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笔记本市场已经走向了疯狂细(nei)分(juan)的时代,游戏本轻薄化、轻薄本高性能化、家用本商用化……各种模糊边界的玩法层出不穷,其目的不外乎就是想要让产品的用户画像更丰富一些。
随着处理器和显卡等硬件的性能功耗比越来越高,轻薄化设计扮演的角色分量也越来越重,在这个处理器和显卡都在新旧交替的节骨眼上,Redmi高举“轻薄+高性能”大旗,推出Redmi Book Pro 15 2022并不让人意外,从目前我们的测试体验来看,它的确是一款“披着羊皮的狼”。
大核高性能,小核长续航
没错,Redmi Book Pro 15 2022是首发英特尔12代H45处理器的机型之一,我们拿到的是搭载Core i7 12650H的旗舰版,往下还有Core i5 12450H的版本,Core i7 12650H采用英特尔第三代10nm制程,不过,英特尔为它设定了一个名为“Intel 7制程”的定义,就是与台积电7nm同世代的意思……
12代酷睿最大的改变就是采用了混合架构设计,也即安卓和苹果玩家熟悉的大小核,Core i7 12650H采用了6颗支持多线程的性能核心和4颗效率核心的组合,总计10核16线程,性能核心运行频率2.3~4.7GHz,效率核心运行频率在1.7~3.5GHz,设计TDP为45W。
相对于前代的Tiger Lake H45处理器,12代H45物理核心数量相对更多,即便都是16线程, Core i7 12650H性能也比前代Core i7 11800H更加出色,CineBench R23多线程成绩突破了13400分,比前代提升了近9%,这意味着在编程、Offcie办公应用、平面设计等领域相对都更有优势。
当然,这是在Redmi Book Pro 15 2022通过Fn+K快捷键切换到极速模式跑出的成绩,现在多数国产品牌笔记本都有性能模式切换功能,大家在使用前可别忘了按需切换,否则很有可能影响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Core i7 12650H的单核性能提升也非常猛,CineBench R23单核突破了1700分,比Core i7 11800H的1500分增强了不少,考虑到目前3A游戏对多线程的支持基本上就只到6核,我们在测试大多游戏时也不难发现处理器占用率只有20~30%,因此较少核心,尤其是单核性能的高低对游戏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这方面Core i7 12650H有明显的优势。
常见的笔记本测试往往以纯粹的性能上限为主,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很少遇到处理器显卡都满负载的情况,尤其是轻薄本用户,我们更需要它“能屈能伸”,大小核最大的优点就是既能靠性能核心冲刺,也能靠效率核心保续航。
在选择静谧模式、联网、50%亮度和音量状态下使用Windows 11自带的“电影与电视”播放本地1080P视频,多数时候都是由4个效率核心充当运行系统的主力,在1小时左右的本地视频播放,同时还偶尔聊几句微信的情况下,电池从72Wh下降到了62Wh,所以Redmi Book Pro 15 2022在日常轻度使用下的续航6个多小时没有问题,别忘了这可是一台性能并不弱的轻薄本。
RTX 2050!?
