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公牛:上市只是开始 深挖插座背后的护城河

文/崔玉贤

今年2月份,“插座一哥”公牛集团登陆A股,随后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突破千亿元大关。即使疫情爆发也并未影响公牛的表现。

一个“小小的插座”何以支撑千亿市值?小米等互联网厂商迅速入局,公牛如何应对?智能家居已是大势所趋,公牛如何搭上顺风车?网易科技专访了公牛相关负责人员,对此进行了一一解答。

上市只是开始

“我们要更加谨慎,更加专注产品,产品创新是永远的制胜法宝。”公牛方面小心谨慎道。

虽然成功上市并突破了千亿元大关,但被问及上市心态之时,公牛的反馈一如既往的“低调”。

其实查看其财务报表,就知道公牛是个不差钱的企业。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66亿元、72.40亿元和90.65亿元,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在96.79亿元至106.9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6.77%至18.01%。公牛总营收在不断攀升。

之所以选择上市,公牛方面表示:“从长远考虑,公牛必须要上市。”

据了解,公牛的目标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还要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未来,公牛的竞争对手将更加强大,必须要对这种更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在这种背景下,上市能够全方位地提升公牛的竞争实力,这种提升不仅仅体现在能获得更多的资金上,还体现在能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引进更规范的管理等等方面,这能帮助公牛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从而能够走得更远。

深耕“插座”护城河

公牛成立于1995年,1996年在行业内首创按压式开关插座转换器。目前公牛主要从事包括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LED 照明、数码配件等电源连接和用电延伸性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单“插座”这一品类,公牛就一直在国内插座转换器市场独占鳌头。这与公牛集团董事长阮立平立下的“制造用不坏的插座”誓言不无关系。

公牛相关负责人介绍,插座看似简单,但一款插座产品拥有超过50个零件,需要解决材料、工程、工艺、流程设计等诸多技术问题,每一个卡扣、每一个焊锡都关乎着安全和品质能否落地。

为了保障安全,公牛集团配备700余名从事质量管理、实验测试、检验分析与品管的专职人员,配置2000余台实验及产线自动化检测设备,建立7个行业内高标准的检测实验室。

公牛的每款产品在出厂前都经历寿命测试、针焰燃烧、跌落、高低温、拉力柔韧度、防误插、浪涌波形EMC等一系列严格检测环节。

另外,公牛在研发方面也持续专注技术方面的积累。目前公牛拥有专利技术8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60多项,多年来公牛还参与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40多项。

不满足于“安全”、“品质”的特性,公牛还继续深挖了插座领域的细分市场。比如为了应对“95后”、“00”后等年轻人的需求,公牛对用户使用习惯进行了调研,并基于场景的差异化需求研发细分类产品。比如,针对用户对于桌面充电环境整洁干净的需求,公牛推出了智立方USB插座、收纳盒插座等一系列带有收纳功能的产品。

加速转型智能化

除了深挖护城河,公牛还加速了“智能化”转型。

据了解,公牛早在4年前就针对物联网市场进行研究,在上海成立了智能物联研究所,2018年成立了专门的智能家居事业部,加速研发、产品、营销各个环节的布局。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