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中国的人口红利等因素,中国诞生了大批To C的高市值互联网巨头,2C的领域高速发展,而2B领域一直不温不火。近两年来,在C端流量饱和,B端数字化转型来临的背景下,中国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已经慢慢将触角延伸到了B端。“To B or not To B,结果还是To B”已经成为业内探讨的重要话题。作为典型的TO B领域,云计算一直是各巨头的必争之地。过去十年内,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在高速成长,IaaS领域呈现出高度竞争的状态,且布局相对趋于稳定。如何在云计算领域加强企业服务成为巨头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海外,在Salesforce、Workday等SaaS公司异军突起,而传统企业服务巨头Oracle,SAP也积极在向SaaS模式转型。时至今日,美国企业服务市场的每个领域,基本上都有SaaS成功的身影。而中国的大部分SaaS企业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阿里云不做SaaS,但会不断开放PaaS层能力
随着IaaS领域竞争的白热化,如果只做IaaS层, 最终客户只能通过资源价格来选择厂商, 这一层对于企业只是简单的成本节省的计算:各个厂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日趋雷同,企业客户无法根据差异化价值来进行选择,更无法深入的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加快业务创新与迭代。 在企业对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有强烈需求的情况下,PaaS能够帮助企业和伙伴以更高的效率完成业务系统的开发、定制和集成。效率的提升意味着业务系统开发门槛的降低,人员和系统的成本降低,最重要的是,迭代速度的提升。业务更加敏捷,就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和引领业务变化,帮助企业做强做大。所以,建设好PaaS 层的能力至关重要,PaaS同时也会赋予SaaS建设更多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进入2019年以来,云计算在走过大规模的IaaS投资阶段后,领先企业纷纷开始在PaaS加速布局。
今年三月,阿里云正式发布“不做SaaS,倡导被集成”的生态策略, 坚定的承诺让伙伴来做更多更好的SaaS,把企业服务的空间交给对业务领域和企业有深度认知的伙伴。与此同时发布了SaaS加速器,作为阿里云SaaS生态战略的具体落地体现。SaaS加速器是SaaS生态的商业平台和技术平台, 其存在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伙伴更好的做SaaS,卖SaaS,服务好企业。SaaS加速器的商业平台包括集市和阿里云心选两种模式,帮助伙伴利用阿里的渠道,品牌,资本等优势,加速SaaS的商业售卖和服务,获取更多的客户,增加业务收入和客户粘性,跨越SaaS业务增长的鸿沟,成为SaaS独角兽。技术平台则可以帮助ISV完成SaaS产品的开发,上云,定制和集成。这意味着,阿里云将利用自己的核心优势,专注于IaaS层、PaaS层的成熟度、稳定性和连接能力的打造,为伙伴提供完善的云基础设施,云平台与数据处理体系。在此之上,阿里云开放技术能力,将SaaS的打造开放给优质的生态合作伙伴。SaaS加速器计划发布以来,阿里云一直秉承着这个理念和思路,专注得为合作伙伴开拓SaaS市场,加速SaaS业务拓展和产品构建。
无论是做SaaS还是PaaS,最终都是帮助企业解决一个问题:如何通过业务系统的高效构建和修改,去满足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业务需求。伙伴的领域Know-How,加上阿里云商业和技术侧的加持,这可能是一个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满足业务诉求的有效解决方案。
企业:PaaS or SaaS,自研或购买
云计算2.0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客户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的IaaS,而是融合生态协同效应与行业定制化需求的IaaS、PaaS、SaaS一体化云服务。关于如何构建企业的业务系统,从原始需求衍生出来,企业可以有基于PaaS基础上自建业务系统(Build),或者是购买、定制SaaS(Buy)这两个选择。
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来说,不同的企业规模和能力,也决定了企业对于自建或者购买会有不同的选择。综合看, 会有“大型企业自建SaaS”“大型企业购买/定制SaaS”“中小型企业自建SaaS”“中小型企业购买/定制SaaS”这四个不同的构建模式。阿里云希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为不同的场景提供相应的方法和路径,去解决企业客户的痛点和难点。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首先自建业务系统意味着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和人员管理难度。企业的业务流程越复杂,建设难度相对越大,周期越长,所需投入就越多;其次,自建业务系统的迭代速度依赖于自有IT人员的带宽,优秀的业务开发人员是人才市场上的稀缺资源,自建往往不能跟上企业需求快速发展的节奏。所以,如果大型企业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使用合适的架构和云服务,如阿里云的中台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企业完成企业的PaaS搭建,在此基础上降低业务系统开发维护的难度,并提高开发的效率;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阿里云心选去获取产品质量和服务均有保障的SaaS,同时,阿里云也会开放APaaS(应用PaaS)的平台能力和工具,帮助企业降低开发门槛、提升开发效率,解决定制迭代慢的问题。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它可能没有能力去自建SaaS,本身也不需要PaaS的多样性,他们更多在乎的是如何快速搭建应用,而这一点,APaaS刚好可以完美解决,包括购买之后定制效率不高的问题也能解决,甚至有些能力强的成长型公司用了APaaS以后,可以直接自建SaaS。
