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世说新语简介

1、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时期一批文人负责编写的文人小说合集,也是魏晋南北时期的小说代表,是国内最早的一部文言文性质的小说集。原来应该有八卷,可是后来遗失了五卷只剩下了三卷。内容主要是记载了从东汉时期到晋宋时期的名士们轶事,上面所记载的通常都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事情,但是其中记录的言论故事则有一部分是出自民间传闻,很多都不符合历史,但是篇幅之杂内容有趣,令人们在阅读这部书时爱不释手,一直到今天还有同样的漫画。

2、世说新语德行篇赏析

德行指美好的道德品行。

《世说新语》第一篇“德行”,所讲的是魏晋时期社会士族阶层认为值得学习的、可以作为准则和规范的言语行动。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南朝刘义庆等编著。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第一则【原文】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译文】周子居常说:”我只要一段时间没有见到黄叔度,鄙陋吝啬的想法就又滋长起来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凭借财富为人所知,有些人通过权势影响别人,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而有些人仅以内在的修养与学识,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黄叔度就是后一种人。

黄叔度出身寒微,却有着和颜回一样高尚的道德与品行。周乘只是有些日子不见他,就会意识到自己“鄙吝之心已复生矣”。这是因为黄宪(黄叔度)让周乘(周子居)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他进入到一种不曾感受过的崇高境界,让他的精神境界与自身价值得到提升。

第二则【原文】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译文】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杰出的才能,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德,彼此争执不下,就去请教祖父陈寔。陈寔说道:“元方和季方的功德相当,难分伯仲啊!

人们习惯了评比权势、财富、功绩、名誉,借此评出一个人的优劣高低。这些东西属于有形的可掂量的,确实是可以比。但道德是无形的,且包含十分复杂的东西,又怎能比出谁高谁低呢?道德品行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受制于内在的成分多,显露于外在的成分少。有许多看不见的因素,比如个人的性格倾向、主观能动性、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综合影响着人的道德品行。对于这些内在的抽象因素,是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予以评判的。陈太丘正是深明这一道理,才发出了“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的感叹。

第三则【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译文】荀巨伯远道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郡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快要死了,你还是走吧!”荀巨伯道:“我不远千里来看望你,你却叫我离开。损害道义来求得生存,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敌寇到了以后,对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何方壮士,竟敢独自留下?”荀巨伯回答道:“朋友有病,我不忍弃他而去,宁愿用我的生命来换他的。”敌寇听了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入侵了有道义的国家。”于是撤军回去,全城也因此得到保全。

危难时刻逃命自保,这是人的本能。朋友既已病重,自己留下来也于事无补,那抛弃朋友也是可以理解的。也就说,如果荀巨伯逃走,根本无可非议。但他不顾自己性命而留了下来,这足以说明他是个十分重情重义的人。在过于理智的人看来,荀巨伯的做法可能是愚蠢的。然而,对于以情意为重的人来说,荀巨伯这么做却是英雄之举。因为,人难得的不是在顺境中为朋友做点什么,而是在逆境中与友人共患难。这不关乎理智,而是关乎一个人的精神意志和他对道义的坚守。荀巨伯把情义看得比理智、自己的性命还重,他的人格魅力由此充分展现了出来。

第四则【原文】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译文】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嗣宗(阮籍)言谈最谨慎,每次和他谈话,他的言辞都很奥妙深远,从来不褒贬别人。

阮嗣宗生活的年代,正值魏国末期。那时候,晋文王擅自专权,独揽朝政。那些对晋文王不满的人,言语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在生性多疑、心胸狭隘的晋文王面前,阮嗣宗不是不会评论他人的长短,而是竭力避免是非曲直,以求自保。

虽说是出于保全自己的目的,但阮嗣宗这一做法却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无论处在什么年代,与人交往时都应该谨慎说话少论他人长短。说话直接反映出了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在交际中学会说话,不说他人坏话着实很重要。

第五则【原文】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徐,补不足,天之道也。”

【译文】梁王司马肜和赵王司马伦都是皇帝的近亲,贵极一时。中书令裴楷请求这两个封国每年拨出几百万租税钱,来周济皇亲国戚中那些贫穷的人。有人责备他说:“为什么向人乞讨钱财来施行恩惠?”裴楷说道:“破费有余的来补助欠缺的,这是天理。”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一切事物,唯有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才能有发展的可能。一旦有一端走向极端,就会导致内在的冲突和矛盾爆发。裴楷的回应其实指出了一个玄妙的自然法则。然而,裴楷敢于做出这种看起来像是乞讨的行为,除了因为他深知这一自然法则,更是因为他具有正义的品性。他个人并不爱财,生活中他也不追逐豪奢的消费,而是过着俭朴的生活。但当他跟权贵打交道时,总会时不时向对方索要衣服、车马之类的财物,过后施舍给穷人。他这么做没有个人目的,而仅是出于他的正义和理想。

第六则【原文】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难,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译文】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态,便让出自己的那一份送给他,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遭逢战乱,过江避难,每遇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问他是什么原因,原来就是得到烤肉的那个人。

