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8 日消息,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今日印发《天津市算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 年)》,目标到 2026 年,全市算力中心国产算力芯片使用占比超过 60%,全市建成 5 个以上赋能成效显著的大规模智算中心,全市算力赋能标杆应用场景超过 30 个,加快形成特色突出、协同发展的算力产业布局。
汇总部分重点任务如下:
-
加大智能算力供给: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等结合市场需求,建设“万卡”智能算力资源池,打造京津冀地区重要算力节点。力争到 2026 年,全市智能算力规模达到 10EFLOPS 以上。推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拓展高精度科学计算市场,服务重大科研任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持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结合人工智能发展需求,拓展业务领域,强化协同创新。到 2026 年,全市超级算力应用率达到 70% 以上。
-
强化国产自主可控技术创新:聚焦突破“卡脖子”技术,支持企业加快人工智能(AI)芯片布局,推进国产化中央处理器(CPU)、深度计算处理器(DCU)、数据处理器(DPU)、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等算力核心芯片技术路线整合和产品迭代。夯实自主可控软件基础,加快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等软件开发,推进应用软件与国产主流芯片、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框架的适配。
-
加快算法模型发展:发展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识别、言语交互等领域算法模型,积极布局通用和垂直行业大模型,支持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基于人工智能自主可控软硬件平台,研发行业模型或多模态通用模型,推进既有大模型性能提升和产业化。加强与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合作,推动智慧港口、智能电网、医疗健康等行业模型研制及应用。
-
智能网联汽车:以边缘算力资源支撑自动驾驶算法决策和场景开发,推进解决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复杂场景、多样的交通参与者及突发事件等驾驶难题。整合算力资源,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运营服务平台,促进“车、路、云、网、图”有机协同,发展智能网联服务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