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右侧红色“关注”按钮,持续了解通信产业动态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4月27日,由通信世界全媒体主办的MEC技术与产业峰会在京举办。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杨峰义在会上表示,中国电信通过边缘网络与业务能力构建,提供边缘CDN部署环境,以解决5G时代多种网络长期共存的问题。
移动边缘计算(MEC)作为4.5G /5G网络体系架构演进的关键技术,可满足系统对于吞吐量、时延、网络可伸缩性和智能化等多方面要求。依托于MEC,运营商可将传统外部应用拉入移动网络内部,使得内容和服务更贴近用户,提高移动网络速率、降低时延并提升连接可靠性,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开发网络边缘的更多价值。
4G MEC面临的障碍
据记者了解,如今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已开展边缘计算的广泛探索,一直以来,中国电信也在积极跟进并推动MEC发展,在标准、技术、应用方面均有布局。
杨峰义介绍,ETSI将MEC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重点在MEC本身的初期,第二个阶段是多接入边缘计算阶段,现在MEC标准的制定处于第二阶段。
对MEC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杨峰义表示,ETSI对MEC的重点集中在平台的标准化,希望网络是透明的。而平台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网络能力服务能力,提供业务环境和业务特征;另外一个是网络服务能力,部署在MEC平台上,通过注册、发布、订阅的方式网络服务能力。
ETSI对MEC重点集中在平台、以及Mp1接口的标准化,但是对如何获取接口没有做明确的定义,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存在很多困难:不同厂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平台从下往上不能进行很好的衔接。
当然,目前现网上应用存在的障碍,不是不可解决。杨峰义坦言,实际上解决这些问题付出的代价和实际获取的收益是不能匹配的。“总体来讲,4G MEC的架构,对公网业务没有什么影响,公网和本地业务的控制依然由核心网处理。符合本地分流规则的业务科实现本地上下行传输,核心网、基站、终端无感知,透明部署。”
杨峰义表示,现有的4G MEC应用场景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业务需求,低时延、高带宽;二是区域特性,本地生产、本地终结;三是服务对象,校园、办公楼、工业园区等政企类客户;四是收费模式整体服务收费,不针对个人用户。
5G MEC融合架构
而5G架构对MEC的支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LADN选择边缘UPF,相当于给用户布一个本地化的UPF,从3GPP直接业务分流过去。但是如果把MEC仅仅看作一个UPF,就失去了MEC讨论这么长时间的意义和价值。在网络本地化、业务本地化工作的同时,需要有平台,要有很多本地性的应用,对本地性的应用做支持,而不是把网络转过去就结束。
另一种方式,UPF可以选择业务,本地的业务可以选择下沉的方式。所以中国电信提出了一个5G MEC融合架构概念。
这个融合架构最主要是基于通用硬件平台,可以支持MEC功能、业务应用快速部署。同时支持用户面业务下沉、业务应用本地部署,可以实现用户面及业务的分布式、近距离、按需部署。还支持网络信息感知与开放。最后是支持缓存与加速等服务及应用,这是演进的5G MEC的融合架构,把5G的网络平台和MEC平台整体考虑。“MEC支持应用要落地的,不能只落在纸面上,还要落在网络上。”杨峰义坦言。
面向固移融合的MEC融合架构
总体来讲,通过统一的融合架构把整体的业务通过网络接入,可以导入到不同的数据网络上。此外,根据不同的灵活路由,可以缓解移动网络回传的压力。
第一是共享统一CDN,用户在多网络环境下,可以体验业务的一致性。
第二是统一的边缘平台,可以适应新型业务的部署,企业统一通信网络及定制化。
第三是边缘加速等,通过缓存、VCDN、视频转马等,提升多网用户的QOE。
第四是多网络能力开放,不仅是移动网络,可以固定网络,也可以WIFI。通过边缘网络对业务能力的构建,充分发挥固网优势,降低移动网络回传压力,提升保证多网络用户的一致性体验,促进网络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在5G时代多种网络长期共存的问题。
最后是共享CDN无与合作CDN的问题。发挥固网资源优势,降低移动网络回传压力,提升和保证多网络用户的一致性业务体验。在用户层跟网络切换的时候,通过固有已有的CDN提升用户业务体验。用户从多网络间切换时,通过保持业务描点,实现用户在多网络下的一致性体验。
中国电信与CDN企业合作,想要通过MEC边缘CDN的部署,作为现有集中CDN的延展,同时为多网络用户服务,实现新业务的创新,达到共赢。
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原创:程琳琳
通信世界全媒体已入驻各大媒体平台,搜索关注“通信世界”获取行业睿智观察
《通信世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是中国通信产业的前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