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小鱼的梦》反思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小鱼的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讲讲中熟悉歌词。
2、根据音乐和歌词内容,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3、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音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二、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
1=C—F 3/4拍1— 2︱3—4︱5—6︱5——║5—4︱3—2︱1—3︱1——║小 朋 友 们 你 们 好! 小 鱼 小 鱼 你 们 好!
三、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四、学唱歌曲。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小鱼说,这首好听的音乐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故事:小鱼的梦。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师;小鱼唱了些什么呀?让我们跟着小鱼一起来说一说。幼儿回答并跟着朗诵歌词。
3、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4、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五、创编动作。
1、幼儿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六、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把小鱼的梦带给其他小朋友吧!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2、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小鱼的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理解歌曲内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多歌曲的情感。
3、初步学唱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图1、美丽的池塘,小鱼轻轻在游。图2、天上星星闪闪及小鱼身上星星的倒影。图3、风娃娃轻轻地吹并唱着摇篮曲,几个活动的情符。图4、小鱼在做梦,梦中妈妈在亲小鱼)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大电视机,录音磁带《小鱼的梦》,空白磁带,录音机,话筒,歌曲伴奏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4、布置一个美丽的池塘。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两人手牵手随着音乐《小鱼的梦》做交替步进入活动场地。
二)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
1、听录音感知音乐性质。
提问:这首曲子是几拍子?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2、演示课件,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操作课件边将故事:
图1、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
图2、到了晚上小鱼玩累了,就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睡觉,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他们,星星的影子映照在水面,好像给小鱼盖上了一床珍珠被。
图3、风儿轻轻地吹,就好像在为小鱼唱摇篮曲。
图4、小鱼甜甜的睡着了,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吻他。
2)请幼儿完整欣赏动画及歌曲。
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并提问:小鱼梦见了什么?它为什么会做这么美的梦?
3、学唱歌曲,表达感情。
1)幼儿扮小鱼听音乐自编动作进行自由表演。如:小鱼游泳、小鱼睡觉、星星眨眼睛、小鱼盖被、风儿唱歌、小鱼做梦等
2)幼儿进入池塘,自选头饰及装饰物,扮小鱼、鱼妈妈、风娃娃、星星宝宝等,听音乐在美丽的池塘里自由表演,进一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3)幼儿跟唱歌曲1—2遍。
三)进一步感受歌曲,大胆仿编歌词。
1、提问:在这么美的夜晚,除了小鱼会做梦,还有谁会做梦?
2、将个别幼儿的想象讲述进行仿编。并请大家学唱。
3、将幼儿仿编成功的歌曲,伴着旋律用话筒演唱并进行录音。
4、让大家共同欣赏仿编歌曲,体验成功的喜悦。
附:歌曲
小鱼的梦
35556 53 1 65 1 2 3 3 22 — —
鱼儿 玩 呀玩了一天 水池塘妈妈怀里睡
3 5 5 656 5 3 165 1 2 3 3 21 — —
天上星星星星落下 来为他 盖床 珍珠被
535 —3 13 —2 2251 2 2 —
唔 … …唔 … …风儿 唱着摇篮 曲
55351 22 —3 5 6 556 5 3 1 6
轻 轻 吹 呀慢慢 吹鱼儿 梦中梦中 看见了
5 1 2 3 3 21 — —5 35 —3 1 3 —
妈妈在亲他的嘴唔 … …唔 … …
5 1 2 333 21—
妈妈 在 等他的 嘴
活动反思:
1、歌曲的分析
《小鱼的梦》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宁静、柔美,歌词内容丰富、富有意境,体现了朋友间的温暖与甜蜜。这首歌曲把小鱼、星星、风儿、池塘都拟人化了,打开了儿童想象的大门,但整首歌曲的歌词比较书面化,对于大班幼儿在学唱中对歌词的记忆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2、对原教案的理解
环节一:以故事情景导入,引出歌曲主角“小鱼”,引起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让幼儿猜测小鱼和朋友们在夜晚的池塘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氛围,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环节二:欣赏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宁静柔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反复倾听、想象,对歌曲旋律有了一定的熟悉。环节三:学习歌曲歌词,了解歌词内容和特点,感受歌曲温暖甜蜜的意境。在此环节中通过倾听教师的范唱,逐步了解歌曲里所提到的朋友并感受朋友间照顾、陪伴的温暖的感觉,用四句图谱来帮助幼儿梳理歌词出现的顺序。环节四:完整欣赏歌曲,并尝试用自然、优美、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进一步发现歌词和旋律的特点。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完整演唱来表达出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同时在演唱中对声音的表现有了一定的要求。环节五:幼儿变化演唱方式,倾听和调整声音,适当加入动作表演,表现歌曲的轻柔温暖甜蜜的感觉。大班幼儿对不同方式的演唱有一定的经验,在活动最后让幼儿自己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并选用孩子自己的方式进行歌曲表演,使歌唱活动更为丰富。
3、 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根据这首歌曲宁静、柔美的特点,在活动中我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等为幼儿创设一个美的意境和氛围,让幼儿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这种美的意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还是能较好的感受到歌曲带给人的这种柔美、温暖的感觉。根据歌词比较书面化的特点,我以教具的不同呈现方式来帮助幼儿的理解,层层递进,从天空、池塘的背景图了解有哪些朋友,到出示四句图谱每个朋友分别是从哪一句时出现的,因此幼儿在演唱歌曲时对歌词的记忆与理解比较顺利,也能完整演唱。
这首歌曲是F调,在活动前还应关注到歌曲的调子是否适合大班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范唱时的声音没有放出来,导致幼儿在演唱时也唱不上,可以将歌曲降为D调,更适合大班幼儿的演唱。在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关注还应更多,应该及时捕捉幼儿的回答并做出有效的回应。在幼儿演唱前应对孩子提出演唱要求,如坐姿端正,声音唱出来等,幼儿在唱完后做出相应的评价,或请幼儿自己说一说唱的怎么样并提出改进的方法等。
3、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小鱼的梦》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部分图谱,迁移使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练唱,并根据歌曲旋律仿编歌词。
3、在演唱歌曲中,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图谱《小雨的梦》
2、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并用手为音乐伴奏。
2、教师用故事引出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你觉得小鱼幸福吗?
(3)教师范唱歌曲《小鱼的梦》,幼儿倾听歌词。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1)这里有一幅图,你们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和我们唱的歌词有什么关系?
(2)教师放慢速度,边指图谱边唱歌曲。刚才老师在唱歌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谁愿意来试试把空白处变完整?
(3)个别幼儿添画图谱,教师带领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唱歌曲。
(4)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仿编歌词。
(1)小鱼做的是那么甜美的梦,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做梦呢?
(2)带领幼儿演唱新编的歌曲。
5、让幼儿为歌曲起名字。
6、跟着音乐做边动作边演唱歌曲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小鱼的梦》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十四单元“梦想”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儿歌,讲的是一条小鱼,玩了一天水,累得睡在池塘妈妈怀里。大家都很关心它,星星为它盖被,风儿为它唱起催眠曲,波浪轻轻推着摇篮,小鱼非常舒服,还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儿歌富有童趣,琅琅上口,意境很美。
我在本课教学时,首先抓住“趣”字做文章,从认识“梦”这个字入手,让学生谈谈自己做过的好玩、有趣的梦,让学生进入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贴近了生活,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识字是一年级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这节课的识字教学也充分体现了“趣”字。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一遍遍读的过程中,让生字一遍一遍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课的后半部分,我设计了集中识字这一教学环节,我先告诉学生,老师给大家带好朋友来了,再出示小黑板,小黑板上贴了七条卡通小鱼,小鱼遮住的是从课文中提炼的词,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我让他们猜小鱼后面躲着谁?想不想和小鱼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下,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积极举手,大声读词,最后还带他们一起玩举生字卡片的游戏。这一环节,在课的后半段学生有些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下,再次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既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识字兴趣,又从文到词再到字,无形中减缓了坡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低年级段课文是为识字服务的。因此,读课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和识字手段。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如教师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比赛读。在读中巧搭台阶,如先教师范读,感受意境,再自由读,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顺,进而精读,读喜欢的句子,读懂些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读,每个台阶都有一个要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在拓展思维这一部分,我的启发不够到位,孩子们说得不太好,还没有完全理解“甜甜的”的含义,我应该立足于“甜甜的”让学生想象小鱼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甜甜的梦”,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些。另外,在板书方面,应该加上“池塘 睡”,这样,就和“星星 盖,风儿 唱,波浪 推,”形成整体,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鱼的梦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跟唱边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纸和笔。
3、音带。
活动过程:
1、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2、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
1—2︱3—4︱5—6︱5——║5—4︱3—2︱1—3︱1——║
小朋友们你们好!小鱼小鱼你们好!
3、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曲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理解歌词。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这条珍珠被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
提问: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完整朗诵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2)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3)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4)引导幼儿重点唱准重复部分。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6、创编动作。
(1)幼儿边唱歌曲边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7、为歌曲伴奏。
(1)幼儿边听歌曲录音带,边模拟乐曲演奏,进一步体验歌曲优美的意境。
(2)全体幼儿用乐器齐奏。
(3)为歌曲取名。
附歌曲:小鱼的梦
小鱼的梦
1=F3/4
3555︱65316︱512332︱2——︱
鱼儿玩呀,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
32565︱65316︱512332︱1——︱
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为它盖条珍珠被。
535—︱313—︱2225︱122—︱
呜——呜——风儿唱支摇篮曲,
5635︱122—︱35565︱65316︱
轻轻吹呀,慢慢吹,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
512332︱1——︱535—︱313—︱
妈妈在亲它的嘴。呜——呜——
51233︱321—‖
妈妈在亲它的嘴。
5、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猫捉老鼠》教案(附教学反思)
游戏意图:
音乐游戏“猫和老鼠”表现了一只爱臭美、喜欢跳舞的猫和一群聪明机灵的老鼠斗智斗勇的故事。大班幼儿的创造欲望比较强烈,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创造欲望的活动;在活动中表现与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根据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音乐游戏活动《猫捉老鼠》。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锻炼幼儿行动的敏捷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学会快速躲闪。实践过程中逐渐明确游戏玩法,并与同伴合作随乐游戏。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表演故事内容。有节奏地做动作。
2、在游戏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感受乐曲诙谐、欢快的风格。
3、注意避免与同伴碰撞。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游戏准备:
1.猫与老鼠的头饰各一只。
2.纸箭头→若干个,磁铁若干块,磁性黑板一块。
3.编个“猫抓老鼠”的小故事,乐句出现在故事中,录在磁带上。
游戏玩法:
先请两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猫与老鼠(游戏中请其他小朋友轮流扮演这两个角色)。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创作表演。
再请四位小朋友到黑板上,各持纸箭头几个。根据故事中出现的乐句的高低走向,用箭头在黑板上排列出来。若乐句中的各个音是从低到高的,箭头则朝上↗。反之,则朝下↘。平行,就用→表示。这样箭头排列出的走向,就是猫勇敢地追捕老鼠时走的路线。
座位上的小朋友,用手划出乐句中各音高低走向,以检验黑板上排列出的箭头方向是否正确。
附故事《猫捉老鼠》
有一只小老鼠,偷偷地爬出了洞 它东看看,西瞧瞧,看看没什么危险,就往稻田里窜出, 刚想找点东西吃。
只听见“喵——”一声,“不好,猫来了,快逃!”小老鼠撒腿就跑 一口气跑到了前面的山顶上,回头看看猫没追上来,心想想真倒霉,累死了。它刚想躺下休息一会儿,只见猫已经从后山小路往上直追。“快逃啊!” 。
老鼠拼命逃呀逃。老鼠又来到了稻田里 ,它抓起稻谷赶零往嘴里塞,当老鼠正在洋洋得意的时候,“喵——”猫从后面朝老鼠扑了上去,逮住了那只偷吃庄稼的老鼠。
箭头排列:
↗→↗↘→
教师小结:
表扬积极游戏的幼儿,对下回游戏提出创意。
活动延伸: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做猫捉老鼠的游戏。
活动反思:
幽默的故事情节,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猫”和“老鼠”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动物形象,这一对天敌既能给幼儿无尽的想象空间,也能创造出丰富的游戏形式。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音乐中的内在价值,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使音乐游戏成为幼儿在园活动的“兴奋剂”和“调节剂”,从而引发和保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音乐游戏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自身的“幽默感”,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愿望,在笑声中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和孩子们共同幸福成长。
6、大班音乐活动《赛马》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老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①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
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
幼儿2:我可以喊“驾——”
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幼儿筷子上举,作欢呼状)
②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
幼儿1:要合着节拍敲;
幼儿2:带上手腕敲得好听!
③ 教师:刚才我们是使用两把筷子对敲,还可以怎么敲?
幼儿1:我可以将筷子在椅背上敲;
幼儿2:我可以在椅子的两侧敲;
幼儿3:我可以在地板上敲。
④ 根据筷子不同的敲击点幼儿再次分组演奏。
⑤ 教师:你还想扮演什么颜色的马?(交换位置演奏),提出要求:老师指挥重拍时,你要把重拍敲出来!
