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卖出 4000 万块的智能手表,到底有什么魅力

9 月 6 日,华为发布最新款智能手机 Mate 50 系列,与 9 月 7 日苹果发布的 iPhone 14 正面对打。这样热闹的智能手机新品混战,年轻人或许爱看,却不真的买账。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2022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9%,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6,720 万台,同比下降 14.7%。

换手机的人越来越少,导致智能手机市场持续走低。但另一面,智能手表的市场不断扩张。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22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了 13%,而在中国,智能手表销量同比增长了 48%。

我们好奇:在手机销量持续走低的今天,为什么智能手表能成为数码市场的新宠?

什么是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被普及是这几年的事。

很多人也许对它的前身“智能手环”更为熟悉。其实这两者都是“智能穿戴”产品的一种。百度百科对于“智能穿戴”的定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电子)设备的总称”。

目前智能穿戴最普遍的形式包括耳戴(包括各类耳机)、腕戴(包括手环、手表等)和头戴(VR / AR 设备)。

智能手表作为市面上最先进的腕带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按照其服务人群分为三类:儿童智能手表主打精准定位、安全保障、学习辅助等功能,老人智能手表则更侧重于健康监测;而成人智能手表可以辅助健身、随身办公、线上支付…… 功能更为全面。

而根据功能,智能手表还能被分为专业的健康、运动手表,以及更全能的全智能手表。但这些都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细分类别,最初,智能手表也只是运用了计算技术的“电子表”或“数字手表”。

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 1972 年:日本精工和美国汉密尔顿钟表公司开发了手腕计算技术,并发表了史上第一款数字手表“脉冲星(Pulsar)”,当时售价 2100 美元。自此,数字手表不断完善和进化成为智能手表,并最终在 2015 年前后,随着苹果、华为、步步高等主流品牌入局,成功打入普通消费者市场。

而直到今天,仍然不断有新的品牌加入智能手表市场的角逐。因为相比已经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智能穿戴市场仍有巨大潜力。智能手表相关技术,也在十年内,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以苹果的 Apple Watch 为例:

2015 年,第一款发售的 series 0,虽然能测心率、连 Wi-Fi,但在功能上更多地依附于手机。在随后几年内,才增加了独立 GPS、游泳防水、呼吸训练、心电图、血氧测量、睡眠记录、体温感应等运动和健康监测功能,并逐渐独立于手机。

且近几年,随着 SOS 紧急求救和车祸侦测等功能的推出,安全类功能大概也将成为未来智能手表迭代更新的一大趋势。

有趣的是,第一代 Apple watch 面世时,苹果曾推出一款售价 12000 美元以上的 Apple Watch Edition,想要将其打造成和传统表类相似的奢侈品。但无奈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不像普通奢侈品一样能够保值,愿意买入的人寥寥无几。Edition 系列也在第二年被全线取消。

大家都在买什么智能手表?

单从销售额上看,苹果和华为是目前国内成人智能手表市场的断层 Top,他们在天猫上的销售额,是排在第三、四位的小米和 OPPO 的 10 倍以上。小米和 OPPO 因为入局时间较晚(分别于 2019 年和 2020 年推出第一款智能手表)而更缺乏认知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量。

小米其实是可穿戴领域的先驱品牌之一,早在 2014 年就发布了第一款小米手环。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在 2019 年小米就达到了累积 1 亿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其中腕上可穿戴设备 —— 即小米手环 —— 功不可没。但小米专注手环,只在 2014 年投资了华米科技(即如今 Amazfit 的厂商),并没有推出过完全属于小米的智能手表品牌。直到近几年智能手环销量下滑,才迫使小米加入了智能手表市场的角逐。

当前智能手表市场的选择虽然不如手机多,但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竞争仍然如火如荼。

目前销量最高的五个智能手表品牌,都下属有不同的产品线,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以苹果为例,今年九月发布的新款 Apple Watch,就有 SE(性价比款)、S8(全能标配)、Ultra(户外专业)三个系列。

但每个品牌的竞争优势不尽相同。比如今年苹果试图用 Ultra 打入户外专业手表的领域,却不被很多人看好。因为以 GPS 起家的品牌佳明(Garmin)在这个分区有天然优势:

佳明的智能手表具有太阳能充电、高精度定位、高亮度 LED 照明灯、热适应和高度适应等专业级野外运动功能。与之相比,即使在升级后仍然需要一天半充一次电(Ultra 电池续航 36 小时)的 Apple Watch 则显得过于“菜鸡”。

