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视觉里程计(一)feature

从现在开始下面两篇文章来介绍SLAM中的视觉里程计(Visual Odometry)。这个是我们正式进入SLAM工程的第一步,而之前介绍的更多的是一些基础理论。视觉里程计完成的事情是视觉里程计VO的目标是根据拍摄的图像估计相机的位姿。目前主要有两个方法,我们这一篇介绍的是特征点法。

首先,我们之前提到了路标。SLAM中是根据路标的位置变化来估计自身的运动的。路标是三维空间中固定不变的点,应该有这么几个特征:

数量充足,以实现良好的定位
具有较好的区分性,以实现数据关联
而图像的特征点可以比较好的满足上面的特点,可以通过特征点来作为SLAM中的路标。

特征点

特征点是图像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部分。
我们想象一下,我们识别一个物体的时候,即使旋转了,或者光照不同,尺度变化,我们还是能认出。这一点上,人眼真的是太强了。如图:

即使糊成这样,我们依然能喊出来,诶呀真香。

而一种好的特征点,希望能做到上面几点,当然那是非常困难的。它应该有下面几个特征:

可重复性,也就是,换个视角来看它应该还是原来的样子。
可区分性,可区分意味着不同的特征点看起来不一样,这样我们才能辨别不同场景。
高效,这个作为特征点并不是必要的,但是为了实时SLAM的运行,我们必须把它纳入,而且它是非常重要的。
特征点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关键点描述子(descriptor)。其中关键点包含了这个点的位置,大小,方向评分等信息,但是只靠关键点不足以区分各个特征点,而描述子描述了特征点周围的像素的一些信息。

一般来说特征点的选的部分都是角点或者边缘部分,因为它们有比较大的区分性,而区块点的区分性就比较差了,这个是符合我们的直觉的。

有一些比较有名的特征点,FAST,ORB,SIFT,SURF等等。一般来说,我们在SLAM中要兼顾特征点在各个条件下的性能(比如光照不同,旋转等情况下依然能得到基本一样的特征点,主要是靠描述子来实现),以及提取速度,这使得在SLAM中我们用的最多的是ORB特征点,我们可以在OpenCV feature2d模块中找到。下面对各个特征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同时会相对详细地介绍一下ORB特征点。

Fast特征点

首先介绍一下Fast特征点。Fast特征点是非常简单的一种特征点,它的提取速度也非常快。它的思路非常简单:若某像素与其周围邻域内足够多的像素点相差较大,则该像素可能是角点。

如上图,以一个像素p为中心,fast检测周围半径为3的圆上的16个像素点,在它的周围,如果有连续12个像素点与中心像素点的差都超过阈值,则它判断它是一个角点,这个方法是Fast12,其他的还有fast9等等,都只是个数不同而已。

为了提高效率,还有一个步骤,比如要超过12个像素点,那么首先检测p1,p5,p9,p13这几个像素点,如果有3个超过阈值,它才有可能是一个角点,当作候选点。相当于是一个预处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提取的速度。

当然,通过这样的方法得到的特征点可能会在某个局部区域非常密集,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极大值抑制。具体做法为:计算特征点出的FAST得分值(即score值,也即s值,定义为(16个点与中心差值的绝对值总和),判断以特征点p为中心的一个邻域(如3×3或5×5)内,若有多个特征点,则判断每个特征点的s值,若p是邻域所有特征点中响应值最大的,则保留;否则,抑制。若邻域内只有一个特征点(角点),则保留。

Fast特征点是非常直白的,它甚至没有描述子。而有意思的是它的提出(2006年)却没有SIFT等比较复杂的特征点那么早。

ORB特征点

Fast特征点虽然快,但是它并没有描述子,这样距离我们的应用还是有差距,因为它是没有办法匹配(match)的,仅仅靠关键点我们无法互相区分各个特征点。

ORB特征点是Fast特征点和BREIF特征描述子的改进,是Oriented Fast,它增加了描述子,具有局部旋转不变性。因为BREIF是二进制描述子,它的提取速度依然是非常迅速的。

除此之外,Fast特征点的数量往往很大而且不确定,我们一般希望对图像提取固定数量的特征点。假如我们需要提取N个角点,则ORB中可以对各个角点进行Harris响应值,然后选前N个具有最大响应值的角点。

下面稍微介绍一下ORB中对于Fast方向性和尺度方面的弱点的改进。

对于尺度方面,Fast由于计算的只是像素亮度的差异,有时候远处像角点的地方,离近了就不是角点了。尺度不变性由构建图像金字塔,并在金字塔的每一层上检测角点来实现。金字塔是对图像进行不同层次的降采样,以获得不同的分辨率。

对于方向性,是由灰度质心法实现的。我们知道一般来说,一个有质量的物体有个质心,那么图片呢?在图片中,我们把每个像素的灰度值当作“质量”来确定质心。

灰度质心法操作如下:

在小的图像块B中,图像块的矩为:上式中,$x,y$分别为坐标值,而$I(x,y)$为$(x,y)$的灰度值。
通过矩可以找到图像的质心:
连接图像0点$O$和质心$C$,得到一个方向向量$OC$,则特征点的方向可以定义为:

