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研究的几大流派(红学研究的五大派别及其代表作)

红学经久不衰,成为我国文学研究的第一门显学。红学主要有五大派别:评点派、索隐派、题咏派、评论派、考证派。以五四运动为界线,分为旧红学、新红学。

红学流派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的一类人。红学经久不衰,成为我国文学研究的第一门显学。

红学主要有五大派别:评点派、索隐派、题咏派、评论派、考证派。

以五四运动为界线,分为旧红学、新红学。其中,前四派为旧红学,以索隐派为代表;新红学以考证派为代表。我们一一了解。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一、评点派

评点派起源于明代中叶,有金圣叹批《水浒传》、毛宗批《三国演义》、张竹坡批《西游记》等。

评点派的固定格式:卷首有批序、题词、读法、问答、图说、论赞等,每回有回前回后批的眉批、夹批、批注等,主要形式有圈点、加评语等。

评点派是红学中最传统的派别,主要以脂砚斋为代表。主要是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感受,写出自已的心得、体会或感想,比较零碎、缺乏深度的研究和系统的把握。

脂砚斋是《红楼梦》最早的读者之一,写下大量评点式评语,虽然不成系统,但有助于我们了解著作原貌。脂砚斋的批语随《红楼梦》抄本的正文保留下来。

二、索隐派

索隐派又称政治索隐派,是红学的老派别,自诞生已有200年历史。

索隐,即透过字面,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索隐派在乾嘉时期经学考据风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学派。主要手段是大作繁琐的考证,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中考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

索隐派的开山鼻祖当推周春(1729-1815)。周春认为《红楼梦》为“叙金陵张候家事也”,这种观点对后世影响不大。

索隐派对后世影响较大的观点有“明珠家事说”(也称纳兰性德家事说)、“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亦称福临与小宛情事说),“排满说”等。

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于1917年出版,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索隐派专著。他从民族主义情感出发,提出《红楼梦》的立意在于反对满族统治,从而把《红楼梦》解读成一部政治小说。

景梅九的《红楼梦真谛》则综合了索隐派各家的观点,是该派最后一部红学著作。

三、题咏派

题咏派是以韵文形式对《红楼梦》进行聚焦透视的一个早期流派,其着眼于书中人物之悲欢离合,从而寄其羡慕或感慨之情。

题咏派的诗词、赋、赞,有的抒发“荣华易逝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有的渲染繁华之景和香艳之情,吐露出一种仰慕、一种思绪;有的同情宝黛钗,抒发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

乾隆时叶崇伦的《红楼梦题词》便是其代表作,“即色即空,幻境荒唐人不识……多少红楼梦未醒!”

四、评论派

评论派的开端为1904年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问世。王国维运用德国学家叔本华的理论,不仅分析了《红楼梦》的精神和主题思想,而且分析了它的美学价值、伦理价值等。

在将《红楼梦》与《牡丹亭》、《长生殿》、《西厢记》等比较之后,得出“《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的结论。

这是第一篇用哲学、美学思想系统评论《红楼梦》的论文,学术界由此开始了对《红楼梦》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评论。

吴宓的《红楼梦新谈》,是第一篇用西方小说理论来研究《红楼梦》的作品;佩之的《红楼梦新评》是第一次从社会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评论。

陈觉玄的《红楼梦试论》探讨了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思潮,在当时是一个崭新的角度……

五、考证派

考证派是红学史上影响最大,实力最雄厚的红学派别。胡适的《红楼梦考证》是考证派的开山之作,开辟了红学的新时代。

胡适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考证了《红楼梦》的作者、作者的身世背景、成书的经过以及书中封建家族的原型等,从而得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说”的结论,这些在当时都是惊人之笔。

胡适是第一个对《红楼梦》作出如此系统考证的学者,他为《红楼梦》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新的模式和思路,这是他最重要的贡献。

人们因此称从胡适开始的红学为新红学,而将索隐派称为旧红学。胡适之后,考证派的阵营不断扩大。

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对《红楼梦》本身的内容和版本进行了一番考证;李玄伯的《曹雪芹家世新考》对曹雪芹的家世背景进行了系统的考证。

周汝昌是考证派的集大成者——他的《红楼梦新证》将真实历史中的曹家和文学作品中的贾家合而为一进行考证,分析了其中的人物及其籍贯出身、地点问题。

附有曹雪芹和《红楼梦》年表及脂砚斋等人的评点,是考证学和“自传说”发展的顶峰。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