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王健林创业做什么工作的,王健林做什么生意

王健林首创业历程

王健林首创业历程王健林首创业历程

   王健林首创业历程

     王健林,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中国十大首富之一,对于他有什么创业创业历程呢?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王健林首创业历程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万达版图上,可以看到庞大的产业群:房地产开发重资产,轻资产),电影产业链电影院线、投资、发行),旅游产业链酒店、旅行社),高科技文化产业链秀,电影乐园,动漫),消费产业链百货,ktv,游艇,儿童游乐),体育产业马德里竞技俱乐部,盈方体育),金融百年人寿,快钱),还有以万达广场为平台的o2o。在这些产业群中,已经有两个世界第一:商业地产、电影院线,还有若干中国第一。

     世上没有白来的富贵,我们今天就来聊聊首富的成功学。

     弃政从商,看准了就要去试

     受家庭的影响,15岁的王健林就从四川来到东北,入伍参军,并且在28岁就成为了一名正团职干部。在1987年,为了响应国家“百万裁军”的号召,王健林告别了自己18年的部队生活,转业后,王健林来到大连市西岗区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但很快,本认为仕途无量的王健林竟弃政从商,通过企业改制的机会,创建了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迈入了房地产这个圈后,万达的第一桶金是大连市政府北门的棚户区改造。这是一个多少有些无奈的举措,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万达拿不到当时房地产开发项目所需的配额,只能承接旧城改造这个不被看好的工程。王健林作了大胆的尝试,铝合金窗、防盗门、改明厅、设洗手间,这些现在看来的“小儿科”,在当年都是创举。万达在这个项目上赚了近千万,更重要的是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全国首家进行旧城改造的企业,迅速做大了企业规模。

     敢闯敢试不是蛮干。王健林如此界定两者的区别:“敢闯敢试是看准了去试不怕失败,忙暗示没有目的的驱赶。”看准了,也就是把握大方向。

     机遇猎手,准确卡位时代

     不怵官场,往来自如,天生的大院气质,言出必行的个性,这样的王健林颇显神秘——在很多人眼中,受政府青睐的万达似乎游离于市场竞争之外。王健林的父亲曾是省级官员,加上18年的军队生涯以及转业后在国企的经历,让王健林深谙政府之道。他对大政方针、行业趋势、发展热点始终抱有远超普通中国商人的热情。他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机遇猎手,发现了最厚的雪——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最长的坡——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大机会。万达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产品的成功,更因为它能准确卡位时代。

     很多开发商至今对商业地产的理解是做持有型物业收租,这种立意就比万达差了许多。万达的商业地产不只做收租物业,而是改变城市功能、结构的产品。市长们对万达广场的追捧,是因为它有把城市非中心变成中心的能力,这是地方政府业绩的孵化器。

     借东风,企业要顺势而为

     “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王健林如是说。他善于借势,2002年,万达尝试向商业地产转型,首先想到了要与世界500强公司合作。为了说服沃尔玛,他亲自数次登门拜访相关负责人,竟然不得入其门。后来还是通过政府人士的牵线,才最终达成合作。在万达初期扩张中,和世界500强公司站在一起的小公司万达,增加了与政府谈判拿地的筹码。

     如今宾主易位,沃尔玛要拜访王健林,也要提前若干时间预约。在2008年之后的快速扩张时期,万达将政府的势能运用到了极致;而收购AMC,更是借到了文化产业热的东风。“亲近政府,远离政治”是王建林的\’名言,他认为万达获得超越发展,是因为它能做“国企不会干、民企干不了”的事情。王健林曾在一个国企培训局给很多国企领导讲课,他在课上说:“今天民营企业已经不是过去了。如果出现一批500亿规模、未来上千亿的企业,民企也能办大事,国企就会彻底没戏。”

