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50是骂人的话(骂人二百五的由来)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来没有过中断,因此哪怕是汉语中的很多日常俗语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来源,这也是很多老外认为中文难学的原因之一。像很多老外就搞不明白:“二百五”一个普通的数字,在中国为什么是骂人的话呢?

  对于“二百五”这个词的来源有下面这样一个民间传说:

  战国时期,为齐国效力的苏秦被刺客暗杀。齐王为了找出刺客,假意宣布自己早有杀苏秦之心,要赏给刺客一千两黄金。结果有四个贪心的傻瓜主动来领取赏金,结果全部被齐王杀死。因为四个人平分一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十两,所以“二百五”就成了“傻瓜”的代名词。

  不过本鬼认为这个传说应该是后世编造的,“二百五”不可能是由此而来的,理由如下:

  一,根据现在可知的史料和考古发现,基本可以确定苏秦并非死于刺客之手,而是其燕国间谍的身份暴露后被齐王杀死。如果说在苏秦之死这个故事中有一个“二百五”的话,那不是什么来领赏金的贪心鬼,而是错信苏秦结果给齐国带来大灾难的齐王。

  二,根据现在已知的文献记载,“二百五”这个词的产生时间不会早于明清时期,甚至就是在清朝的《康熙字典》中都没有收录这个词。“二百五”在中国民间开始广泛使用大概是清朝中后期,距离苏秦之死已经过去几千年了。

  那么“二百五”怎么来的呢?

  从明朝中期开始,中国的通用货币由之前的“钞本位”向“银本位”过渡,白银成为商业活动中的主要货币。而当时每五百两白银被称为“一封”,那二百五十两自然就是“半封”。“半封”谐音“半疯”,也就是“傻子”。久而久之,“二百五”就变成了“傻子”的代名词。

  另外,当时中国的另一种重要通货币就是铜钱。而每五百枚铜钱称为“一吊”,二百五十枚铜钱自然就是“半吊”。因此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二百五”也是“半吊子”的同义词,意思为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