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君子博客11月20日消息,今年6月,亚马逊云科技与包括深圳天使母基金、上海临港科创投、启明创投、纪源资本、五源资本、高榕资本、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梅花创投、香港科技园公司在内的28家创投与产业机构合作,共同推出了“亚马逊云科技创业加速器”,针对初创企业深度赋能。
随即启动的首期“亚马逊云科技创业加速器”聚焦于当下火热的 “AI赋能行业变革”。经过招募、申报、培训、孵化等一系列操作后,近期,创业加速器首期营成功举办了结营仪式。
在这一场全球云计算龙头主导的 “AI赋能行业变革”的创业加速营中,创业企业、亚马逊云科技、投资机构之间到底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有哪些未来可能会触发行业变革的AI原生应用或idea产生,
对身处生成式AI应用开发创业洪流中的创业者们又有哪些启发?
不妨花点时间看看。
“亚马逊云科技创业加速器”如何运作?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顾凡介绍道:“亚马逊云科技设立创业加速器的背后有一个深层次的想法,就是实现三个层面的连接。
第一个连接是与亚马逊云科技的连接;希望通过技术帮助初创企业选对工具,尽量把人和钱投入到业务模式以及业务应用上,并把这些初创企业真正纳入到亚马逊云科技的生态合作伙伴中,帮助它们渡过创业的早期和中期阶段,真正赢得一些头部的企业级客户。
第二个连接是与大企业和创投及产业机构的连接;传统行业真正自己生出数字化的能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更快的还是将初创企业的既有能力与大企业的场景相结合,也可以加速产业的数字化。
第三个连接是初创企业之间的连接;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单凭自身的一个解决方案和产品,就完全落地客户生成式AI应用的解决方案。创业加速器希望让初创企业之间能建立连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解决方案。“
顾凡向TechWeb强调,通过完成上述连接,最终让创业加速器如同一个平台,有效实现入营企业、创投与产业机构与亚马逊云科技的三方共创:
首先,创投与产业机构在前期招募的过程中会推荐优秀的初创企业入营。
第二,参与授课的来自创投与产业机构的导师都有非常丰富的行业经验,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如今的生成式AI时代,他们有着对初创独特、全面的洞察,能够帮助入营企业拓宽视野、少走弯路。
第三,创投与产业机构有着深厚的大企业资源,能够帮助初创更好地理解行业客户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并帮助他们对接到更多商机。
以首期创业加速器为例,首期关注 “AI赋能行业变革”,提供了28门定制课程,覆盖初创企业全成长周期最关注的话题,并邀请近40位亚马逊云科技内部专家、创投机构和产业技术大咖,从前沿技术赋能、创投网络资源、全球业务拓展和创新文化赋能四个方面为初创提供支持。
首期营取得哪些成绩?
TechWeb关注到一个细节,首期营在招募时计划是25家初创企业,但是实际上首期共有30家初创企业入营。
顾凡透露,“最初设立的每期招募数量标准是沿用亚马逊云科技全球加速器项目的标准,也就是25家左右。本次加速器实际报名的上百家企业中,最终入营的30家企业都符合评估标准。从资源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也非常愿意为更多合适的初创企业提供赋能和支持,帮助它们加速发展,因此我们最后录取的是30家企业。”
首期营的30家初创企业经过加速器后,目前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进展:
1、全部30家入营初创企业均获得了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技术资源支持,助力他们加快生成式AI产品技术验证和落地;
2、20家初创企业已经与大企业和创投机构对接,针对业务发展、融资机会等话题探讨可能性;
3、11家入营企业加入了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伙伴网络,未来将有更多机会与亚马逊云科技一起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4、还有11家入营企业之间通过加速器有机会进一步探讨潜在业务合作的机会。
“应用为王” 观察到哪些AI创业机会?