     风光背后,不为人知的狼狈过往

     我们只看到如今王健林作为首富的风光,却不知道他狼狈不堪的过往。

     创业初期,王健林曾经从政府手中接下一个做了一半的项目,但是签完合同以后突然遇到全国“治理整顿”,贷款就变得非常困难了。为了启动这个项目,王健林需要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当时的情况是有土地做抵押,所有的手续也都健全,但找了几十家银行,没有一家愿意贷给他。这个项目可以说是让王健林追悔莫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健林有一段时间九天九夜都睡不着觉,不管是吃药还是打针都没有任何作用,以至于到后期整个人开始精神恍惚。第十天早上,王健林在开会的时候倒地昏迷了,被急送到背景的一家大医院治疗。如果不是北京的医生治疗得当,也就没有现在的万达,可能精神病院会多个病人。

     除此之外,王健林在投身商业地产的时候也曾“触礁”。2000年,在万科地产做减法退出商业地产的同时,王健林开始投身商业地产,但因为不懂规划设计,造一座楼,就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而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万达。因此,王健林在三年的时间里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

     后来,王建立在创新中研究了一个办法:提出一个模式叫城市综合体。即做一个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旁边可能做写字楼,再做城市的商业街,再做一些公寓。把这些公寓、写字楼卖掉,现金流就有了。从此,万达开始走向了一条康庄大道。

     2004年,商业地产遭遇宏观调控,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业务发展困难加之较大的舆论压力,很多人劝说王健林退出,但均被这位曾为军人的“硬汉”拒绝。王健林说,人生没有迈步过去的坎儿,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首先你要研究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有创新的精神。除了这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品质,是要有执著的精神,要不怕失败,要千锤百炼,百折不挠。回顾王健林的发家史,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点体会。

     1 .敢闯敢试。在王建林的成功学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部分。正如他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如果勇敢迈出第一步去尝试,那成功的几率就有50%,但如果不试,成功的几率只能是0。

     2 .创新求变。要想不断获得成功,就要不断创新。如果只做别人做过的事情,只走别人走过的路,就不可能比别人更成功。

     3 .坚持到底。仅仅有胆量和创新是不够的,因为所有的创新都可能面临失败。创新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能经过一次或者几次的失败就轻言放弃。如果认为自己的选择和方向是正确的,就一定要坚持。

     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虽然失败的创业者往往占了绝大多数,但毕竟还是有少部分的成功创业者,激励着我们成为那少部分中的一员。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王健林简介

     王健林,男,汉族,1954年10月24日生于四川省苍溪县,1970年入伍,1986年从部队转业,毕业于辽宁大学,曾任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连续8年蝉联北京首富。

     兼任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

;

王健林34岁踏足房地产,南山住宅第一桶金,38岁通过改制成立万达_百度

   王健林在部队生涯17年,1986年,王健林从辽宁大学毕业,获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位,毕业后,王健林调任陆军学院管理处任副处长。后来响应国家\”百万裁员\”的政策,1986年离开部队转业,被任命为大连市西岗区政府的办公室主任。 在1988年,王健林接手了负债累累的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担任住宅开发公司经理。这一年也算是王健林的创业元年,从此王健林踏入了房地产行业。

   1988年王健林34岁,这一年对他来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王思聪出生,二是王健林开始进军房地产行业。

   王健林任职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经理后,对公司内不合理的规定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一旦发现哪些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就会立马进行修改,甚至将其废除。 比如当时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之所以负债很多,是因为该公司处于西岗区政府的庇护下,不思进取,更是依靠西岗区政府给的指标,如果一家公司总是靠某些后台来等指标,那么这家公司将会慢慢失去活力,所以这一年,王健林带领所有员工将坐商改为行商,摒弃以往公司靠开发指标的惯性思维。 虽然王健林之前没有接触过房地产开发相关的知识,对这个行业很陌生,但是王健林的改革手段很强硬,主要来自于他骨子里的那种铁血般的军人作风。尽管之后王健林的管理规定被证明是正确的,但是整个过程是曲折的,在王健林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处于垂死边缘的公司渐渐恢复了一些生机。