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① 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活动反思:
二胡独奏曲《赛马》的旋律难快、奔放,较形象地表现出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赶的动人场面。听了这首乐曲后,给人以振奋、鼓舞。二胡的音色及相应的演奏技巧如:拨弦模拟马蹄声,将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及欢快的情境充分地表现出来,乐曲的结构较工整,一气呵成,非常的连贯流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可结合二胡独奏曲《赛马》的音乐欣赏,不仅促进幼儿进一步加深对马的认识,而且从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及想像中产生出有关马的审美认知及审美情趣。
7、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小鱼和大鱼》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反应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2、培养小朋友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3个小皮球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一起牵手下楼以后,大家一起靠墙站好,然后老师告诉他们今天的玩的游戏是大鱼和小鱼,简单的讲一下游戏规则。
2、让小朋友们围成一圈,然后在圈内放置3个小皮球,当做小鱼们的食物,再从中选出两条小鱼和3条大鱼。小鱼在圈内,大鱼在圈外。小鱼们要保护自己的“食物”,即皮球不被大鱼们抢走。小鱼不能手抱球,不能和大鱼触碰。
3、 先让小朋友们试玩一下,熟悉游戏规则。然后正式开始,过断时间后,换一批大鱼和小鱼,尽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参与其中。
活动反思:
情景描述:在游戏过程中,现场很容易混乱,玩到后来常常不遵循规则。拉圈的小朋友容易产生倦怠。另外,由于多数小朋友争当小鱼和大鱼,很难调节好。
分析:现场易产生混乱主要是拉成圈的小朋友不能每一个都参与之中,时间一长容易倦怠,失去耐心。
反思调整:
1、首先,游戏规则应该在小朋友们围好圈以后边示范边讲解。
2、游戏中出现规则模糊时需要再一遍跟小朋友们讲明规则。
3、小鱼和大鱼的游戏中,最好事先安排好组来轮流充当大鱼和小鱼,这样就不会出现角色的混乱和重复,保证每个小朋友的参与。
8、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精灵的魔法汤》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用图谱来感受、了解ABA的曲子结构。
2、运用肢体感应A段的渐强渐快,分辨B段乐句的音乐元素。
3、借助故事情境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互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的矿泉水瓶、水、盖子里有颜料、魔法布、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选段1:27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1、师:在森林里,有一间小木屋,里面住着小精灵,她可神奇了,会变魔法呢。
2、提问:什么叫变魔法?(幼:变魔术……)
会变出什么异想不到的东西呢?(幼:好吃、好玩……)
3、小结:变魔法就是会出其不意变出你想不到的东西。
二、情境贯穿,感受旋律。
1、承接:小精灵会变很神奇的“魔汤”,变魔汤时,要用到瓶子和布。(遮挡)
2、师出示瓶子和魔法布,开始神秘的变魔法。
3、播放音乐——一边听音乐,一边变魔法。(师故作神秘的肢体动作和着音乐节奏魔法)
4、音乐结束后,水瓶里的水变色了。
提问:在变魔法时,老师做了哪些动作?
(幼:点一点、摇一摇、手指收拢放开的动作……)
三、绘画记录,引出乐谱。
1、承接:小精灵把魔法配方放在音乐里,我们尝试着把音乐记下来。
2、边完整听音乐旋律,边用记号笔在黑板上描绘乐谱。
3、梳理经验,提问:谁能看明白这个魔法秘诀要做些什么事情?
(搅拌——用力转圆圈;追问:一共要搅拌几次?3次。在什么时候要搅拌?)
(手晃动——谁能看出来用有什么不一样?回应:反正看上去下边要比下边要长一点,大一点)
(追问:还有两个很小的点点。在哪里?幼儿在乐谱上指认。回应:点住它,不让魔法逃掉噢。)
(??——这是问号。回应:等到我们上了小学就知道它的用处了)
4、幼儿通过图谱,聆听音乐。(教师带动幼儿做动作)
细节提问:每一次搅拌好后,要加几次魔法?(4次)
四、动作感知,深入乐段。
1、老师带动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动作。(提出拿瓶子的要求)
常规要求:瓶子拿好后,放前边,不要乱动噢,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
道具准备:这一次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
提问:怎么了?——幼:没有变出来。
2、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细节回顾:先轻一点搅拌,后再变快速度。
小结:力气不一样,速度不一样。
4、再次尝试听音乐变魔法。(节选到搅拌动作)
5、接着讨论摇晃的动作,轻的几次?重的几次?
6、收回瓶子后,用音乐把魔法传递给大家。(闭上眼睛)
五、展现成果,升华活动。
1、师:请小朋友们随意站在一个瓶子前面,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魔法师变魔术可要用到魔法布噢。”请幼儿将布盖在瓶子上。
2、师幼和着音乐做动作。
3、音乐停止,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许个愿,就能美梦成真。
4、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水色的变化。
六、延伸活动:
师:这首好听的音乐名叫《加速度圆舞曲》,可以叫爸爸妈妈到网上搜索一下,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这首好听的乐曲。
活动反思:
在反思中,我意识到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个性。我的主打比较强,没有放手让幼儿自己大胆去思考讨论尝试,在引导幼儿音乐欣赏上面还没有达到目的,在分析音乐上让幼儿去说,去做,不一定一直是我带着幼儿说,同时,也看到了随机教育策略的重要性,及自己在引导幼儿学习、随机教育策略方面的欠缺。
9、大班音乐活动《摇篮》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根据图片、动作的提示理解歌词,并填词进行演唱。
3、体会恬静、优美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的享受。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6张
活动过程:
一、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合唱衬词。
三、学习歌曲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出示小娃娃:小娃娃玩累了,想睡觉了,怎么办呢?
(2)怎样来哄娃娃睡觉?
(3)你们听,老师是怎样来哄娃娃睡觉的?(老师深情的哄娃娃睡觉,范唱歌曲一遍)
2、根据图片、动作,理解歌词。
(1)歌曲哪些是摇篮?(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摇着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还有谁呢?
(4)白云、浪花、风儿在干什么?(引导幼儿分别做飘、翻、吹的动作)
3、完整地演唱歌曲。
(1)欣赏旋律一遍,感受旋律恬静、优美的意境。
(2)用动作、图片提示,尝试把词填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3)第二遍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
(4)第四遍合作演唱,两位幼儿结伴,用手搭成摇篮,深情地演唱歌曲。
4、分角色合唱衬词。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10、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啄木鸟》音乐磁带
2、图谱一张
3、啄木鸟以及大树头饰
重点难点:
让幼儿理解音乐并能自己辨别三段音乐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在一个森林里,有几棵大树生病了,于是请来了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是害虫在捣乱,于是啄木鸟笃笃笃、笃笃笃。把虫子给捉完了,大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所有的树枝开心的跳起舞来。今天刘老师带来的音乐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我们来听听看。(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乐曲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音乐分别说了些什么事情?啄木鸟在干什么?(啄木鸟在给大树检查,啄虫子)现在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我们跟啄木鸟医生一起去给大树看病。(边欣赏音乐边做动作)
1、欣赏第一段音乐
(1)师:刚才我们跟着啄木鸟医生给大树看病给它捉虫子,那你们有没有看见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做检查的呢?(从上到下)那我们一起来跟大树学一学。提问:检查了几颗大树呀?(四棵)复习第一段。还可以在么检查(两只手一起检查)师幼一起表演。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刚才我们跟啄木鸟医生一起去给大树做好检查了,那刚刚啄木鸟医生是怎么给大树啄虫子的呢?怎么用动作表示的呢?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师:每棵树的蛀虫一样多吗?(不一样),第一棵树上有三条虫子,我们一共啄三下,第二棵树和第三棵树各啄三下,第四棵树只有一条虫子我们只啄一下。我们听音乐一起来给大树啄虫好不好?
3、 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大树经过我们的检查,经过我们的捉虫,它的病终于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提问:那它是怎样长出茂盛树叶跳起舞来的呢。(一起听音乐做动作)那我们刚刚用的是这个动作,还有没有其他的小朋友有更好的动作可以做?(往上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二)完整欣赏一遍音乐,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
师:大树树的病好了,变得多精神啊!那我们现在把啄木鸟给大树检查、给大树捉虫的、大树跳起舞来的动作一起连起来完成一遍好不好。(完整表演)
师:刚刚我们在座位上有点挤,请小朋友一起来中间,我们再来一遍,你可以跟老师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哦。(完整表演)
(三)分角色用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演乐曲,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师:刚刚老师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做得特别好看,有谁愿意来扮演大树和啄木鸟来完整的表演一遍给大家看呢?我们请来了四棵大树,一只啄木鸟。那请问小朋友哪一段是做啄木鸟的动作,哪一段做大树的动作,谁先做,说后做?(完整表演)表演的真好,我们给他们拍拍手。
师总结:先是啄木鸟检查大树,然后在给大树捉虫,第三段的时候大树开心的跳起舞来。
师:现在请所有小朋友来分角色来玩,一个人做大树,一个人做啄木鸟,自己商量一下。大树在做的时候就要请啄木鸟医生先休息一下了,因为它刚刚在做检查的时候已经很辛苦了(完整表演)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啄木鸟给大树的病治大树真开心,啄木鸟也很高兴。小朋友,你们喜欢啄木鸟吗?(喜欢)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啄木鸟呢?(保护它,和它做朋友)太好了,下面我们一起和啄木鸟朋友飞出去为更多的大树捉虫子吧!(听音乐《啄木鸟》飞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欣赏,《啄木鸟》,选自一首意大利民歌音乐,全曲的结构是ABC三段,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适合大班儿童欣赏。A段乐曲节奏平稳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在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根据音乐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1、欣赏乐曲,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2、尝试用动作来表现乐曲中不同的音乐形象。3、表演时能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在组织本活动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策略:一、借助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理解音乐内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音乐欣赏不同于歌唱和韵律等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它更侧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而建立语言故事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就好比给幼儿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更好的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二、借助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图谱”(即四棵树)来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通过动作来理解乐曲的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学会具体的音乐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表达能力。通过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活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乐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不足之处:
1、开始的故事导入环节限制了幼儿的肢体动作,局限了幼儿的思想。
2、创编环节由于教师的固定动作较为明显,所以幼儿在创编时动作较为单调。
3、道具准备不够充分,在最后的表演环节,较为凌乱。希望在以后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能改掉本次活动中的缺点及不足,尽量做的更好。
11、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国旗红红的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国旗红红的哩》,学习用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唱准休止符。
2、能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体会歌唱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喜欢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用跳跃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的部分歌词。
活动难点:在歌唱时不拉长声,能够在指定的歌词处停顿。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国旗的含义;学过有关国旗的歌曲
物质准备:国旗图片;歌词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师生问好
2、练习单音的音节”哩”和”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不要拉长声,唱出快乐活泼的情绪。
二、国旗多美丽
1、观察国旗图片,说说自己对国旗的了解是什么?
2、复习曾学过的有关国旗的歌曲教师小结:观察国旗的外形和颜色,重点提出来国旗是红红的,五颗星是黄色的。
三、学习歌曲《国旗红红的哩》
1、欣赏歌曲”请你听一听这首歌歌词里是怎么说国旗的?”
2、学习歌词
(1)看PPT学歌词
(2)分组利用小图卡摆一摆歌词顺序
(3)展示每组摆的顺序,和音乐确认最后结果
(4)随音乐念歌词
3、演唱歌曲
(1)看图片随音乐进行演唱。
重点指导:在有休止符的地方要强调幼儿注意空拍,声音要断开。
(2)尝试轮唱、对唱(与老师)
(3)利用课件指导幼儿唱准”哩哩”和”啦啦”重点指导:指导幼儿分清”啦”和”哩”的标志。在唱这两个字时不要拉长声。
4、我爱国旗
(1)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国旗的什么地方。
(2)讨论升国旗的时候要怎么做。
教学反思:
歌唱活动”国旗红红的哩”是一首表达幼儿对国旗喜爱之情的一首歌。过去我们曾学过一首有关国旗的歌曲”国旗国旗多美丽”,与这首个不同的是”国旗红红的哩”是从国旗的外观上展示给小朋友国旗的美丽。所以为了使幼儿能够直观的看到国旗的外观,我将一些国旗的图片配合歌词向幼儿展示出来,形象化的歌词更容易使幼儿记忆。为了使幼儿能够正确记忆歌词我利用各种方法,实物对应;倾听范唱;图片排序这些方法,用不同的途径激发幼儿学习记忆歌词的兴趣,并利用集体和小组两种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歌词。但活动环节的进行中还是出现了幼儿听的多,唱的少的情况,而且在听、学休止音的环节我没有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是进行了直接教授,这样没有使幼儿主动的去听,去感受歌曲中的休止。最后我以”你喜欢国旗的哪里?”的一个小的谈话结束了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歌曲,也从歌词中感受到国旗外形的美丽,都纷纷举手发言,我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对国旗的喜爱之情。
12、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尝试配合演唱两声部歌曲。
2、感知两声部合唱的形式,体验合作演唱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在图谱的帮助下,尝试配合演唱两声部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图谱
3、幼儿经验:
(1)熟练演唱第一声部
(2)合作朗诵两声部儿歌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钟》
1、我们已经学习演唱歌曲《钟》,你们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吗?
2、重点引导幼儿用轻巧跳跃的声音表现钟声。
二、两声部儿歌朗诵。
1、我们还学习了两声部的儿歌,你们能用响亮的、整齐的声音念出儿歌吗?
2、教师指挥幼儿朗诵。
三、尝试两声部合唱
1、小朋友们的本领真大,不但会唱歌曲,还会念两声部的儿歌,听到你们的好听的声音,我也忍不住想唱歌了。
2、教师范唱:要求——教师在唱歌时幼儿安静的听,听好举手回答问题。
关键提问:今天老师唱的歌曲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录音机唱的是什么?我唱的是什么?
3、师小结:这首歌曲是一首两声部合唱的歌曲,并且两声部的歌词有不一样的地方。
4、出示图谱
请你们看着图谱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这首歌曲的两个声部是一起开始的吗?两个声部唱的歌词是一样的吗?
