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挑子一头热是什么意思(俗语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典故)

俗诉说,‘剃剃头挑子一头热’,就因为它的一头有个炭盆。挑子的另一头,主要的是挑着个坐凳,因为被剃头的人必须坐着。并不是四条腿的凳子,根本没腿儿,是几块木板拼成的,简直像切肉的墩子,北京管这样的东西叫兀头。墩子中间空的,有一个匣子,盛刀子拢子之类。形容关于一件事情的双方,一方非常热情,而另一方则很冷淡。

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古人一般不轻易剪发,像女子及笄时会把头发盘起来,男性也会把头发盘起来,显得好打理一些。所以,古人之前是没有剃头这个概念的。

把为男人理发称作”剃头”是从清朝开始的。因为满族男子的发式,是剃去颅前的头发在脑后留辫子。他们进入汉族地区后,明令汉族男子改变明朝留“全发”的习俗,剃头梳辫子以示归顺清朝,否则就视为反抗朝廷而被处死。

清初有“留头不留发(指剃头),留发不留头(指杀头)”之说。所以清朝的近三百年间,除了和尚、道士之外,成年男子都是剃头梳辫的发式,于是就有了剃头匠这行手艺人。

剃头挑子上的东西,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剃头梳辫的工具,即剃刀、梳子,篦子。二是辅助用具,如水盆、烧水的火罐,供顾客坐的凳子及围在他们身上的手巾和布单、收拾碎头发的笸箩等等。还有一件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即由一钳形钢片和铁棍组成的“唤头”,剃头匠通过鸣“唤头”发出的“当啷——”声来招揽生意,而不是像一些买卖那样靠用嘴吆喝。

在龙泉古镇民俗博物馆的展览当中,我们能一眼看到且看明白那就是剃头挑子,后面的用具一应俱全,烧热水的水桶和各种修理头发的刀具。支起的围布上面挂着剪下来的头发,烘托了氛围。

之前在街边挑着水桶和剃头工具的手艺人是独属于中国理发的文化传统,没有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简单大方地修剪,也不会伤到头发。

这些手艺人在发展当中,还拓展了除剃头洗头之外的手艺,包括刮脸、掏耳朵、染发等各种工艺。

近几十年随处可见的理发店,是从外国传进来的“洋玩艺儿”。在梳辫子的年代,剃头匠们的“店”,一种是在城镇某处固定地点——如街道的交叉路口头旁、向阳背风的城墙根儿等处搭个布棚子或棚子。另一种最为常见的是剃头挑子,把全部的剃头用具都挑在扁担的两头,走街串巷,上门服务,既方便又快捷。

现在在一些城市街边仍然有这种剃头挑子,他们大都是公益性的,免费为一些老人修剪头发,还能看到过去历史的影子。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