   就在王健林接手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这一年,他率领下的公司接下了 南山住宅的开发项目 。在开发这个项目的时候,王健林的改革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之前员工做项目的时候无所作为、不思进取,导致工程延误,甚至工程质量也差强人意。但是现在不少人对公司改变了印象,同时也开始认可王健林的能力,作为委派王健林来担任该公司经历的区政府领导也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虽然 在王健林的带领下,南山项目取得了一些收益,但是对于公司所欠的债务相比依然微不足道。

   王健林通过南山住宅取得了第一桶金,但是公司还欠着巨债。于是王健林想到了别人不敢做的项目\”旧城改造\”。 当时旧城改造项目拆迁回迁问题杂,成本高,再加上牵扯一些 历史 遗留问题,没人愿意去做。但是王健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接下了这个难啃的骨头。王健林拿下这个项目的时候,也没信心从这个项目中获取多少利润,但是当时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实在没办法发展下去,因为当时开发项目都需要配额,但是西岗区住宅公司拿不到配额,如果能够接手旧城改造这个项目,就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从而拿到配额。王健林心想只能硬着头皮去做了。

   当时在大连市政府的南面,有一个十分不雅的棚屋区,基本都是殖民时期建造的日本房子,冬天里面十分寒冷,里面没有装暖气。王健林仔细思考了改造棚屋区的可行性。研究了房地产方面的知识后,王健林决定做出以下几点改变,第一改变是突出大高层概念,准备建起来30层的高楼,这些高楼后来被称为\”万达高楼\”,第二是在设计上进行了创新,不仅推出130多平米的大户型,还率先在屋中设计了明窗大厅,更是采用了铝合金窗户,第三是为每套房间建造了洗手间,在当时并不是所有普通住房都配备洗手间,只有县团级身份的人才有资格使用,后来带有洗手间的房子卖出去之后,纪委有关人员还要王健林提供买房人的身份,看看他们是否有资格购买带有洗手间的房子,不过这一要求被王健林拒绝了。

   后来\”旧城改造\”项目大获成功,让人没想到的是,棚屋区改造后的800多套房子被标上每平米1600元的天价后,竟然在一个月内便销售一空, 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也因此获得了上千万的利润,不但还清了之前的欠债,还有盈余。

   当时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有区政府背景,因此算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很多体制都严重地束缚着企业的发展。就在王健林思考企业之后的命运时,一个好消息传来了, 1991年国家体改委和大连市体改委决定在大连选出3家先进企业,作为东北地区第一批股份制试点的公司。

   王健林想通过这个名额获得对公司进行全面体制改革的机会,当时体改委看到王健林的积极态度后,给了王健林一个名额, 王健林获得这个名额后,1992年将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制成立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此王健林开启了万达的辉煌时代。

   王健林15岁参军,军旅生涯17年,32岁任职大连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你知道王健林怎么发家的吗

     王健林为什么这么有钱?相信很多人很好奇王健林怎么发家的致富的?下面我整了王健林发家史揭秘。一起看看吧。

  王健林怎么发家的

     在中国的顶级富豪榜上,马云和王健林分别代表着两类不同产业的发展,马云的成功离不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而王健林可以说是靠着传统的房地产业一步步打拼上来的,王健林早年的时候在政府单位任职,后来其政从商,他的发家史让人好奇。

     在万达版图上,可以看到庞大的产业群:房地产开发重资产,轻资产),电影产业链电影院线、投资、发行),旅游产业链酒店、旅行社),高科技 文化 产业链秀,电影乐园,动漫),消费产业链百货,ktv,游艇, 儿童 游乐),体育产业马德里竞技俱乐部,盈方体育),金融百年人寿,快钱),还有以万达广场为平台的o2o。在这些产业群中,已经有两个世界第一:商业地产、电影院线,还有若干中国第一。

  

     世上没有白来的富贵,来看看王健林是怎么成功的吧

     弃政从商,看准了就要去试

     受家庭的影响,15岁的王健林就从四川来到东北,入伍参军,并且在28岁就成为了一名正团职干部。在1987年,为了响应国家 百万裁军 的号召,王健林告别了自己18年的部队生活,转业后,王健林来到大连市西岗区区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但很快,本认为仕途无量的王健林竟弃政从商,通过企业改制的机会,创建了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迈入了房地产这个圈后,万达的第一桶金是大连市政府北门的棚户区改造。这是一个多少有些无奈的举措,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万达拿不到当时房地产开发项目所需的配额,只能承接旧城改造这个不被看好的工程。王健林作了大胆的尝试,铝合金窗、防盗门、改明厅、设洗手间,这些现在看来的 小儿科 ,在当年都是创举。万达在这个项目上赚了近千万,更重要的是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全国首家进行旧城改造的企业,迅速做大了企业规模。