5、跟着钢琴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看着第二声部,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第二声部。(弹琴)
6、跟着录音机配第二声部
(1)我们来给录音机配合第二声部好不好?(教师指图给予一定的提示)
(2)我们这次不看图谱,一起跟着录音机唱的第一声部来合作,演唱第二声部。
7、幼儿尝试两声部配合演唱歌曲
(1)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像念两声部儿歌一样来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2)幼儿自主分成两大组演唱歌曲。
(3)交换声部演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幼儿掌握了第一声部的歌曲演唱,两声部的儿歌朗诵,为活动解决了难点,但是从活动过程看,难点解决之后,孩子们对两声部的歌曲演唱没有了难度,很轻松的就合唱成功。所以活动中我进行了随机调整,请幼儿进行指挥,但是孩子们对指挥比较陌生,虽然都踊跃的举手参加,但是指挥的节奏与手势都存在问题,没有开始和结尾。
措施:
1、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完善指挥的作用、指挥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指挥能力。
2、对活动的难度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没有做出正确的评估,加强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掌握。
13、大班音乐《鸭子上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知道歌曲名称。借助图饰理解并唱准歌词,在动作的配合下,唱出1-8的递增和 递减,形象感受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2、学习用轻快声音演唱歌曲; 幼儿能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3、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发展幼儿的肢体力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平衡性。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和图片各8个、小桥和小桥的图片、歌曲、磁带,平衡木,轮胎若干,小椅子围成鸭宝宝的家。
活动过程:
一、 学小鸭子走路进场。
(听《鸭子上桥》的音乐)今天,天气真好,鸭妈妈要带鸭宝宝们出去玩。听音乐入场。刚才你们玩得真开心,请鸭宝宝坐在小椅子上。
二、幼儿有节奏地轻声念歌词并随数字变化拍手,做手势。
感受数字的递增和递减郑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小鸭子,现在真的来了一群小鸭子,那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来欢迎它们好吗?我们听到数字就拍一下小手,跟老师一起拍手。拍的真不错,接下来,换一种比较难的方法看能不能难到你们:扳手指听音乐数一数,听到数字”一”就出一个手指头,听到数字”二”就出两个手指头……
三、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
老师想请小朋友做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你的左手贴着他的右手,用你的右手拿东西送给他,老师示范,认真听音乐,听到数字就把手中的鸭子头饰传给下一位小朋友知道头饰全部传完,由八位小朋友拿着头饰,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鸭子,(8只)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上桥)八只鸭子上了桥,小小木桥怎么样?(摇呀摇) 那他们是怎么上桥的?是不是挤来挤去,推来推去的?(一个挨着一个)对,我觉着我们上桥肯定比他们走得还好,想不想试一试?看哪位小朋友模仿鸭子最像, (幼儿模仿)
四、听音乐,教师演示教具。
小鸭子是一个挨着一个上桥的,但是它们上桥的速度是不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提问:开始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后边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1、2、3、4只鸭子走得慢,5、6、7、8只鸭子走得特别快,那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三只小鸭子和第四只小鸭子上桥之后怎么了?有歌词吗?(没有)有音乐吗?(有)这叫间奏。
8只鸭子都上了桥,它们把小小木桥弄得怎么样了?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
小鸭子在桥上摇摇晃晃的,小鸭子怎么办呢?(下来了)咱们看看小鸭子是怎么下桥的?(也是一个挨着一个下来的)8只鸭子下来的一只,还有几只?(七只),七只鸭子下来一只还有几只?……
五、 游戏。
(出示平衡木)你们真棒,那你们想不想玩上桥的游戏啊?这是一座小木桥,等会儿,老师要请八只小鸭子上这座小木桥,当唱到第一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一只小鸭子就上桥;当唱到第二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二只小鸭子就跟着上桥。唱到第几只小鸭子,第几只就上桥。音乐唱到下桥你们就下桥,第二遍音乐起你们再上另一个小木桥,每个小木桥都不好走,你们怕不怕?(不怕)好样的,你们真勇敢。谁想来玩?(带上头饰)
六、师幼一起唱歌曲并模仿鸭子鸭宝宝。
快回家吧,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边拍手一边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歌唱一遍。嗯,大家唱得真好听!再来一遍,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再唱一遍。
七、结束。
小朋友们!跟郑老师玩的好不好?小朋友们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奥尔福音乐教学法,受益非浅从中学到很多,使我安排的音乐活动,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体现了多元智能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感觉统合。
14、大班音乐《种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学习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 认识休止符,能完整正确地学唱歌曲。
3. 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4.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节奏卡 X X O | X X O | ,与歌词相对应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种瓜》的歌曲,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 教师弹唱第一遍歌曲
T:这首歌里面种的是什么瓜?
2. 再次欣赏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节奏,可清唱)
T: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3. 第三次欣赏
教师将图谱按照歌词顺序排列,并依次提问:是谁种的瓜?在哪里种的?我是怎么种的?最后结了个什么?抱得动吗?(结合画面,巩固歌词)
借助图谱,幼儿跟念歌词2遍
三、学唱新歌
1. 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尝试着跟唱(要求能连贯地跟唱)
2. 重点示范休止停顿处
出示节奏卡 X X O | X X O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词。
T: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将休止符给忽略掉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句,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
教师轻唱“大南瓜呀大南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拍手)
T: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呀?
重点练习“抱呀,抱呀”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
3.完整演唱,再分男、女生唱
四、歌曲表演
1. 创编动作
教师弹唱歌曲后
T:小朋友们唱得都很棒,那现在老师请你们动动脑筋,你觉得哪几句歌词我们可以给它配上动作?
根据歌词内容(关键词:浇水,看它,发芽,开花等),幼儿试着创编表演动作。
T: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都想出了适合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教师请幼儿上来表演,选取较好的动作,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动作。
教师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幼儿跟随。
2.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瓜”,幼儿扮演“小朋友”进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将幼儿分为两大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瓜”进行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活动反思:
整体将课程教案预设内容上下来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环节有点混乱。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环节有些停顿(顿时忘记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了),当我的是种瓜的人,幼儿是瓜时,我们配合地不错,没想到幼儿都会自觉地蹲(趴)下来当小种子。但是接下来互换角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所有幼儿都跑过来给我(做瓜)的来种,导致幼儿拥挤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发生。没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
今天有特级教师来班里,所有在教室点评中除了我们的主班老师郑老师外,还有其他三位特级教师的评课。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开头,很简略显得紧凑。并且在唱歌的时候一直是面带笑容的,精神很饱满。若是表演环节可以紧凑一点,那么整堂课相对于实践的学生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小表扬一下。
15、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种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学习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 认识休止符,能完整正确地学唱歌曲。
3. 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节奏卡 X X O | X X O | ,与歌词相对应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种瓜》的歌曲,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 教师弹唱第一遍歌曲
T:这首歌里面种的是什么瓜?
2. 再次欣赏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节奏,可清唱)
T: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3. 第三次欣赏
教师将图谱按照歌词顺序排列,并依次提问:是谁种的瓜?在哪里种的?我是怎么种的?最后结了个什么?抱得动吗?(结合画面,巩固歌词)
借助图谱,幼儿跟念歌词2遍
三、学唱新歌
1. 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尝试着跟唱(要求能连贯地跟唱)
2. 重点示范休止停顿处
出示节奏卡 X X O | X X O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词。
T: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将休止符给忽略掉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句,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
教师轻唱“大南瓜呀大南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拍手)
T: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呀?
重点练习“抱呀,抱呀”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
3.完整演唱,再分男、女生唱
四、歌曲表演
1. 创编动作
教师弹唱歌曲后
T:小朋友们唱得都很棒,那现在老师请你们动动脑筋,你觉得哪几句歌词我们可以给它配上动作?
根据歌词内容(关键词:浇水,看它,发芽,开花等),幼儿试着创编表演动作。
T: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都想出了适合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教师请幼儿上来表演,选取较好的动作,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动作。
教师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幼儿跟随。
2.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瓜”,幼儿扮演“小朋友”进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将幼儿分为两大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瓜”进行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活动反思:
整体将课程教案预设内容上下来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环节有点混乱。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环节有些停顿(顿时忘记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了),当我的是种瓜的人,幼儿是瓜时,我们配合地不错,没想到幼儿都会自觉地蹲(趴)下来当小种子。但是接下来互换角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所有幼儿都跑过来给我(做瓜)的来种,导致幼儿拥挤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发生。没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
今天有特级教师来班里,所有在教室点评中除了我们的主班老师郑老师外,还有其他三位特级教师的评课。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开头,很简略显得紧凑。并且在唱歌的时候一直是面带笑容的,精神很饱满。若是表演环节可以紧凑一点,那么整堂课相对于实践的学生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小表扬一下。O(∩_∩)O~
教师建议:
1. 图谱略小,建议将单个的图谱做成长条形,一句歌词做一条长条形里面画上相应的图示,并可适当地放大比例。
2. 休止符的位置,为了醒目我将它放在了最上面,建议:可以放在图谱“抱呀,抱呀”的下面,这样就可以相互对应起来。使得幼儿更快地理解。
3.上课时教师需要照顾所有幼儿,眼睛全视所有的幼儿,而我在上课时身子略测到一边,将我右侧的幼儿有些忽略了。
4. 时间要把握好。整堂课因为后面的表演环节而拉长了上课时间,超过了30分钟,显得较长了。每个环节在设定时都需要有时间的设定,这一个环节你的重点是什么,需要几分钟,都需要有预期的设计。之后的表演就可以紧凑一点,无需这样一遍遍地进行表演。
5. 在幼儿做的较好时,应及时给与表扬,产生共鸣,例如:在幼儿自创动作可观时,应该及时表扬,“你们做得都很棒,本来老师也想出了好看的动作想要不要提示一下,现在完全不用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做吧。”这样及时的表扬,会让幼儿更加积极表现。
6. 在表演第一遍时,个别幼儿直接趴在了地上做种子,甚至有些捣乱的幼儿直接不起来了。建议:这时看到就应该及时提出,“种子怎么可以趴在地上呢,种子应该蹲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芽。”“老师发现有些种子一直趴在,难道是没有发芽?没结出南瓜嘛?”需要关注个别幼儿。在进行表演时,若发现不良行为,需要马上执行,并重点强调。
7. 幼儿在表演时,有着浓厚的兴趣,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再要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很困难,不需要再次重点强调安静,可以适当地用音乐代替。
16、大班音乐活动《卖汤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唱。
2. 感受闽南歌谣的诙谐有趣。
3. 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感受闽南歌曲的诙谐幽默
活动难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1.“宝贝们,在之前的活动中我们聊过元宵节我们都会做什么事情呢?”(搓元宵、吃汤圆、赏花灯)
2.小二哥推着推车到教室叫卖汤圆
——宝贝们,你们看看谁来了?”
3.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用语言对小二哥卖汤圆的情境进行描述,教师做总结。
——“刚刚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的听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PPT。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PPT图谱,和幼儿一起来说一说,记一记,让幼儿对歌词有初步的记忆。
——“宝贝们,我们一起来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和周老师一起来讲一遍。”(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今天周老师还可以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唱出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幼儿跟唱。
3.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
——“你听完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啊?喜欢吗?为什么?”
4.增加歌唱难度,演唱过程中逐步删减图示:
——“大六班的小朋友可真棒,现在我要增加难度了,你们还能像刚刚唱的那样棒吗?”
三、小二叫卖汤圆,导入歌曲第二段的歌词。
——“刚刚卖汤圆的小二哥都说了什么啊?”教师对幼儿的话进行总结。
——“你们可以把这些话唱出来吗?”
幼儿尝试把刚刚总结的话唱出来。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去把这首歌唱给小二哥听,顺便去买碗汤圆吧!”
活动延伸:
为小二哥演唱歌曲《卖汤圆》
活动反思:
卖汤圆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儿童歌曲。之前幼儿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汤圆是元宵节的一种习俗,汤圆也代表全家团圆的意思。 歌曲非常活泼欢快,幼儿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元宵节吃汤圆的快乐。
17、大班音乐活动《喜洋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感受乐曲中欢乐喜庆的音乐情绪。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利用CAI课幼儿启蒙件营造形象、直看的喜洋洋氛围,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ABA’段式结构。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设计制作好CAI课件及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2.灯笼、扇子、彩带、打击乐器及用筐子、废旧纸箱制作的狮子、龙等节日道具。
3.场景布置:营造一个有喜庆气氛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环境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听一段音乐要仔细听。听完,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提问:1、听了这首乐曲,小朋友有些什么样的感觉?揭示乐曲名字:这首听起来让我们觉得快乐、高兴的乐曲鸣《喜洋洋》,你们还想听一遍让我们觉得快乐、高兴的音乐《喜洋洋》吗?
(二)通过胎教音乐视听结合的方法第二次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
(播放CAI课件1: 通过节日欢庆的画面和乐曲欣赏,感受喜洋洋的节日氛围。)
提问:1、又听了一遍《喜洋洋》,小朋友现在有些什么样的感觉呢?
2、影片中的叔叔阿姨都在启蒙思想家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这些场面暖闹吗?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听到?
4、你们听了这首《喜洋洋》,又想干什么呢?
(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幼儿感受到乐曲所表现出的欢快、喜庆的情绪。)
(三)引导幼儿掌握乐曲怀孕如何胎教的节奏变化(播放CAI课件2)
1、两位老师用现场表演舞蹈的方法,通过动作节奏快、慢变化来提示幼儿辨认音乐节奏的变化。
2、幼儿通过自己肢体动作的快慢变化,来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
(四)运用视听图解的方法,了解乐句以及段式
1、欣赏A段乐曲提示:“这里弯弯曲曲的曲线共有几条?它就是我们常见的五线谱,我们现在观到的这段五线谱就代表一个乐段。小朋友要一边听一边看它出现的小花,就会知道这段音乐有几个乐句了。
(播放:CAI课件3 :A乐段以实物五线谱浙江学前教育商城的形式出现, A段乐句的数量用花朵表示。每朵花代表一个乐句,花朵合着节拍,随着A段的乐句出现在五线谱上,以鲜艳跳动的红花表现乐曲的活泼和欢快的风格。)
为这一段取名鸣A段,重复欣赏一遍A段,同时幼儿为A段击掌打节奏,感受A段的活泼和中国幼儿园教育网欢快。
2、欣赏B段乐曲提示:“让我们来听听第二段音乐,用同样的方法来找找这段乐曲共有几个乐句。”
(播放CAI课件3 :B段也以实物五线谱的形式初中文言文读本出现,B段乐句的数量用叶子表示,每一片叶子代表一个乐句。叶子合着音乐,随着B段的乐句出现在五线谱上,以优雅舒展的绿叶表现B段的柔美和舒缓。)
为这段取名叫B段,重复欣赏B段,同时幼儿为B段音乐儿童画教案击打节奏,感受B段的柔美与舒缓。
3、欣赏A’段乐曲提示:“听听这段音乐与前两段音乐当中的那一段比较相似,找一找这段音乐共有几个乐句?”