必须承认,当我拿到Redmi Book Pro 15 2022的第一时间,满脑子就是“RTX 2050?是不是搞错了?”但事实上RTX 2050是一款去年年底才发布的新显卡,虽然类属于RTX 20系列,但它并没有使用RTX 20系列常见的12nm TU106“图灵”微架构,而是使用了与RTX 30系列相同的8nm GA107“安培”微架构,而且标配了2048个着色器单元。
看到这儿感觉它似乎比RTX 2060还要强,但老黄手里的西瓜刀岂能容忍这种“僭越”事件的发生?所以RTX 2050经历了惨绝人寰的降格:显存位宽被砍到了64bit,也就是虽然运行在相同显存频率下,RTX 2050的显存吞吐量也有RTX 2060的1/3,而且显存容量下降到4GB,功耗也被限制在45W以内,性能远不如RTX 2060,真实定位稍高于GTX 1650。
但老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RTX 2050毕竟支持光线追踪和DLSS,尤其是后者,通过降低实际渲染分辨率,再利用深度学习的数据放大画面,从而在大幅降低硬件开销的情况下保证画面素质,提高游戏帧率。
以《战神》为例,开启最高效能的DLSS实际渲染分辨率仅为1068×668,但能保证在Redmi Book Pro 15 2022的3200×2000分辨率显示屏上以低特效近60fps运行,画质看上去也完全可以接受。
另一款最近刚更新的3A大作《赛博朋克2077》在开启“超级性能”DLSS和低特效时能够跑到50fps左右,而即便是目前还不支持DLSS的《极限竞速:地平线5》,也能在低特效并手动开启光线追踪的情况下实现平均58fps,没有DLSS和光线追踪的RTX 1650可做不到这一点。
别忘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输出分辨率来运行,毕竟15.6英寸的显示点距本来就比较小,哪怕降低到1920×1200也是够看的。需要注意的是DLSS的开启会增加处理器的负荷,但对于处理器性能本身就很强的Redmi Book Pro 15 2022来说也不算事儿,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启。
当然,在6000~7000这个价位,Redmi Book Pro 15 2022面对的对手主要还是使用RTX 3050的机型,后者的显卡性能无疑更加出色,产品端的差异点在于Redmi Book Pro 15 2022是基于轻薄本的设计来提高性能,因此即便做到了15.6英寸1.77kg,也依然有72Wh大容量电池,Redmi Book Pro 15 2022采用的130W适配器也比大多RTX 3050笔记本的180W适配器更小巧。
反观竞争对手,要么就是厚实的传统游戏本,要么是基于游戏本思维来改轻薄设计,往往会选择牺牲电池容量,比如选择50Wh以内的电池,但性能和功耗上限更高,接口也更丰富,所以严格来说它们的设计思路并不完全重叠。
至于缺点或是不足——没有独显直连,为此我们进行了对比测试,在独显直接输出到外置显示器的情况下,游戏帧数会提升5~10%,但考虑到3A游戏的帧速基数本来就不大,这点差距其实并不会引发质的区别,在《英雄联盟》等电竞游戏里虽然会有更可观的帧速差异,但也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感知范围。
我认为独显直连属于锦上添花的功能,有当然更好,但没有也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过话说回来,市面上的商务本出于功耗的考虑都没有独显直连,即使是游戏本也不是所有型号都有独显直连。
性能释放勇猛且“温暖”
虽然定位为一款高性能轻薄本,但Redmi Book Pro 15 2022的性能释放策略其实颇有游戏本的风范,单烤处理器时,哪怕冲到了97℃也绝不退缩,Core i7 12650H处理器可一直跑在55W的功率上。
双烤处理器和显卡时,处理器会回到20~30W之间,而且频率会大幅降低,散热策略是优先保证RTX 2050显卡以45W全速运行,此时处理器和显卡都不会超过80℃。游戏中因为不会真正的处理器和显卡同时满载,不会触发温度墙限制,因此合并功耗可以达到甚至超过80W,这个表现还是挺不错的。
即便Redmi Book Pro 15 2022采用了双风扇三热管设计,但因为性能释放策略比较生猛,而且只有屏下出风,没有采用在游戏本上更常见的多面出风设计,在这个已经开始炎热起来的季节用着有点容易“上火”。