     敢闯敢试不是蛮干。王健林如此界定两者的区别: 敢闯敢试是看准了去试不怕失败,忙暗示没有目的的驱赶。 看准了,也就是把握大方向。

  

     机遇猎手,准确卡位时代

     不怵官场,往来自如,天生的大院气质,言出必行的个性,这样的王健林颇显神秘 在很多人眼中,受政府青睐的万达似乎游离于市场竞争之外。王健林的父亲曾是省级官员,加上18年的军队生涯以及转业后在国企的经历,让王健林深谙政府之道。他对大政方针、行业趋势、发展 热点 始终抱有远超普通中国商人的热情。他是这个时代最出色的机遇猎手,发现了最厚的雪 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最长的坡 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大机会。万达的成功不仅是因为产品的成功,更因为它能准确卡位时代。

     很多开发商至今对商业地产的理解是做持有型物业收租,这种立意就比万达差了许多。万达的商业地产不只做收租物业,而是改变城市功能、结构的产品。市长们对万达广场的追捧,是因为它有把城市非中心变成中心的能力,这是地方政府业绩的孵化器。

  

     借东风,企业要顺势而为

      做企业一定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 王健林如是说。他善于借势,2002年,万达尝试向商业地产转型,首先想到了要与世界500强公司合作。为了说服沃尔玛,他亲自数次登门 拜访 相关负责人,竟然不得入其门。后来还是通过政府人士的牵线,才最终达成合作。在万达初期扩张中,和世界500强公司站在一起的小公司万达,增加了与政府谈判拿地的筹码。

     如今宾主易位,沃尔玛要拜访王健林,也要提前若干时间预约。在2008年之后的快速扩张时期,万达将政府的势能运用到了极致;而收购AMC,更是借到了文化产业热的东风。 亲近政府,远离政治 是王建林的 名言 ,他认为万达获得超越发展,是因为它能做 国企不会干、民企干不了 的事情。王健林曾在一个国企培训局给很多国企领导讲课,他在课上说: 今天民营企业已经不是过去了。如果出现一批500亿规模、未来上千亿的企业,民企也能办大事,国企就会彻底没戏。

  

     风光背后,不为人知的狼狈过往

     我们只看到如今王健林作为首富的风光,却不知道他狼狈不堪的过往。

     创业初期,王健林曾经从政府手中接下一个做了一半的项目,但是签完合同以后突然遇到全国 治理整顿 ,贷款就变得非常困难了。为了启动这个项目,王健林需要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当时的情况是有土地做抵押,所有的手续也都健全,但找了几十家银行,没有一家愿意贷给他。这个项目可以说是让王健林追悔莫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健林有一段时间九天九夜都睡不着觉,不管是吃安眠药还是打针都没有任何作用,以至于到后期整个人开始精神恍惚。第十天早上,王健林在开会的时候倒地昏迷了,被急送到背景的一家大医院治疗。如果不是北京的医生治疗得当,也就没有现在的万达,可能精神病院会多个病人。

     除此之外,王健林在投身商业地产的时候也曾 触礁 。2000年,在万科地产做减法退出商业地产的同时,王健林开始投身商业地产,但因为不懂规划设计,造一座楼,就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而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万达。因此,王健林在三年的时间里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

     后来,王建立在创新中研究了一个办法:提出一个模式叫城市综合体。即做一个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旁边可能做写字楼,再做城市的商业街,再做一些公寓。把这些公寓、写字楼卖掉,现金流就有了。从此,万达开始走向了一条康庄大道。

  

     2004年,商业地产遭遇宏观调控,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业务发展困难加之较大的舆论压力,很多人劝说王健林退出,但均被这位曾为军人的 硬汉 拒绝。王健林说,人生没有迈步过去的坎儿,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首先你要研究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有创新的精神。除了这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品质,是要有执著的精神,要不怕失败,要千锤百炼,百折不挠。回顾王健林的发家史,我们可以 总结 出三点体会。

     1 . 敢闯敢试。在王建林的成功学里,这一点是最重要的部分。正如他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如果勇敢迈出第一步去尝试,那成功的几率就有50%,但如果不试,成功的几率只能是0.