(播放CAI课件3 : A’ 段音乐同A段音乐相似,但这段音乐添加了锣鼓声,实物花朵也有稍许变化花浙江省学前教育心变成红色了, A’段音乐的乐句数量仍用花朵表示。)
为这一段取名鸣A’段,重复欣赏A’段,同时幼儿为A’段音乐击打节奏,感受A’段的欢快情绪。
4、全曲欣赏(播放CAI课件4 )幼儿可以随着乐曲《喜洋洋》拍击节奏,感受乐曲的欢快与优
(五)体验行启蒙教育性和表现乐曲《喜洋洋》的氛围
1、提示:“时空爷爷给了我一把时空钥匙,它可以让我们往返到过大年的日子里去。好,让我们一起来开启时空大门吧。”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道具,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在暖闹、喜庆的场景中自由跳舞胎教音乐欣赏、耍龙灯等。
(播放CAI课件5 : 开启大门,入入喜庆、热闹的画面,为幼儿营造一个神奇、喜庆的现场氛围。)
活动反思:
教师在尊重幼儿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制作的CAI课件,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解决音乐教育中的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儿童画获奖作品环境下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从感受乐曲到理解乐曲再到表现乐曲,孩子们的参与欲望都十分强烈,他们能用连贯的语句、词汇说出自己对乐曲的感受,能用肢体动作的快慢来理解乐曲的节奏变化,能用不同节拍来表现A、B、A’乐段,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幼儿早教图片,他们尽情舞蹈兴致昂然、意犹未尽。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十分愉悦,最后用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方式来结束活动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作为一名年青的幼儿教师,我一直为上音乐欣赏课所困惑,这次教育实践对自己是一个挑战,但鉴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制约,音乐欣赏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本活动试图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视听结合幼儿早教音乐的教学形式来突破这个难点,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形式,从而获得音乐欣赏的愉悦体验,发展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18、大班音乐《拍拍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拍拍乐》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手脚的协调配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学习第五乐句
1.第1、2小节:在右边的小朋友拍手并腿跳,第一拍就要完成跳起、转身(向七点方向)、落地(膝盖微蹲)、拍手的动作。
2.第3、4小节:在左边的小朋友同右边一样的动作,只是落地时转向三点方向,此时两个小朋友是相对的。
3.第5、6小节:右边的小朋友原地再跳一次,不转身。
4.第7、8小节:左边的小朋友同右边的小朋友动作一样。
二、学习第六乐句
1.第1、2小节:双手在胸前击掌,膝盖微蹲。
2.第3、4小节:双腿直立时右手往前伸兵击掌,左手往旁伸。
第5、6小节:重复第1小节至第4小节,动作相反。
三、学习第七乐句
1.第1、2小节:右边的小朋友拍手、跳转向一点。
2.第3、4小节:左边的小朋友拍手、条转向一点。
3.第5、6小节:上下各拍一次。
4.第7、8小节:左右各拍两次。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能基本学会各个乐句的动作,但是在学的过程中,一些转向并做动作的地方掌握的比较慢,因为要跳又要拍手,难度较大,练习的次数较多。个别幼儿没有学会,要在游戏时在单独教他们练习几次,也有部分幼儿不仅动作学会了,而且在配上音乐时很有感觉。
19、大班音乐游戏《开锁》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能完整、准确地演唱。
2.幼儿能学会岁音乐节奏变换动作,体验开锁的乐趣。
3.提前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感受与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学会歌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什么?”
二、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1.复习歌曲。
提问:(1)“开锁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2)“你能做做开锁的动作吗?”
2.岁音乐做开锁动作。
(1)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提问:“老师是怎样做开锁的动作的?”
(2)幼儿随音乐练习。
(每两小节音乐开一次锁)
3.组织幼儿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提问:1.“当唱到哪里时,小朋友的手才能打开?”
2.”打开锁后,小朋友应往哪个方向跑?回到哪里?”
(2)请能力强的幼儿做示范。
(3)幼儿集体游戏。
(教师随机指导)
三、小结。
游戏中的重难点是能随音乐两小节做一次开锁的动作,活动中教师利用示范、讲解、练习等方式强调了这一环节,因而幼儿掌握起来叫顺利。游戏中,幼儿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追逐跑时,幼儿性质高涨,情趣愉快,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了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发现一个细节部分,在被“开锁”后,有的孩子会直接往前跑,有的孩子却是转身往后面的方向跑。这样会导致一些混乱,我觉得教师在活动环节中应提到这一点,即被切开后应该怎么绕圈跑,是直接往相对方向跑还是转身往相反方向跑。
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能看得出很喜欢参与这种音乐游戏。
20、大班音乐活动小鱼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理解词:孤孤单单。会用量词:条。
2.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三只金鱼缸(分别放一、二、许多金鱼)
2.音乐《找朋友》及配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故作神秘)
师:咦?是什么声音?请小朋友安静下来倾听。老师好像听到了“唉、唉”叹息声。
2.师:是谁发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一条金鱼)师:是谁呀?哦,原来是小条金鱼啊?它为什么叹气呢?有谁知道吗?请你们来猜猜(请小朋友说一说,帮助幼儿理解词:孤孤单单)
师:那小金鱼为什么叹息呢,原来是小金鱼觉得水里只有他一条小鱼孤孤单单地游着,所以很难过,才发出了叹息声。
3.师:看看小鱼多可怜啊,你想帮帮她吗?让小金鱼快乐起来!怎样帮助它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4. 哦,原来啊,小金鱼想要我们给它找朋友呢!(出示两条小金鱼)师:瞧!老师帮它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有几条小金鱼了呀?想想看,它们会怎样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教师小结:是啊,它们在一起玩的可开心了,一会摇摇尾巴,一会点点头。
5.师:我想啊,要是我们多帮小金鱼找更多的好朋友来它们肯定会更开心的!你们还想帮它们找朋友吗?
(出示许多小金鱼)师:瞧!这里有几条小金鱼呀?(许多)许多小金鱼在一起会怎样呢?(请小朋友说一说)(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快快乐乐)
教师小结:许多小金鱼会在一起玩游戏、捉迷藏、做好朋友。
二、欣赏儿歌《小鱼游》
师:小朋友说的真棒!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1.教师完整朗诵一遍。(配乐)
师: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
2.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也来读一读刚才自己编的好听的儿歌,好吗?(幼儿边看实物边进行朗诵儿歌)
3.小朋友念得好极了,能再念一遍吗?
4.根据儿歌进行表演。(加以动作,巩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三、教师小结。
1.师:小朋友,你们看,许多小金鱼在一起多快乐呀,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有爸爸、有妈妈,亲亲热热到在一起,好幸福呀!我们也要向小鱼学习,要和家人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一起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生活。
2.师:你们想不想也变成小金鱼呀?和他们一起去玩耍,做好朋友呢?(请小朋友挂上金鱼胸饰,在音乐《找朋友》中游戏。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21、大班音乐活动《柳树姑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⒈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能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⒉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⒊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⒌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
⒈美丽的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微风一吹,嫩嫩的柳枝会怎么样呢?(随风摆动)
⒉感受歌曲旋律,幼儿当柳枝,跟着音乐,在微风中动起来。
二、学唱歌曲
⒈欣赏歌曲
师:柳树可真美啊,听我来唱一唱美丽的柳树。仔细听听,歌曲里唱的柳树是什么样的?
⒉借助图谱理解歌词
(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2)幼儿边看图谱边听老师演唱歌曲,进一步理解歌词。
(3)在图谱上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吗?请你看着图谱再听我来唱一唱。(师指图演唱)
(4)幼儿随老师看着图谱念歌词。
⒊学唱歌曲
(1)完整演唱1、2遍
(2)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3)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摆动,我们应该怎么唱?(优美)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应该怎么唱?(活泼轻快)
(4)你最喜欢唱那几句?(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以及活泼、轻快的歌声分别表现歌曲的前后两段。)
三、学习二声部合唱
⒈第一种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一部分幼儿唱歌词,一部分幼儿同时跟着音乐旋律用“啦”或“呣”来哼唱,从第五句开始全体合唱。(教师示范演唱并带领幼儿分声部合唱)
⒉学习第二种合唱方法
第一声部的幼儿唱歌词,第二声部的幼儿在第1~4句的句末伴唱“啦啦 啦”,第五句全体合唱。(先师幼合作,再幼幼合作,教师可通过指挥来帮助幼儿合唱)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22、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脚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并学习用脚部动作加以表现。
2、启发幼儿利用十六宫格相互合作,共同创编并表现新节奏。
3、让幼儿分享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脚印”的图片若干;十六宫格板五张。
2、踢踏舞的录像;简易踢踏舞鞋若干双(与幼儿人数相等,可自制)
3、激烈欢快的乐曲一段。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舞蹈。你们想不想看?”(“想。”)“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师:“录像中的叔叔真厉害,他们用脚踩出的节奏好听吗?(“好听。”)那你们的小脚能不能踩出这么好听的节奏呢?(“能” ;“不能”)不管怎么样,今天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二、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组成的节奏
1、出示十六宫格板,教师摆节奏谱。(如:)
师:“瞧,老师特地请来了这些“小脚印”帮忙,看看我是怎么摆的。”教师演示。
2、引导幼儿讨论并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三种节奏。
(1)教师引导幼儿对三种节奏逐个学习。
师:“这么多的“小脚印”该怎么踩呢?别急,我们一个一个来,好吗?”( 即四分音符,踩一下;即八分音符,踩两下;空格即休止符,不踩)
(2)教师带领幼儿边朗诵语音谱,边用脚踩相应的节奏。
师:“真不错,那我们就看着这些“小脚印”一边念一边踏脚,好吗?”(嗒嗒 嗒嗒 嗒)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看图谱,边朗诵边踏脚。
师:“真好听!要是来点音乐就更好了。加上音乐试试看,怎么样?”
(4)幼儿看图谱随乐踏脚,教师用手指着图谱。
师:“真棒!那我们站起来踩节奏,好吗?不过,有个要求,在踩节奏时能象录像里的叔叔一样就用脚踩出节奏,嘴巴不发出声音,在心里念节奏,能不能做到?”
三、启发幼儿创编并表现新节奏
1、幼儿分组进行创编节奏,教师进行指导。
师:“今天,我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小脚印”和十六宫板,由你们自己来贴“脚印”,编节奏。几个人一起合作,看看哪一组编的节奏最好听。记住了,编好后,一组的几个小朋友要看着自己贴的“小脚印”,先来试着踩一踩节奏,好吗?”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出较为协调又便于自己踩的节奏。
2、请各组的幼儿展示自己新编的节奏谱,并带领全体幼儿一起随乐踩节奏。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将四组新编节奏连起来完整的练习一次。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旨在通过各种脚印的探索,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让幼儿充分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从中培养愉快的情绪,喜爱音乐活动。发展孩子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同时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3、大班音乐《红星歌》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红星歌》是一首传统、古老的歌曲,在上学期大合唱我们就选择了这首歌,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唱,在唱时,他们自己会配上拍手有力的节奏,幼儿很喜欢。我就想这学期教材有这首歌,我就选择了它,让孩子用乐器为这首歌配上乐器。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并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3、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会幼儿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教会幼儿按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过该歌曲,能随乐做动作。
2、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
3、《红星歌》的录音磁带、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1、兴趣引入
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让我们跟着《红星歌》的音乐节奏,做好看的动作,。”(随音乐律动:在老师带领下,A段做走步动作、B段做挥舞红旗的动作)
2、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
师:刚才这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结构的歌曲吗?什么是ABA?(三段体、前面和后面的乐曲是不一样的结构)现在我们请个小朋友说说A段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做的?A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样?(雄壮有力)你们知道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打仗时英勇顽强的精神)来,我们一起学一学(做走步动作)。我们再请个小朋友来做B段的动作。(哼唱,再请一幼儿示范)这音乐感觉怎么样?很缓慢很抒情的,这段说了什么事(红军胜利时挥舞着红旗与老百姓在一起庆祝胜利的情景)我们一起做一做。
二、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观看A段图谱:我们先看A段,上面有什么?(五角星)表示什么?(一个五角星表示拍一下,圆圈表示休止)你怎么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 ?(请一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徒手练习A段的节奏型。
2、分析B段图谱:这是什么符号?(红旗、波浪线)可以怎么表现?(拍一下摇或晃的动作)请一幼儿示范(全班幼儿徒手练习B段节奏)。
3、引导幼儿发现重复A段节奏型的地方引导幼儿说说D.C(从头开始)和fine(结束)的意思。师哼唱,幼儿跟着音乐拍手练习节奏一次。
三、启发幼儿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
1、启发幼儿说说乐器特点
师:“瞧,我请来了三种乐器(出示铃鼓、碰铃、圆舞板),你们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幼儿说说(铃鼓:可以拍或摇、晃,它声音清脆、明亮。比较延长、抒情;碰铃:声音宏亮、清脆;圆舞板:轻快活泼)
2、为乐曲配器
师:“你们觉得A段适合用什么乐器呢?A段开头空心五角星适合用碰铃;(贴上碰铃)开场热闹,雄壮有力;中间用什么乐器?(圆舞板)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铃鼓)最后的部分我们要让歌曲更热闹些,可以怎么做?(用上全部的乐器)
四、幼儿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哼唱,让幼儿学习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
师:“请小朋友轻轻地自己选择小乐器,我们试试把乐曲演奏一遍吧。请认真看图谱,注意什么时候要轮到那种乐器演奏。”
2、指出演奏的不足,连贯地演奏一遍。
3、跟着音乐,看图谱完整地演奏1—2遍
师:“我觉得小朋友可以听音乐来演奏了,我们来试试吧。”
4、幼儿看指挥演奏1—2遍
师:“小朋友真棒,现在我有个更难的,请小朋友不看图谱,眼睛看着老师的指挥把乐曲演奏一遍,行吗?”
5、交换乐器让幼儿看指挥演奏一遍。
6、请部分幼儿演唱歌曲,其余幼儿持乐器,看指挥听音乐有节奏地演奏。(六一节快到了,我想请几位小朋友来演唱歌曲,其他小朋友当乐器演奏家,行吗?)