机会一、生成式AI创业热潮向应用与工具链集中,亚马逊云科技首期创业加速器中,做生成式AI业务的入营初创95%都在应用和工具链方面发力,并且在行业纵深和技术纵深上有所加强。
机会二、亚马逊云科技首期创业加速器中,96%的初创企业均表示有出海计划或者已有海外布局。
为何创业企业会聚焦在“生成式AI应用和工具链”的开发中,对此,顾凡认为:“‘百模大战’会慢慢地进入到一个收敛阶段。历史一次一次地告诉我们,最终是‘应用为王’。当大模型成为一个基础设施之后,尤其是To B之后,应用才能解决企业真正的业务问题。”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张予彤则表示:“随着基础模型不断成熟,会有新的‘杀手级’的应用不断地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而研发出来。但这些应用最后如何跟各行各业真正结合在一起,以及应用开发者真的能够体会到应该怎么去用现在的模型能力做出一个新的体验,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认为在未来至少两三年里面,会不断有新的应用涌现,并基于这些模型能力不断地演化。另外,我觉得在模型和应用之间还有很多能够把这两个方向连接起来的工具层的机会,我们也能看到更多的公司参与到这个研发的过程中来。”
在百模大战中,初创企业,很难在算法、模型这些方面形成护城河,产品迭代速度和快速落地产生商业价值才是制胜关键。
而在出海方面,帮助中国企业出海也一直是亚马逊云科技的核心战略之一,也是亚马逊云科技的优势之一。创业企业与其只在国内卷,不如放眼全球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开思路 首期营优秀AI创业公司举例
创企一:本期入营企业Jina AI于 2020 年 2 月成立,致力于多模态AI技术的研发。
Jina AI团队打造了一系列基于大模型的应用,最主要的就是PromptPerfect工具,通过使用大模型实现对提示词的自动优化,解决开发者写提示词的痛点。目前已累计帮助全球超过21万位开发者优化了240多万条提示词。
同时,针对大模型落地的主要场景RAG应用,Jina AI利用自己在向量检索领域多年的积累,推出文本向量模型jina-embeddings-v2,提升RAG应用的准确率,从而解决大模型存在的知识注入和幻想的问题打造解决方案。Jina-embeddings-v2作为全球第一款支持8k输入长度的开源向量模型,在发布后的3周内,已累计被下载超过13万次。
对于创业动机,Jina AI 联合创始人兼 CTO王楠表示:“大众的预期和企业现在真正能做的事情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生成式AI应用想要在行业内真正落地,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这对创业企业也是一个很大的机会点。对我们来说,我们看到在填补差距的过程中有很多工具链上的环节是有缺失的,目前也没有一家公司能够覆盖整个生成式AI的工具链,所以我相信大家都希望能共同建立起整个工具链。”
在这几个月的加速器期间,亚马逊云科技初创团队帮助Jina AI 连接了亚马逊云科技的各个部门,并让Jina AI 成功地加入了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伙伴网络,同时也帮助Jina AI 完善Jina-Embeddings-v2这个向量模型,并成功在Amazon SageMaker平台上线,王楠认为:“这对我们下一步商业化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创企二:本期入营企业熵简科技一直专注在智能投研方向,业务核心是利用大数据和 AI的技术手段,为金融资管机构提供先进的技术方案,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收益。熵简科技利用生成式AI实现了金融行业智能投研方面的突破,把以往想不到的、或者技术上不太可实现的,转变成能够落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熵简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李渔表示:“金融投资的本质是基于时间维度做价值预测,核心就是要赚取预期差的钱,这个预期差来自于信息不对称和认知不对称。从业这么多年来,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AI技术让机器智力第一次有机会接近专业投资经理的水平,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相变点。无论是从我们自己大量的实践中,还是从OpenAIGPT 1一直到GPT 3的演进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如果确保算力和数据足够,机器投资经理可以让机构在信息不对称与认知不对称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
对于加入亚马逊云科技加速器,李渔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能够让我们和亚马逊云科技的市场和技术等优秀团队深入地接触,在过程中学习到了包括基础设施层面和行业应用的知识。同时我们双方也可以进行优势互补。通过双方的合作,能够形成联合解决方案,并通过云上部署的方式更快地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增量的点。”
创企三:本期入营企业Sanuker是一家专门帮助中国出海品牌在海外主流通讯软件上建立AI聊天机器人的初创企业,其聊天机器人可提供24小时智能服务,从产品推荐、疑问解答到购物协助,全面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目前,Sanuker的业务已覆盖西班牙、墨西哥、中东、澳洲、印尼和马来西亚,服务超过1万个品牌。
创企四:入营企业GONEX为全球化发展企业提供AI驱动的数字化全球员工管理的一站式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业务遍及超过100国家和地区,提供名义雇主、全球薪资服务、灵活用工国际派遣等服务产品。
通过加速器,亚马逊云科技为Sanuker和GONEX 提供了针对性的海外业务拓展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加入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伙伴网络,制定进入新地区的计划,并与更多的大企业进行对接。
“亚马逊云科技创业加速器”首期已经结营,后续何时会再启动,目前尚不知。TechWeb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