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和意义道理

典故: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

  释义:战国时,有一次赵王打算发兵进攻东边的邻国燕国。当时,苏秦的弟弟苏代正在赵国,立刻向赵王进谏。

  易水岸边,有一只蚌张开两片硬壳晒太阳。有只鹬见了,把嘴伸进蚌壳里去啄蚌肉。蚌急忙把硬壳合上,钳住鹬的嘴不放。鹬啄肉不成,嘴反被钳住,便威胁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得干死。”蚌毫不示弱地回敬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这鹬就得饿死!”就这样,蚌和鹬在河滩上僵持不下,正好有个渔翁经过这里,见到它们死死缠在一起,谁也不能动弹,便轻易地把它们一起捉住拿回了家。

  苏代讲完这个故事,接着说:“赵国进攻燕国,燕赵两国交战不止,消耗国力,就像鹬蚌相争,恐怕我们西边强大的秦国,就是得利的渔翁。希望您仔细考虑一下。”

  赵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进攻燕国的年头。

  道理:比喻两相争执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利的局面。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