五、结束活动
师:“请小朋友带好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到教室轻轻地放好小乐器吧”。
教学反思
经过一学年的打击乐研究和学习我在组织幼儿打击乐方面进步很多,如图谱的设计、演奏的常规、幼儿共同演奏的配合等等老师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次《红星歌》整个活动设计条理较清楚,图谱设计适合歌曲内容,选择的乐器适合歌曲的风格。活动中每个环节有层层递进,特别是最后环节让幼儿交换乐器、请部分幼儿演唱歌曲,把活动推向**使整个活动有提升。活动中幼儿和老师配合默契,幼儿识谱能力强,活动积极气氛活跃。在活动设计、场地布置上、乐器选择上、指挥方面得到莹莹老师、红瑜老师、雯雯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不足之处在最后环节应请个别幼儿指挥,教师及时退位,整个活动更加完整提升。在活动中注意加强个别调皮幼儿的演奏常规教幼儿握乐器的方法。
24、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老鼠画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从教育杂志上看到了这首《老鼠画猫》的歌曲,觉得此歌无论是从形象,还是从风格上来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这首情节幽默,诙谐的歌曲也是其中之一,我改变了以往老师唱孩子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理解,感受歌曲丰富的画面且让幼儿通过操作想象及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幼儿在边演示操作、边画、边唱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这首难度较大的歌曲。这种以弱战强,以智取胜的诙谐生动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曲的趣味及滑音的乐趣。
2、学会演唱歌曲,借助简单而有节奏的念、唱和体态律动,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形式。
3、幼儿理解滑音的唱法,尝试说唱的形式表演歌曲,大胆的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的和谐,幽默的特点。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按照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我把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习理解歌曲内容,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及掌握滑音的唱法,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活动准备
1.画有猫轮廓的纸若干张,黑笔人手一支;
2.猫头饰,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
3.音乐光盘《老鼠画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队前进!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2.遇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另一老师饰),使老鼠们的觅食行动受到了阻碍, 猫趾高气昂地走了。
3.为新歌的画面,埋下伏笔。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看,这是被猫爪子抓的,要是猫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
(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
1、初步感受旋律。
2、理解、熟悉歌词
⑴鼠妈妈:从歌词与画面中发现大野猫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眼睛要变得小小的,腿变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翘?┄┄(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⑵鼠妈妈:那你们喜欢这样的猫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这样的猫吧!要求:4人一组,根据音乐歌词,合作画猫。(音乐旋律起)
⑶边检查画面,边再次演唱歌曲
鼠妈妈: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画的老鼠是不是我所喜欢的。共同用歌声检查自己的画。
⑷拿着自己的画,随乐一起表演唱
(三)、结束部分
一声猫叫——鼠妈妈:妈妈告诉你们我们梦想的猫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结束)
教学反思
第一,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中巧妙地结合图片。
歌曲《老鼠画猫》歌词诙谐幽默、形象鲜明,幼儿感兴趣。这首歌歌词有一定的顺序性,但歌词之间没有鲜明的前后关系,幼儿易把歌词内容记颠倒。我根据歌词内容设计了一些小图片,如小老鼠、笔、小眼睛、小爪、短腿、翘胡子等。活动中我根据歌词依次出示小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朗诵歌词。最巧妙的是把小老鼠的尾巴画成一个往上翘,来引导幼儿学习滑音,幼儿一看到便自然会把声音唱得像老鼠尾巴一样向上翘,立刻找到滑音的感觉。
第二,各个环节衔接自然、逐层递进,活动结构严谨、紧凑。
这首歌曲节奏较快,旋律起伏大,且有滑音、说唱形式等演唱技能的要求。能抓住重点,分解难度,层层深入。学唱歌曲环节中,我先引导幼儿自然地唱这首歌,再加入滑音的唱法,然后再指导幼儿运用说唱形式进行演唱,符合幼儿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又能适时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欲望,将活动逐步推向**。
第三,方法得当,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歌唱教学比较枯燥,需反复练习。为避免这一弊端,我首先用游戏导入活动来吸引幼儿,产生愉悦激发兴趣,接着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引出“怪猫”,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猫怪在哪儿,在看图和学唱环节中,我不急于告诉幼儿歌词内容和演唱方法,而是引导幼儿去观察、讨论、寻找,使本是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需要。这样一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活动就真正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了。
不足: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新颖有效的教学活动手段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体现音乐活动的独特魅力与优势,既要选择那些形象、生动、寓意含蓄、结构优美、幽默风趣的作品。教师必须以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尊重幼儿的教育观念去选择方法、运用方法。
1、我的语言和动作如能更加夸张和显示歌曲的幽默就更好。2、在活动设计上应该更加严谨。3、活动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但是环节间的活动要更加紧扣,层层递进。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教育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等等。在音乐教育中我觉得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25、大班音乐《快乐的牧羊人》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快乐的牧羊人》源于经典美国电影的一首插曲,乐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乐段清晰,富有感染力。经典的东西总是有它独特的魅力。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愉快、幽默、诙谐的情绪。
2、能根据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尝试用哈、啦、嘻等象声词哼唱自己认为最好笑的一句旋律。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手拿小鞭子的牧羊人木偶、VCD。
教学重难点:
用语言、动作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观看木偶表演。
1、出示牧羊人木偶。
2、教师操作木偶,哼唱《快乐的牧羊人》前面四小节。
二、完整欣赏音。
1、我最喜欢唱的歌曲是《快乐的牧羊人》,你们听我唱完就知道我有多开心, 多会笑了!
2、播放VCD,完整欣赏第一遍:听了乐曲,你觉得开心吗?
3、第二遍: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觉得多里很开心、很快乐?
4、哪一段,牧羊人最开心,他正在忍不住笑出声来?
教师弹奏并哼唱这一乐段,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或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
欣赏乐曲:1–8小节。你觉得牧羊人开心吗?
欣赏乐曲:9–16小节。牧羊人在干什么?
欣赏乐曲:25–32小节。给你什么感觉?可以用什么动作或表情来表现牧羊人开心的心情?
三、表达愉快的情绪。
1、用各种象声词(如“哈……啦……嘻……”等)来哼唱自己认为最好笑的一 句旋律。
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或表情来表现自己愉快的心情。
活动反思:
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兴趣比较浓厚,能以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根据对乐器的已有经验判断乐器等等,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逐步感受牧羊人的快乐,感受乐曲所表现出的欢快情绪,较好地实现了预设的目标。
26、大班音乐《茉莉花》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同样,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处处蕴藏艺术的美。我县是全国有名的茉莉花之乡,茉莉花娉婷玉立,洁白无暇,在草长莺飞的四、五月,我们的小城就开始飘溢着茉莉花的清香,而且成功的举办过四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今年8月份又将举行全国第五届花交会,我们的小城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以花会友,以茶待客,我们的孩子就这样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成长。我选取了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茉莉花》,把茉莉花的形态、清香迁移到日常的音乐活动中来,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体态韵律的表现能力,同时用身体和这种合作游戏的方式,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的情绪、情感。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韵律的兴趣,感受《茉莉花》音乐的优美、柔和。
2、 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3、 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茉莉花的不同造型,体验空间造型带来的美和结伴造型带来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茉莉花图片、录音机、有关茉莉花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音乐。
1、观察茉莉花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非常漂亮、清香的茉莉花,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放音乐)
2、倾听音乐。
老师用优美语言进行讲解。(茉莉花仙子醒了,慢慢地舒展着腰身,随风摆动,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茉莉花仙子的清香,伴着温柔的音乐,轻轻飘着飘着……)
二、根据音乐进行律动活动。
1、听音乐,用手表现、想象自己就是一株茉莉花:
(1)观察幼儿的表现,把好的动作反馈给大家。
(2)重点指导手指造型和变化。引导幼儿茉莉花儿开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2、启发幼儿用身体来造型。
(1)出示一朵花的图片:刚才我们用手来做出了美丽的茉莉花了,现在我们尝试用身体来表现表现。鼓励孩子用柔美、舒展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发挥。
(2),出示两朵花的图片:鼓励孩子两两结伴做动作,随时提醒孩子花的各种形态,注意提炼孩子的动作。
(3)尝试3-4个孩子一起配合做出各种茉莉花的动作。
三、 送花香,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在《茉莉花》这个韵律活动中,我都是以“情”取胜,舒展的音乐,轻轻的语调,柔柔的氛围。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很多老师就说:怎么选择这么单一的音乐?应该要 ab结构的才好嘛,这样才能有**、有激情。这固然是一种惯例,不过,我想的是,如何运用这个家喻户晓的《茉莉花》音乐,来营造、宣扬我县的茉莉花特质,茉莉花是清新淡雅的小花,清纯洁白,也不张扬,从不与百花争艳,却家喻户晓,人见人爱。于是,我还是坚持要了一直是轻轻柔柔的音乐,在这个韵律活动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紧张和刺激,可并没有抑制孩子的创造力,相反,孩子们能够在这段音乐中体验了快乐,舒展了自己的整个身心,我和孩子也深深陶醉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开放,又是层层递进,真正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
首先,在第一环节里,我以美感染孩子。在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孩子一边听如诗如诉的抒情音乐一边观察茉莉花的颜色、形态,看一看,数一数有几朵花蕾,为下步活动做准备。在第二次听音乐时配以简单的独白和优美的动作,既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完善的创造性形体律动示范,简单而富于表现力,同时也为幼儿的想象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充满美和激情的背景。
其次,我在第二环节里,让幼儿尽情的表现。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细腻的体验和表现活动,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对孩子的表现经常说的话就是:哦,你是这样做的,还有吗?你是这么做的,还有不一样的动作吗?问了好多次,孩子做的还是一样的动作,这也是我语言贫乏,缺乏教育机智的缘故。在思考如何关注教育细节时,我改变了提问的策略,如:我们都去过花地,花是各种各样形态的,我们的手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做出不同的动作,怎么做呢?麦麦说:“我去过花地,茉莉花有的开得高有的开得低,所以我们的手可以有时摆高一些有时摆低一些。”美美说:“有轻风的时候,有的花不动,大风的时候,有的花摇摆得很厉害”。杰杰说:“茉莉花有些是花蕾!有些是张开的。所以我们的手可以做合起来、张开来的动作,这样茉莉花就很美了。”“除了手可以变化外,还有什么身体的部位可以变化呢?”因为有了手的经验,所以孩子很自然的把自己身体的部位都说出来了,如:头、腰、屁股、脚。“如果手和脚结合起来可以有多少种变化?”孩子们就开始比划起来。 “双手在前,脚像金鸡独立的样子”,“双手像蝴蝶,双脚跪在地上的”,“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向前伸”,“手向上的时候,脚可以后点地”,“手向右的时候,脚可以左侧点”,“脚可以抬起来”,“脚抬起来时可以一只手在前面,一只手在旁边”。看着孩子们富有创造力的动作,我接着增加了韵律的难度:让幼儿尝试用柔美、舒展的动作随音乐自由发挥,鼓励幼儿两两结伴合作做动作,从单一到组合,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自己发挥时是让自己的手、脚在不同的位置上变化,要两个孩子一起合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和孩子一边倾听优美的音乐,一边用轻柔的语调解说:有一对相亲相爱的茉莉花,他们在风中起舞;相依相偎的茉莉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哇,在这片花地上的茉莉花,真是千姿百态,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左有右,他们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呼朋换伴、有的欲说还休、有的千娇百媚,一阵阵的清香扑鼻而来。我通过运用一些优美的形容词来解说,给孩子营造了一种氛围,一种意境,孩子的动作就天衣无缝的自然而然融入游戏当中了。组织该活动下来,我感觉不仅具有很高的 审美教育价值,情感教育价值,而且有着很高的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价值。在这个环节里,最出彩的是美美小朋友,她人长得比较高大,样子不是那么的可爱,乐感也稍微弱些,其他小朋友平时不怎么喜欢和她一起玩耍,刚刚开始活动时,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己就不是一朵人见人爱的茉莉骅的缘故,她还哭鼻子,在两个两个一起游戏时她甚至躲到黑板后面,不愿融入活动中,我看见了,轻轻的走过去,蹲下来对她说:“我和你一起做两朵相亲相爱的茉莉花”。不容她迟疑,我马上的把她抱在怀里,然后手拉手的走到活动场地中,很快的,美美就被活动的氛围吸引了,欢快的舞动她的身体,她的手脚,和我一起,一会儿做相亲相爱的姐妹花,一会儿在我身边飘啊飘,一阵一阵的清香就这样沁入心肺,在此刻,我觉得她就是一个人间精灵,一个茉莉仙子。看到她的表现,我马上问现场的老师:老师们,你们闻到了茉莉花的清香了吗?看得如痴如醉的老师们此刻才记起,原来他们看的是一个活动,老师们和美美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快乐,美美更能干的是把快乐也传递给了别人,你看,她正很主动的和别人一起玩两两合作的游戏呢。在这个环节里,我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表达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有效的表达往往可以获得更好的理解、同情、响应或支持,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技能。美美在这个环节中,无障碍地自由表达,令我感动,这不仅仅教育工作者的必要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我又尝试让3-4个孩子一起配合做出各种茉莉花的动作。孩子们依然玩得兴致勃勃。
最后,我以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送花香,自然结束,作为整个活动的结束。很多人单看这话,想的就是和现场的老师互动一下。我考虑的是茉莉花张大导演都把它唱到奥运会去了,我也要让我的孩子把茉莉花香送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乡村小屋,不管是富丽堂皇的会展中心,还是绿油油的草地,甚至是臭臭的厕所,让每个地方都洋溢着茉莉花的清香,而且越久弥香……
所以说,创造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规律、线索可循的,在这里,有些孩子已有一定的经验,我就不断引导他们重组经验和改建经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有效地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他们的已有经验。在他们探索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孩子通过身体部位的方位变化以及身体部位的不同组合创编茉莉花的造型,不仅让孩子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会了这一创造技能,也为孩子们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通过这个活动,我更加明白了生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27、大班音乐小鱼的梦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梦是夜晚入睡时出现的现象,有时幼儿也会做梦。结合最近幼儿学习的儿歌《找梦》小朋友们时常在谈话中会说到自己的梦,引起了幼儿对梦的好奇和兴趣,如何顺应幼儿,满足他们的需要呢?于是我决定利用小鱼的梦开展教学活动。《小鱼的梦》歌曲旋律优美婉转,词曲内容丰富,富有意境,便于幼儿想象与理解,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在歌曲的学习中,我更多的考虑幼儿的发展,顺应幼儿的需求,注重幼儿的体验与感受。我以游戏《网小鱼》导入活动,然后从歌词入手,课前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通过听听、讲讲、画画等多种方式来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同时引导幼儿创编歌词,迁移用图谱的方式记忆歌词。最后又以游戏角色扮演来表现歌曲,希望通过这个游戏带给幼儿快乐的体验。在歌曲的学习中关注幼儿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运用,更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迁移与创造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歌词,迁移用图谱的方式记忆歌词。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4、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图1、美丽的池塘,小鱼轻轻在游。图2、天上星星闪闪及小鱼身上星星的倒影。图3、风娃娃轻轻地吹并唱着摇篮曲,几个活动的情符。图4、小鱼在做梦,梦中妈妈在亲小鱼)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电视机,图谱,音乐《小鱼的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网小鱼》导入。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带小朋友玩一个《网小鱼》的游戏吧!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渔网,一部分的幼儿做成群结队的小鱼。做网的幼儿双手相握,举过头顶,然后分开成渔网状,做小鱼的幼儿在池塘中自由的游来游去,等待穿越。
游戏开始,扮做渔网的幼儿边沿池塘(圆圈)走边问:“小鱼小鱼哪里游?“,扮做小鱼的幼儿边游边答:小鱼小鱼水里游。扮演渔网的幼儿边走边问:”小鱼小鱼哪里去?“扮做小鱼的幼儿答:”我想出去玩游戏。扮做渔网的幼儿边沿池塘(圆圈)走边说:”你呀别想逃出去,大大渔网捉住你。“扮做鱼儿的幼儿低头弯腰快速从渔网下部通过,扮渔网的幼儿听到“捉住”二字后,赶紧把渔网放下,捉住没来得及通过的幼儿,把鱼儿网住,放到桶里,没有捉到的鱼儿继续参加游戏。
师:小鱼们玩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幼儿围成半圆形做休息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很快投入到活动中去,让幼儿模仿小鱼游,此外为下一环节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引出了课题。
二、引出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1. 师:小鱼们休息的好舒服呀,刚才还有一条小鱼游过来告诉我他做了一个美美的梦,你们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
幼:想!
