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1》自动枪械历史科普(绍沙M19)

风君子博客

  一名美国大兵正穿着从德军手里缴获来的机枪手专用钢制防弹衣,摄于法国,1918年。请注意他的绍沙1915式机枪正斜倚在后面的沙袋上,枪身上带有一个帆布防尘罩。

  美国大兵们不愿使用绍沙——他们根据该枪名称的法文发音将其讹成了“Show-Show”,和他们在国内接触过的刘易斯机枪相比,绍沙看起来粗糙得多。不久美军士兵们又发现该枪可靠性、射击精度都不够好,枪体重心靠前而且重量偏大。更有甚者,美军战史中曾有记载,说新加入法军防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如同缴械一般被法军逼迫着扔掉手里的刘易斯,换上了法制绍沙。名义上,换装的理由是当地奇缺美制.30-06步枪弹,而实际上更重要的原因是协约国部队需要巩固合作精神,他们的装备、后勤体系必须整齐划一——哪怕牺牲掉一两样优质装备。

  尽管有着许多负面评价,但下面这段文字还是表现了绍沙优秀的一面,此外还有许多大战中关于绍沙射手们英勇表现的嘉奖事例。

  “白天德国人停止了炮击,但大雾和浓烟让我们看不见并不遥远的马恩河。我们能听到绍沙和步枪以及其他机枪的枪声,但我们还没来得及看到这些武器,我们前方几码外B连的一些士兵从大雾里冲了出来。他们说德国人正在涌过我们正前方的浮桥,就在刚才B连的阿瑟·萨维奇中尉(Arthur S. Savage)接替一名阵亡的绍沙射手扼守浮桥我方一端,在激烈的作战中,萨维奇中尉以身殉职。”

  ——《马恩河要地》(The Keypoint of the Marne),1930年,埃德蒙·布茨(Edmund L. Butts)。

  在劳伦斯·斯陶林(Lawrence Stalling)所写的《美国兵》一书中,提到默兹-阿尔贡战役中美军第35步兵师的一名绍沙射手在牺牲前曾连续干掉了4个德军机枪火力点,在阵亡时他正准备拔掉第5个机枪火力点。这本书还记录了美国海军陆战队传令兵富兰克·巴特(Frank Bart)的英雄事迹:战场上德军机枪组挡住了全连的进攻道路,巴特拿起一挺绍沙连续干掉了两个德国机枪组,为占有打开了前进的通路,事后他被推荐授予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

风君子博客

  坚固的前瞄具永久性地安装在枪管螺套上,如果想要对准星进行校准,那么可以用一把大扳手轻轻转动整个螺套。

风君子博客

  绍沙后瞄具上带有V形槽缺口照门,标尺分划间隔为200米,从200米到2000米(这一最远距离可能过于乐观了)。整个瞄准基线偏向左侧以适应射击时射手的身体姿态。

风君子博客

风君子博客

  给绍沙弹夹装弹时,需要一只手拿着子弹,先把子弹底部放入弹夹,另一只手则把弹簧端板向下滑动。之所以绍沙的20发弹夹会弄成半圆形,大椎度的8毫米里贝尔步枪弹是决定性因素,图中这个弹夹明显处于短装状态(即有意不装满)——因为其弹簧已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而弹力减弱。绍沙操作手册规定在装入弹夹前,枪机应该拉到后方,保险也应该关闭,但这样做容易让外部的尘土从抛壳口进入枪内,造成故障隐患。此外雨水和战场上的各种碎屑也会通过弹夹上硕大的壁板镂空进入枪内——这镂空设计原本是为了方便副射手在行进间观察绍沙的弹药剩余情况,以便及时为其更换弹夹——法国人是一心一意要让绍沙提供行进间火力。装入弹夹时,先把弹夹的前端插入机匣下方的凹陷部位,然后把另一端向上抬直到被卡紧固定为止。

