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是哪一天(小年的来历和规矩)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是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小年”,南方要等到腊月二十四才过小年。虽说除夕才是新年的伊始,但小年已经正式拉开了过年的序幕,被称为“忙年”,也就是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过年了。准备年货、除尘迎新,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忙碌欢快的气氛中。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小年”该有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传承民族文化是很有必要的,把小年的来历和规矩讲给孩子们听,让这些老传统一代代延续下去。

  关于小年的来历,讲给孩子听

  自远古时代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人类茹毛饮血的饮食方式就发生了改变,故而人类对火有了极深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灶王爷的信仰,则是古时候人们对火神敬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灶王爷是民间信仰的“家宅六神”之一(家宅六神分别为:灶神、门神、户神、井神、土地神和厕神),其中灶王爷主管各家各户的灶火饮食,而且在每年的祭灶日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庭像玉皇大帝汇报所负责的这一家所做的善恶之事,所以老百姓对灶王爷都极为崇拜和敬仰。

  关于小年的来历有诸多传说,其中一个版本流传最为广泛。相传古时候有个张姓乡绅,家境优越但娶妻之后发现妻子不能生育,便将妻子抛弃另娶,妻子气不过在自杀时正巧被一个樵夫救下,于是两人便结为夫妻,后来因为这个张乡绅不上进家道中落以乞讨为生,不料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张乡绅乞讨到一家后,发现女主人正是前妻,而且生活非常美满幸福,还生育了孩子,张乡绅想起来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很懊恼,便一头撞死在前妻家的灶台上,玉帝恰巧看到了这一幕,认为张乡绅心怀愧疚还有得救,于是便封他为灶王爷,既能让他吃饱,还能让他时刻铭记于此。

  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呢?

  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有诸多争论,其实根据诸多古典记载,从宋朝到清朝前期小年都是腊月二十四,直到后来雍正皇帝时期北方小年才改为腊月二十三。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雍正皇帝会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间的神明汇报一年的工作总结,当时为了节省开支,雍正皇帝顺道也祭拜了灶神爷,王族贝勒等也紧随其后,于是宫中的小年就变成了腊月二十三。

  上行下效,北方的小年变成腊月二十三,而当时远离京城的南方,依然保持原来的传统,小年依然还是腊月二十四,便出现了如今南北方小年不在同一天的局面。当然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习俗,除了南北方的腊月二十四、二十三年过小年,还有江浙沪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年,贵州、四川的小年则是除夕夜等。

  小年习俗和规矩,讲给孩子听

  1、祭灶王

  尽管每个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小年的日期也不尽相同,但小年最有代表性的习俗就是送灶王爷,也就是在小年的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准备麻糖、烧饼等供品送灶王爷去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

  2、吃灶糖

  俗话“二十三,糖瓜粘”,在小年这一天吃灶糖是北方地区的习俗,过小年人们会买一些糖瓜、麻糖等供奉灶王爷,祈求灶王爷吃了糖瓜后嘴能甜一些,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家里几句,对子中的“上天言好事”讲的正是如此。

  3、洗浴、理发

  在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春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不管这一年过得如何,到了新年都要理发、洗浴、换上新衣服或者干净的衣服,开心的过个大年,新年要有新气象。

  有些地区还有正月理发会对舅舅不利的说法,因此年前理发后要一直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才能理发,这样的说法虽不科学,但如今人们依然讲究这个说法,故年前理发还是很有必要的。

  4、打扫尘土、辞旧迎新

  小年之后,距离春节不到一周的时间了,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年终大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洒扫庭院、掸拂灰尘和蜘蛛网等,到处都洋溢着过年喜庆的氛围,干干净净的迎接新春,寓意着辞旧迎新,扫除霉运。

  5、婚嫁

  在民间有民谣“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老百姓认为过了小年之后,民间的诸多神仙都上了天庭,此时百无禁忌,不管是娶媳妇还是嫁闺女随便选一天就是吉日,因此小年到年底,进行结婚典礼的新人会特别多。

  在北方很多地区,吃饺子也是过“小年”的一项传统。饺子在旧时被认为是最珍贵的食物,不仅有菜、有面还有肉,营养丰富,平时都舍不得吃,只有过年才会准备,饺子形似元宝寓意吉祥,自然小年的食俗中也少不了饺子,饺子在北方堪称“万能”的节日食品了。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