通过这个方法,Fast角点就有了尺度和旋转的描述,从而提升了它描述不同图像时候的鲁棒性。这种改进成为Oriented FAST。

此外,ORB特征点的另一个改进是对BREIF描述子的改进。

BREIF描述子是一种二进制描述子,其描述向量由许多个0和1组成,这里0和1编码了关键点附近两个像素($p,q$)的大小关系:如果$p>q$则为1,否则为0。如果我们取了127对这样的点,就得到了128维的二进制向量。p,q的选取一般会按照某个概率分布随机选取,速度很快。

原始的BREIF不具有旋转不变性。但是由于Oriented Fast有了方向,可以利用方向信息,计算旋转之后的“steer BRIEF”特征,使得ORB的描述子具有比较好的旋转不变性。

特征匹配

特征匹配可以说是SLAM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SLAM中的路标,在不同帧之间的位置,就是通过特征匹配完成的。如果特征匹配的好,可以大大减少后续姿态估计,优化等操作的负担。然而,由于图像中重复纹理等等原因,误匹配的情况一直得不到非常好的解决,仅仅利用局部特征解决误匹配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对于一般的图像,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消除一些错误的匹配。到后面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我们只需要较少的几个特征点就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尽管很多消除误匹配的算法会使得很多正确的匹配也被剔除了,但是依然是够用的。

匹配的办法有多种,最简单的是暴力匹配,就是与另一幅图的特征点一个个对比,来得到相似度最高的那个特征点。一般这个相似度差了多少,我们用距离来衡量,距离越远相似度越低。距离的定义可以有多种,如果是浮点数,我们可以求欧式距离,对于ORB的二进制描述子,我们用Hamming距离来衡量,而汉明距离实际上就是二进制码中不同位数的个数。

当特征点数量很大的时候,暴力匹配的速度变得很慢。这时候,可以使用FLANN(快速近似最近邻算法库)来实现匹配。这些算法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去翻看相关论文来了解它具体的内容。

实践: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

下面有一个利用OpenCV提取ORB特征值并且进行匹配的程序,来总结这么一段关于ORB的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大专栏%20 SLAM——视觉里程计(一)featureine">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include<opencv2/core/core.hpp>
#include<opencv2/features2d/features2d.hpp>
#include<opencv2/highgui/highgui.hpp>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cv;

int (int argc, char ** argv)
{
if(argc!=3)
{
cout<<"Usage:feature_extraction img1 img2"<<endl;
return 1;
}

Mat img1 = imread(argv[1]);
Mat img2 = imread(argv[2]);
//store keypoint
vector<KeyPoint> kp1,kp2;
//store descriptors
Mat descriptors1, descriptors2;
Ptr<ORB> orb = ORB::create(500,1.2f,8,31,0,2,ORB::HARRIS_SCORE,31,20);
//get keypoints
orb->detect(img1,kp1);
orb->detect(img2,kp2);
//compute the descriptors
orb->compute(img1,kp1,descriptors1);
orb->compute(img2,kp2,descriptors2);
Mat outimg1,outimg2;
//highlight keypoint on the image
drawKeypoints(img1,kp1,outimg1,Scalar::all(-1),DrawMatchesFlags::DEFAULT);
drawKeypoints(img2,kp2,outimg2,Scalar::all(-1),DrawMatchesFlags::DEFAULT);
imshow("img1",outimg1);
imshow("img2",outimg2);


//use Hamming distance to match
vector<DMatch> matches;
BFMatcher matcher(NORM_HAMMING);//maybe the dist have been normalized
matcher.match(descriptors1,descriptors2,matches);

//filter the wrong match(the distance is larger than double min distance)
//An empirical handling
double mindist = 1000000;
for(int i = 0;i!=matches.size();i++)
{
double dist = matches[i].distance;
if(dist < mindist) mindist = dist;
}

cout<<"min dist: "<<mindist<<endl;
if(mindist < 20) mindist = 20;
vector<DMatch> good_matches;
for( int i = 0;i!=matches.size();++i)
{
if(matches[i].distance <= 2*mindist)
good_matches.push_back(matches[i]);
}
//show the match
Mat img_match,img_good_match;
drawMatches(img1,kp1,img2,kp2,matches,img_match);
drawMatches(img1,kp1,img2,kp2,good_matches,img_good_match);
imshow("All the matches",img_match);
imshow("Good matches",img_good_match);
waitKey(0);
return 0;
}

对应的CMakeLists.txt:

1
2
3
4
5
6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2)
project(feature_extraction)
find_package(OpenCV REQUIRED)
include_directories(${OpenCV_INCLUDE_DIRS} )
ADD_EXECUTABLE(${PROJECT_NAME} feature_extraction.cpp)
target_link_libraries(${PROJECT_NAME} ${OpenCV_LIBS})

这个代码中剔除错误匹配的用的剔除掉大于2倍最小距离的特征点,这更多是一个经验上的做法。此外还有RANSAC(随机采样一致)等算法,以及二者结合等等,可能得到更好的剔除效果。我曾经写过一个SIFT提取和匹配的算法,在剔除中用到了ransac算法,是一个VS工程:feature_match_sift。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其实我也忘得差不多了。

最后的结果:

特征提取

特征匹配

过滤后的特征匹配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