  糟糕透顶的改造

  随着数量充足的美制.30-06弹药陆续从美国本土运抵欧洲战场,法国决定开发一种能够发射美国子弹的改型绍沙。这样在给美军阵地补给物资时,就不必为步枪(美军使用的步枪仍然发射美制枪弹)和机枪(使用8毫米里贝尔步枪弹)准备两种不同的弹药了,能省去许多麻烦。法国人乐观地把改型看成是小菜一碟,认为只需要更换一根具有正确的弹膛和枪管尺寸的新枪管即万事大吉,这项工作随即被交给了斗士公司。改型之后的绍沙上原有的C形弹夹被换成了更为普通的长方形16发弹夹,前握把的安装位置也作了相应调整,更加靠近两脚架;为了适应美制子弹的弹道特征,瞄准具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正式采用了这种改型绍沙,将其定名为1918式0.30英寸口径绍沙自动步枪。

  绍沙最初设计和制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配用低威力的8毫米里贝尔步枪弹;由于M1886式8毫米里贝尔步枪弹椎度很大且底部带有厚厚的突出底缘,这给抽壳动作提供了不少方便,保证了长后坐自动方式的正常完成。而相比之下,美制.30-06步枪弹威力更大,后坐也更剧烈,其弹壳几乎没什么椎度,底缘也较薄;这些差异再加上绍沙结构和制造方面的瑕疵,最终导致的结果则的确有那么一点儿“灾难性”的色彩

风君子博客

  把拉机柄后拉到机匣最后方并锁定,绍沙便处于待发状态,如果需要射击,射手只需要用右手拇指打开保险即可。

  绍沙1918射击时,枪管和枪机组件会被比8毫米里贝尔步枪弹强大得多的力量向后猛推,射击时间稍微长一点改型绍沙就会因过热而卡壳,或者干脆因机件受力过大而导致断裂。弹壳修长而又缺乏椎度的美国枪弹非常容易在抽壳时发生卡涩,抽壳器要么是“抽壳未成身先折”(即抽可器自己折断),要么就是霸王硬上弓——把弹壳底缘整个撕开。绍沙1918另一个问题的肇事者是Demaison & Buffetaut公司: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分包商提供给斗士公司的绍沙枪管大多弹膛加工不正确。绍沙制造中的漫不经心和疏于检验使得大量存在致命问题的机枪配发到对此一无所知的美军手中。

  看上去似乎有足够的理由可以对8毫米绍沙抱以蔑视,但实际上那些糟糕的0.30英寸口径绍沙1918才是让绍沙遭到激烈批评的罪魁。提供给美国远征军的18000支绍沙1918中大多数几乎不堪使用,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支有幸保存到了今天。正是由于绍沙1918在美军中的恶名,后来首批性能更优的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BAR装备部队时,美军官兵一片欢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8毫米绍沙的总产量具说达到了大约247000支,其中斗士公司生产了227000支,圣沙蒙制造了20000支。战后绍沙仍然在法军中继续服役,直到后来被更先进的夏特勒罗尔M1924式轻机枪所取代。值得一提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从法军淘汰的过剩的绍沙还先后被比利时、希腊、波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军队所采用。

风君子博客

  8毫米里贝尔M1886Dam)普通弹采用48谷无烟发射药和气动性能较好的198格令(12.87克)船尾形弹头。椎度很大的弹壳设计让射击时的抽壳较为容易,但是该弹突出的底缘也给供弹造成了严重问题。

风君子博客

  皮革和帆布制成的射手备件包可以存放许多用于维护和保养绍沙机枪的必备工具。按照1917年美军印发的使用手册,备件包内通常装有:3件套清洁杆、枪管清洁刷、油壶、煤油罐、手动抽壳器、枪管护套清洁器、枪管螺箍、清洁器以及M1917式断壳抽壳铤。其他物品还包括防空用瞄准具以及弹夹检修工具。

  瑕不掩瑜

  今天一些绍沙的收藏者几乎都是对绍沙的严厉批评意见最为坚决的反对者,他们中许多人都说自己曾经射击过绍沙1915式机枪,而该枪的表现非常不错。但不管怎么说,绍沙的确有那么一点儿小毛病。

  在射击绍沙时,射手会发现该枪射击可控性不够好。枪管组件及相关零件后坐的行程和速度都较大,枪体会不断以两脚架为支点发生晃动,在射手看来,瞄准基线会绕着目标不停地“划圈”。绍沙的射速较低,每秒钟只能发射4发——相比之下刘易斯机枪每秒可以发射10发——这似乎本应让绍沙的射击可控性更好,但实际上绍沙射击时就如同骑着一辆装了实心前轮的自行车从楼梯上往下冲!