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小鱼的梦》吧!
2. 完整欣赏歌曲并学唱。
幼儿听完后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幼1:小鱼在水里玩。
幼2:小鱼睡觉了。
幼3:风呼呼吹。
幼4:妈妈和小鱼亲嘴巴。
师:鱼儿玩了一天,在池塘妈妈怀里睡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条珍珠被。风儿唱着摇篮曲,鱼儿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他的嘴。(边小结边播放课件资料)
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幼:小鱼的梦。
3. 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师: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拍手—拍腿—拍腿、拍肩—拍腿—拍腿)
4.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利用多媒体生动展现歌曲内容,幼儿根据自己在课件中获得的经验,尝试学唱歌曲。
三、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合作完成图谱。
1.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样东西,你看到了什么?
幼1:有小鱼,池塘,好多小星星,小鱼妈妈。
幼2:还有字“太阳”。
幼3:还有小嘴巴。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图谱和刚才什么有关?
幼:和刚才的歌曲有关。
师:这幅图说的就是刚才的歌曲,我们一起指着图唱一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对应观察图谱,空白的地方慢
师:刚才我们指着图谱唱是你发现了什么?
幼:有的地方没有图。
师:没图的的地方应该画什么?
幼:池塘妈妈?星星?风儿?唔唔?
教师慢唱提醒幼儿,“池塘妈妈”,“天上星星落下来”,“梦中看见了“,一边绘画一边说歌词。(依次画出空白的地方)
3.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谱边完整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幼儿空白处画什么,要鼓励幼儿自主表达,在聆听与思考中发现问题,让幼儿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引导幼儿尝试替换角色,创编歌词。
1.师:小鱼做了那么甜美的梦,还有谁也在做梦呢?
幼:小鸟。
师:小鸟睡在哪里?
幼:大树妈妈怀里。
师幼轻轻哼唱创编歌曲:小鸟小鸟玩了一天,大树妈妈怀里睡,天上星星落下来……妈妈在亲他的嘴。
五、自由选择小动物表演歌曲。
师:还有好多小动物他们也会做梦,你愿意扮演什么小动物就请你带上头饰表演《小动物的梦》吧!
幼儿分别扮演小鱼,小鱼妈妈,池塘,风儿,或者创编的角色。在表演中结束。
【设计意图】教师将歌曲演唱转化为歌曲表演,引导幼儿一起合作,不仅让幼儿体验音韵的美,而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愉悦,此游戏表演环节不仅落实了音乐领域的目标,也融入了情感发展的要求。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28、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老狼》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音乐是情感的形式,音乐以心灵的律动美化情感。自然而纯真的心灵最容易被音乐唤起,跟随着音乐舞之蹈之。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所能带来愉悦心情甚于其他的艺术。以音乐欣赏来启迪儿童的心灵、智慧和思维,不仅是对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更是达到其全面发展的捷径。抓住这一点,结合幼儿喜爱的游戏,音乐游戏的对幼儿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老狼》这一音乐游戏有幼儿熟悉的老狼形象,还有需要保护的小羊形象,容易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角色较易表现,幼儿也兴趣,所以设计了本次音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玩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能大胆的表现老狼的动作、神态,进一步的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老狼及小羊的头饰,水彩笔每人一只,准备每人一把小椅子,老狼的模仿声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门,现在带上你的小耳朵听听谁来了?(教师播放老狼的录音,并配合录音表现老狼的形象)
教师:老狼来找吃的了,他会找到谁呢?今天我们将要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老狼》,先听听音乐中的第一段,老狼长什么样?
二、 欣赏第一段,感受老狼的形象
教师:刚才听到的是一只什么样的老狼,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它?现在老师请一些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这只坏老狼。(部分幼儿表现老狼的形象)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扮演这一只贼头贼脑、张牙舞爪的老狼。
三、 欣赏第二段,练习游戏动作
教师:这只坏老狼来找吃的,告诉小朋友们,可怜的小羊呗发现了,那小羊有没有被吃掉?谁保护了它?现在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的第二段。(教师边唱边做音乐中第二段的动作)
教师:听完了这一段就真相大白了,谁请谁保护了小羊?(小朋友请黑猫警长)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学一学歌里聪明勇敢的小朋友。(教师幼儿共同做音乐第二段的动作)
四、 作画请黑猫警长
教师:这可是一只很坏的老狼,光说没看到黑猫警长是不会怕得,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只黑猫警长了,小朋友也赶快动手在自己的左手心用椅子旁边的水彩笔画一只猫的头像。(老师神秘地说:老狼来了,迅速转身在黑板画一只简笔画猫头像,幼儿跟着画。)
五、 教师幼儿配合开始第一次游戏
教师:我们要开始游戏了,小朋友们先带上小耳朵认真听怎么玩。
1、 第一段:扮演老狼的教师贼头贼脑、张牙舞爪地四处张望,留着口水,饿着肚子想吃小羊的样子。
2、 第二段:一二小节,全体幼儿站立,边唱边指着老狼。三四小节,右手张开,用力地像右边甩。五六小节,用手围着自己的小凳子,保护“小羊”。七八小节,踏步走到自己的椅子背后。九至十二小节,伸出画有黑猫警长的左手,右手做抓“老狼”的动作。十三至二十二小节,右手做枪状,听音乐在椅子的上下、左右、前后有节奏的开枪,并发出“叭叭”的声音。老狼做抱头四处逃窜的狼狈相。
六、跟换角色,重复游戏数遍。
活动反思:
1、课时的量太大,幼儿在没有熟悉音乐,熟悉歌词的情况下,音乐游戏的展开很难,这也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能分课时设计或者采用图谱等形式帮助幼儿熟悉音乐会更好。
2、我在示范表演中,没有请其他的教师帮忙扮演不同的角色,我自己很辛苦,也影响孩子记忆表演歌曲中的第二段。
3、在教学中重难点没突出,没有攻破,在活动设计钱疏忽考虑了。
4、多设计一些形象具体的情境教学会更好,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发孩子的表演欲望。
29、大班音乐活动梦之船《圣桑》《水族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正确的呼吸及歌唱方法,能较流畅的吟唱出歌曲。
2、利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歌曲中连唱及跳唱的演唱形式。
3、感受优美的旋律,在故事的陪衬中,进入歌曲所表达的音乐情景。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光碟《圣桑》《梦之船》《水族馆》
活动重难点:
表现出歌曲中连唱及跳唱的演唱形式。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进行气息发声练习
1、伴随优美的旋律进入故事情景(幼儿在活动室门口等候,音乐响起)
(教师旁白)在一个幽静的湖边,有一只美丽的天鹅带着她的宝宝们,正在轻轻的拍着她们的翅膀,慢慢的跳着舞,因为这个夜晚实在是太美了。
2、根据提示进行气息练习
“啊,这的空气太清新了,让我们好好享受的深呼吸吧。(三次)
3、示范讲解进行发声练习
重点示范连唱和跳唱的演唱方法。
YO (13531) 这么美丽的景象,我特别想唱歌,你们跟我一起唱,连唱(ya 13531 yo 13531 yi 13531)练习,跳唱(ya 13531 yo 13531 yi 13531)练习。
二、学唱歌曲,借助角色扮演,引出歌曲——《梦之船》,整体范唱歌曲。
“你们看那是什么?”
“我是梦之船,你们愿意上船,跟我到水族馆去吗?”(教师旁白)
“愿意”!
“小天鹅们,梦之船在航行时会遇到水流平稳和颠簸的时候,看看自己能在歌中感觉到吗?让我们出发吧!”
@唱歌曲《梦之船》边唱边表现水流平稳和颠簸(第一遍)
教师配以身体动作进行范唱。重点学习连唱和跳唱的演唱方法
@分段表现平稳和颠簸(第二遍)
提示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连唱和跳唱的音乐表现形式
@幼儿集体演唱,重点指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表现连唱和跳唱的方法
“梦之船,还要行驶一段就到了,让我们继续行驶吧!”(第三遍)
“梦之船,要你们唱出好听的歌声才会开门,你们试试吧!”(第四遍)
“门开了”!
三、律动:《水族馆》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水族馆”(老师旁白)
“我是小水草,我们一起来跳舞吧!”(放音乐—水族馆)
四、结束活动
“当-叮当,”“呀,不好了,时间已经到了,梦之船要关门了,我们要抓紧时间回去了。来一个跟着一个上船,唱着《梦之船》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30、大班语言活动《梨子小提琴》优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欣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温馨、柔美的意境和音乐的神奇、美妙。
2、 丰富词汇:甜蜜蜜。
3、 能用恰当的语言续编、仿编故事中的部分情节。
4、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 认识小提琴,了解小提琴悠扬的音色特点。
2、 轻柔的音乐如《梦幻曲》、小提琴曲,《梨子小提琴》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5幅、动物头饰各两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画有半个梨子的图片,请幼儿进行想象,提出问题:你能用它做什么?小松鼠会用梨子做什么,引出故事。
2、 利用教师教学资源或挂图分段讲述,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 从开头讲至“传出很远很远去”,请幼儿说一说小松鼠用半个梨子做成了什么。
(2) 继续讲至“小兔子听音乐会觉得暖和些,”请幼儿说一说,美妙的音乐传进了动物们的耳朵里,他们怎么了?为什么不追了?它们怎么说的?鼓励幼儿戴头饰进行合作表演。
(3) 继续讲至“都可以做提琴呢!”请幼儿说一说小音符会掉到哪儿去,掉到土里会怎样。鼓励幼儿发散思维进行续编。
(4) 讲述至最后,引导幼儿进行概括,并试着给故事起名字。
3、 完整欣赏故事,理解内容,感受音乐的神奇美妙。
(1) 建议提问:为什么动物们听了音乐后不再追来追去了?
(2) 教师播放轻松的音乐,帮助幼儿体验和感受音乐的作用。
小结:原来音乐还这么神奇呀!能吸引人,能打动人,还能改变人。在生活中就有一种利用音乐进行治疗的办法,可以让人们放松心情,对治疗疾病有帮助。
4、 请幼儿仿编故事合作表演,进一步体验作品的内涵。
(1) 请幼儿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可能会听到这美妙的音乐?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2) 请幼儿选择小动物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鼓励小组互相讨论,提示幼儿扮演什么,怎么演。要求表现动物们听到音乐的前后变化。
表演开始,森林里一片混乱,老虎在追小兔,狼抓住了一只小羊。突然,小松鼠拉起了小提琴,好听的音乐传进了动物们的耳朵里,凶猛的动物们安静下来了,老虎不再追兔子了,大灰狼放了小羊,把它揽进了怀里。
(3)、给幼儿推荐“神秘园”的音乐,鼓励幼儿多听音乐,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舒畅、明亮。
活动延伸:
1、 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3第16——19页,感受故事的温馨、柔美的意境。
2、 在生活环节播放《梨子小提琴》音乐。
活动反思:
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故事动画片,在讨论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时,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时,孩子们积极回应,飞扬说喜欢植物大战僵尸的音乐,慧慧说喜欢钢琴的声音,彭东海说喜欢去海边时大海螺里的声音,还有的小朋友要把最喜欢的歌曲唱给大家听,原来音乐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样的快乐啊!
31、大班音乐活动《龟兔赛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肢体语言和沙锤打击表示音乐节奏的快慢。
2、通过趣味的音乐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培养幼儿对音乐和节奏的感知。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PPT课件《龟兔赛跑》、奥尔夫音乐、沙锤
活动重难点:
1、尝试用肢体语言模仿龟兔赛跑的快慢。
2、根据音乐节奏变化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引导部分:教师出示课件,向幼儿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
2、教师通过手偶表现故事情节,请另一位老师在一旁敲打手鼓进行故事情节变化的表现(鼓声慢且低沉表示乌龟,快而响亮表示兔子),故事讲到中途停止
3、教师再次敲打手鼓,提问幼儿哪个声音是乌龟声音?哪个声音是兔子声音?
师:刚才的老师在讲故事时小朋友有听到什么声音吗?(有,没有则再次敲打)敲打慢节奏问幼儿这音乐是慢还是快?(慢)送给慢吞吞的乌龟,并一起用拍手学慢吞吞的乌龟,敲打快节奏并询问幼儿快慢?(快)送给跑的很快的兔子宝宝,并跺脚学兔子快跑。
4、幼儿在原地根据音乐表现乌龟与兔子的声音(慢声时慢慢拍手,快声是快速跺脚)
师:现在,乌龟和小兔子邀请大家一起去参加比赛,可是比赛之前我们要进行一个小小游戏,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乌龟和兔子就会邀请他!在不同节奏出现时询问幼儿谁来了?
5、教师出示乐器,向幼儿介绍乐器名称,并指导幼儿进行快与慢的拍打。(教师讲好乐器使用规则)
师:来到乌龟和小兔子家,可是乌龟小兔子说我们还不能和他们比赛,为什么?我们一起问问(为什么?),原来她们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玩具,想请小朋友用玩具再表演一次,如果表演很棒的话,就让我们参加,好吗?想知道是什么吗?(想)
6、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行走,根据音乐节奏,慢时学乌龟在地下爬。快时学兔子快速跑动。
师:刚才小朋友都表现得特别棒!给自己掌声! 好了,现在我们呢要去找乌龟小兔子比赛了!
结束部分:
比赛结束了,请小朋友猜一猜结果怎么样?原来小兔子摔了一跤,它的脚受伤流血了,而小乌龟呢,善良的它帮助了兔子,背着兔子一起跑到了终点,互相帮助真了不起!
1、给所有的胜利者颁发小礼物(爱心贴纸)
2、用掌声为胜者庆祝,让我们用一起鼓掌为它们庆祝胜利!
活动反思:
由于本课是欣赏课,所以我选用情境带入的教学方法,这也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幼儿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欣赏能力。无论在导入,还是整个欣赏环节中,我都能够结合实际,把有活力、有创意、求知欲望强、情感丰富的学生们带入到所创设的音乐意境,激发幼儿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旦被激发,就能推动其自身发展。
32、大班音乐小鱼钓猫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
小猫去钓鱼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猫去钓鱼”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小猫的胸卡、钓鱼竿、小鱼、水桶、PPT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看、说说小猫去干嘛(观看PPT)—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来了?(出示小猫拿鱼竿PPT)—-是小猫,我们一起来跟小猫打声招呼。
—–仔细看看,小猫手里拿着什么呀?它要去干什么呀,谁来猜一猜?