苹果手表“一天一充”的续航体验被诟病已久。国产品牌无论是华为、OPPO 还是小米,在这一点上都要远超苹果。正常使用情况下,华为 GT3 的续航时间是 14 天,小米的 Watch S1 是 12 天,OPPO Watch 3 也能达到 10 天。而相对于华为,OPPO 和小米在价格上更为亲民。

虽然相比成人手表,儿童手表市场体量更小,但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根据 IDC 产业数据,2020 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出货量约 1582 万件,占智能手表总市场份额的 38.10%。

目前步步高旗下的子品牌小天才因为入局早,占据了行业龙头的地位,在天猫上的总销售额超过排名第二的华为一倍以上。据前瞻数据,目前小天才在儿童智能手表占到了 30% 以上的份额,与苹果在成人智能手表的市场份额不相上下。

大家为什么买智能手表?

运动记录是消费者购买智能手表的最主要原因,67.9% 的受访用户表示有这个需求。而睡眠记录、健康监测以及 GPS 定位,也都是半数以上消费者购买智能手表的目的。

半年前购买了 Apple Watch Series 7 的张天天(化名),就是为了日常监测自己的健康状态、促进自己更好地运动入手了智能手表。半年过去,她觉得日常习惯确实有了改变:

“为了合上(健康指数)圆环我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日常生活里会多站立多走路,而且现在回家坐地铁会提前一站下车,这样我就会比平时多走 1.5 公里,大概多消耗 80 大卡。”

而事实上,“健康”“定位”“运动”确实也是智能手表用户使用最多的功能。有 61.1%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使用手表的健康监测功能,同时也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使用 GPS 定位和运动记录的功能。

而那些智能手机本身就能完成的功能,例如“电话”“微信”“信息”,相对较少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用智能手表来完成:分别只有 32.1%、25.6%、10.10%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在智能手表上经常使用这些功能。

在小红书上,除了品牌推荐和测评外,功能用途和外观设计,是智能手表相关笔记讨论最多的方面。

大家对于一款智能手表的颜值讨论,并不亚于对其功能用途的追求。毕竟智能穿戴设备本质是要被“穿戴”在身上,成为个人形象一部分的。因此在有关智能手表的讨论中,“好看”“可爱”“高级”“精致”等常常用于形容服饰的形容词,也频频出现。

在功能用途方面,除了运动、健康,“学习”“支付”“社交”“游戏”等也是大家挑选智能手表时会注意的功能。

新晋智能手表用户张天天就表示自己会经常用 Apple Watch“和别人竞赛、加好友”,以社交的形式进一步激励自己坚持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数据。

正在计划购入一款智能手表的小魔仙(化名)则考虑:如果办公室查得紧,拿出手机太显眼,有了手表也能方便摸鱼。

这些相对实用的功能之外,智能手表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看似无用、但受到一部分年轻人追捧的小技能。

比如 Apple Watch SE 的老用户可人(化名),最近发现了一款叫做 airshot 的第三方 App,可以在智能手表穿戴者做出空气投篮、手型打枪等动作时自动配上特殊音效,成为了她这段时间的“社交利器”,只要见到朋友就会乐此不疲地表演自带 BGM 的空气投篮。

而B站上,有 UP 主甚至用智能手表玩起了手游:

随着近几年各品牌不断增大表盘面积(Apple Watch 从初代的 38mm 变盘,演变成了今年新系列 Ultra 的 49mm 表盘,扩大近 30%),更多功能也正在成为可能。

写在最后

在沉浸式使用智能手表半年,并确实有感于它对健康监测的益处之后,张天天却略显无奈地说:

“感觉我被智能手表绑架了。”

明明是自己决定买的智能手表,明明是自己想要通过智能手表达成的目标,却在执行时感到一种莫名的“被规训”感,这在年轻的智能手表用户中并不少见。

小鱼(化名)上周末去看电影,正看到刺激的时候,智能手表提醒她该“站起来动动”了。有一个瞬间,她“真的在思考要不要出去走走”。

小红书博主 @就叫一个达不溜吧 则吐槽智能手表是“驯服人类实录”:“有了智能手表后就跟生产队的驴一样,停不下来。”

或许自律,从一开始就是一座边沁的全景监狱;而智能手表,是一只我们自愿戴上的手铐 —— 为了更好地服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 财经 (ID:DTcaijing),文字:菜乙己  编辑:唐也钦  可视化:郑舒雅  数据:董道力  运营:苏洪锐   监制:唐也钦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