  绍沙机枪的人机工学方面的设计的确存在不少问题,该枪携行和立姿腰际射击的舒适性都不好;此外该枪的装填和使用也很不便,在发生卡壳故障时就更难以排除。

  绍沙的两脚架结构简单,两只支撑脚不能进行长度调节,但可以折叠收拢在机匣两侧。脚架可以绕顶端转动,这样可以使枪体略微扭动以便保证瞄准具的水平。在远距离射击时射手会把两脚架向前伸出,支撑在地面,但是其稳定性并不足以让射手在卧姿进行长时间精确瞄准。

  V形槽后照门和尖削的柱式前准星能在各种光线条件下让射手对目标进行精确瞄准;但是绍沙的瞄准具设计仍然有改进的余地:后瞄具本可以设置在更高的平台上,这样射手就不必缩着脖子来让前后瞄具对正;而这样也可以减少枪体撞痛新手面颊的可能性。如果绍沙对400米外目标的射击精度较差,那么该枪2000米的最大射程还是相当诱人的。遗憾的是,绍沙的瞄准具没有设置风偏修正功能,许多刚出厂的绍沙据说射弹都偏向瞄准点的右上方。

  绍沙还有一个华而不实的附件,这就是防空用瞄准具。这种瞄准具为环形,采用卡接方式,平时就收存在射手工具包中,如果那些会飞的嗡嗡叫的东西逼近了,射手就把它拿出来装上。但是从历史记录上看,似乎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绍沙曾利用这种瞄准具打下过什么敌机。

  绍沙的小握把造型粗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铆接在机匣上未完工的长方形木块。虽然小握把的安装角度比较适中,但因为造型关系,其握持感觉并不好。扳机护圈较大,冬季佩戴手套也能操作;同时护圈也很坚固,在战地环境中可以防止因磕碰损坏扳机。绍沙的前握把看起来有点“滑稽”,它更像是什么工具的握把(比如锥子等),其安装位置并不是为了立姿和卧姿射击提供更好的支持,而是因为弹夹正好位于全枪平衡点位置上。美国后来使用的绍沙1918上的小握把改变了安装位置,挪到了弹夹前方,这可能要算是绍沙1918唯一真正有效的改进了。

  在非待发状态下,拉机柄后方机匣上很大的长方形开口可能会造成外界尘土等异物进入枪体;在将拉机柄拉到最后时,长方形的抛壳口也导致异物进入。令人疑惑的是,1917年法国曾制造过一套专供绍沙使用的金属防护口盖样件,但却最终没有采用。

  绍沙钢制管状的枪管护套上开有许多圆孔,这为枪管提供了不错的散热性能;但在实际使用中也会有不少外界杂物通过这些开孔进入,影响使用性能。绍沙的枪管长度仅为17.5英寸,因此需要配备一个大型枪口消焰器——因为枪口部位会存在未能完全燃烧的火药气体。但法国人似乎对此并不够重视,直到1917年初,新出厂的绍沙才配上了这种重要的夜战器材。

  给绍沙更换弹夹要比别的机枪更为麻烦,因为前者的弹夹呈半圆形,且位置安排也比较特殊;如果说有什么优点,弹夹的释放杆到算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其两端突出机匣两侧,在两脚架折叠起来后还可以卡挂在这个突出部位。

  机匣左侧小握把上方设有尺寸较大的火力选择开关,其功能设置我们已经在前文作过介绍。绍沙的枪带吊环安装在枪体左侧,设计较为合理,可以很方便地背在肩上携行或挎在颈部用于行进间射击。

  缺少赞誉的开拓者

  军事史学界有人认为,绍沙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型突击步枪。这种观点当然有自己的依据:绍沙使用金属冲压件制造,具有火力选择能力,采用大容量可拆卸弹夹,总体布局基本呈直线型。绍沙和今天严格意义上的突击步枪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绍沙没有采用中间口径枪弹——当时威力相对较低的里贝尔枪弹还没有出现。

  抛开这些理论上的期盼,事实仍然是事实——绍沙远远无法满足战术需要,而当年正是这种战术需要催生了绍沙。从根本上说,绍沙的设计是对战场现实环境一种并不完全正确的对策;而其制造中使用的新式工艺也并不够成熟;在许多方面,绍沙对使用者“不够友好”,使用该枪会给射手带来一定的危险性。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