     2 . 创新求变。要想不断获得成功,就要不断创新。如果只做别人做过的事情,只走别人走过的路,就不可能比别人更成功。

     3 . 坚持到底。仅仅有胆量和创新是不够的,因为所有的创新都可能面临失败。创新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能经过一次或者几次的失败就轻言放弃。如果认为自己的选择和方向是正确的,就一定要坚持。

  王健林:创业初期3年被告222次

     ● 贷款无门,在银行走廊里耻辱的站着!

     初期创业,接下了一个转手项目。但签完以后突然遇到全国 治理整顿 ,贷款就更困难了。为了启动这个项目,就要去找贷款,需要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给我。

      后来政府指定我找某银行行长,但前前后后找了50多次,每次都躲起来。

     有时候见到他了吧,他从后门跑了,我在走廊傻等;有的时候在走廊里堵他,他说 好好你这样,你下周二来吧 ;等我再去,他出差去了。当时就为了拿到这笔贷款,有的时候一站就是一整天。

     当时站在走廊里面这种感觉,这种耻辱,觉得太卑贱了。

     ▲90年代年轻时的王健林

     ● 疲于应付官司,可能很多人要去闹事

     做商业地产的时候,最早因为不懂,造一座楼,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在初期的三年当中,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我们。

     我前三年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成天在打官司,哪还有精力经营?客户就是这样,他的出租回报率没拿到理想中的10%、20%就来告我。

  

     如果输了,可能很多人就扯着横幅上街上去闹事。

  王健林的创业感悟

     1.奋斗可以发现和把握机遇

     创业我认为勤奋很重要,这点我深有体会。由于我是个转业兵,在创业初期,对房地产行业一点儿也不了解,很多同行笑话我,他们评价,我早晚会从哪儿来回哪儿去。所以我下决心,先学习,在接下来的4到5年的时间里,我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白天正常上班,晚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学习。我相信勤能补拙,奋斗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

     万达最艰难不是创业初期。创业初期中国是短缺经济,那时候盖房子,供不应求。

     其实最艰难就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转型做不动产、商业地产的时候。没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参照,也没有金融的资本能够支持,完全靠自己去摸索,摔了很多跟头。我曾经说,我们记录自己创业的过程当中,前后当了220次被告,这个过程是最艰难的。

     有人问,为什么这样一些困难都无法阻止我的脚步?你不转型也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了,也有着非常好的生活了,应该说你的梦想也实现了。为何还要努力?

     这就是你的目标问题,你的定位问题。那时我们已经创业接近十年了,个人生活应该说完全满足了,但是企业还是小企业。那时候有一个梦想,就是做成常青企业或者百年企业。我们觉得单纯做地产的模式不够常青,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短期行业,在任何国家差不多就四五十年的历史,工业化差不多完成了就萎缩,所以我们寻找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 商业模式 ,果断选择这个来做尝试。应该说就是一种自己心中的定位,自己的目标决定自己能够坚持走下来。

     2.创业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质

     其实,任何人都具备创业的条件,但是创业是否成功就不一定了。有一句话, 先行者大部分会成为先烈,少部分会成为先进 。所以创业者中,肯定死得多、活得少。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要好,要经得起磨难,要有坚持精神,这恐怕比所有的智慧、商业模式要强得多。很多人创业不成功,就是稍有一点困难就退回去了。就像我们前四年成天忙于打官司,公司里若干同志都劝我:老板,不要搞了,我们卖地产挺好的,何必再搞这个东西呢?后来我给大家说五年为限,如果再这样的话我就退回去,但是五年之内我们一下子找到感觉,成功模式出来了。所以我自己体会,还有我看到朋友、若干成功的大企业例子,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坚持精神。