二、欣赏歌曲前半段,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唱边表演”小猫去钓鱼”
师表演一遍。(小幅度做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啊,原来小猫去钓鱼了,小猫呀一边钓鱼一边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猫唱了什么。
2.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歌词。
—–你们听到小猫去干什么了?(钓鱼)—–小猫去钓鱼!歌里怎么唱的?试试!(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啊?
—–那它钓到的鱼多吗?歌曲是怎么唱的?(唱: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我们再来听一听!(师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3、教师再次边唱边表演。
—–小猫钓了真么多的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唱唱,好不好?
—–唱的真不错!小猫钓了许多鱼,那到底钓了多少呢……
三、欣赏歌曲后半段,学习说唱部分。
师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许多鱼,到底钓了几条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啊?真的吗?我们再来数一数。(重复说唱部分)——原来小猫一共钓了5条鱼,那小猫每一次钓都只钓上来一条鱼吗?
哦,小猫有一次钓上来了两条鱼呢!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指着课件一起念”三条四条钓上来”)
四、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这么多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唱一唱,好吗?(图谱)—–小猫的本领可真大,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一起来学小猫钓鱼好不好?聪明的小猫找一个空一点的地方站,小手拿着鱼竿,准备好了吗?
(师幼一同表演唱)——小猫们唱的真好,钓了这么多鱼,我们回家吧!(请幼儿回座位)
五、音乐游戏。(巩固歌曲,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1.讲解游戏玩法。
—–老师来当小猫,谁来做小鱼呢?哦,你们都来做小鱼。
—–等会儿我要来钓鱼的,我的钓鱼竿掉到哪条鱼,你就跑到我的后面来,拉着我的衣服,跟着我回家。我来钓第一条鱼,试试看!三条四条钓上来,哦,你们都喜欢我,要跟我回家。第五条鱼钓上来。
2.第一遍游戏。
—-我要出发罗!小鱼们一起唱歌哦!声音要甜甜的。
—–小鱼钓上来了,我们站站好!
—-我们看看是不是钓上来了5条鱼。第一条是哪条鱼,第二条?(请幼儿按顺序排好队)一起来数数是不是5条鱼!下面的小鱼谁帮忙数得好一会也请他来做游戏。(数数)是不是5条鱼都钓上来了?(是)好,小鱼小鱼快快回家,和你们的好朋友在一起。
3.第二遍游戏。
—–小猫的肚子又饿了,我要出发钓鱼了,这一次,我要钓的唱歌好听的鱼宝宝,哪条小鱼嘴巴张得圆圆的,声音甜甜的我就去找他做朋友。准备好了啊。
4.第三遍游戏:再请名幼儿做小猫。
—–还有谁想来试试?(请一名幼儿)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小鱼都钓上来行不行?
我们一起去钓鱼啦!(钓至五条鱼时,所有的小鱼钓上来)都钓到鱼啦!小鱼们跟着小猫回家去吧!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大班的孩子无法做到注意力集中40分,因而教学中设计了中场游戏让学生恢复体力和精神。
从整节课来说,教学中我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激励式评价,如通过表情(如微笑)、手势、肢体接触、小奖品等多种形式表扬或提醒学生,控制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33、大班音乐活动小鱼钓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在课件的提示下,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乐曲ABC的结构特征。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多媒体动画课件、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动画演示,启发幼儿讨论并大胆表演不同的形象。
1、(画面一:小鱼们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师:小电脑把我们带到了哪里?你看到了小鱼是怎么游的?
2、那我们就来学一学快乐的小鱼吧!师:小鱼们!幼:哎!
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快乐的小鱼形象。(提示、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3、小鱼们在一起真快乐呀!听!谁来了?
(放猫的音乐)它到小河边想干什么?瞧,小猫真的来了。
(画面二:小猫扛着鱼竿)小猫会怎么钓鱼呢?
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小猫甩鱼竿的动作。
二、听辨乐曲,了解乐曲的内容及结构。
1、小电脑里有两段音乐,讲的就是小鱼和小猫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哪一段讲的是小鱼?哪一段讲的是小猫?
2、老师:我们来听一听,小猫甩了几次鱼杆?(欣赏小猫的音乐,听辩乐句)
3、我们来学一学。
4、尝试用两个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两段不同的音乐。(图谱是否先提示一下)
(启发幼儿从速度、力度来表现)
5、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音乐内容。
A:小鱼和小猫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接着看。
B:幼儿欣赏课件三。
C:提问:小猫怎么会掉到河里?师和幼儿分别扮演小猫和小鱼,表演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河。(跟着节拍)
D:哦,这原来是一个小鱼钓猫的故事,我们完整地听一听,什么时候音乐里讲小鱼们齐心协力把小猫拉下了河?(完整欣赏乐曲)
E: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和小猫,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表演一次。
三、快乐表演。
1、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
A:请几个幼儿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小鱼。提问:猫在甩鱼竿时,小鱼们在干什么?(动脑筋,想办法)
B: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演想办法的动作。
C:幼儿分角色完整游戏。
2、再次游戏。
A:老师来扮演大猫,小鱼们该怎么办?(启发幼儿大胆尝试合作表演)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34、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诗《梦姑姑的花篮》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梦境。
3、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丰富词汇:五彩缤纷。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散文诗的课件,花篮、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出课题
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到了夜晚,梦姐姐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的飞出来,知不知道她去做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主要部分
1、请幼儿欣赏课件《梦姑姑的花篮》
提问:这是谁的花篮?好美的花篮,好美的诗,好美的梦啊!是谁做了这么美的梦?他们为什么会做梦?
梦姑姑住在哪儿?她总喜欢做什么?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小黄莺做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梦,梦见了什么?为什么会做黄色的梦?
小青蛙做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梦,梦见了什么?为什么会做绿色的梦?
重点让幼儿理解梦姑姑向谁撒什么颜色的花?谁就会做什么颜色的梦。
梦姑姑又向谁撒下了花?小朋友做了什么样的梦?为什么是五彩缤纷的梦?(学习词汇:五彩缤纷:各种颜色都有,非常漂亮)
3、我们把小动物梦到的美好的事物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写成了这首散文诗,《梦姑姑的花蓝》。
听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们再欣赏一遍,你仔细想一想觉得哪儿美?
引导幼儿感受诗的语言美,诗的意境美,内容美。朗诵的非常有感情,有快有慢,有高有低。
4、发散思维,讲述自己的梦境。
5、引导:梦姐姐最喜欢爱幻想的孩子,今天她带来了五颜六色的花,请你们也来做个美美的梦。(可适当提示花的颜色和梦内容的关系)……
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树林、小河、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梦吧!也让梦姑姑说谁睡的最安静最香甜。
放优美的乐曲,请出”梦姐姐”为幼儿放一朵花,并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注:有各种颜色的花)
6、给幼儿提出要求:
用优美的语言,完整的话说说自己的梦.
三、结束
让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梦?
总结本节课活动内容。
活动渗透
1、社会领域:绘画”我的梦”
2、健康领域:怎样才能睡个好觉?
活动反思
《梦姐姐的花篮》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散文中提到的梦境给人一种宁静又美好的感觉。课件是我从网上下载的。让幼儿边听边欣赏画面,给予幼儿直观的视觉经验。而梦境可以是现实生活的再现,也可以是荒诞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想象。于是,这一话题更能触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在画面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想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35、大班音乐游戏《淘气的小音符》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许许多多的能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但有一种能力却是与之相反的,这就是音乐能力,年龄越大,学习音乐的能力就越低。在我们小时候的音乐课堂里总会出现同一个单调乏味的模式:固定不变的教材、固定不变的教室、固定不变的教与学……如今,在幼儿教育的领域里,虽然在教学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与创新,但还会因为地方文化不同、人文文化理解不同而存在教育误区问题,有的还要迎合家长小学化的要求违背孩子身心健康的不合理不科学的教学,导致孩子全面发展产生极端化等。而音乐可以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想象和创造空间的一门课程,也是孩子们最具童真与快乐的表现,同时也是我给孩子们上得最轻松最开心的课程。
我希望通过老师亲和活跃的教学体态和本土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改变我们曾经沉闷单调的音乐教学,给孩子们带来生机勃勃的理念和形式,带来更多的欢笑与放松!
活动目标
1、 认识并感受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
2、 激发孩子参与音符游戏的兴趣。
3、 发展孩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能力。
4、 培养孩子的乐感,使他们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与遐想。
5、 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重点难点
会唱并掌握节奏通过身体的协调性展示七个音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律动CD:《淘气的小音符》《身体音阶》
2、延伸活动:
(1)、水和水杯
(2)、小棍条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围圈坐好,老师扮演可爱的角色唱歌进场:“呼呼啦啦,呼呼啦啦,音乐呼啦圈。呼呼啦啦,呼呼啦啦,音乐呼啦圈。”
2、播放音乐《身体音阶》并随着音乐做律动让小朋友提前熟悉。
3、音乐游戏:(1)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唱节奏儿歌:“摸摸我的小脚do do do,
摸摸我的膝盖re re re , 拍拍我的双腿mi mi mi ,叉叉我的小腰fa fa fa , 拍拍我的双手sol sol sol ,拍拍我的肩膀la la la ,摸摸我的脑袋si si si,高举我的双手do do do……”
(2)“听说我们的小音符正在和小猫咪玩游戏,让我们快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做游戏的吧!”
(3)播放音乐《淘气的小音符》,唱词部分老师带小朋友们拍手感受音乐,音乐旋律出现不同的时,引导孩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如原蹲一蹲)来感受mi 的音;音乐旋律出现sol时,引导孩子用另一个肢体动作(如插腰跳一跳)来感受sol音等。但sol 的动作一定要比mi高,主要是让孩子直观地通过不同的动作来感知音符的音高。
4、肢体游戏:
(1)老师引导孩子想一想,淘气的小音符们总是变成不同的样子,让小猫咪找不到,请你也来和小猫咪玩这个游戏吧。
(2)老师数1 2 3,变变变,请孩子自由摆一个动作,老师选几个代表性动作的孩子来说一说,分别变的是什么音符。
5、活动结束:老师请模仿小猫咪走路,轻轻地走回座位坐好。
延伸活动:
(1)用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符创编不同的儿歌并用肢体表演出来;
(2)用同一种水杯装着不同深度的水进行敲击使其发出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
教学反思
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状况,发现艺术教育举步艰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但农村音乐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发展,其原因是地方上人文素质忽视了美育教育。
我园现有9个教学班,作为地处农村的幼儿园,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差异:一是师资的差距;二是教学观念的差距;三是园内文化底蕴的差距,虽然上此课程孩子感兴趣的浓度还算比较高,对音乐也比较敏感,但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不够,使得很多孩子有些难以溶进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而老师在教学中也很少系统地组织音乐活动,对音乐艺术教育缺少研究,几无心得。所以我们还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教学:
1、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好案例撰写和分析记录,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实践,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作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
2、 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提取有价值的教育素材,联系实际,利用本土化资源,不断创新孩子感兴趣并轻松的教学方法。
3、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工作,对幼儿家长进行加强艺术教育的理解和认可,加强音乐教育方法的指导,从而真正让音乐陪伴孩子成长、让音乐塑造真、善、美的健全人格。
36、大班音乐小鱼和水草教案反思
大班音乐欣赏《小鱼和水草》(水族倌)
目标:
1、 感受乐曲,初步尝试根据自己的感受创编故事。
2、 继续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乐曲的乐句。
3、 律动时能表现出“小海军”的威武、勇敢的气势。
4、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 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准备:磁带、图谱、幼儿用的小图
过程:
1、 律动“小海军”,要求做出解放军的威武气势。
2、 初步感受乐曲。
师:今天,我请小朋友自己听着乐曲,然后想一想,为乐曲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提问:听完乐曲,你觉得乐曲里将的是什么故事?
3、 看图谱欣赏乐曲
(1) 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听老师讲故事。
(2) 幼儿欣赏乐曲。
师:听一听乐曲中哪句讲的是水草?哪句讲的是小鱼?
(3) 再次欣赏
师:这次,我们在听到小鱼的时候,我们就做小鱼游的动作。
4、 幼儿听音乐练习指小图,要求听好乐句,该换的时候再换。
(幼儿的小图要和大图做比较,鼓励幼儿为小图画上简单的内容,避免拖延时间。)
5、 幼儿听音乐画小图(第三段是难点,教师应带领幼儿有针对性的练习,解决难点)
37、大班音乐公开课小鱼的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部分图谱,迁移使用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练唱,并根据歌曲旋律仿编歌词。
3、在演唱歌曲中,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活动准备:
1、图谱《小雨的梦〉
2、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音乐,并用手为音乐伴奏。
2、教师用故事引出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提问:你觉得小鱼幸福吗?
(3)教师范唱歌曲《小鱼的梦》,幼儿倾听歌词。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3、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1)这里有一幅图,你们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和我们唱的歌词有什么关系?
(2)教师放慢速度,边指图谱边唱歌曲。刚才老师在唱歌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谁愿意来试试把空白处变完整?
(3)个别幼儿添画图谱,教师带领其他幼儿边看图谱边唱歌曲。
(4)引导幼儿看图谱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仿编歌词。
(1)小鱼做的是那么甜美的梦,还有哪些小动物在做梦呢?
