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OTE是一种综合采样人工合成数据算法,用于解决数据类别不平衡问题Imbalanced class problem),以Over-sampling少数类和Under-sampling多数类结合的方式来合成数据。本文将以 Nitesh V. Chawla2002) 的论文为蓝本,阐述SMOTE的核心思想以及实现其朴素算法,在传统分类器贝叶斯和决策树)上进行对比算法性能并且讨论其算法改进的途径。
1. 引言
类别不平衡是一种在分类器模型训练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如通过大量胸透图片来学习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癌症,又如在网络流日志中学习检测可能是攻击行为的数据模式,这一类的任务中都是正常的类多于异常诊断属于癌症,属于攻击行为)的类,在类别不平衡数据下训练出来的分类器要非常的小心,即使该分类器拥有很高的精度,因为它很可能会习得大部分的都是正常的,而我们可能需要的是它能够最大程度的识别异常行为,哪怕精度低于前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内已经有以下5种公认的方法去扩充数据集[1],以至于类别均匀:
- 随机的增大少数类的样本数量。
- 随机的增大特定少数类样本的数量。
- 随机的减少多数类样本的数量。
- 随机的减少特定多数类样本的数量。
- 修改代价函数,使得少数类出错的代价更高。
本文要介绍的SMOTE算法就是一种综合1,3方法的改进方式,它以每个样本点的k个最近邻样本点为依据,随机的选择N个邻近点进行差值乘上一个[0,1]范围的阈值,从而达到合成数据的目的。这种算法的核心是:特征空间上邻近的点其特征都是相似的。它并不是在数据空间上进行采样,而是在特征空间中进行采样,所以它的准确率会高于传统的采样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SMOTE以及其派生的算法仍然是较为主流的采样技术的原因。
如上图所示,假设数据点A在特征空间上有4个邻近点,若N为2,则SMOTE会随机选择其中2个邻近点B,C,分别计算A->B, A->C的距离,如图中绿线和红线所示,在绿线或红线上的所有采样点都是合理的,如点A1。为了确保数据点尽可能的多样不重叠),故乘上一个[0, 1]之间的随机因子。
本文将会在第2章根据SMOTE的核心以及其伪代码实现该算法,并应用在测试数据集上;第3章会使用第三方 imbalanced-learn 库中实现的SMOTE算法进行采样,以验证我们实现的算法的准确性,当然这个库中的算法要优于朴素的SMOTE算法,之后我们会以决策树和高斯贝叶斯分类器为工具,对测试原始数据、应用我们所实现的SMOTE采样后产生的数据以及应用第三方库SMOTE产生的数据三者分别产生的数据集进行性能比较;第4章会讨论朴素SMOTE算法更加鲁棒和表现更好的优化途径;第5章是对本文的总结。
2. 算法分析与实现
下图是在SMOTE论文中提出的伪代码,由两个函数 SMOTET, N, K) 和 PopulateN, i, nnarray) 组成。
SMOTE 负责接受要采样的类数据集X,返回一个经过SMOTE采样后的数据集,大小为 N/100)*T ,函数有三个参数,分别是 T: 需要处理的数据集X的样本数量; N: 采样比例,一般为100, 200, 300等整百数,对应即1倍,2倍,3倍;K: 为采样的最近邻数量,论文中默认为5 。 SMOTE 代码思想非常简单,扫描每一个样本点,计算每一个样本点的K个最近邻,将每一个最近邻样本点的索引记录在 nnarray 中,之后传入 PopulateN, i, nnarray) 中即完成一个样本点的采样。
Populate 则负责根据 nnarray 中的索引去随机生成 N 个与观测样本 i 相似的样本。该函数会计算随机邻近点 nn 与观测样本 i 点的每一个特征之间的差距 dif ,将其差距乘上一个[0, 1]随机因子 gap ,再将 dif*gap 的值加上观测点 i 即完成了一个特征的合成。
在Python中实现如下:
注:为了保证本文中所有代码的可复现性,设置的 random_state 均为 666
def NaiveSMOTEX, N=100, K=5): """ {X}: minority class samples; {N}: Amount of SMOTE; default 100; {K} Number of nearest; default 5; """ # {T}: Number of minority class samples; T = X.shape[0] if N < 100: T = N/100) * T N = 100 N = int)N/100) numattrs = X.shape[1] samples = X[:T] neigh = NearestNeighborsn_neighbors=K) neigh.fitsamples) Synthetic = np.zerosT*N, numattrs)) newindex = 0 def PopulateN, i, nns, newindex): """ Function to generate the synthetic samples. """ for n in rangeN): nn = np.random.randint0, K) for attr in rangenumattrs): dif = samples[nns[nn], attr] - samples[i, attr] gap = np.random.random) Synthetic[newindex, attr] = samples[i, attr] + gap*dif newindex += 1 return newindex for i in rangeT): nns = neigh.kneighbors[samples[i]], K, return_distance=False) newindex = PopulateN, i, nns[0], newindex) return Synthetic
这里没有采用矩阵运算,而是完完全全的按照论文中的方式复现所以称为NaiveSMOTE),其中最近邻的计算我们使用 scikit-learn 提供的 NearestNeighbors 类完成。
