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所有高管年薪,韩国电池制造商 SK On 陷入绝境

原文标题:《冻结所有高管年薪!韩国电池厂陷入绝境,CEO:已经走投无路》

被欧美市场坑了

作者|王磊

编辑|秦章勇

全球第四大电池制造商 SK On,走到了悬崖边。

不仅连续 10 个季度亏损,净债务自 2021 年起还飙升 5 倍至 15.6 万亿韩元(约 822.59 亿元人民币)。

他们自己也亲口承认,公司已经陷入危机,为此还宣布了一项“紧急措施”:

将冻结所有高管的年薪,如果公司未能在本季度实现盈利,则冻结明年的高管薪酬,提供给高管的各种福利制度和业务开支也会大幅减少。

其实不止 SK On,LG 新能源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第二季度,其营收同比下滑 30%,营业利润同比大跌 58%,如果不算上美国给的税收抵金额,LG 新能源实际有 2525 亿韩元(约合 13.3 亿元人民币)的营业亏损。

国内电动车市场发展的轰轰烈烈,宁王势头风光无两,为什么韩国这些电池厂过得这么艰难?

01、先从高管岗位开刀

“我们已经走投无路,必须齐心协力。”

SK On 首席执行官李硕熙在一封全员信中说道,公司已经到了危急存亡时刻。自 2021 年从母公司剥离以来,该公司已连续 10 个季度报告亏损,在此期间,其净债务增加了 5 倍以上。

2023 年营业亏损达 5818 亿韩元(约 30.6 亿人民币),今年第 1 季度又再亏损 3315 亿韩元(折合人民币 17.4 亿元)。

别说是全球第四大电池企业,就算再家大业大,也扛不住这么亏法。

早在今年 2 月,李硕熙就在高层干部举行的会议上表示,由于美国的高利率和全球经济不景气,该公司正面临市场增长放缓的危机,包括首席执行官在内的所有管理人员都应该全力以赴,克服危机。

李硕熙甚至直接在会议上宣布,在 SK On 实现盈利之前,将放弃 20% 的年薪

随着亏损不断扩大,为了削减成本,急救措施进一步加码,最新计划里首批受到影响的对象是所有高管,包括薪资冻结、废除或更换高管等措施。

其中包括董事会决定 C 级管理人员去留、废除部分 C 级职位、冻结所有高管的年薪以及削减福利和业务开支等。

C 级管理人员(如 CEO、CPO、CTO 等)的去留将由董事会委托决定;部分 C 级职位(如 CAO 和 CCO)将被废除,对绩效和作用不佳的高管将定期或随时更换。

如果公司未能在本季度实现盈利,明年的高管薪酬也将被冻结,同时对高管的福利制度和业务开支进行大幅削减。

此外,SK On 的高管们在国际旅行时必须乘坐经济舱,并且被要求在早上 7 点前上班,呼吁员工回到办公室工作,并强调在工作时间内专注于工作,将办公室工作视为原则。

其实在此之前,SK On 已经嗅到了危机。

去年年底,SK On 削减了乔治亚州工厂的产量,并让员工无薪休假,表示这是为了优化生产线运营和灵活管理员工。更早之前,直接在乔治亚州工厂解雇了 100 多名员工。

当然,为了自救,SK 集团内部也在讨论一系列融资改革方案。

有知情人士透露,SK On 的母公司 SK Innovation 正考虑将其与 SK 集团利润丰厚的能源子公司 SK E&s 合并,此计划将在这个月在董事会层面进行讨论。

甚至还有传闻 SK On 要“卖子输血”,其母公司 SK Innovation 正考虑出售电池材料子公司 SK IE Technology(SKIET),以重组其电池业务。主要是为了缓解 SK On 的财务困难。