(2)带领幼儿演唱新编的歌曲。
5、让幼儿为歌曲起名字。
6、跟着音乐做边动作边演唱歌曲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歌词的理解上,我关注孩子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在反复倾听的基础上讲述和理解歌词,通过幼儿对珍珠被及摇篮曲的描述中,不仅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了对歌曲旋律的记忆、歌词的理解,也使幼儿进一步感受了歌曲宁静、优美的意境。
38、幼儿园大班音乐小鱼的梦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梦是夜晚入睡时出现的现象,有时幼儿也会做梦。结合最近幼儿学习的儿歌《找梦》小朋友们时常在谈话中会说到自己的梦,引起了幼儿对梦的好奇和兴趣,如何顺应幼儿,满足他们的需要呢?于是我决定利用小鱼的梦开展教学活动。《小鱼的梦》歌曲旋律优美婉转,词曲内容丰富,富有意境,便于幼儿想象与理解,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在歌曲的学习中,我更多的考虑幼儿的发展,顺应幼儿的需求,注重幼儿的体验与感受。我以游戏《网小鱼》导入活动,然后从歌词入手,课前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通过听听、讲讲、画画等多种方式来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同时引导幼儿创编歌词,迁移用图谱的方式记忆歌词。最后又以游戏角色扮演来表现歌曲,希望通过这个游戏带给幼儿快乐的体验。在歌曲的学习中关注幼儿学习方法与策略的运用,更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迁移与创造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创编歌词,迁移用图谱的方式记忆歌词。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4、体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幸福感。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图1、美丽的池塘,小鱼轻轻在游。图2、天上星星闪闪及小鱼身上星星的倒影。图3、风娃娃轻轻地吹并唱着摇篮曲,几个活动的情符。图4、小鱼在做梦,梦中妈妈在亲小鱼)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电视机,图谱,音乐《小鱼的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网小鱼》导入。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带小朋友玩一个《网小鱼》的游戏吧!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渔网,一部分的幼儿做成群结队的小鱼。做网的幼儿双手相握,举过头顶,然后分开成渔网状,做小鱼的幼儿在池塘中自由的游来游去,等待穿越。
游戏开始,扮做渔网的幼儿边沿池塘(圆圈)走边问:“小鱼小鱼哪里游?“,扮做小鱼的幼儿边游边答:小鱼小鱼水里游。扮演渔网的幼儿边走边问:”小鱼小鱼哪里去?“扮做小鱼的幼儿答:”我想出去玩游戏。扮做渔网的幼儿边沿池塘(圆圈)走边说:”你呀别想逃出去,大大渔网捉住你。“扮做鱼儿的幼儿低头弯腰快速从渔网下部通过,扮渔网的幼儿听到“捉住”二字后,赶紧把渔网放下,捉住没来得及通过的幼儿,把鱼儿网住,放到桶里,没有捉到的鱼儿继续参加游戏。
师:小鱼们玩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幼儿围成半圆形做休息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很快投入到活动中去,让幼儿模仿小鱼游,此外为下一环节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引出了课题。
二、引出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1. 师:小鱼们休息的好舒服呀,刚才还有一条小鱼游过来告诉我他做了一个美美的梦,你们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
幼:想!
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小鱼的梦》吧!
2. 完整欣赏歌曲并学唱。
幼儿听完后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幼1:小鱼在水里玩。
幼2:小鱼睡觉了。
幼3:风呼呼吹。
幼4:妈妈和小鱼亲嘴巴。
师:鱼儿玩了一天,在池塘妈妈怀里睡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条珍珠被。风儿唱着摇篮曲,鱼儿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他的嘴。(边小结边播放课件资料)
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幼:小鱼的梦。
3. 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师: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拍手—拍腿—拍腿、拍肩—拍腿—拍腿)
4.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利用多媒体生动展现歌曲内容,幼儿根据自己在课件中获得的经验,尝试学唱歌曲。
三、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合作完成图谱。
1.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样东西,你看到了什么?
幼1:有小鱼,池塘,好多小星星,小鱼妈妈。
幼2:还有字“太阳”。
幼3:还有小嘴巴。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图谱和刚才什么有关?
幼:和刚才的歌曲有关。
师:这幅图说的就是刚才的歌曲,我们一起指着图唱一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对应观察图谱,空白的地方慢
师:刚才我们指着图谱唱是你发现了什么?
幼:有的地方没有图。
师:没图的的地方应该画什么?
幼:池塘妈妈?星星?风儿?唔唔?
教师慢唱提醒幼儿,“池塘妈妈”,“天上星星落下来”,“梦中看见了“,一边绘画一边说歌词。(依次画出空白的地方)
3.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谱边完整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幼儿空白处画什么,要鼓励幼儿自主表达,在聆听与思考中发现问题,让幼儿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四、引导幼儿尝试替换角色,创编歌词。
1.师:小鱼做了那么甜美的梦,还有谁也在做梦呢?
幼:小鸟。
师:小鸟睡在哪里?
幼:大树妈妈怀里。
师幼轻轻哼唱创编歌曲:小鸟小鸟玩了一天,大树妈妈怀里睡,天上星星落下来……妈妈在亲他的嘴。
五、自由选择小动物表演歌曲。
师:还有好多小动物他们也会做梦,你愿意扮演什么小动物就请你带上头饰表演《小动物的梦》吧!
幼儿分别扮演小鱼,小鱼妈妈,池塘,风儿,或者创编的角色。在表演中结束。
【设计意图】教师将歌曲演唱转化为歌曲表演,引导幼儿一起合作,不仅让幼儿体验音韵的美,而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愉悦,此游戏表演环节不仅落实了音乐领域的目标,也融入了情感发展的要求。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39、大班音乐活动小鱼和鲨鱼教案反思
音乐活动:小鱼和鲨鱼
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聆听的习惯,感受小鱼和鲨鱼不同形态的音乐,引导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表现其音乐形象。
2、激发幼儿喜欢小鱼的情感及做音乐游戏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小鱼游的动作。
难点:分辨小鱼和鲨鱼两种不同情趣的音乐。
准备:大海图一幅,各种水生动物。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开火车来到“海边”。
问:我们来到了哪里?
大海里有什么呀?
幼儿自由想象,教师根据回答,在图中放上螃蟹、海马、乌贼虾、带鱼、鲸鱼、小鱼和鲨鱼等。
二、初步感受小鱼的鲨鱼的音乐。
1、自由想象音乐。(完整欣赏音乐一遍)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想听吗?我们来听吧!
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2、小鱼和鲨鱼也来了,听听看,哪是小鱼游,哪是鲨鱼游。(完整欣赏一遍)
(1)欣赏小鱼游的音乐,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A.我们来听这段音乐是谁来了。(幼儿欣赏辨别)
B.小鱼怎么游的?
C.我们跟着音乐来游吧!幼儿跟着音乐做小鱼游。
D.老师请出一位能跟着音乐节奏游的“小鱼”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这条小鱼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E.集体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摆动。
F.小鱼还可以怎么游?让幼儿创编各种不同的小鱼游的动作。
G.跟音乐不同的小鱼游。
(2)欣赏理解鲨鱼的音乐。
A.听听着段音乐是谁来了?
B.鲨鱼的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幼儿自由想象)
C.鲨鱼遇到小鱼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述说)
D.辨别小鱼逃跑的乐句。
音乐中有小鱼逃跑的乐句吗?我们来找一找!
三、师生合作游戏。
1、出示头饰,激发幼儿玩游戏的热情。
2、交代游戏要求:
A.老师做鲨鱼,小朋友做小鱼,小鱼可以按自己喜欢的小鱼游动作参加游戏。
B.听到小鱼逃跑的乐句,才能逃跑。
3、游戏。
4、简短小结,请一幼儿做鲨鱼再次游戏。
活动反思:
学习歌曲的环节,在熟悉了歌曲的基础上,我组织小朋友们将旋律演唱和间奏演奏相结合表演,从集体到小组,变换的表演方式,体验了各种形式的乐趣,也感受到了音乐到来的快乐。这一环节,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种愉快的音乐氛围以及情景表演中。
40、大班音乐欣赏小鱼和水草(水族倌)教案反思
目标:
1、感受乐曲,初步尝试根据自己的感受创编故事。
2、继续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乐曲的乐句。
3、律动时能表现出”小海军”的威武、勇敢的气势。
准备:磁带、图谱、幼儿用的小图
过程:
1、律动”小海军”,要求做出解放军的威武气势。
2、初步感受乐曲。
师:今天,我请小朋友自己听着乐曲,然后想一想,为乐曲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提问:听完乐曲,你觉得乐曲里将的是什么故事?
3、看图谱欣赏乐曲
(1)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边听老师讲故事。
(2)幼儿欣赏乐曲。
师:听一听乐曲中哪句讲的是水草?哪句讲的是小鱼?
(3)再次欣赏师:这次,我们在听到小鱼的时候,我们就做小鱼游的动作。
4、幼儿听音乐练习指小图,要求听好乐句,该换的时候再换。
(幼儿的小图要和大图做比较,鼓励幼儿为小图画上简单的内容,避免拖延时间。)
5、幼儿听音乐画小图(第三段是难点,教师应带领幼儿有针对性的练习,解决难点)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知识准备非常充分,也能积极参与创编动作,我尝试着给幼儿创设一种宽松有自主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孩子创编小鱼游戏的各种动作。用“让老师跟你们学一学”的引导语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感受音乐的快慢对比时,我以“水草生长”、“小鱼游动”两种不同的动作让幼儿得到感知,从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可以看出他们在“小鱼与水草”两种角色的扮演中都得到了快乐。
不足之处:
作为大班的幼儿,表现欲望是强烈的,在活动中,教师一直让幼儿用手部动作来表现水草和小鱼,我觉得教师可以让幼儿站起来不仅用手也要同时配合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这样会更加的生动形象,幼儿的参与性会更高。
41、大班音乐艺术活动小鱼的梦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是3-6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形象思维。这就导致在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一节唱歌教学活动下来,孩子们歌词还记不住,更谈不上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了”。教师教的累、孩子学的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尝试着把图谱应用于音乐教学中,很快被孩子们接受了,它是一种视觉符号,它可以把音乐直观、形象、趣味的表现出来。如果只靠语言来传递信息,则会给幼儿以单调和枯燥的感觉。《指南》指出: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这是他们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谱,幼儿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学习兴趣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图谱的运用,可以促使幼儿自己动脑,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让幼儿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积极思考,自觉接受新知识。通过老师的教,逐渐过渡到幼儿主动的学,利用图谱的重要意义在于有效的图谱能够帮助幼儿自主学习。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让幼儿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运用图谱的方法记忆歌词。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旋律,图谱一张2、PPT课件活动重点:在听听、讲讲、画画中熟悉歌词活动难点:合作完成图片的填充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律动进入活动场地。
二、感受歌曲,理解歌词三、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合作完成图片填充。
四、活动延伸:根据图,创编歌词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游戏《网小鱼》导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游戏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如:小鱼们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在稍作休息后,很自然的过度到下一环节中。在活动中要幼儿创作图谱来记忆歌词,幼儿们参与也很积极,引导幼儿创编可以培养幼儿的大胆的创造力,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内容复习巩固。通过听讲画等手段让幼儿多方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到探索迁移的学习方法。我觉的如果在幼儿创编图谱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后利用角色游戏表演,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幸福体验。
42、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小鱼的梦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设计《小鱼的梦》
活动目标:
1、 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理解歌曲内容。
2、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多歌曲的情感。
3、 初步学唱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 尝试根据歌曲创编歌词。
5、 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6、 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媒体课件。(图1、美丽的池塘,小鱼轻轻在游。图2、天上星星闪闪及小鱼身上星星的倒影。图3、风娃娃轻轻地吹并唱着摇篮曲,几个活动的情符。图4、小鱼在做梦,梦中妈妈在亲小鱼)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大电视机,录音磁带《小鱼的梦》,空白磁带,录音机,话筒,歌曲伴奏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4、布置一个美丽的池塘。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两人手牵手随着音乐《小鱼的梦》做交替步进入活动场地。
二)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
1、 听录音感知音乐性质。
提问:这首曲子是几拍子?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2、 演示课件,理解歌词内容。
1) 教师边操作课件边将故事:
图1、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
图2、到了晚上小鱼玩累了,就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睡觉,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他们,星星的影子映照在水面,好像给小鱼盖上了一床珍珠被。
图3、风儿轻轻地吹,就好像在为小鱼唱摇篮曲。
图4、小鱼甜甜的睡着了,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吻他。
2) 请幼儿完整欣赏动画及歌曲。
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并提问:小鱼梦见了什么?它为什么会做这么美的梦?
3、 学唱歌曲,表达感情。
1)幼儿扮小鱼听音乐自编动作进行自由表演。如:小鱼游泳、小鱼睡觉、星星眨眼睛、小鱼盖被、风儿唱歌、小鱼做梦等
2) 幼儿进入池塘,自选头饰及装饰物,扮小鱼、鱼妈妈、风娃娃、星星宝宝等,听音乐在美丽的池塘里自由表演,进一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3) 幼儿跟唱歌曲1—2遍。
三)进一步感受歌曲,大胆仿编歌词。
1、 提问:在这么美的夜晚,除了小鱼会做梦,还有谁会做梦?
2、 将个别幼儿的想象讲述进行仿编。并请大家学唱。
3、 将幼儿仿编成功的歌曲,伴着旋律用话筒演唱并进行录音。
4、 让大家共同欣赏仿编歌曲,体验成功的喜悦。
附:歌曲
小鱼的梦
3 5 5 5 6 5 3 1 6 5 1 2 3 3 2 2 — —
鱼儿 玩 呀 玩了一天 水 池塘妈妈怀里 睡
3 5 5 6 5 6 5 3 1 6 5 1 2 3 3 2 1 — —
天上星 星 星星落下 来 为他 盖床 珍珠 被
5 3 5 — 3 1 3 — 2 2 2 5 1 2 2 —
唔 … … 唔 … … 风儿 唱 着 摇篮 曲
5 5 3 5 1 2 2 — 3 5 6 5 5 6 5 3 1 6
轻 轻 吹 呀 慢慢 吹 鱼儿 梦 中 梦中 看见了
5 1 2 3 3 2 1 — — 5 3 5 — 3 1 3 —
妈妈在亲他的 嘴 唔 … … 唔 … …
5 1 2 3 3 3 2
1 —
妈妈 在 等 他的 嘴
反思:
《小鱼的梦》是一首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洋溢着愉悦的儿歌,也是一篇丰富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想象力的好教例。
1、上课开始,我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字:梦,渗透识字教学;我用亲身经验说了自己曾做过的一个梦,这样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有很多,顿时话匣子就打开了,学生都特别感兴趣。这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是比较重要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本课的生字量多,要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又要避免枯燥乏味,所以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训练和游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由整体感知课文,再抽出词,最后才是生字,无形中减缓了坡度。
3、坚持以读为本,落实语感训练。教学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比如听录音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小组合作读,同桌读等,展示了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懂的学习过程。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这一部分地教学我充分体现多读少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采用生生对比读的方式充分朗读,从量中读出质来,在读中想像,在读中感悟,突破难句“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和“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的理解。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很愿意在同学中展示自己。
4、坚持激励。在课堂上我坚持正面引导,不断激励学生,激励他们的进步,激励他们的成长。一句激励的语言,一个激励的眼神,都使学生们兴致昂然。
5、我在引导学生想象“小鱼会梦见什么?”这一问题时,播放了《摇篮曲》,既与课文内容相关,又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铺垫了整个课堂的气氛。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这样的设计学生感受到了美,也尽情表达着美。可以这样说:“课堂不仅流动着美,也流动着真情。”
不足之处:
1、作为教者,自己本身要读懂教材,要深挖教材,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针对本篇课文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应考虑可否将识字教学这一环节的时间调整一下,让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时间更多一些。
3、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灵活运用课堂40分钟。
上了这一课,我更深地感受到,课堂要充满活力,师生的创造是很重要的。而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正为师生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