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科学家讲述如何跳出“贫穷陷阱”

全世界有10亿人,每天生活在0.99美元(约合7元人民币)的贫困线之下。

每天99美分的生活意味着,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会受限——报纸、电视、手机和书籍都需要花钱来买。因此,他们常常会对世界上其他人得到的信息一无所知。

这同时意味着,世界上的很多机构并不为是穷人而建的。对于不识字的人来说,如何读懂一份包含大量拗口病名的健康保险产品?在大字不识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很多细则做出决定?

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揭示了穷人的经济生活,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原理。

“贫穷陷阱”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曾说,“这世界只有一种病,叫穷病”。

对于贫穷,大多数人觉得就是没有钱,有钱了就什么都解决了。然而贫穷会造成一系列问题,进入一种叫做“贫穷陷阱”的恶性循环。

在规划方面,穷人会更少为未来着想,比如打疫苗、买保险等,他们不喜欢“延时满足”,更加沉迷于“及时满足”。这就造成了无论是安全卫生条件还是抗击风险的能力,穷人都十分薄弱,同时也更难积累财富。

在家庭方面,穷人会生更多的孩子,由此满足了数量却降低了质量,孩子们得到的教育资源会更少,更难获取财富,如此循环,永不见天日。

在经济方面,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为了控制贷款的风险,更倾向于贷款给风险可控的人群,而穷人往往不在此列,他们因为抗击风险的能力差,还不上钱的可能就会更高。因此,他们只能去借“高利贷”,由于背负高息,更难走出贫困。

在自控力方面,穷人的意志力和自控力相对更差,书中引用了“意志力耗损”的理论,即穷人由于需要自我控制的事情太多,而“意志力”更容易“耗尽”。

书中写到:“自我控制就像一块肌肉:我们用这块肌肉时就会感到劳累,因此穷人很难存下钱也就不足为怪了。此外,穷人还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而由压力产生的皮质醇会使我们做出更冲动的决定。”

贫穷是一个循环,因为贫穷造成的各种情形、反作用造成他们更加难以走出贫穷,要想走出这种循环,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认知水平,读书学习、开阔眼界,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穷什么不能穷教育”。

经济学家、哲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认为,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机会。

一个来自非洲的贫穷女孩即使很聪明,可能最多也只能上几年学。她很可能由于营养不良而无法成长为世界顶级运动员,而且即使她有什么做生意的好想法,也没有启动资金。

“贫穷的梯子”

逃出“贫穷陷阱”的“梯子”是存在的,但并非总是放在正确的地方,而且人们似乎不知道怎样踏上“梯子”,或者他们甚至根本不想那么做。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奇怪”的现象。

为什么穷人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年年上学却不学习?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穷人最终无法从医疗制度中收益?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

我们眼中的穷人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机遇的土地。为什么他们不把买那些东西的钱攒下来,将钱投入到真正能使他们过得更好的地方?然而,穷人会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

他们的行为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需要花很长时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只关注当前,尽可能把日子过得愉快,在必要的场合参加庆祝活动。

穷人常常拒绝人们提出的完美计划,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些计划会有什么效果。这也是贯穿本书的一个主题。

2009年6月,联合国联农组织(FAO)发表了一份声明,全球超过10亿人正在挨饿。“穷人”基本被定义为吃不饱饭的人。

奥威尔在其《通向威根码头之路》一书中指出,“当你陷入失业状态,你并不想吃乏味的健康食品,而是想吃点味道不错的东西。”

他在书中描述了穷人是怎样逃避沮丧的:“他们不会迁怒于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降低标准来增强自己的忍耐力。然而,他们却不一定因此而专注必需品,也不一定会排斥奢侈品。因此,在长达10年的极度沮丧期内,所有廉价奢侈品的消费都有所提高。”

这些“嗜好”并非冲动消费,而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不管内心的冲动如何驱使他们、外界如何对他们施压。

援助有用吗?

对于贫穷问题,是否人们一起献爱心、多捐钱就可以解决了呢?

曾在高盛投资公司及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在其出版的《援助的死亡》一书中表示,援助的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

他认为,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国人或自己政府的施舍。

贫穷的最终原因是什么?外来援助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联合国顾问、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杰弗里·萨克斯,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

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帮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又陷入了“贫穷陷阱”。

萨克斯在其2005年《贫穷的终结》一书中称,如果富国在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穷国,那么贫穷问题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决。

人们为何会陷入贫穷?一次性的援助是否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其实,真正有用的方式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思考,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空谈外来援助。

世卫组织称,疟疾在2008年造成约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来自非洲的儿童。研究表明,在疟疾传播严重的地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可以感染病例减少一半。

这也是杰弗里·萨克斯“千年乡村计划”蕴含的根本哲学理念。在那些幸运的村庄里,村民们得到了免费的化肥、免费学校用餐、免费医疗服务等,每个村庄每年消耗50万美元。

根据该项目的网站介绍,这个计划的意义就在于,“千年村庄经济经过一个时期的过度,实现了从只够户口的耕作到自给自足的商业活动的转变。”

写在最后

援助是否有用,其实这是一个公平与效率问题。薛兆丰对此曾提出两个观点:第一,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社会才会越来越好;第二,公正背后是效率的考量。

当我们讨论公正的问题时,背后的含义往往是:这是符合效率标准的。往往是那些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或者那些让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也就是说,因为有效,所以公平。

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我们能够将世界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这可能无法在明天就实现,但一定会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将来实现。

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科学家讲述如何跳出“贫穷陷阱”

特惠商品推荐>>

美团外卖红包天天领取
腾讯视频会员年费99元/京东plus联合年卡128元
葵花50只一次性儿童医用口罩小孩专用非外科 券后49.9元
手持迷你usb小风扇 券后价7.9元
南极人充电式声波电动牙刷 券后价7.9元
超轻透气减震跑步运动鞋 券后价79元
8H舒适凝胶坐垫发布:高弹似果冻 透气清凉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