02、被欧美市场连累

SK On 作为全球第四大电池制造商,名头不是白来的。

根据韩国动力电池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的数据,今年 1—5 月,SK On 的装机量为 13.9GWh,同比增长 4.2%,市占率为 4.9%,市场份额在全球仅次于中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和韩国的 LG 能源

份额如此之高,为什么还能走到这种境地?用一句话总结 ————

不仅把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还站错了队

此前在美国总统拜登抵税优惠的立法推动下,以 SK On、LG 能源为首的韩国电池企业纷纷在北美和欧洲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大举投资建厂,建立生产电池的合资工厂。

当初新能源行情一片大好,各方普遍预测西方电动汽车需求会激增,企业和资本不惜重金押注,在 2023 年,通用汽车还预测其 2025 年的电动汽车销量将会达到 100 万辆。

当时,SK On 还借助《通胀削减法案》从美国政府处获得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补贴。

可惜事与愿违,开始被寄予厚望的北美电动汽车市场的需求并没有如期而至,“投资”反而成了包袱。想象中的电动车需求并没有激增,通用汽车在 2024 年的第二季度,才卖出了 2.193 万辆。

通用纯电车销量疲软,也成为海外新能源遇冷的缩影。美国市场今年一季度,电动车销量仅增长了 2.7%,低于整体市场增长 5% 的幅度。今年 5 月份,在美国整体车市同比增长 4.9% 的背景下,轻型车的电动车份额占比进一步收窄,下降至 8.7%。

而且瑞银上个月已将明年美国电动车市场成长的预测从 45% 下调为 10%

福特、通用汽车和特斯拉等企业暂停了扩大电动车产能的计划,甚至有不少车企开始重启燃油机,并大力推行研发混动汽车的战略,大有“破罐破摔”的意味。

而且,福特汽车作为 SK On 的重要客户,不久前还宣布,为减轻电动汽车业务日益严重的亏损,将开始削减来自电池供应商的订单。

需求的疲软,也让 SK On 不得不收缩其在欧美的投资,包括继续在其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工厂实施裁员,与福特合资、位于肯塔基州的第二家工厂的建设也被推迟。

这么来看,是国汽车制造商“害惨”了韩国电池制造商

除此之外,SK On 主要的产品是软包电池,并且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磷酸铁锂电池也有相当大的市场,单一的三元技术路线显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而且,有分析师还表示,SK 的处境比其韩国同行 LG 和三星 SDI 更为艰难,由于进入电池行业较晚,SK On 为争夺市场,向车企提供了相对低廉的报价,也就是之前想打价格战入局,如今也被反噬。

03、全球电池企业都不好干

行业都普遍遇冷,也意味着 SK On 并不是个例。

不久前,SNE Research 发布了 2023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情况。

SNE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约为 705.5GWh,虽然同比增长 38.6%,但低于 2023 年初 SNE Research 预测的 749GWh。

从增速来看,2023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增速已经开始放缓,这直接影响了电池企业的运营水平。

比如全球排名第三的海外电池制造商 LG 新能源,今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大跌。而且早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显现出颓势,营收出现下滑,净利润也同比下滑 31%。

进入 2024 年,颓势进一步显现,第一季度 LG 新能源营收、利润双双大跌。营收为 6.13 万亿韩元,同比下滑 30%;营业利润为 1573 亿韩元,同比大跌 75%。

当然,海外电池制造商们的日子不好过,也不排除中国企业在全球电池格局中的日渐强势的原因。

2023 年动力电池市占率前十大厂商有六家就是中国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欣旺达。

在今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更是分别以 60.1GWh 和 22.7GWh 的装机量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占据了全球近 70% 的市场份额。

但即便是强势的选手,也出现了“倒车”的现象。

全球第一的宁德时代,距离其最高市值已蒸发 8000 亿人民币左右。从业绩报告来看,今年一季度,宁德时代的营业收入,也同比下降了 10.41%。

行业老大都是如此,更不用说腰部的选手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电实验室(ID:SuperEV-Lab),作者:王磊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