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率的水有多深,你知道吗

逾期率的水有多深,你知道吗?(上篇)

1 

动态池计算逾期率的六种方法

先解释一下本文会用到的概念:

贷款余额:

至某时点借款人尚未偿还的金额。计算使用时,金额可以是本金,也可以是本金+利息,也可以选择是否包含核销(被算作已损失的坏贷款)。

逾期期数:

以逾期一个还款周期作为逾期一期,记为M1,对自然月还款的产品,M1表达的逾期天数不固定。M1+表示“逾期1期或以上”。

动态池,简单来讲就是计算的合同是动态变化的(一般来讲是持续增加的)。它的分子和分母计算的都是当前时间点的数值,所以新增贷款的金额会对这个“逾期率”产生影响。特点是在新增放款很多时,逾期率会变低,因为新增放款的肯定还未发生逾期,因此增大了分母。所以在一个产品刚上线、爆发式增长时候,动态池的逾期率都不会高。

 

动态池主要的计算方式是统计时间点的逾期金额 / 总金额。本文将介绍以下六种计算方法。每次只改变一个变量,如M1变为M3。

小编认为,这六种计算方法,只要行业统一,任何一个都能反映出逾期问题,差的只是保守程度和时间拖延的问题。但是在方法不统一的时候,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逾期率进行对比,就会有很严重的误导出现。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逾期率的不同计算方法,我们假设了以下一组数据,包括5笔在还贷款。这组数据的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本金100,000,12期,月息1%,每期应还金额均为8884.88。粉色标注代表当前这一期贷款的还款情况。为方便展示,仅保留1位小数。为了让读者清晰的看出不同逾期率计算方法下的不同结果,我们假设的这些数据逾期贷款占比很高,请重点关注不同方法计算出的逾期率差距。 

图1-逾期情况(点击查看大图)

方法1—以贷款本息作基数

计算方法1采用贷款本息余额计算分子和分母。贷款本息余额相比常用的贷款本金余额多了一份利息。 

分子:M1+(逾期1天及以上)贷款本息余额

分母:总贷款本息余额

逾期率

= ABCD的贷款本息余额)/ ABCDE的贷款本息余额)

= 408,704.43/ 417,589.31

= 97.87%

 方法2 – 以贷款本金余额作基数

上一个计算方法使用了贷款本息余额。但方法二选择了贷款本金余额作为基数,即贷款余额中只有本金,没有利息。目前来讲,用贷款本金余额来计算是主流。 

分子:M1+贷款本金余额

分母:总贷款本金余额

逾期率

= ABCD的贷款本金余额)/ ABCDE的贷款本金余额)

= 384,230.24/ 393,027.15

= 97.76%

这方法1和方法2看起来并没有很大差距,是因为分子分母都变成了本金,分子分母都减少了。

但是要注意,数据中贷款使用的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等额本息中,前期还的利息多本金少,后期还的本金多利息少。相比两种计算方法,贷款前期逾期多的贷款,用贷款本金余额计算的逾期率会低一些;而贷款后期逾期多的贷款,用贷款本息余额计算逾期率会低一些。如果还款是等本等息,两种计算方式没有区别。

方法3 – M3+贷款本金余额

在前两个方法中,分子使用了M1+的贷款余额。但是在方法3中,会把逾期率定义为“逾期3期或以上”的逾期率,分子会采用M3+的贷款本金余额。 

这个计算方式也是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计算方式。对于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总额。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

分子:M3+贷款本金余额

分母:总贷款本金余额

逾期率

= BCD的贷款本金余额)/ ABCDE的贷款本金余额)

= 292,115.12/ 393,027.15

= 74.32%

很明显,逾期率下来了一大截。

需要补充一下,银行有明确地规定逾期3个月就应该算作不良率。但是对于没有明确计算标准的网贷机构,不良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可能是逾期3个月、 7个月或其他时间。把计算方法中的M3+变为M7+,会起到一个拖延逾期表现的作用,在放款量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会让动态池的不良率更好看。 

方法4 – 扣除核销

核销的贷款被算作是损失,体现在损益表上。对于银行来说,核销有明确的标准,需要证明确实无法回收才可核销。但是对于网贷机构,一般到达一个逾期期限就可以计入核销了。

逾期率中是否需要计入核销贷款,从体现逾期情况角度,扣除核销有其合理性。毕竟历史那么多核销的坏账,依旧算贷款余额,会影响当前的真实情况。而核销的贷款会体现在净核销率中。对于本文,暂定M7及以上贷款为核销贷款,不记计入贷款余额。

分子:M3+贷款本金余额(扣除核销)

分母:总贷款本金余额(扣除核销)

逾期率

= BC的贷款本金余额)/ ABCE的贷款本金余额)

= 192,115.12/ 293,027.15

= 65.56%

因为D逾期了8期,是核销贷款,不被算在分子和分母中。去掉了这笔核销贷款,分子分母都少了相同的金额。逾期率也好看了一些。

 方法5 – 以合同金额为基数

在前几种方法中,分母使用了贷款余额,即用户剩余未还的金额。但是方法5中分母使用了合同金额,即合同的所有本金。在用户不断还款的过程中,贷款余额会逐渐减少,但是合同金额一直不变。所以,使用合同金额来做分母,会使分母扩大很多。

分子:M3+ 本金贷款余额(扣除核销)

分母:在还贷款的总合同金额(扣除核销)

逾期率

= BC的贷款本金余额)/ ABCE的合同金额)

= 192,115.12/ 400,000

= 48.03%

4个未核销合同,合同总额40万,和使用贷款余额相比,分母一下扩大了很多。 

方法6 – 应还未还 

应还未还是指,用户当期应还但还未还的本金。比如正常一个12期贷款在第一期就逾期了,逾期的本金贷款余额是这12期所有的本金。而逾期的应还未还只有这1期的应还本金,相差了10多倍,严重缩小了分子。贷款期限越长,贷款余额和应还未还计算出来的数据差距越大。而且应还未还还具备拖延暴露逾期问题的效果。

分子:M3+ 应还未还本金(扣除核销)

分母:总在还贷款合同金额(扣除核销)

逾期率

=BC的应还未还本金)/ ABCE的合同金额)

= 64,351.7/ 400,000

=16.13% 

由于分子变小了很多,算出来的逾期率也非常小,仅有16%。和方法1的97%达到了80%多的差距。 

 其他计算方法 

为了能让逾期率变得更低,还有将逾期回购,风险金补偿算入逾期率的方式。被回购的,或者被风险补偿金补偿的,都不算逾期,逾期率就是0了。那样就完全违背了“逾期率”本身的意义,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2 

小结

看过了动态池下用六种不同方法的逾期率后,大家可以看出不同的计算方法甚至能有80%多的差距。鉴于现在监管并没有规定出一个统计的计算方法,所以市面上的逾期率也是花样百出。在通过“逾期率”判断资产质量的时候,可得小心才行。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