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系IV级巡洋舰 斯维特拉纳
宗教人物,俄罗斯东正教中的圣女,为了维护宗教信仰而不屈服于罗马帝国皇帝尼禄,被投入枯井中杀害,在俄罗斯东正教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苏系V级巡洋舰 基洛夫 – 谢尔盖·基洛夫(Sergey Kirov,1886-1936)
苏共早期重要领导者,被视为同斯大林最为亲密的人,在1930年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会书记,至此进入了苏联最高领导层,1934年遭到同为党员的尼科拉耶夫刺杀(据说是嫉妒),引起斯大林巨大悲痛,并亲自为之主持葬礼,还为其抬棺。之后还亲赴列宁格勒察问此案,采取的一系列报复措施进而引发了以迫害著称的大清洗运动。
当今的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旗舰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就是属于基洛夫级,级别命名同样源于谢尔盖·基洛夫。
苏系V级巡洋舰 莫洛托夫 – 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1890-1986)
苏联政治家,早在列宁时期就跻身中央政治局委员行列,作为斯大林的亲信,在斯大林统治时代始终被视为政权的二号人物,二战期间作为外交部长签订了影响重大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德国无后顾之忧的发动了法兰西战役,斯大林死后曾一度遭遇政治危机甚至被开除党籍,直到去世前两年才被恢复名誉。
燃烧瓶别名莫洛托夫鸡尾酒就是源于莫洛托夫,据说这一说法最早来自于芬兰,当时苏芬战争时期苏联轰炸赫尔辛基并使用了大量燃烧弹,而莫洛托夫却声称他们投送的不是炸弹而是面包,为回敬这位领导人的卑鄙说法,芬兰人将燃烧瓶命名莫洛托夫鸡尾酒用以回敬来犯的苏军。
苏系VI级巡洋舰 布琼尼 – 谢苗·布琼尼(Semyon Budyonny,1883-1973)
苏联第一批被授予元帅军衔的人,有着红骑兵战神的称号,先后参与过日俄战争、俄国内战、苏波战争、苏芬战争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整个戎马生涯达到了七十年,其中3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6次获得红旗勋章、8次获得列宁勋章,其中还有苏联国家给与的一把镶有金色苏联国徽的荣誉配剑。
值得一提的是,布琼尼培育的以运动性和耐力见长的布琼尼马如今在俄罗斯仍然保持着可观的数量。
苏系VII级巡洋舰 肖尔斯 – 尼古拉·肖尔斯(Nikolay Shchors,1895-1919)
一个被斯大林称之为乌克兰夏伯阳的红军早期指挥官,富农出身的肖尔斯自幼接受过良好教育,并毕业于当时沙皇俄国的基辅军医学院,一战后投身革命领导乌克兰地区军事斗争,为当时的苏共政权收复了大量失地,在苏波战争中阵亡殉国(有争议)。
苏系VIII级巡洋舰 恰巴耶夫 – 瓦西里·恰巴耶夫(Vasily Chapayev,1887-1919)
也称夏伯阳,红军里的传奇人物,内战期间多次击败高尔察克的白俄军,有着英雄夏伯阳的称号。50年代中国曾从苏联引进关于他的电影剧作《夏伯阳》,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响,我国也时常把英勇善战的将士比喻成是夏伯阳式的人物,比如说开国少将郭宝珊就被周总理赞誉为中国的夏伯阳,今天在独联体国家关于夏伯阳的纪念设施仍旧随处可见,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以他命名城市,俄罗斯、乌克兰矗立着夏伯阳的纪念碑,在夏伯阳的故乡切博克萨雷还建有一座关于他的博物馆,毋庸置疑夏伯阳是俄罗斯人心中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苏系VIII级巡洋舰 库图佐夫 – 米哈伊尔·库图佐夫(Mikhail Kutuzov,1745-1813)
俄国陆军元帅,俄罗斯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并且在外交和政治上都有着不俗的造诣。
1812年拿破伦以优势兵力发动对俄战争,却被库图佐夫以劣抗优所击败,成为了战争之神拿破伦军事生涯中最惨痛的一次败仗,在日后追击法军的过程中库图佐夫因病过世,引起整个俄国的悲痛,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圣彼得堡最著名的建筑-喀山大教堂之内,大教堂前的街心花园矗立着库图佐夫高耸的纪念像,1942年苏联当局设立库图佐夫勋章用以表彰那些在防御战中有着出色表现的苏军指挥员,时至今日这一勋章仍旧为俄罗斯军队所颁发。