     我看过中央电视台的一个 广告 一句话叫: 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广告是忽悠,其实做过事业的人、尤其事业比较成功的人大多数有这个体会!只有敢想才有敢干,只有敢干成功的几率才大。所以,我觉得要勇敢走出第一步,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能什么时候只是梦想,只是想。要把梦想变成现实,勇敢走出第一步是最重要的。

     3.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成功学

     现在创业的80后、90后,你们千万不要相信市场上的什么《致胜百招》什么《商场圣经》等等。

     因为个体的成功就是 条条大道通罗马 ,成功人士绝对有若干不相同的模式和经历,或者是特殊的偶然事件等等促成的,绝对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成功模式。所以,这些所谓的绝招、点子不好使,他成功用这招好,你跟着去了绝对不成功或者说成功几率极小。

     如果成功的模式靠一本书、靠人指点一下就行,那这个社会上没有失败的人。根据我自身的 经验 ,我现在接触的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的特质,每个人都有不同创业的 故事 ,都走了不同的路,所以我相信成功一定是不同的路,一定是不同的体验。你们真的想成功:第一要有勇气,第二要敢于探索,第三要不怕失败。

↓↓↓下一页更多精彩 王健林 创业故事 ↓↓↓

  

王健林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他前后投资了哪些方面的产业?

王健林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他前后投资了哪些方面的产业?王健林是靠什么发家致富的?他前后投资了哪些方面的产业?

   王健林靠着时代的机遇和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靠房地产发家致富。他投资了许多产业,有商业,房地产,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

   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出生,万达集团董事长,为2013年中国首富,2018年在 胡润百富榜 排第五位。王健林是在部队出身的,在大连陆军学院进行学习,后来就读于辽宁大学,毕业后担任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他发现了商机弃政从商,打算投资房地产,在1992年成立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 王健林以房地产业起家,最初依靠旧城改造项目,是找人借注册资金, 为旧城区装防盗门,厕所等,再通过广告推广,使他赚到了不少的钱。

   有了这次机会后王健林越做越大,后来开始租售房地产,因为房价的持续上涨,万达房产生意火爆,赚的富贵荣华。房地产行业做大后,他开始做商业地产,开业万达广场,酒店等设施。在2012年进军文化产业,成立了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包含电影制作,影视制作、影视产业园区、舞台演艺、娱乐场所,文化旅游等行业。涉足文化和旅游后,万达集团利润不断增加,在2013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王健林以中国首富为榜首。

   王健林能成功的原因无非就是时代的机遇和自身的勇敢。他凭借着 先挣一个亿 的目标和信念走到了今天,这与他的军旅生涯分不开,在部队的日子造就了他坚韧不服输的品格,他敢闯敢干,凭着一股热血去借钱筹资,开公司。他抓住企业改制的机会,去做旧城改造。在遇到公司困难时,他以身作则,带领员工奋斗,造就了一个不平凡的公司和不平凡的团队。

王健林:从中国“首富”到中国“首负”,万达创始人的风雨沉浮录_百度知

   出生于四川苍溪的穷孩子,从军17年,不放过任何一个填充自己的机会,一步一个脚印,在大连谱写出自己的商业传奇。

   他热爱足球,喜欢歌声,曾被称为“最接地气”的中国首富。

   他秉持着军人严于律己的风格,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他本该叱咤商坛,风光无限。

   2019年,仅一年的时间,他的资产从1566.3亿元狂跌至883.9亿元,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从第四位,跌至第14位;他就是那个“口出狂言”要我们:“ 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的王健林。

   本期子牙童趣商将锦囊就带大家一起了解霸气侧漏的万达王健林。

   1954年10月24日,王健林出生在四川省广元苍溪县元坝镇的一户比较贫穷的家庭中。

   他的父亲王义全是一位老红军战士,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光荣退伍。

   (一)小时候

   退下来的王义全被安排成了一位林业工作者,在工作之余,他经常和大儿子王健林讲述自己在部队的故事,讲他的经历,这让小小的王健林十分震撼,父亲也成了王健林心中的大英雄。久而久之,王健林打心底里对解放军崇拜起来。王健林想要成为一名军人,这个思想不可动摇。

