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修了十年,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红旗渠要是放到现在修,快则三年,慢则五年。如果是政府修,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有资金、有技术,比过去没资金、靠动员群众用古老的工具修,起码要提前几年完成。
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有“人工天河”之称,是个人工修建的灌溉工程,原名叫“引漳入林工程”。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1960年破土动工,1969年全面完工,先后历时近十年,几乎全是人工完成。
从工程量来看,红旗渠工程共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渡槽151座,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建筑物12408座。
工程总土石方量达到惊人的2225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土石垒成2米高,3米宽的墙,长度可达2900公里。
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条件下,能完成这样巨量的土石方量简直就是奇迹。
当时林州有50万人,其中有30万人参与了红旗渠的建设。据统计,在开工第一天,就有3.7万人报名参与。
尽管当时的建设条件比较艰苦,但全林州人民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一股无形却强大的凝聚与感召力。
红旗渠不但是一项工程上的奇迹,更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这就是红旗渠精神。
这种精神是无价的,是无法用金钱和时间来衡量的,这也是红旗渠留给我们现代人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
红旗渠总投工5611万个,总投资1.2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7%,约4625万元,剩余的资金全部来自社队。
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共有81名干部群众牺牲在建设一线,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7岁,年龄最大的达63岁。
在工程建设现场,只有工人,没有干部群众之分。工程总指挥长(副县长)能将12磅的大锤连抡百余下。
工地粮食采取自带和供应相结合的方式,干部补助1.2斤,工人补助1.8斤,干部标准始终低于工人标准。
各级指挥部都住在山洞或搭的席棚中,没有用工程款盖过一间房,在三年困难时期,总指连油灯点不起。
直到现在,林州还流传着一句话: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汗能流成河。
正是由于这种同甘共苦的精神,才创造出了红旗渠这样的工程奇迹。
红旗渠工程由10条干渠、分干渠,51条支渠,290条斗渠,4281农渠,48座水库,346座塘堰工程组成。
工程库容总量达2381万方,各类建筑物共1.24万座,其中隧洞211个,渡槽151个,还有水电站和提水站。
由此可见,红旗渠是一个集引、蓄、提、灌、排、电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灌溉工程。
红旗渠总干渠有三条,都是从山西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引水。
第一条从分水岭到合涧镇与英雄渠汇合,全长40公里,有5座泄洪闸,21座渡槽,91座涵洞,105座路桥。
第二条自分水岭到横水镇马店村,全长47公里,有138个闸门,18座渡槽,22个隧洞及26座防洪、路桥。
第三条自分水岭到东岗乡东芦寨村,全长11公里,有65座各类建筑物,主要建筑物有曙光洞和仙岩渡槽。
像英雄干渠、红英干渠、淅南干渠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干渠,所有干渠上有51条支渠,总长有524公里。
此外,还有分水闸、隧洞、渡槽、渡桥等工程,其中总干渠全长70公里,全部开凿在险峻的太行山腰间。
当时的石灰用量非常大,石灰供应不上算是一个工程难点,另外还有炸药和水泥,也是制约工程的难点。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红旗渠工程的技术难点可能不多,但工程量确实不小,就算有大型设备,也需时日。
工程建成28年后,也就是1993年,红旗渠进行了技术改造,总投入786万元,总投工62万个,历时35天。
2011年,红旗渠重修开工,预计投资9.7亿元,工期为3年,在原60万亩的灌溉面积上,增加26万亩灌溉。
从十年前的重修工期来看,假如红旗渠放到现在修,工期最快也要3年,如果按照正常进度,则需要5年。
这个工期也可参考高铁,基本上也就是这么个进度,在造价上,可能会远超过去的投资,应该有几十亿。
所有干渠总长近200公里,高铁一公里造价一个亿,200公里就是200亿,红旗渠就算折三分之一也需67亿。
尽管红旗渠放在现代修建可能没有技术难点,但其孕育出的红旗渠精神却是永放光芒,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红旗渠精神是林州和河南人民伟大创业精神的写照,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