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聊到当下笔记本电脑的充电方式,发现现在不少 Windows 阵营的笔记本虽然标配 USB-C,但充电器依然还是电源适配器加线缆的二合一形态。
尽管在轻薄本问世后,厂商一直努力缩减适配器的体积,然而,相比于越做越轻、越做越小的笔记本电脑,二合一电源的形态和重量仍不免影响优雅和违和。
对于笔记本充电,我个人非常喜欢像苹果 MacBook、小米笔记本、华为 MateBook 这些笔记本的 USB-C 直插电源供电方式,因为这样能让笔记本充电变得像手机充电一样简单。
而我对小尺寸、高功率的充电器也很感兴趣,这些充电器不但能帮我减负,能灵活地对电脑和其他设备充电,而且还能保持高功率输出,缩短每次充电的时间。
▲ 放大图片可看到插脚处裂痕
我曾不止一次在文章中露出过自用的联想 ThinkPlus,这是在前几年斩获不少好评的 65W 充电器。但由于这个 ThinkPlus 我已经用了一年多,插脚外壳已经裂开,所以不得不让它提前退休。
恰逢最近在评测 Anker 65W PPS 这款充电器,它和 ThinkPlus 功率一致,但尺寸比前者要更小一些。
开始我还以为它用的是 GaN
刚开箱 Anker 65W PPS 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个 GaN(氮化镓)充电器,因为 Anker 在 2018 年就已经用过氮化镓做了 30W 的 PowerPort Atom PD 1,而这次 Anker 65W PPS 的体积也不大,只有 68x30x45mm,对比 90x60mm 的公交卡还小一圈,然而它却有 65W 输出,才让我误以为是 GaN 充电器。
▲ 左边是深圳通公交卡
但其实不然,这次 Anker 65W PPS 并没有用氮化镓。而是像去年「五伏一安,十八瓦功率」的 Nano 一样,只是将高功率充电器的体积缩减到最小。
将它和 ThinkPlus 放在一起,Anker 65W PPS 的外壳更扁,这让充电器比前者更宽,但高度比前者更矮,加上可折叠插脚,能让充电器便于携带。
而跟小米的 30W 充电器对比,Anker 65W PPS 也只是比前者高大约三分之一。
▲从左往右:苹果 96W 充电器、联想 ThinkPlus、Anker 65 WPPS、苹果 30W 充电器、小米 30W 充电器
Anker 这次没有在 65W PPS 使用 GaN,并非因为氮化镓的性能问题,而是相对于越来越多的小尺寸、高功率充电器,GaN 充电器由于对制造环境、工艺条件的要求较多,这类充电器的售价也随着成本水涨船高。
在技术层面上,GaN 虽然是充电器中的技术里程碑,它是一种属于未来充电器的技术,但在更现实的「性价比」面前,售价亲民、高功率的充电器在今天显然会更受欢迎一些。
比如目前 Anker 的 GaN 30W 充电器 Atom PD1 售价是 188 元,但体积尺寸相近、提供 18W 功率的 Nano PD 只是 69 元;而这次功率更高的 65W PPS 充电器也只是 139 元(首发价),相比于 30W 的 Atom PD1,非 GaN 65W 充电器的售价只是 GaN 充电器的三分之二。
▲ 可收纳插脚
因此,厂商在研发 GaN 充电器的同时,也会同步将传统高功率充电器缩小,达到接近于 GaN 充电器的水准。而传统充电器对工艺要求并没有 GaN 那么大,这些充电器的成本、售价也相对更低一些。
▲ Anker Nano 18W 充电器拆解,内部主板采用堆叠设计。图片来源:充电头网
之前 Anker 在 Nano 这个小方砖里通过堆叠方式实现高密集度主板排列,而这次也是用了同样方法,在紧凑的空间内集成主板,继而缩减充电器体积。
只不过,这次充电器的功率从去年的 18W 提升到 65W,不仅只适用于手机,还可以用于电脑和其他设备。
什么是「PPS」?
Anker 65W PPS 支持 Anker 自家的 Power IQ 3.0,能兼容 PD 3.0 和 QC 3.0 两个快充协议。在充电器旁边的印刷铭牌有两组数据,一组是常规的四档功率:
- 5V==3A 15W;9V==3A 27W;15V==3A 45W / 20V==3.25A 65W
另一组是标称 PPS 的功率,这组数据横跨 3.3-21V,和前面一组数据完全不同:
- 3V-21V==3.09A 64.89W Max
这是什么意思?
当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充电协议,除最为常见的高通 QC 和 PD 以外,还有各家采取不同充电方式的私有协议,华为、OPPO、vivo、一加…..
