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戴森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并不是让女生的头发卷得更自然,也不是让 Tony 老师多卖出几张卡,而是它们制造的吸尘器,让鸡毛掸子这种上世纪家家必备的清洁工具,彻底从每个家庭以及……熊孩子的恐惧中消失。
V11 无绳吸尘器无疑是这个品类中的集大成者,无论高达 185 AW 的吸力、长达 1 个小时的续航还是价格。
如果非要吹毛求疵,V11 大概深深戳中了当代年轻人的三大痛点:没那大的房子,没那么大的臂力,以及……没那么多钱。
深谙中国消费者心声的戴森,决定推出了一款兼具性能和重量,同时价格良心的吸尘器——戴森 Digital Slim 轻量无绳吸尘器。
轻,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从提包装盒上楼,到开箱把玩,Digital Slim 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轻,真好。
尽管没有打上 V 系列,但这款 Digital Slim 却处处透着前辈 V11 的影子,相似的外形,相同的横向尘桶设计,同样配备了 LCD 液晶屏。
相比 V11,Digital Slim 整机重量的减轻了 30%,手持模式下 1.5kg,整机只有 1.9kg,连体积都减少 20%。
为了不成为健身器材,戴森这次没有清理任何库存零件,而是重新设计了全部的部件。比如机身采用一体化成型的设计,将机身和手持把手合二为一,吸尘杆也变短变细。
甚至连主吸头的体积和重量都减轻了 40%,这对用户使用体验其实影响很关键。很多人不选择扫地机器人,正是考虑了吸尘器的灵活性,可以人为地去清洁比较复杂的场景,这就需要频繁地抬起吸头,绕过排插和线缆,跨过门槛和台阶,刷头又是距离支点最远的地方,每轻一点,都能换来成倍的轻松。
戴森也没有放过支点,Digital Slim 重新设计了按键、手柄的部分,按钮变成了贴合手指的弧度设计,手柄直径缩短,手柄下方做了一个凹槽。
如果你长期使用戴森,你会发现每次单手抬起吸尘器时,你其实是利用中指和食指作为支点,Digital Slim 的手柄在握持的时候,食指可以可以紧紧地贴合在按钮处,发力的时候明显更省力。
更轻的整机重量,更短的吸尘杆,更好的握持手感,更灵活的操纵,Digital Slim 对身材娇弱的女生和老人非常友好。即便对于长期使用 V11 的我 ,Digital Slim 也给了我一些意想不到的价值。
V11 对我来说基本上就是个陆地武器,毕竟把一个近两公斤的重物来回举过脑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 Digital Slim 则让我对墙顶上觊觎已久的陈年老灰动起了清剿的念头。
轻,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轻,没有牺牲吸力
马达是带动叶轮产生真空吸力的关键,它的转速决定了吸尘最核心的能力——吸入功率。
这次 Digital Slim 搭载的 Hyperdymium 旋速马达比 V11 的小了 15%,但是转速依然高达 120000 转,能够驱动 100AW 的吸力。
如果只从标称参数上看,100AW 处于吸尘器的第一梯队,但在戴森自家里算不上最高,甚至比不过自家的 V8,更遑论 V11 令人发指的 185AW。
那 100AW 的吸入功率究竟够不够用?