   穷人家的孩子往往很早懂事,父母去工作后,王健林就是照顾四个弟弟的主力军。1958年,4岁的王建林随父母一起离开了元坝镇,转而到阿坝州金川县生活。

   在那里,王健林上了小学和中学。因为他是家中孩子的大哥,父母一直要他给弟弟们树立榜样,王建林也是十分好学,他的成绩一直不错,各方面都不让家人和老师担心。

   15岁,中学毕业的王健林进入了当地的营林处当职工。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的王健林,撇不下内心的渴望,工作一段时间后,辞去了工作。

   他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过兵的人对部队和国家都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王义全也曾为军人,他十分支持孩子参军。

   就在王健林即将16的岁这一年,他来到了东北,成为了吉林省军区某驻地的一名军人,从此,他开始了长达十七年的军旅生涯。

   (二)军旅生涯

   东北的冬天多冷啊,即使王健林打小开始吃苦,也没有想到部队的生活会苦到这种程度。

   大雪了封山,战士们却进了山,为了锻炼战士们的体能,也为了让战士们拥有适应环境的能力,他们要在银装素裹的大山里攀援,在茫茫的雪原上徒步行走。

   这对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来说,考验的可不仅仅是体力,还有对意志力的磨炼。

   作为军人的儿子,作为红军的后代,王健林怎么会向部队训练低头呢?参军之前,母亲可是跟他说过:“你父亲也是老军人了,你当兵要争取超过你的父亲”的呀。

   王健林咬起牙关,积极投身部队生活,第一年,他就当上了“五好战士”。

   适应了部队生活的王健林渐渐对别的事 情感 了兴趣,他觉得自己有着大把时光,为什么不去充实自己呢?他思虑再三,最终报了辽宁大学的函授班,成了一名学生。

   因为是军人,身份和岗位都有些特殊,王健林和部队其他的战友一样,在部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完成课业。

   1974年,王健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党员。

   也是这一年,自学3年的王健林在自己20岁的时候,拿到了辽宁大学的毕业证,成为了一名大学生。部队的生活造就了王健林十分自律的性格,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也坚持健身、学习的习惯就源于此。

   1978年,王健林的部队生涯开启了新的篇章。他在部队晋升的同时,进入了大连陆军学院学习,并于一年后顺利毕业。

   毕业后的他留在了大连陆军学院当参谋,在岗位上工作表现不错,后又被调动至宣传处工作。

   从没有接触过宣传动员工作的王健林迷茫了一瞬,这份工作对他来说既新鲜又十分具有挑战,但晃神之后的王健林十分兴奋,挑战就意味着有了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机会,他拿出刚进部队是的那股子冲劲儿,一头扎进了宣传工作中。

   当你犹豫不决时,不如把胆子放大些,跨过去,你就会遇到更好的自己。王健林就是这么做的。

   1983年,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的王健林进入了辽宁大学党政专修班,并于3年后获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士学位,顺利毕业,这短时间的学习,也为他从商奠定了基础。

   (三)毕业

   从学校毕业后,王健林回到大连陆军学院管理处任副处长。

   王健林回忆自己的部队生涯时曾说过,自己能够坚持下来,靠的不是身体的强健,而是“一直要坚持到底”的信念。人做任何事,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是什么也做不成的。

   1986年,王健林32岁,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他从部队转业了。转业后王健林成为了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的办公室主任。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那个时期,中国的“创业大潮”风靡了全国各地,到处都是“下海”经商的人,受到创业大潮的影响,怀着一定可以成功的心, 王建立放弃了现有的美好生活,开始做房地产。那一年是1988年,他34岁。

   刚进入房地产行业,王健林帮助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解决了当时迫在眉睫的债务危机,顺势做了公司的总经理。

