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讲武堂”栏目《<使命召唤14>中的残酷战役 德国老兵怎么看?》一文的续篇,旨在从另一个角度,讲述游戏展开中呈现给我们的历史战役
在诺曼底战役结束后,美军部队一路向东高歌猛进。作为《使命召唤14》主角所在的部队,在1944年8月到9月,第1步兵师几乎没有遭遇顽强抵抗,便以极小的伤亡前进了数百公里。然而,随着靠近德国本土,美军的后勤压力也与日俱增,同时,他们还遭遇了一道坚实的屏障——这就是齐格菲防线。这道工事从德国北部不断向南延伸,一直修建到了瑞士边界,在1944年秋,德军便准备以此为依托,阻止美军深入德国腹地。
>>点击参与《使命召唤14:二战》众评活动,赢取钻石兑换心仪奖品
亚琛
《使命召唤14》主角丹尼尔斯在“持续伤害”一节的开头叙述道:“我们以为解放巴黎之后就快回家了,但我们的麻烦才刚刚开始。”随着镜头不断闪过,一座支离破碎的城市也出现在了玩家的眼前。
这座城市就是亚琛,它位于齐格菲防线的外围,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虽然当地位于一个群山环抱的洼地中,并没有重大的军事价值,但对双方来说,它却有巨大的宣传意义:在德国人眼中,亚琛凝聚了日耳曼民族的历史,是一种精神图腾;而对美国人来说,亚琛将成为其第一座攻陷的德国城市——这会成为其踏上德国土地的最好象征。
《使命召唤14》游戏截图,正如主角丹尼尔斯所言:“但我们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当时,亚琛的守备工作被交给了第246国民掷弹兵师,这支部队在1944年9月刚刚完成组建,指挥官是46岁的维尔克上校(Gerhard Wilck)。由于其成员多半是老弱残兵,其战斗力其实非常值得怀疑。
作为上级单位、第81军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第246国民掷弹兵师严重缺乏训练和磨合。不仅该师的军官互不熟悉,许多人员甚至是在开赴前线时才加入了队伍……有鉴于此,让该师在原定时间(9月20日)投入战场的举动并不明智。”
令情况雪上加霜的是,上级还不断从第246师抽调兵力——尽管后来该师获得了一些卫戍部队的增援,但即便如此,该师都处于绝对劣势。
对德军高层来说,亚琛守军的前景无疑是惨淡的,他们也并没有将赌注完全押在的守军身上。相反,其真正的设想是,让亚琛成为一座绞肉机,一旦美军在巷战中被削弱,他们就会发动反攻,并给对手制造惨重损失。正是因此,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城外的预备队上——这支部队就是党卫军第1装甲军,该军的麾下包括了第3装甲掷弹兵师、第116装甲师及党卫军“蒂芬塔尔战斗群”,而在这座千年古城的外围,美军第1步兵师将与他们展开一系列较量。
第246国民掷弹兵师师徽,上级对该师的评论是:“让该师在原定时间(9月20日)投入战场的举动并不明智。”
第246国民掷弹兵师师长维尔克上校,他后来被任命为亚琛城防司令
1944年夏,第116装甲师曾在诺曼底之战中元气大伤。秋冬之交,该师虽然得到了补充,但实力并未完全恢复。令情况棘手的是,开赴前线途中,他们因空袭遭遇了严重的延误。当先头部队抵达时,情况已经变得极为危急。
此时,亚琛已几乎被包围。第116装甲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进行反攻,以打开前往市区的道路。但和诺曼底的情况一样,迎接德国人的是猛烈的弹雨。
第116装甲师师徽,因为其徽章上的猎犬图案,该师经常被称为“猎犬”师
第116装甲师师长齐格弗里德·冯·瓦尔登堡,他后来晋升为少将,他这样记录在亚琛周边的战斗:“美军的表现十分良好,这和预想的大不相同”
第16装甲团第2营是进攻部队的一部分,该营的作战日志这样记录12日的一次行动,他们负责攻占亚琛东北5公里的小村维尔瑟伦(Wurselen),以便在美军封锁线上打开一个突破口:
“在我军炮兵的火力准备之后,坦克从维尔瑟伦东北的阵地发起攻击。敌人很快注意到了动向,并向我们的阵地发射了猛烈的炮火。在维尔瑟伦以北1.5公里的交叉路口,有猛烈的反坦克火力……我们的坦克最终撤回了威尔登(Weiden)。”
在维尔瑟伦布防的美军士兵,可以看到,整个城镇遭到了炮火的严重摧残
随后几天,为打破包围圈,第116装甲师始终和第3装甲掷弹兵师进行着徒劳的尝试,但这些尝试大多宣告失败,同时,美国方面的指挥官也相信,真正迫在眉睫的时候到了。他们不断向第116装甲师施加极大的压力。
该师的师部副官弗里茨·福格尔桑少校(Fritz Vogelsang)写道:
“在猛烈的炮火打击之后,美军在今天(10月15日)进攻了装甲侦察营。随后爆发了惨烈的战斗,装甲工兵营的第3连被包围,并陷入了绝望的战斗。只有在最后一刻才通过碉堡内的地下电话线同外界取得了联系。除了第3连之外,其他单位也遭遇了惨重的损失。”
最终,第116装甲师不得不放弃解围企图,师长冯·瓦尔登堡上校(Siegfried von Waldenbrug)带着遗憾的口吻回忆说:
“防御和反击的双方发生了变化。这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战斗,部队的伤亡十分高昂。美军的表现十分良好,这和预想的大不相同……最终,亚琛被包围了,即使第3装甲掷弹兵师参战也无济于事,所有部队只能做到各自为战,因为敌人的炮火实在是非常猛烈。”
第1步兵师各部队在亚琛之战中的部署图,其中第26步兵团的目标是市区,而第16和第18团则在外围阻挡德军解围部队
而在更西面,党卫军的蒂芬塔尔战斗群最初进展顺利,其中一个分队——林克战斗群(Kampfgruppe Rink)甚至在11日突破了封锁线,并最终进入了亚琛。他们的成功与狂热的战场表现不无关系,因为就在不久之前,他们曾经过了一座遭遇空袭的城镇。作为该战斗群的一名成员,彼得·沙夫(Peter Scharf)写道:
“在迪伦(Düren),有妇女被冲击波拍碎在墙上、被烧焦,我们不得不用小刀将她的遗体刮下来。”
但另一方面,这次战斗也让林克战斗群伤亡惨重,彼得·沙夫回忆说:“整个营实际是目无反顾地冲进了弹雨中。”在306名成员中,有139人阵亡和重伤,最后只有不到200名官兵进入了城市。另情况更为尴尬的是,在城防司令维尔克上校和战斗群指挥官林克少校(Herbert Rink)之间又发生了龃龉。维尔克后来写道:
“在入城之后,这些党卫军我行我素,林克少校告诉我:‘很遗憾,我们只接受来自党卫队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命令——因此,我只能有条件地接受指挥。’
我突然意识到,林克少校此行还有一个任务,这就是对守军的行动进行监视。我感到非常愤怒……但就在我们对峙时,一支美军部队袭击了指挥部。我和林克少校不得不像普通士兵一样,用‘土豆削皮器(即手榴弹)’抵挡敌人的攻击。幸运的是,这次突袭最终被击退。”
亚琛之战期间,守军司令维尔克上校(右侧佩戴勋章者)和一些部下在商讨战局
最初的慌乱之后,德军很快组织起来,利用了市区的建筑节节抵抗。就像《使命召唤14》中的情况一样,美国人很快见证了巷战的惨烈和残酷。躲在下水道、地下室和废墟中的德军频繁发起伏击,迫使美军时常反复清缴清剿每一个房间。另外,因为街道瓦砾遍布、视野有限,坦克也无法发挥火力,另外,德国人还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反击行动,并给美军制造了极大的麻烦。
《使命召唤14》“持续伤害”一节、描绘亚琛巷战的战斗截图(上),以及历史上该师士兵在坦克掩护下扫荡市区的历史照片
其中一次进攻发生在10月17日,地点是市中心的法尔维克公园附近。一名林克战斗群的幸存者回忆说:
“当时我们奉命对法尔维克公园的北部展开反击,在突击炮的支援下,美国人显得惊慌失措,我们几乎是直接冲入了他们据守的散兵坑中。随后,机枪声响起,接下来是各种其他种类的炮声,但这些并不能阻挡我们。一辆突击炮被召唤过来,乒乒乓乓的子弹打在它的装甲板上,我们一度相信它被摧毁了,但令人惊讶的是,它仍然在娴熟地停车、开火,直到清除了视野内的全部敌军火力点!
在压制了全部的美军火力之后,我们开始向仍在射击的美军散兵坑发射致命的火力。但同时,即使在双方近在咫尺的时刻,美军的炮兵观察员依旧在召唤炮击。转眼之间,公园的大地开始摇晃,泥土像喷泉一样飞上天空,灌木丛支离破碎,甚至树根都被连根拔起。许多德国士兵被击中,在17点,我们被迫停止进攻,整个公园内都是双方士兵的尸体。”
在亚琛市中心作战的美军士兵,其前方的掩体是一门被德军遗弃的反坦克炮
林克战斗群的下一个战场是奎伦霍夫酒店(Hotel Quellenhof)。10月18日,美军第26步兵团的一个营对当地发起了猛烈炮击。当晚,林克战斗群的士兵赶来增援,并击退了美军的数次攻击。为降低步兵的损失,美军决定动用当时最重型的武器——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它们被直接拉上街头,近距离轰击德军的据点。其炮弹的威力极为可怕,按照美军的记录,仅在一天内,M-12型便向9个据点的德军发射了64发炮弹,这些建筑统统被夷为平地,一家电影院内驻守的德军连队被直接活埋。另外,为了支援第1步兵师,第28步兵师也将一部分兵力投入了巷战。
德军的压力与日俱增,赫伯特·林克少校回忆说:
“10月19日,战斗群的左翼在丕平大街、克洛维大街和罗兰大街陷入了逐屋巷战。因为敌军迂回到了其侧翼,因此他们只能选择撤退。在烟雾弹和掩护火力的帮助下,他们穿过了一个接一个的防空掩体,并最终抵达了克雷菲尔德大街……我们的弹药补给已经下降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虽然在夜间,有一些德军运输机投下了补给箱,但有一半落入了敌军手中,而我们手中的弹药仅仅够坚持两个小时而已。”
通过一刻不停的炮击、爆破,美军向着亚琛市中心前进。10月21日,美军抵达了亚琛的中心地带,并将炮口对准了维尔克上校的指挥部。在绝望之下,维尔克上校决定投降,但来自林克战斗群的士兵却拒绝服从这一命令,他们决定在夜幕降临后分散突围,最终,只有10名官兵成功抵达了城外的友军阵地。
美军第1步兵师战地军报《星条旗报》对亚琛沦陷的报导,该师也是《COD14》主角所在的部队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使命召唤14:二战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