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 1 篇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李白 〔唐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第 2 篇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是一首抒情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漫游秋浦时。诗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抒发了久积于心的怨愤和抑郁,具有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首二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起得突兀,骇人心目,若大潮拍岸,似长空惊雷,一下子便把读者笼进一个似真非真、似幻非幻的艺术境界之中。“白发三千丈”,是极度夸张之语,下句的“愁”字为它作了注脚。白发之所以长达“三千丈”,因愁而生。愁生白发乃是常识,而长达三千丈,这愁之深、之重也就可以想见了。由于诗人的夸张有其现实基础,而“愁”又是难诉之于视觉、听觉、触觉的虚空之物,故“三千丈”虽在现实中完全不可能,但在这里,又非此莫能表达。

下面二句: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看似问句,实则为愤激之语。“秋霜”已在镜中见出是不可改易的事实,但为什么会如此?一句“何处得秋霜”故作不解之语,囊括了诗人半生坎坷,壮志不酬的悲愤。诗人写此诗时已年过半百,仕途艰险,遭权贵排斥,而四处飘泊。如今揽镜自照,鬓染秋霜,怎能不感慨万端?

古典诗歌中的喻愁之句甚多。如杜甫的“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李颀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不蹈袭前人与时人而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喻愁之深重,不仅兴中有比,新颖独特,也使全诗更加意味深长。

托兴深微,当求之意象之外。(唐汝询《唐诗解》)

起句奇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仙才,那能作此。(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

突然而起,四句三折,格力极健,要是倒装法耳。(《唐宋诗醇》)

第 3 篇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县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县西南有秋浦水。《秋浦歌》有十七首,最传诵的是第十五首,即这里选的一首。《秋浦歌》其一说:“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他望京城不见而发愁,他希望唐朝能够用他,好实现他济世安民的愿望,因唐朝不用他而发愁。又其二说:“欲去不得去”,“雨泪下孤舟”。唐朝不用他,他不能到京里去,因此愁苦得泪下如雨。其四说:“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他在愁苦中听到猿啼,愁苦得头发都白了。

这首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像有三千丈长,因为愁苦像这样长,而愁苦像三千丈长,用白发来比愁苦。白发不可能有三千丈长,这样比是一种什么样的比喻呢?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讲《周易》,有“实象”“假象”,“实象者,若地上有水、地中生木《升》(卦)也;皆非虚言,故言实也。假象者,若天在山中、风自火出;如此之类,实无此象,假而为义,故谓之假也”(11页)。这里的“白发三千丈”,是运用《周易》中的假象手法借作比喻。

下联“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用明镜来照,看到满头的白发,好像秋霜,不知从何处得到满头的秋霜。这是比喻,不说白发似秋霜,说成镜里看到秋霜,这样用是隐喻,显得灵活。王琦评:“起句奇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仙才,即能作此。”其实起句的奇,就在运用了“假象”。

第 4 篇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县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县西南有秋浦水。《秋浦歌》有十七首,最传诵的是第十五首,即这里选的一首。《秋浦歌》其一说:“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他望京城不见而发愁,他希望唐朝能够用他,好实现他济世安民的愿望,因唐朝不用他而发愁。又其二说:“欲去不得去”,“雨泪下孤舟”。唐朝不用他,他不能到京里去,因此愁苦得泪下如雨。其四说:“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他在愁苦中听到猿啼,愁苦得头发都白了。

这首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像有三千丈长,因为愁苦像这样长,而愁苦像三千丈长,用白发来比愁苦。白发不可能有三千丈长,这样比是一种什么样的比喻呢?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讲《周易》,有“实象”“假象”,“实象者,若地上有水、地中生木《升》(卦)也;皆非虚言,故言实也。假象者,若天在山中、风自火出;如此之类,实无此象,假而为义,故谓之假也”(11页)。这里的“白发三千丈”,是运用《周易》中的假象手法借作比喻。

下联“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用明镜来照,看到满头的白发,好像秋霜,不知从何处得到满头的秋霜。这是比喻,不说白发似秋霜,说成镜里看到秋霜,这样用是隐喻,显得灵活。王琦评:“起句奇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仙才,即能作此。”其实起句的奇,就在运用了“假象”。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