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webpack打包原理webpack超详细配置

本文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Dell G3电脑。

webpack打包原理是根据文件间的依赖关系对其进行静态分析,然后将这些模块按指定规则生成静态资源,当 webpack 处理程序时,它会递归地构建一个依赖关系图dependency graph),其中包含应用程序需要的每个模块,然后将所有这些模块打包成一个或多个 bundle。

webpack有两种组织模块的依赖方式,同步、异步。异步依赖将作为分割点,形成一个新的块;在优化了依赖树之后,每一个异步区块都将作为一个文件被打包。

webpack有一个智能解析器,几乎可以处理任何第三方库。无论它们的模块形式是CommonJS、AMD还是普通的JS文件;甚至在加载依赖的时候,允许使用动态表require"、/templates/"+name+"、jade")。

740e43ea80a6ce40b802b2f9459658d.png

扩展资料

在使用webpack构建的典型应用程序或站点中,有三种主要的代码类型:

1、团队编写的源码。

2、源码会依赖的任何第三方的library或"vendor"代码。

3、webpack的runtime和manifest,管理所有模块的交互。

runtime 包含:在模块交互时,连接模块所需的加载和解析逻辑;包括浏览器中的已加载模块的连接,以及懒加载模块的执行逻辑。

以上就是如何理解webpack打包原理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风君子博客其它相关文章!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