玩20分钟游戏后我们对键盘面进行红外测温,可以看到键盘中部,G、H、J键附近已经达到了58.3℃,这也正好对应了处理器和显卡所在的区域,W、A、S、D键附近也有43℃以上。所以我并不建议大家长时间用键鼠玩游戏,反正现在大多3A都是全平台,除了射击类游戏之外,手柄都是第一选择,再怎么烫也影响不了我。
Redmi Book Pro 15 2022还搭载了16GB LPDDR5 5200MHz双通道内存,带宽升级的同时功耗还明显降低,因为是板载内存所以无法升级,不过这个容量对于哪怕是3A游戏或视频剪辑来说也勉强够用了。
存储方面则是512GB PCIe 4.0 SSD,实测顺序读写3.4GB/s和2.7GB/s,4K随机读写70MB/s和197MB/s,软件的启动响应也很快,游戏读取不需要冗长的等待时间。但说实话,这样的成绩对于PCIe 4.0 SSD来说比较一般,尤其是4K随机读写,基本上就是PCIe 3.0的水准。
容量分配默认146GB在C盘,剩余为D盘,这个分配可以让D盘容纳至少2~3个3A大作,C盘也有充裕空间存放数据。需要注意的是,SSD采用单插槽设计,只能替换而不能直接升级,有容量焦虑的最好早做打算。
3.2K高分屏,全金属机身,跨屏互联一个不落……
屏幕是Redmi Book Pro 15 2022除了性能之外最大的看点了,它沿用了前代16:10的3200×2000分辨率屏,这个分辨率相当罕见,至今也是 “独一份”,PPI达到了242,显示效果很细腻,最高还支持90Hz刷新率,可以通过Fn+S与60Hz进行切换,最大亮度达到了400nit,采用DC调光并通过了莱茵TüV硬件低蓝光认证。性能方面覆盖100% sRGB色域,出厂校色Delta E小于1.5,尤其适合用作摄影后期制作。
说到影音制作,不得不提它标配的UHS-II SD读卡器,这已经摸到了目前SD卡的天花板,再加上1个雷电4和1个USB-C 3.2 Gen2(这两个接口都能充电),通过NVMe SSD硬盘盒进行测试,传输速度均能突破1000MB/s,对于使用外挂SSD拍摄视频的用户来说可以很快捷地传输数据,考虑到Redmi Book Pro 15 2022的性能,进行中轻量级别的Photoshop、Lightroom、Premiere Pro处理都没什么问题。
Redmi Book Pro 15 2022是该系列的第二款作品,跟去年的前代机型相比,这一代其实根据总体散热需求的提升而完全修改了模具设计,A面和C面都是CNC一体成型,整机采用6系铝合金材质打造,机身侧壁更是2.2mm的加厚设计,相对于冲压成型的设计来说厚度增大了一倍有余,因此Redmi也声称整机可以经受住50kg的重压而不受损。
厚度也是新模具的特点之一,最薄处14.9mm,前后端都比上代产品薄了12%以上,但因为散热系统也从单风扇双热管升级到了双风扇三热管,重量有1.77kg左右,与前代相比还多了几十克,但也无伤大雅,仍然是此类产品中最轻薄的型号之一。
跨屏互联功能也算是Redmi的传统强项了,也是目前国产品牌构建自家生态矩阵的必需品,Redmi Book Pro 15 2022可以通过MIUI+让手机和笔记本系统跨界,实现大小屏的无缝接力,当然,这些玩法大家应该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总体来说就是“社畜”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帮手。
除此之外,它还内置了全新的小米电脑助手和小爱同学,并预装Office家庭和学生版,同时还有一年的WPS Office会员,上手很简单。
最后来做个总结吧,作为一款以轻薄本为基础来打造的性能级产品,Redmi Book Pro 15 2022结合新一代的英特尔处理器和功耗恰到好处的RTX 2050,实现了6000~7000元级价位的均衡设计,既不会增加便携负担,同时性能与续航也称得上攻守兼备,它还有同价位很少见的3.2K 90Hz高素质屏,适合需要尽量轻便但性能也要跟得上游戏、创意工作需求的用户选择。
如果你更在意性能,那同价位还有更多同样搭载英特尔12代处理器和RTX 3050级别的传统高性能本可选择,虽然便携性和屏幕分辨率有所下降,但因为可以开更高的特效和有更高的刷新率,游戏体验也会进一步提升,具体该如何权衡就全凭自身需求来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