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病变和无可救药的衰竭是因为小说不好看
□主 持 人:兴 安
青年作家:丁 天 邱华栋 陆 涛 古清生
小说是什么?是“街谈巷议”———这是我们的老祖宗概括的,就是说它生于民间,是给更多的人看的,而不是像现在一些写作者写给评论家、杂志编辑、哥们儿、甚至是自己看的。所以小说今天的病变和几乎无可救药的衰竭,更多的原因是在我们这些搞小说的人本身,赖不得读者。因为你不“好看”,那读者只好给你“好看”。
“类型小说”是“好看小说”“下载”的一个说法,也是针对目前小说市场的需求和作家队伍“分流”的一个策略。国内小说市场低迷,无法达到足够的发行量,缺乏真正“类型小说”作家是一个重要原因。金庸的“武侠”和琼瑶的“言情”当然例外。我们多有所谓“政治小说”或“黑幕小说”,而极少有像样的“推理小说”、“科幻小说”、“法律小说”和“恐怖小说”等等这些娱乐性很强的小说品种。在国外,每个“类型小说”作家后面都跟着一大批忠实的读者,而我们的作家却好像永远搞不清楚在为谁写,给谁看。现在不是讲企业调整人员分流吗,我看作家最需要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和分流,不要老盯着诺贝尔奖不放,也别傻乎乎地为“纯”文学守身如玉,更不要看不起“类型小说”,因地制宜,脱胎换骨,因材“写作”,搞好了照样能成为大师,谁敢说写侦探小说的克里斯蒂不是大师,谁敢说写恐怖小说的斯蒂芬"金不是大师,还有咱们国产的名牌———金庸。
今天请来几位当红的年轻作家,就“好看小说”尤其是“类型小说”发表粗见。他们相继写了《一次够了》(陆涛)、《2038》(古清生)、《脸》(丁天)、《城市战车》(邱华栋)等带有“类型小说”倾向的“好看小说”,算是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文学界和读者的讨论和批评。
□古清生
转折期的写作
我已经出版了《追杀索罗斯》、《2038》两部长篇小说,前者把金融投机以及相关的国际空间小说化,为与我一样不大懂理论又要知道一点金融相关事理的人提供一个有趣味的读本;后者则是触摸网络化生存的快感与苦痛,用科学精神审判科学自身。我想,社会需要这样一种写作,作家在一个伟大的历史时期忽然失语是有疼痛感的。
类型小说有一些要素,鉴于商业机密暂不披露。不过诸如此类的手法有六成用于《2038》这部小说。漂泊北京这么些年来,我像住在山顶洞……面壁思过,我在考虑一些关于写作的东西,但类型小说仍是我的主打产品。它不是可口可乐主义的简单复制,虽然我也已经认识到东方西方其实是共沐一个太阳。地球还要转动一些年,但人生苦
短,写起来再说。
□丁天
我认识的恐怖小说
把恐怖的感觉发展到恶心的地步,这是西方恐怖小说的走向。目前,我还不太赞成这种写作,当然以后也许会。眼下,我还是希望去写那种微妙的恐怖感觉的东西,故事内容和细节上尽量生活化,粗看起来,像一部描写当下都市生活的小说。称为恐怖小说也罢,悬念小说也罢,首先应该好看,好读,能够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好看,好读,本是小说的根本,不必提的一件事。不过,就中国文学的现状来看,这一点却又确实值得一提再提。
和朋友们聊天,有一个共识,中国没有真正的通俗小说。我们的作家几乎全部是严肃小说作者。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略了读者,忽略了小说的娱乐性,忽略了小说首先应该好看、好玩。对于类型小说,严肃作家即使偶尔反串,也往往对它带有歧视,结果是写出的东西根本没法看。其实写类型小说,需要更广阔的知识面、更丰富的想
像力,以及调动自己更大面积的生活积累,要比纯文学小说复杂得多。目前,斯蒂芬"金、克里斯蒂和森村诚一等人的作品集都是十数本地摆在书摊上,但却看不到我们自己作家创作的类型小说作品。
因此我立志成为中国的斯蒂芬"金,一部部认真地写下去,比写纯文学小说更要认真,形成一种独特的小说类型,既好玩,又令人掩卷后难以忘记,以更多隐在背后的信息量激发读者的想像,是一种混合了多种类型小说——恐怖、悬念、奇情、推理的———新情节小说。
□陆涛
中年写作产生魅力
现在我就为上有父母下有儿女(都让人操心不已)的中年人构建一个交流平台:这是一群多么难跑动却又不肯倒下的人群啊!生于50年代的中国人大都满脸沧桑,这张脸似乎生来就与幸福关系不大,倘若被制作成主页贴到互联网上供人观赏,也许能得到喝彩。有人说:“苦难是一种财富”,这可真够能扯淡的,谁要这“财富”呀?
中年人真有“财富”,不是苦难留下的,苦难只留下人性中必然缺憾的一个方面,是为父母养老让儿女快乐长大给逼出来的,他们不能倒下。说得文绉绉一点,是为了爱,活着,奋斗,努力,拼。中年人啊(有责任感的),在单位要做一个好同志,走在街上要成为一个好公民,回到家面对妻子是个好丈夫,面对父母是个好儿子,面对儿女是个好父亲,这“五好”中年人大都哭过笑过,爱过恨过,打过人也被打过,骂别人糊涂也自己真正糊涂过,这是怎样的一种“实力”啊,这种“实力”难道不产生一种“魅力”吗?
所以我说,中年写作的实力产生魅力,跟小说是否好看无关。对于俗话说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史来说,人在中年,仔细看看他们吧,这一群21世纪的中国千百万个家庭中真正的脊梁们!
我是中年人,我为中年人写作,就这样。
□邱华栋
小说的分野
出版的日趋商业化将引发类型小说的极大发展。在未来几年中,中国肯定会出现一批类型化的小说作家。像在美国,大多数畅销书作家都是类型小说的写作高手。但类型化小说有一个前提,就是作家本身的知识谱系要非常专门化。像美国的格里森姆,他之所以写法律题材的小说那么好,那是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法律系毕业的高材生,不
过歪打正着,他写小说的收益已远远大于他干法律的效益了。还有像迈克尔"克莱顿,他对医学、生物学、人类学都有研究,所以他能写出《侏罗纪公园》这样的杰作。在美国,几大畅销书巨头,像斯蒂芬"金、迈克尔"克莱顿、格里森姆和丹尼尔"斯蒂尔的收入都已有10亿美元之巨,比好莱坞不少大牌明星一生挣的钱都多。
另外,像一些严肃作家,如以《兔子四部曲》闻名于世的约翰"厄普代克,以对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精雕细刻著称,他可以说是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研究专家,还有像后现代派的代表作家托玛斯"品钦,祖上就发明过各种武器,不仅给他留下了大量财产,还使他对各种武器与科技十分了解,所以他才写出了《万有引力之虹》和《V》这样复杂的作品。
所以,中国作家在出版商业化的推动下,成为类型小说作家,要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才对。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