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信息化中台战略

本文由CIO发展中心根据小米高级总监汤学旭在“首届ITeX供需博览会暨聚智云平台发布会”上的演讲整理

在8月9日,CIO发展中心举办的首届ITeX供需博览会上,小米高级总监汤学旭为参会嘉宾带来了《小米集团信息化中台战略》的精彩演讲。汤学旭介绍小米的信息化发展过程,并重点介绍小米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信息化规划模式以及小米的中台(业务+数据+技术)建设。

小米高级总监汤学旭

小米集团信息化历程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小米信息化程度,汤学旭以视频的形式,介绍了小米的现状、小米的使命,以及小米IT的复杂度。汤学旭说,目前小米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市场中排名进入前五、国际小米网覆盖了28个国家和地区、涉及19种语言。小米拥有极其复杂的业务形态,包括:每个国家的发展历程、IT信息化程度是不一样;拥有有品、小米之家、自营电商以及各种分销、零售的业务等,所以小米信息化程度也非常复杂。经过多年的建设,小米信息化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同时对业务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随着研、产、供、销、服等一系列平台的逐步建设完成,目前小米信息化已经走到需要做出选择的十字路口,以指导未来的建设方向。

那小米的信息化是如何飞速发展的呢?主要分为三阶段:在2010-2015年,在小米成立之初聚焦电商,整体的发展是围绕着电商在做IT,主要搭建小米网电商系统建设和仓储、物流、售后、客服系统建设。在2016-2017年新零售的出现,使小米全面扩展进入新零售的领域,开始了供应链系统建设、线下销售系统建设、集团财务和内网应用建设。2017-至今,小米发觉整个研、产、供、销、服是个非常长的链条,开始深化推广,包括:集团ERP深化、深化集团财务和内网应用、供应链系统推广、部门构建、资源整合,并在2017年成立了信息部。

信息部在深化推广时,遇到很多问题,一、如何整合提升信息化能力?针对小米的业务管控特点,如何打通应用、数据等多层面的藩篱,实现各类应用的合理部署?如何实现信息化能力的整合和全面提升?二、如何确定总体技术路线?小米前期系统建设采用套件+自研的并行技术路线,未来的信息化蓝图应如何勾勒?什么先做?什么后做?哪些用套件,哪些自研?遵循什么样的技术路线?三、如何针对未来趋势进行布局?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为业务模式创造了可能,完成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后,小米在新技术、新业务领域应如何布局和发力?

总体来说,小米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业务发展需求、信息化自身发展要求以及行业变化趋势等三方面。了解面临的问题后,信息部开始考虑如何规划信息化建设。通过反复的思考和高层对话,在信息部成立了规划组,优先规划出IT发展方向:IT应用以业务价值为目标,流程驱动所有的IT应用。并引入了一些非常好的架构方法,不断的开发系统,形成了现在的小米集团信息化规划的模式:IT规划与业务蓝图设计并进。

大多数电商的电商系统都是自研,很少外面采购。在小米的电商系统中,从硬件的生产研发、供应链管理、销售体系、服务领域,以及基本的IT架构都是需要重新整合。在这过程中,信息部遇到了巨大一个冲击,自建的系统与采购的系统,如何去融合?实现敏捷?

这就不得不说到中台。

小米三大中台(业务+数据+技术)建设

业务中台–从业务说起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快速响应变化、前瞻性发掘客户需求、迅速提供满足业务创新所需要的资源能力…这些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僵化的前台组织和服务模式已经逐渐落后于市场环境,迫切要求企业构筑平台化的服务能力。而平台化服务能力,则具体体现在中台的建设上。

每个人对中台的理解可能不一样,但中台本质是一致的,即企业快速响应前台业务的灵活变化、为业务创新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能力支撑,实现前台与后台的弹性适配。构建中台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核心要务,成为IT战略规划中的组成要素。在中台建设中,需要规范化的服务接口、一致整合化的数据、容器化的技术组件以及弹性的基础设施。并结合业务情况,判定是否真的需要中台,于是我们参考了业界优秀的案例包括移动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等,再结合其业务发展历程及业务现状,整理了我们中台架构的核心方法论,一是企业如何共享服务,二是如何为业务提供便利。

通过中台架构方法论和规划方法论,信息部提出了小米业务中台建设三年战略,包含了持续优化、构建中以及待新建的系统,纵向分为企业战略、业务执行、业务支撑、数据治理四部分。在2018年成立时,系统还是比较分散的;在2019年,主要围绕中台的架构调整、技术体系下沉,强化运营配置中心三方面,实现绝大多数的共享服务,让小米复杂的业态共享一套体系,更好的支持业务;在2020年,期望整体完善,不断的持续优化。

