复杂得多的事情。曾鸿向 Tech 星球(微信 ID:tech618)介绍说,“新能源智能汽车技术难度极大,研发投入千亿起步,且需要十几年以上积累,没法儿抄近路。这个行业,上游,汽车制造商最有话语权。”
这恰好是互联网公司的能力缺陷。滴滴和百度都在广泛结盟,但互联网公司和主机厂都有自己的算盘。
“我只能说主机厂自身有很多问题,官僚主义弊病比较严重,推动很慢,而且主机厂都想做一套自己用的东西,互联网公司都想做一套通用型产品。战略的差异,导致了诸如目前的某车联网公司(长安和某巨头合作的一家公司),人员流失相当厉害,某巨头已经不跟他们玩儿了,今年 Tier 1(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会死不少家。”一位自动驾驶行业产品经理告诉 Tech 星球。
“主机厂不开放 CAN 总成协议(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其实这就造成了车联网、互联网公司自己做自己的,主机厂想做,却没有能力的尴尬僵持局面。而互联网公司想拿到总成协议后自己弄,可以说是各怀鬼胎吧。”一位百度自动驾驶团队员工告诉 Tech 星球。
互联网公司和主机厂各有各的说法。
“以后,强势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厂家都会自己做运营平台,自己做资产的运营商,利益最大化,不太会把车卖给滴滴这样的第三方”,曾鸿表示,“跟不上时代的主机厂会被淘汰”。
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初现苗头。和百度合作的江淮汽车有自己的出行平台和行约车,一汽、东风、长安联合推出 T3 出行,长城汽车推出欧了出行等等。
在曾鸿看来,滴滴的运营并不难,“原来主机厂躺着赚钱,不屑于做苦逼运营而已。几百亿,对汽车厂家来说,不是个大事儿”。
互联网公司和主机厂各有各的打算,但也分个亲疏远近。因为天然的优势,滴滴似乎和主机厂的关系更近一层。
但早期,滴滴也确实遭遇过尴尬的事儿。“前两年滴滴去跟主机厂谈合作,搞了不少打脸的事情,比如程维在展览会上跟宝马谈合作,结果广播里传出滴滴战略合作奔驰。”一位汽车行业资深从业者表示。
互联网公司想要联盟弥补短板,但是,“联盟是弱者的想法,真正的汽车巨头研发都及其强悍,比互联网公司技术体系都厉害,比如特斯拉。”曾鸿表示,“十年之内,载人的无人车都不太可能大规模上路。法律、技术、伦理、道路改造,都来不及。只能在封闭环境,比如高速公路,载货车为主。这个时间长度,主机厂足以建立需要的轨迹数据库了。”
这话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在这段时间内,滴滴、百度与主机厂的关系都将是一种竞合状态。而在这个漫长的周期中,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实力,还包括争取政府资源、资金实力、商业化运营能力等等。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中,创始人的合纵连横能力也格外重要。
必有一战
2020 年 3 月 3 日,Waymo 宣布获得第一轮外部投资,共 22.5 亿美元,投前估值达到了 1050 亿美元,远远超过大众、戴姆勒、通用等一众车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Waymo 就是行业的风向标,它代表着最强的技术、最高的估值、最多的钱。
在国内,曾经手握吴恩达、楼天城、彭军、王劲等一批技术大佬的百度,最有可能成为或者孵化一个中国版 Waymo,但百度在“短期与长期”、“L3 与 L4 之间”摇摆不定,核心技术人员先后离职,最终错过了黄金冲刺期,其市值也从 700 亿美元下跌至不足 450 亿美元。
最终,百度选了一条更加“折中、现实”的路径,它为百度带来了收益,今年 Q2 百度 AI 业务实现同比两位数百分比增速,但百度也因此陷入和创业公司们竞争的局面。这其中,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便是估值已经超过百度市值的滴滴。
滴滴必须要做自动驾驶,这不仅仅是为了讲好千亿美元的估值故事。因为,不再需要司机,自动驾驶的到来会打破原有的双边网络效应(司机越多,乘客等待时间可能越短;乘客越多,司机空驶越少,两者会互相加强),极大地强化滴滴的规模化壁垒。
如今,百度和滴滴已经开始相互渗透。
滴滴正在做一个无人车操作系统,因为倘若未来所有的车都采用百度 Apollo 的技术,导致双边效应被打破,服务成本会大规模降低,对于每年几十亿利润的百度,其大概率会做一个出行平台。百度通过百度地图以联盟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网约车服务。
“从技术栈来讲,滴滴的实力比较弱一些,因为落地的场景不会变,但技术栈会变。”一位自动驾驶行业产品经理告诉 Tech 星球(微信 ID:tech618),“落地很复杂,就像画个圈圈,落地完成了,这个圈就画好了,画的好不好看另说”。
百度依然强大。“自动驾驶大家都没有搞出来,看车队规模和技术水平,还有研发人数,但是百度花得钱是最多的。”截止去年 11 月,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总数已经达到 150 张,在全国占比过半,其中 80 张牌照已经允许载人测试,可以说是独占鳌头。
在量产遥遥无期的情况下,百度无人驾驶的方向发生了些许变化。“以前是 2B,现在更多的是 2G。”一位百度无人车团队员工告诉 Tech 星球,“百度的政府资源确实比较强”。
今年,伴随着新基金的大潮,在 6 个月的时间里,百度拿下智能交通数十个项目,全国 7 个千万级订单中,百度一家就拿了 4 个。今年 4 月,百度出了一个“Apollo 智能交通白皮书”,公开披露商业解决方案就有 9 项,包括智能信控、智能公交等。李彦宏在 2020 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自己已经看到了好几个 1 亿的合同。
但滴滴是最大的变量。
“滴滴最有价值的不是数据,以后,车险公司也有轨迹数据库,交通运输部门、交管部门也有数据库,最有价值的是用户,一个用户值 600 元,滴滴值 700 亿吧”,曾鸿表示。而这些用户很有可能成为自动驾驶的第一批用户。
在人才储备和资金上,百度显然略胜一筹。但不止一位滴滴自动驾驶员工信誓旦旦地告诉 Tech 星球,“完全不用担心滴滴的融资能力,而只要资金到位,人才就不是问题”。
如今,滴滴和百度都按下了加速键。
滴滴自动驾驶正在以一两周更新一个版本的速度高速迭代。滴滴自动驾驶公司 COO 孟醒告诉 Tech 星球(微信 ID:tech618),自动驾驶团队基本上每周都会和程维开会,密集的时候一到两天都会讨论。今年,滴滴自动驾驶还要把团队规模扩大一倍。
眼下,滴滴和百度都比较克制,其竞争也更多的是远程秀秀肌肉而已,比如在不同的城市开展 Robotaxi 的测试。据百度方面介绍,8 月 21 日,沧州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可以在主城区打到 Robotaxi 的城市。这意味着,Apollo 正在加速规模化部署。
而未来,代表中国自动驾驶的两股势力,必将掀起一次又一次的贴身肉搏战,他们一个是互联网新秀,一个是老牌霸主;一个以运营见长,一个凭技术立足;一个为守护根基,一个想重返巅峰…..
这将会是一场精彩的对决,不出意外,短则 5 年,长则 10 年,战火一定会燃起。
(备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曾鸿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