   一年后,适逢中国国企改革,王健林接管公司。那一年他遇到了第一个创业难关——资金不够、没有项目。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王健林跑遍了亲戚朋友的住处,等借到了钱,拿到指标后,又到处找项目。

   当时的市领导批给了他政府北侧的一块地。那块地是好家个国有企业因为改造费用太高,收不回成本而拒绝做的旧城改造项目。

   王健林不怕,他投入所有的资金,还欠了钱,孤注一掷地进行了“旧城改造”。

   他别出心裁,在处住宅里设计了明厅、独立卫生间,还配备了防盗门、铝合金窗户……即使当时定价比很多地方的房子都贵,但1000多套房子,一个月就卖光了,王健林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一千多万元。

   1992年,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制成立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王健林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他接了个政府干了一半的工程。

   没成想刚和政府签完约,就突然遇到全国“治理整顿”。为了2000万的启动资金,王健林做了所有资产抵押,但还是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款。因为项目是从政府手里转出的,当时政府也给他的帮助,指定了一家银行给他贷款。

   刚觉得瞌睡就有人递枕头的王健林立马出发,去找这家银行行长办手续,但没想到的是,前前后后找了50多次,每次都找不到。

   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行长却一推再推。他一天天地去,却看不到希望。

   没有办法,王健林又去找了另外一家银行,但不管他如何努力,都贷不到钱。在这个一筹莫展之际,有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发放债券。一个民营企业发债券,还面向市场保证回报率,这是多么大胆啊。

   但没想到,王健林就真的有这个魄力这么做了。债券的发放使万达从悬崖边一步步退入安全线,王健林也从破产的边缘往回走了。

   在1993年初,解决这个项目的全部后续问题时,王健林的精神开始恍惚,他9天9夜睡不着觉,吃药也毫无用处。直到第10天,王健林一头栽倒在会议中,他才开始接受治疗休息。

   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家为拉动内需,取消了福利分房政策,明令禁止单位集资建房,商品化住宅时代到来了。

   王健林从这时候开始意识到,房地产会有大变化,他决定改变公司经营策略,进军商业地产。

   2000年,万达为了引进人才,打响品牌,果断参加了千里之外的深圳举办的住交会,他不仅重金赞助,还租下300多平米的展厅,惊讶了举办方,打响了万达名字的同时,王健林亲临现场举办专题招聘会,最终将200位精英人才,纳入麾下,从深圳带回了大连。

   千禧年,有了人才、名气和资源的万达开始了转型之路。

   (四)转型

   2002年,48岁的王健林提出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在建筑群的基础上,建造以商务办公、餐饮酒店、商业零售、公寓、 娱乐 于一体的“城中之城”。随后又借沃尔玛等国际企业的助力,开商场影院,“杀”入 旅游 业,文化创意产业……

   2006年,万达集团成立自己的酒店管理公司,次年,万达百货正式成立,万达成了中国第一个进入此行业的商业地产公司。

   2013年,净资产860亿元的王健林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富,次年,万达上市了,紧接着的几年,王健林又多次问鼎中国首富的宝座。

   2017年,在各个方面“大手大脚”的万达负债了。由 于海外投资过多,万达资金链断裂,补不上欠款的王健林开始将手中13个万达城,70多家酒店,37家万达百货,数十家万达广场,长白山度假区……公开对外出售。就算这样,财务上的大窟窿也没有填平,到了2018年,万达的债务高达4205亿元,没有办法,王健林继续变卖产业。

   2020年,新冠疫情严重,万达电影城关闭数月,外界几度传闻万达即将破产。这一年,王健林暴瘦不止,仿佛一夜间变老了不少。

   2020年中后期以及2021年初期,经济复苏,万达重获新生,电影院更是获利颇丰,加上之前的产业变卖,王健林终于将负债减少到了2000亿以里。

   多年蝉联中国首富,登过顶,跌过跤,王健林始终不向命运低头,总有那么一些人,能从底层走向辉煌,“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既能白手起家,相信王健林亦能在晚年力挽狂澜,解救万达。

   —END—

   金闪闪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