苏系IX级巡洋舰 顿斯科伊 – 本名迪米特里·伊凡诺维奇(Dmitry Ivanovich,1350-1389)
第4任莫斯科大公,1359年-1389年的俄国实际统治者,顿斯科伊这一称谓源于1380年的库利科沃会战中(发生在顿河流域),由他率领的联军阵营(莫斯科大公国、下诺夫哥罗德大公国、雅罗斯拉夫尔大公国等)大胜蒙古军队,打破了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因而获得了顿河英雄的尊称(顿斯科伊),是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
苏系IV级战列舰 尼古拉一世 – 全名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Nikolai I Pavlovich,1796-1855)
俄罗斯帝国的第11任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内俄军一度获得了欧洲宪兵的称号,作为一个有着强烈泛斯拉夫民族主义思想的人,他积极鼓动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人进行独立运动,大力推行的南下政策不惜于英国、法国、撒丁(意大利)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兵戎相见(克里米亚战争),在克里米亚战争即将败退之际尼古拉一世突然去世,有历史学家认为好强的尼古拉一世是不甘于战败受辱而选择了服毒自尽。
德系VII级巡洋舰 约克 – 约克·冯·瓦滕堡(Yorck von Wartenburg,1759-1830)
普鲁士陆军元帅,以严格律己顽强果敢著称,被部下们称之为钢铁制成的人,作为德意志解放战争中的普鲁士陆军指挥官,先后率部参加了吕岑、包岑、卡地兹、瓦尔登堡以及莱比锡等重大战役,最先攻入法国首都巴黎的军队就是约克的部队,他也因此获得了尤为珍贵的大铁十字勋章,要知道这种勋章从第一位获得者布吕歇尔到最后一位获得者戈林,整个德国军史上也只有区区19人获得,而约克就是其中的一员。
德系VIII级巡洋舰 希佩尔海军上将 – 弗兰茨·冯·希佩尔(Franz von Hipper,1863-1932)
德国海军上将,日德兰海战中的德军指挥官,在德国海军处于大劣之际,率领麾下战巡编队以死亡冲击的方式重创英军,进而拯救了极有可能全军覆没的公海舰队,希佩尔也因此战的杰出表现被德皇授予骑士头衔,之后接替舍尔出任了公海舰队司令,达到了个人权力生涯的巅峰。
德系VIII级巡洋舰 欧根亲王 – 弗朗索瓦·欧根(Francois Eugene,1663-1736)
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哈布斯堡王朝最伟大的将领之一,法兰西思想之父伏尔泰曾评价欧根亲王:“那个时代最完美的军人,拥有一位伟大将领所应有的一切优良素质,是战时的英雄、和平中的伟人”,1736年4月24日欧根亲王于奥地利维也纳去世,1938年德奥合并后为表示德国与奥地利彼此源出同宗,外加纳粹将欧根亲王在大土耳其战争和九年战争中的征服东方政策大肆渲染,德国海军最终将希佩尔级三号舰命名为欧根亲王号。
据说丹麦海峡海战中打入胡德号弹药库的那枚炮弹并非俾斯麦号的,而是欧根亲王号的。
德系IX级巡洋舰 罗恩 – 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Albrecht von Roon,1803-1879)
普鲁士陆军元帅,与俾斯麦和毛奇并称为普鲁士三巨头(也称三元勋),1859年-1873年间的陆军大臣(期间还兼任过海军大臣),任内大力推行军制改革,使之当时的普鲁士军队实力大增,经过普奥和普法两次战争的洗礼,普鲁士正式成为了欧洲一流强国。
德皇威廉一世曾把罗恩比喻为铸剑者,可见罗恩对于普鲁士军事上的巨大贡献。
德系X级巡洋舰 兴登堡 – 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1847-1934)
德国陆军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总参谋长,与另一位德军名将鲁登道夫被视为珠联璧合的一对统帅,1925年-1934年间还以政治家的身份出任德国总统职务,无论在民界还是军界都有着极高的威望,大独裁者希特勒于独揽大权前始终视兴登堡的存在为一大障碍,但碍于其威望又不得不有所尊仰。
德系III级战列舰 阿尔贝特国王 – 阿尔贝特一世(Albert I,1828-1902)