数据中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今天大家都在谈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转什么?从企业内部来讲,是想如何把一切都数字化,大企业讲数字化转型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但现在有些小企业已经做得非常好。系统很简单,但是可以把企业的百十家或者几百家店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上下架,甚至是每次的价格变更,每个操作人员的动作,都放到系统里面做记录。

数字化转型,业务是基础,核心是数据。在数据分析及使用过程中,小米主要面临3大问题:

数据极度分散:数据都分散在各系统中,没有形成统一共享的数据资源池;各业务域数据尚未形成统一口径,数据从指标层面上未能很好整合。
数据指标混乱:数据分析功能偏重于日常统计分析,需建立完备的能支撑精细化管理需求的指标体系;需建立完备的业务分析逻辑,通过建立全面的业务分析场景,“用数据说话”,进而完成趋势预测、异常甄别、辅助决策。
数据工具量少:需要一站式的访问入口、可视化和交互性更强的数据展示方式、支持移动端访问。

从数据整体来讲,一般分为数据采集、数据清洗,形成数据集市,最后数据分析员才可以在BI去做分析,并提出改进流程,提高业务发展。下图是小米数据中台的架构,底层是大数据平台的基础,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搭建了一系列的应用。为了解决以上数据问题,小米信息部成立了X DATA团队专门做数据,更方便地让分析人员在系统上直接分析全部门的任何数据、做报表。只要在权限管控内,分析人员直接得到对应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小米想从业务端沉淀数据,在共享到X DATA大数据分析,然后发现问题在反馈到业务系统中解决问题。

在数据中台上还需要运用一些关键技术,包括:大数据离线计算、趋势预测、实时计算、自然语言处理、可视化分析、图像识别等。

数据中台对业务运营产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生产监控、日常运营、经营管理、战略管控等方面。最底层的是生产监控管理,如实时运营监控、实时风险监控等;第三层是日常运营型分析,如日常统计分析、操作统计分析等;第二层是经营管理分析与考核型分析,如商业洞察分析、人力资源分析、财务分析、部门绩效考核等;顶层是战略管控与预测型分析,如战略绩效分析、行业对标与企业经营预测分析。

通过对数据中台的建设,小米真正意义上开始走上数据驱动的路程。数据驱动小米的设备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服务以及IOT和互联网业务,产业+互联网格局逐步成熟。数据驱动小米进步,体现在精细化运营、智慧物流探、产业互联网等方面。现在全球都在建仓,到底在什么地方建仓合适,怎么去建仓?这都是要数据分析才能得出。

未来,大数据是为人工智能准备的。

技术中台–更敏捷的开发效率

前面讲的都是偏业务线、偏分析的,但核心最终还是要回归到IT的本质,更敏捷的开发效率才是IT最终的目标。在早期烟囱式的建设中,企业拥有众多的研发团队,但团队人员的基础不一样,工具不一样,面临:重复建设、质量无保证,横向打通困难、技术栈混乱,严重阻碍业务中台建设等问题。

业务&数据中台拥有强大炮火群,为前台业务快速响应直接提供支援,而技术中台是为中台服务提供高度模块化零件&武器库,大幅缩短业务中台建设时间,提高业务中台稳定性。小米通过技术下沉,把最标准的东西沉淀出来,包括IaaS容灾、机房、数据中心)、PaaS中间件、研发平台、数据平台)、监控、开发过程的代码,全部陈列到底层,形成技术中台。

以代码为例,以前小米是以PHP开发和Java开发为主的,各种语言开发的系统层出不穷,随着业务的发展,开发语言的统一也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在小米技术中台的三年战略里,开发语言将全部统一到Java和go的开发平台上,以便于降低技术中台公共设施部分的运维开发难度。

快速稳定响应是数字化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技术中台的价值是高效、稳定和低成本。技术中台的演进路线是从领域化、到标准化,最后走向平台化,相对应的目标分别是快速、稳定、数字化。在技术中台架构中,非代码级可以往下面统一,代码级可以用语言来统一,例如在mi-grpc RPC 框架中,包括:消息通知、通用数据库、代理联动追踪分布式数据库等。

最后,汤学旭介绍两个小米信息技术团队开源的技术中台的产品:Gaea和Naftis。Gaea 是基于 MySQL 协议的数据库中间件,目前在小米网的国内国际业务及中后台系统中得到广泛使用。Naftis通过任务模板的方式来帮助用户更轻松地执行Istio任务。用户可以在 Naftis中定义自己的任务模板,并通过填充变量来构造单个或多个任务实例,从而完成各种服务治理功能。积极拥抱开源,体现了小米信息技术部在技术创新方面无止境的探索。

 

 

 

原文:http://www.sohu.com/a/339097922_120067713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