绝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的需求仍然是:在哪里能购买到既适合企业使用场景又有品质保障的SaaS?现在国内的SaaS公司非常多,但品质参差不齐,阿里云心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案。作为SaaS加速器中的重要一环,阿里云心选是由阿里云去挑选”质量最优、服务最优、口碑最优”的精品软件,云市场官方自营品牌背书,提供优质云上软件服务,更安全、更便捷,整个的核心就是从产品的供应链上把控品质,满足企业一站式应用需求。目前心选SaaS的品类也在不断扩充中,据悉,在9月底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也会公布第三批心选SaaS。
ISV:不同类型,殊途同归
SaaS市场的前景毋庸置疑。由于SaaS产品的丰富多元,SaaS生态的多层纵深,不可能出现巨头通吃的局面。只有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才能瓜分这一块巨大的蛋糕。阿里云,也在积极寻求和不同种类的ISV的合作模式。不管是大型的ISV和中小型的ISV,阿里云提供非侵入式、非独占式的能力,让伙伴可以自由选择。
第一,对于传统管理软件厂商而言,阿里云的SaaS战略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随着被集成不断深入,西门子、SAP、金蝶等国际和国内顶级的ISV与阿里云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全球最大CRM软件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也宣布将战略性的联合阿里云向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和支持。在SaaS市场上,强强联合是最佳选择。
第二,对于SaaS创新厂商来说,他们往往面临构建难、定制难、缺平台、缺商机这些痛点。阿里云SaaS加速器能够为这些厂商提供应用开发、集成、上云、售卖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去解决他们的痛点和问题。具体来说,SaaS加速器将以云市场为核心,解决合作伙伴规模化、商业化的难题;以PaaS技术为核心,提供便捷式开发工具为合作企业满足定制化服务开发提速;以上云工具包服务“组合拳”的形式,为生态伙伴提供阿里云迁云底层技术,保障伙伴应用上云的安全、便捷和高效,并能显著提升客户应用的使用体验。
第三,对于有客群的渠道伙伴,可以利用阿里云提供的业务生成能力,快速构建客户群需求的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特别是具备行业知识的合作伙伴,由于行业纵深和其专业性,其价值无法被忽视。目前阿里云已经建立了总经销商、区域经销商等多种渠道,多种模式的体系。实现了全国企业客户多层次,多方位的覆盖。
第四,对于系统集成商来说,阿里云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产品矩阵,能够帮助他们满足客户定制的需求,提升定制效率,降低集成成本等。如SaaS加速器中囊括的ApaaS——0代码/低代码开发平台,以及全域集成解决方案等。
有人说,中国企业愿意为软件付费的意愿,以及为SaaS付费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但是阿里云认为,客户从来不是为软件或者硬件付费的,他是为价值付费的。只有让客户认可价值,付费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而SaaS是给企业客户呈现商业价值最直接和高效的一种产品形态,阿里云真正在意的是,帮助合作伙伴推出的SaaS产品,是不是能够直击企业痛点,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并且在企业客户需求满足的情况下,进一步产生价值。
阿里云SaaS战略,即SaaS加速器发布至今,也已经累积了不少成功的案例。第一个,畅捷通和SaaS加速器合作以后,成功SaaS化,通过云市场的商业运作,其产品上线三个月营收破千万;第二个,阿里云和浩鲸科技共建了党建云这个新产品,上线后共覆盖了27个省市,400万多党员,帮助浩鲸扩大了市场规模。第三个,云梦网络与SaaS加速器合作,在企业建站市场里面不断开阔,合作一年半,云梦网络就获得了五万家的新增客户,企业年收入已达亿级,这也是SaaS加速器产生的首个营收独角兽。第四个,夺冠互动和SaaS加速器合作,提供了各个细分行业的小程序,已获取了5000家的客户,而且绝大部分客户来自三四五线城市,成功抓住了下沉市场。第五个,在行业纵深方面,百胜软件和SaaS加速器的RPA合作,总共实现了188个流程,这些流程自动化的场景已经覆盖了85%以上的零售行业的场景;谷瞰信息通过和SaaS加速器的宜搭合作,产品开发周期就从半年缩短到1个月,项目交付周期缩短了2/3,研发成本投入降低为原来的1/10。医院个性化需求的得到满足,大力推进了传统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面对快速增长的SaaS市场,未来,阿里云将仍然用开放的心态,与云生态合作伙伴共赢并进,携手迈入全面云的新征程。阿里云在SaaS生态上又会有何新进展,敬请关注9.26杭州云栖大会!
本文作者:婧含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