给予他人恩惠,不在于恩惠的大小,而在于是否雪中送炭,是否尊重他人。也许,一个简单的想法,一个自然的举动,会给他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而最后,因为这小小的帮助,自己也受惠于他人更大的回馈。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顾荣用一份烤肉,换取自己的性命。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只有结交权贵才会对自己有好处。其实,心怀善意,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也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他人来说,可能意味着莫大的扶持与安慰。反过来,被你帮助过的人,即便是身份卑微的小人物,有朝一日可能也会帮上你的大忙。

第七则【原文】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译文】太傅谢安非常敬重褚季野,曾经称颂说:“褚季野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中的喜怒哀乐就如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冷暖阴晴全都明白。”

谢安称赞褚季野的话,是说褚季野话少而内心通透,能够看清世事。与谢安对褚季野的评价类似,桓彝也说:“褚季野皮里阳秋”。意思是说褚季野口头上虽然不评论别人的是非对错,但是他肚子里却装有一部《春秋》,自有是非褒贬的标准。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见解,而很多人也往往不愿意错过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然而很多时候,说出自己的意见并无多少实际意义,不过是图口舌之快。适当的沉默,是聪明之举。这样做,一来可以避免祸从口出,得罪他人。二来可以在别人对自己议论时留一份平心思考。由此可知道哪些话是听都不要听的,哪些话需要象征性地应对,哪些话是真正有利于自身的。在理智的思考过后,仍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总之,不急于表现自己,不与他人争一时高下,是一种低调的聪明。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褚季野,保留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随波逐流,更不人云亦云。

第八则【原文】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译文】谢安的夫人教导儿子时,问太傅谢安道:“怎么从来没见过您教导儿子呢?”谢安回答说:“我时时都在用自身的言行教导儿子。”

谢安的夫人擅长言教,动动嘴皮子,讲―些大道理,以为就是教育了孩子。其实,言教的效果是极为有限的,这是因为实施言教的人,往往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这样在孩子身上所起到的效果肯定不会太深刻。

身教却不同,实施身教的人,虽然理论较少,但是他将教育的想法和内容,全都落实在一言一行上,并让孩子看到了切实的教育效果,不用多说,孩子自会心领神会。赶着人走路,不如领着人前进,这就是谢安所倡导的教育方式。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将自己的子女早早地送进学校,在这些父母看来,尽早地进入学校学习知识,才能避免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怎样做人与学习知识同等重要,且前者往往在学校课堂上是学不到的,这就需要发挥家长父母的作用。

第九则【原文】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译文】王恭从会稽回来后,同宗的王忱(王大)去看望他。看见他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子,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回来,自然会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给我。”王恭没有说什么。王忱走后,王恭就派人拿起所坐的那张竹席送给王忱。他自己既没有多余的竹席,就坐在草席子上。后来王忱听说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王恭回答说:“您老人家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过河,不过饱腹。”鹪鹩停在整片森林,要筑巢也不过占用一棵树而已,整片森林对它没有用;鼹鼠从一条河里经过,能带走的水也不过一肚子而已,整条河流对它也没有用。所以,鹪鹩也好,鼹鼠也罢,只需要取自己需要的部分,不可有霸占之心。王恭说他做人没有多余的东西,也是这个道理。

人活在世界上,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适当地索取是必要的,但要知足。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因为欲念太深,只顾索要,不知满足,想得到的东西太多而能力无法兼顾,所以纠结、愤怒、不幸福。这时候,就要多向王恭学习了。

第十则【原文】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译文】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回家后,(陈遗)就(把它)送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贼侵入吴郡,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袋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结果(袁山松)被打败了。军队溃散,逃到山林沼泽中,(没有粮食吃)大多数人都饿死了,只有陈遗依靠锅巴活了下来。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对他纯厚孝心的报答。解读

陈遗得救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因为他养成了良好的孝行习惯,而有句话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说,陈遗得救,是有前后关联的因果关系的。

很多人也有孝心,也行孝,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像陈遗一样在关键时刻成为因孝得福的幸运儿。陈遗的幸运是有缘由的。他行孝不在于一天或一时兴起,而是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在出战前还想到母亲,由此带上了干粮,救了自己―命。

3、世说新语是什么体裁

世说新语是什么体裁?《世说新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文学体裁是笔记小说。主要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及其门下的文人所编撰的,它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又被称为《世说》、《世说新书》,书本的内容大概包含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都会包含很多的小故事,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一些名士的言行与事迹,具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人物的事迹、文学典故也为后世作者提供了素材。

4、人琴俱亡世说新语

原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翻译: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伤的样子。就要来轿子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5、读《世说新语》有感

《世说新语》是一本“奇书”,记述了后汉至南朝宋年间奇闻轶事。全书分为德行、言语等

三十六篇,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小故事,却蕴含着很多很深刻的为人处世

的道理。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荀巨伯不弃友》这一篇。

荀巨伯去看望生病的友人,却遇上胡人攻打这片城池。友人让荀巨伯离开,但荀巨伯却执意

留下,不愿苟且偷生。胡人询问荀巨伯留下的原因,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负病在身,我不忍心