接下来我们使用 scikit-learn 中的 make_classification 来生成测试分类数据集,模拟不平衡类数据,当然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去寻找论文中所使用的数据集。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classificationX, y = make_classificationn_samples=500, n_features=9, n_redundant=3, weights=0.1, 0.9), n_clusters_per_class=2, random_state=666) # 为了可复现性printX.shape, y.shape) # 500, 9), 500,))# 查看y的各类样本数 printview_yy)) # class 0: 50 class 1: 450
原数据集的分布如下图所示,其中红色圆圈为正类即少数类,蓝色×为负类即多数类。
将我们实现的 NaiveSMOTE 应用在此测试数据上:
X_over_sampling = NaiveSMOTEX[y==0], N=800)printX_over_sampling.shape) # 400, 9) 新增了400个样本# 将合成数据与原数据集合并new_X = np.r_[X, X_over_sampling]new_y = np.r_[y, np.zerosX_over_sampling.shape[0]))]printnew_X.shape, new_y.shape) # 900, 9), 900,))printview_ynew_y)) # class 0: 450 class 1: 450
接下来我们将原数据集与经过 NaiveSMOTE 合成后的数据集进行比对:
可以很清晰的看见原来的类增大至一个满意的水平,并且生成的类之间距离都相距不远。
3. 算法性能比对
本章我们将引入第三方库 imbalanced-learn 中提供的 SMOTE 类与依据论文实现的 NaiveSMOTE 进行比较。两者都是基于同一个论文的思想去实现的,只是第三方库中实现的 SMOTE 更为鲁棒,并且能够综合考虑所有的类,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 Combination of Over-sampling minority class and Under-sampling majority class 技术。因此我们引入它只为了验证我们所复现的方法的准确性。
from imblearn.over_sampling import SMOTEsm = SMOTErandom_state=666)X_res, y_res = sm.fit_resampleX, y) # 即完成了合成printX_res.shape, y_res.shape) # 900, 9), 900,))
下图对比 imblearn 的 SMOTE 与我们复现的 NaiveSMOTE 生成的数据集:
能看出 NaiveeSMOTE 合成的数据更加倾向于中部,而第三方的 SMOTE 能够综合考虑全局情况下方区域生成的数据要比 NaiveSMOTE 的多。
接下来我们使用 DecisionTree 和 GaussianNaive 来验证3个数据集原数据集、NaiveSMOTE合成的数据集和第三方SMOTE合成的数据集)的ROC曲线,具体代码见附录中的 Notebook 文件
原数据的ROC曲线
NaiveSMOTE生成的数据的ROC曲线
第三方SMOTE生成的数据的ROC曲线
可以看出 NaiveSMOTE 与 imblearn 的 SMOTE 生成的数据的 AUC 面积均大于原始数据的面积。 imblearn 的 SMOTE 生成的数据在 GaussianNaiveBayes 分类器上的表现要好于 NaiveSMOTE 所生成的数据训练出来的分类器。
4. 算法改进
这部分我们从 NaiveSMOTE 的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讨论:
- 处理速度。 NaiveSMOTE 中有许多处都可以改成使用矩阵运算的方式,这样会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并且 Populate 函数也显得非常冗余,可以用矩阵运算将其改写。
- 全局合理性。 全局合理性包括两个方面:合成数据比率的合理性和合成数据在全局的合理性。合成数据比率的合理性:在 NaiveSMOTE 中可以知道样本的数量有 N 合成比率来控制,只能合成其整数倍,本文中使用的数据集恰好是 1:9 ,只要合成原始数据的8倍即可是两类都到达一个相对数量同等的水平,但是在现实数据集中大部分都不具备成倍的数量关系,因此可以考虑更换一个更好的生成比率,使得每个类均能处于相对数量近似的水平,避免出现合成后的原少数类变多数类的情况。合成数据在全局的合理性:回想在 NaiveSMOTE 与 imblearn SMOTE 各自合成的数据对比中可以发现, NaiveSMOTE 更加容易使得合成的数据聚集在某一样本点附近,而 imblearn SMOTE 所合成的数据更为稀疏且分布均匀,更加接近原始数据的概率分布。其原因在于 NaiveSMOTE 在进行合成时只考虑原始的数据样本,没不考虑合成后的数据样本会如何影响全局数据。可以考虑在每次合成数据后将其加入数据集,在处理过程中将合成数据也加入考虑范围。
- 鲁棒性。 不难发现 NaiveSMOTE 仅能够处理数值型的数据并且其距离计算公式很有可能产生误解。在现实中有许多非数值型的数据,如 性别 , 职业 等等。当然可以将其全部重新编码成可以应用数值处理的数据,如将性别进行 OneHot 编码,但是此时的距离计算公式就会出现误解,可以考虑更换为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或者马氏距离等。
Note:在对性别进行 OneHot 编码时情况如下:
男性: 0 1女性: 1 0
如果按照 NaiveSMOTE 原始的距离计算公式,很有可能会将其理解为男性和女性的差距为1,因此产生误解。
5. 结论
本文对三种数据进行对比,经过 NaiveSMOTE 和 imblearn SMOTE 合成后的数据在传统分类器上的表现均好于原始数据即不做任何修改),且 imblearn SMOTE 在鲁棒性上要高于 NaiveSMOTE 。讨论 NaiveSMOTE 的不足与其可能的优化方向。建议在实际应用中优先考虑鲁棒性更高的 imlearn SMOTE 而不是自己造轮子, imblearn SMOTE 的实现更加符合主流标准。但不能因此就忽略了 NaiveSMOTE 的意义,任何的优化有必要要基于原有的基础。理解 NaiveSMOTE 才能去更好的使用和优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