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 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获奖

风君子博客8月21日消息,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公布2022年获奖名单。李文辉因其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的成就获得“生命科学奖”;杨学明因其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的成就获得“物质科学奖”;莫毅明因其创立了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并用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对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的证明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具体来看,“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李文辉,奖励他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

乙型肝炎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目前全球仍有超过两亿五千万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者会有高风险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李文辉带领其实验室于 2012 年发现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这一发现是乙肝病毒研究领域 30 年来里程碑式的突破,揭示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机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杨学明,奖励他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

自从 Eyring和Polanyi 在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化学反应过渡态理论以来,化学动力学研究取得了多个里程碑式的进展,并多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杨学明开发了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在基元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化学反应共振态、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以及量子干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发展了量子态分辨的后向散射谱学技术,通过高分辨的散射实验与精确理论研究相结合,揭示了多类化学反应共振现象,大力推动了在量子水平上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此外,他还发展了高分辨的交叉分子束反应成像技术,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了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以及自旋-轨道共振分波之间的量子干涉现象。

杨学明的科学研究和他研发的新一代分子束科学仪器为反应动力学领域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他的新发现将化学动力学领域拓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莫毅明,奖励他创立了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并用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对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的证明。

复几何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核心研究方向,在理论物理和数学的其他分支都有重要作用。在与不同合作者的工作里,莫毅明在复几何及其应用有两项基本贡献。其一是他与 Jun-Muk Hwang 一起创造了代数几何领域中的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这个理论是基于他早期复几何的工作上发展起来的,并被应用于证明紧不可约厄米特对称空间(compact Hermitian symmetric spaces)在凯勒(Kähler)形变下的刚性,以及 Lazarsfeld 关于有理齐次空间上解析影射的一个猜想。

其二是他与 Jonathan Pila 和 Jacob Tsimerman 合作,证明了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经典的 Schanuel 猜想是数论中的主要猜想之一,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是 Schanuel 猜想在双曲几何中的重要变种。莫毅明与合作者的定理已成为算术几何中的重要工具。

资料显示,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 2016 年,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 675 万元人民币(等值 100 万美元)。

2016 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 27 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做出了原创性且产生了巨大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