丢下他离开,宁愿自己代替友人去死。”胡人听罢,便撤军了。这座城池因此而得以保全。

友谊的文章我读过很多,但这一篇却让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一份很“重”的友谊竟然不仅

救了他人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并把情意

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样的人是我们所尊敬的,也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我又想起了另外一则寓言,让我更深地体会到了友谊的“重量”。

一只羊在爬山时把腿摔断了,它请求驴把它背回家,驴提出要十斤山芋才肯背。牛见了,一

句话都没说,就把羊背了起来。驴问牛,羊给了多少斤山芋。牛说:“千斤,因为友谊的分量重

千斤啊!”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显示出很多人友谊的脆弱和肤浅,表面上

看起来“甘若醴”,其实经不起任何考验。荀巨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他的病友,正是因为他

们的友谊建立在道义基础上,这样的友谊,才是君子之交,重如泰山。

交友当交荀巨伯。如钟子期和伯牙,如鲍叔牙和管仲……

6、世说新语每一篇的启示

1.德行第一之九,舍生取义,从中揭示了一个道理,做人应该讲情意,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他人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 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样的人是我们去尊敬的,也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2.德行第一之一,仲举礼贤,为官先要尊贤重士,不能为了一时的名和利。

3.德行之荀巨伯,重情重义,可以为了朋友不够危险冒死陪伴,匈奴为自己的不义之行羞愧。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期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通行本6卷36篇。有梁刘孝标注本。

7、《世说新语》十大经典故事

世说新语》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比如孔融让梨、陈太丘与友期、人琴俱亡等。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期间许多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人物气韵生动,跃然纸上,让我们从中感受到魏晋风骨的风采。

孔融让梨

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总是挑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我年纪最小,应当拿小的梨。”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座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琴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苦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梁国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儿子今年九岁,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管中窥豹

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蒱,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王子敬只有几岁的时候,曾经观看一些门客赌博,看见他们要出现输赢的时候,便说:“南风不竞(南边的要输)。”门客们轻视他是小孩子,就说:“这位小郎也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8、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什么篇

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故事续写:

王子猷和王子敬都是王羲之的儿子,她们俩兄弟的感情很要好。

有一次,他们都得了很重的病,子敬先死了,家里人怕子猷伤心,就没有告诉他。

有一天,王子猷坐在庭院里闭目养神时,突然睁开眼,多说下的人说:“你说这几天怎么都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莫非是他把我这个哥哥给忘了?”手下的人赶紧接话说:“老爷,你别多想了,说不定过些天他就来看你了。”听了这话,王子猷露出一丝苦笑:“你们别再骗我了,这么多天毫无音讯,子敬恐怕已经先逝,我昨夜做梦,梦见他喊我和他一块儿呢。爱,你吩咐下面的人,给我准备轿子,我要去看望丧事。”“是。”手下的人告退。

在轿子上,王子猷手托着下巴,一脸平静的望着窗外,手下的人不禁劝告道:“老爷,要是再难过,您就哭出来吧,连我看到你这样我都觉得难受。”王子猷瞟了一眼手下的人,还是不语。

到了子敬府上,子猷什么话都没说, 直接走进去,看到满眼的白色,一阵眩晕,他扶住头,摇了摇脑袋,大步向前走,他不顾四周的人,进入坐在子敬的床上定眼看见了子敬的琴,他知道子敬生前一直喜欢弹琴,便拿过子敬的琴来弹,琴声凄凉,断断续续,几乎都谈不出音来,子猷想起以前子敬与琴形影不离,如今琴已经好长时间不弹了,他把这琴高举过头顶,狠狠的砸下去,说道:“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然后掩面痛哭,无论别人怎么拉他都不起来,还几度昏死过去。

回府之后,子猷日日夜夜茶不思,饭不想,望着子敬生前留下的东西发愣,过了一个多月,子猷因过度悲伤也死了。

9、杨氏之子出自世说新语的哪一篇

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上卷第2门。

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10、人琴俱亡出自世说新语哪一篇

《人琴俱亡》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人琴俱亡(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原义是晋王献之死,徽之拿他的琴来弹,久不成调,遂有人琴俱亡之叹;后多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定语;亦作“人琴两亡”“人琴俱逝”。

原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敬素好琴,(子猷)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1、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哪一门

《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 他是刘宋王朝皇帝的侄子(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 。

故事的主题是表现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王子猷不哭不代表他不悲伤,反衬他内心悲伤至极,只是强抑制自己的感情,同时他也认为自己不久也要死了,很快就能和弟弟见面了。

内容: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12、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哪一篇

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 。

人琴俱亡(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人琴俱亡”的原义是晋王献之死,徽之拿他的琴来弹,久不成调,遂有人琴俱亡之叹;后多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定语;亦作“人琴两亡”“人琴俱逝”。

本文描写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性格及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

13、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什么篇

1、《陈太丘与友期》这一章出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2、白话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3、创作背景:《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当时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篇《陈太丘与友期》即是当时名士之间交往言谈的记载。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