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望远镜捕捉到 IC 5332 螺旋星系细节,酷似骨骼旋涡

9 月 29 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旗下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最近拍摄了一张新照片,捕捉到 IC 5332 螺旋星系“前所未有的细节”

IC 5332 距离地球 2900 万光年,跨度约 6.6 万光年,大约是银河系的三分之一。在韦伯望远镜的观测下,IC 5332 通常被尘埃遮蔽的星系“骨架”一览无遗。

▲ 图片来源:NASA

IC 5332“因几乎完全正对着地球而闻名,这让人们能欣赏到对称的星系螺旋臂”。为了捕捉这张照片,韦伯望远镜使用了中红外仪器 MIRI),这也是韦伯望远镜观测宇宙的四部利器之一。

中红外仪器是韦伯望远镜所搭载仪器中唯一对中红外波长的光敏感的仪器,这种波长的光只有太空望远镜才能观测到。此前,哈勃太空望远镜使用 3 号广角相机在紫外线以及可见光波段观测了 IC 5332 星系。

NASA 表示,“哈勃望远镜图像显示了似乎将旋臂分开的黑暗区域,而韦伯望远镜拍摄的图像凸显出更多与旋臂结构呼应、绵延不断的缠结。”由于不同太空望远镜所探测的波段不同,图像中显示的恒星也不同。

这种差异性主要是星系尘埃区造成的。星际间的尘埃会让紫外线和可见光发生散射,所以在哈勃望远镜的视野中,尘埃多的区域看起来更暗

相比之下,韦伯望远镜探测红外光的能力可以穿透星际尘埃。在韦伯望远镜的加持下,关于 IC 5332 星系的照片向科学家揭示出更多关于星系组成和结构的信息。

韦伯望远镜搭载的所有仪器都必须在极冷环境中才能正常运行,因为稍微温暖的物体都会发出红外光,从而干扰到图像质量。中红外仪器的温度保持在零下 266 摄氏度,只比绝对零度高 7 摄氏度。

近期,韦伯望远镜团队正在评估中红外仪器在切换观测模式时出现的一个问题。

8 月 24 日,工作人员发现其中一种中分辨率光谱 MRS) 模式在设置过程中摩擦增大。根据 NASA 的说法,“中分辨率光谱观测模式用了一个光栅轮,科学家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科学观测时可以切换短、中、长波长。”

韦伯团队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时暂停使用这种观测模式。除此之外,韦伯望远镜上的仪器和中红外仪器的其他三种观测模式都没问题。

韦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合作运营。这部耗资 100 亿美元的太空望远镜于去年 12 月份发射升空,燃料足以支持望远镜运行 20 年时间。

与其他望远镜相比,韦伯望远镜可以通过巨大镜面观测到发出微光的遥远星系,加深科学家对宇宙起源的理解。

今年 7 月份韦伯望远镜发布首批图像,拍摄到诸如尘埃笼罩下的超新星等全新宇宙图像。此外,韦伯望远镜还拍摄了关于火星、木星和海王星的细节图像。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