我将麦片 5g、小米 5g 和盐 5g 均匀混合在一起,模拟日常的垃圾,分别用 V11 和 Digital Slim 在瓷砖地板上进行了两轮吸尘测试。
从肉眼观感上看,两者清洁能力并无二致。稍有不同的是,在吸入颗粒较大的麦片时,Digital Slim 由于进气口相对更窄,可能会把麦片弹起,而 V11 更加从容。
▲ Digital Slim
▲ V11
对于瓷砖或木质地板的清扫,100AW 的吸入功率其实绰绰有余。要知道,市面上扫地机器人,通常也只有 30-40AW。
所以某种程度上,用戴森 V11 清扫硬质地板有点炮弹打鸟的意思,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吸入功率没有意义,如果你有整屋深度清洁、除尘螨或者大面积地毯的需求,还是尽量考虑吸入功率更大的产品。
相比峰值的吸入功率,决定吸尘效果其实还有一个核心指标却常常被忽略,那就是吸力衰减。连同垃圾一起吸入的细小灰尘不仅会阻塞滤网,甚至可能进入电机,从而造成吸力的下降。这就好比我们在测试一款手机芯片时,不能只看峰值性能,还要看其持久性。
吸力的「论持久战」和气旋设计密切相关。其实吸尘器的原理很简单,用龙卷风一样的空气把灰尘甩到四周,然后大珠小珠落玉盘,落入气旋下面的集尘桶,而从中间排出干净的空气。理论上离心力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Digital Slim 采用了 V10 以来横向的集尘桶的设计,不仅更容易倾倒垃圾,还能够减少气流消耗和摩擦。
离心力的大小=质量 x 半径 x 角速度²,在灰尘质量既定的情况下,更大的气流速度和更小的尘桶半径都能提升转速,增强离心力。
Digital Slim 一方面改进了进气口宽度,提升了气流速度,减小了气流的摩擦,这使得单个气旋的离心力甚至超过了 V11,达到 100,000G 以上。
吸头、集尘筒和续航
作为与垃圾灰尘直接打交道的部件,吸头是常常容易被忽略的。戴森 Digital Slim 配备了一个纤巧软绒吸头和若干个吸头及配件。
此次我拿到的是哑光紫的 Digital Slim Fluffy Extra,售价 4190 元,在标配的纤巧软绒吸头、电动床褥吸头、底部转换头、缝隙软毛宽嘴两用吸头和随行吸头夹之外、相比 Fluffy 版本(售价 3690 元)多了 4 个吸头及配件——宽嘴织物吸头、延长软管、窄缝照明吸头和高处转换头。
如果你对床铺、高处、深处和暗处的清扫没有太多需求,3690 元的基础版也足够使用了。
这次全系标配的底部转换头值得好评,它可以更方便地让吸头深入家具下方深处,而不必让用户「卑躬屈膝」。
不过由于转换头可弯折的特性,第一次操作的时候,在操控的时候不像原先那么好操控,需要稍微熟悉一下操作。
另一个改进是,Digital Slim 的吸头可以徒手拆卸下来,不必像 V11 那样需要借助硬币打开。
由于 Digital Slim 针对中国家庭的硬质地板,因此并不配备 V11 上的高扭矩地毯吸头。
至于滤网,跟 V11 并未二异,依然可以过滤 99.97% 小至 0.3 微米的微尘,避免二次污染。滤网和刷条都可以直接清洗,包括窄缝照明吸头。
作为曾经徒手从清洁集尘桶里抠毛发的用户,我对倾倒垃圾的设计尤为看重。
Digital Slim 延续了 V10 以来横向集尘桶的设计,这种弹射起步的设计在倾倒垃圾的时候比 V10 之前的更为轻松,倾倒垃圾也更干净。相比 V11,Digital Slim 推动的阻尼感似乎变得更顺滑,集尘筒盖的弹性似乎也有优化。
另外,和 V11 一样,Digital Slim 也配备了 LCD 液晶屏,在切换自动、节能和强效模式的同时,可以显示剩余电量,还可以监测气道堵塞或是否需要清理垃圾等 12 种状态。
只不过屏幕下方的切换按钮从金属材质变成了塑料材质。
电池同样是 Digital Slim「瘦身」的关键,降为 5 节 18650。继 V11 Absolute Extra,Digital Slim 不出意外地也采用了可更换电池的设计,不仅让戴森老用户艳羡嫉妒,也让无数智能手机用户勾起对往日的怀念。
通过一个按钮,用户可以轻松拆卸下这个如同「弹夹」般的电池模块,单独进行充电。
实测 Digital Slim 单块电池在节能模式下可以运行 40 分钟,比 V11 短 20 分钟,中等模式的使用时间是 28 分钟,强劲模式大约是 9 分钟。
单机看续航着实不算高,但是因为可拆卸电池的存在,中途换上「弹夹」,便可以获得翻倍的使用时间,扩大使用面积。既解决了轻便的问题,又不缩小吸尘面积。
Digital Slim 就是吸尘器中的小杯旗舰
Digital Slim 犹如今年智能手机厂商广为流行的「小杯」旗舰,重量大幅减轻,价格大幅降低,但核心性能没有牺牲。至于小杯一贯存在的续航问题,Digital Slim 也创造性地借助可拆卸电池的设计得到了解决。
它不光适合对于重量感知有要求的用户群,即便习惯了重装上阵的用户,Digital Slim 的畅快也是一种用了之后就回不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