1873年至1902年的萨克森国王(现德国萨克森自由州),以其军事才能为世人所熟知。
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阿尔贝特一世率领萨克森军队与普鲁士军队并肩作战,于格拉夫洛特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在这之后的色当战役中又围困巴黎城生俘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战争之神拿破仑的亲侄子),萨克森王国在1918年和平并入魏玛共和国(德国)。
德系VII级战列舰 格奈森瑙 – 奥古斯特·冯·格奈森瑙(August von Gneisenau,1760-1831)
普鲁士陆军元帅,普鲁士王国总参谋部的创始者之一,与沙恩霍斯特一起被视为现代军队参谋制的先驱,二战德国名将古德里安大将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把德国总参谋部称作是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的嫡系子孙。
德系VII级战列舰 沙恩霍斯特 – 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Gerhard von Scharnhorst,1755-1813)
普鲁士陆军中将,普鲁士总参谋部的首任总参谋长,是一名理论与实战兼备的军事家,曾先后写有《炮兵研究指南》、《军事回忆录》以及《军官手册》等相关著作,1913年的吕岑战役中不幸负伤,最终因血液感染在布拉格去世。
沙恩霍斯特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够在当时贵族林立的普鲁士军队赢得一席之位,可见沙恩霍斯特的过人之处,据说连粗暴野蛮不修边幅的布吕歇尔元帅都敬畏沙恩霍斯特。
德系VIII级战列舰 俾斯麦 –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
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被视为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1862年9月26日在关于德意志统一的演说中,俾斯麦强调解决重大问题的方式是钢铁和鲜血,因此获得了铁血宰相这一称号。
在民调最伟大的德国人中,俾斯麦名列全榜第九位,甚至在爱因斯坦之前。
德系VIII级战列舰 提尔皮茨 – 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Alfred von Tirpitz,1849-1930)
德国海军元帅,人称德国海军之父(也有一说大洋舰队之父),作为海军大臣的提尔皮茨在其任内大力发展海军建设,将接手时的那支近海防御海军逐渐发展成了远洋打击海军,一战爆发前的德国海军总吨位达到了130万吨,成为了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德皇威廉二世对提尔皮茨的评价极高,不仅欣赏他的胆略和雄心,还对他的海军建设寄予了相当支持,海因里希亲王与提尔皮茨发生争执(两人都在海军共事),威廉二世宁可调动亲弟弟海因里希亲王的职务都极力维护着提尔皮茨的权力,以至于提尔皮茨获得了永远的提尔皮茨这一称号。
德系IX级战列舰 腓特烈大帝 – 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1712-1786)
史称腓特烈大帝,是1740年至1786年的普鲁士国王,集军事家、政治家、作家及作曲家于一身,在西方军事历史学家的著作中腓特烈大帝被视为可以同汉尼拔、拿破仑、亚历山大以及凯撒相提而论,同时腓特烈大帝还是近代欧洲第一战术家、现代军事战役学的创始人,战争之神拿破仑曾经站在腓特烈大帝的墓前说道:假如他还活着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在这里。
除此之外腓特烈大帝还能说法语、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他能听得明白拉丁语、希腊语还有希伯来语。他晚年的时候,还去学习了斯拉夫语、巴斯克语。德国波茨坦地区的霍亨索伦家族宫殿-无忧宫也是由腓特烈大帝起草设计的,腓特烈大帝本人还擅长长笛以及作曲,和西方现代音乐之父巴赫有着一定交情,综评而论腓特烈大帝就是一个十足的天才。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战舰世界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