但由于各种协议需要配置专用的充电器,而这也会造成充电器制造和回收的环境影响。
因此,作为当初制定充电协议的 USB-IF 就通过 PPS 含括各家协议的充电特性,它可以实现高压低电流,也可以使用低压高电流的方式减少充电器热量。
而能让充电器实现可变电流电压,核心正是在于 PPS 是可编程电源(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
和传统固定电流电压输出不同,充电器可以根据所接设备和充电器状态,在 3.3V-21V 之间动态调节输出功率,并且也能以此控制充电器温度。
对于 Anker 65W PPS 这种内部空间本身就很紧凑的高功率充电器来说,PPS 可以算是一种隐性的「主动散热」功能了。
在对 16 英寸 MacBook Pro 边充边用的 60 分钟充电测试下,充电器温度 49-51 摄氏度,此时室温 26 摄氏度。
▲ Anker 65W PPS 测温数据(充电器发热情况因人而异,温度误差约± 0.5-1 摄氏度)
而在对 iPhone 11 Pro Max 的 30 分钟充电中,充电器温度为 35.9-36.3 摄氏度,此时室温约 24 摄氏度,充电器外壳温热,但不烫手。
▲Anker 65W PPS 测温数据(充电器发热情况因人而异,温度误差约± 0.5-1 摄氏度)
同样地,我对 ThinkPlus 也进行了相同强度的测试,此时充电器温度在 38.3- 40.9 摄氏度之间,比 65W PPS 高出 3-5 摄氏度。但考虑到 65W PPS 内部空间更小,因此也能得出 PPS 的确能为充电器起到温控的作用。
▲ ThinkPlus 测温数据(充电器发热情况因人而异,温度误差约± 0.5-1 摄氏度)
协议兼容性和功率
这次测试所用的仪器是 YZX ZY1280 紫金表,首先检视一下充电器支持的快充协议:
Anker 65W PPS 支持 PD2.0 / 3.0,PPS 3.3-21V,兼容 QC3.0 / 4 等协议,对当前主流快充协议支持较全,接下来看看各设备的充电情况。
使用 USB-C 线缆转接至 USB-C to Lightning 向 iPhone SE 充电,成功握手 PD 快充,输出功率最高 8.8V/1.4A 12.68W,接近该机所支持最高的 15W 功率。
而在 iPhone 11 Pro Max 中,同样顺利握手 PD 快充,输出功率直接起飞到 8.7V/2.5A 21W。
而在这个条件下,手机从 15% 开始充电至 100%,30 分钟至 67%,50% 开始放缓到 15W,70% 阶段开始缓到 10W,直至电池满电,全程耗时共 71 分钟。
在 2020 款 iPad Pro 测试中,设备剩余电量 15%,输出功率 8.8V 2.4A 21W。
连接妙控键盘供电,同样能成功握手 PD 快充,功率与本机充电一致。
接上三星 Galaxy S20+,成功握手快充,功率 9.4V 2.7A 25W。从 0% 开始充电至 100%,全程耗时 74 分钟。此外,根据官方测试数据,Galaxy S20 充电 30 分钟可获得 66% 的电量增容。
之后我将充电器接入到 16 英寸 MacBook Pro 进行测试,PD 快充握手成功,充电功率 19.8V 3.2A,峰值 63W。
这次 Anker 65W PPS 只有一个 USB-C 接口,虽然充电功率高,但可同时充电的设备数量有限。
不过这对我来说只是个小障碍。上周出差,我只带了 Anker 65W PPS 和小米 30W 充电器,65W 充电器用于对 16 英寸 MacBook Pro 供电,而通过 MacBook Pro 作为 Hub,可以分流出最高 15W 给 iPhone 11 Pro 和 iPad Pro。
当然,我也可以不接苹果系设备,接上相机或者 Galaxy S20 都大约会有 7.5-10W 的供电。
所以,高功率充电的好处并不单是能给单一设备充电,还能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同时为其他设备充电。
值得一提的是,高功率充电器的另一个好处,是能缩减大容量移动电源的充电时间。
在用充电器对 25600mAh 容量的 Anker PowerCore III Elite 26k 移动电源充电时,充电全程耗时 143 分钟。
在充满了电源后,它可以给 Switch 充电 4 次,给 iPhone 11 Pro Max 充电大约 5 次,而 60W 的峰值输出,也能给 MacBook 等笔记本设备作为应急电源使用。
不过在高功率这个基础上,若是能多一个 USB-C 接口,可以让两台设备同时享受高功率快充,体验想必会是锦上添花。
短途出差只要带一个充电器、两三根线缆即可保证电量供应,会比「专机专充」要方便许多。
体验越来越优雅的充电器,作用越来越灵活的充电器
其实在写这篇评测时,我有个很深的感触,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越来越小,充电体验越来越优雅,而且这些电源也不只是给电脑供电,还可以更灵活地用于其他设备。
大约在 2014 年的时候,我背着一台两三公斤重的电脑出门,当时电脑充电器还是一小块砖一样,不仅大而且重,加上充电器是电脑专用,所以我不得不将它随身携带,这就意味着我每次带电脑出门,除了要负载电脑的重量,还有来自电源的额外几百克重量。
▲ 一套笔记本电源
而在体验上,当时二合一充电器体积普遍较大,在公共场合使用亦难免丢失几分优雅。
你可能在咖啡店见到过有人用一台很好看的电脑,但却被它拖着的黑又大充电器所劝退。
然而即便后来我换了轻薄本,也有了 USB-C 供电,但电脑较高的供电需求,普通手机充电器并不能满足,我仍然需要肩负几百克的充电器出门。
到了后来小尺寸、高功率充电器问世,我果断将电脑充电器放在办公室,用新充电器取而代之。
虽然我对充电器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本质上主要能给设备充满电就能满足,但作为每天都要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的「用电大户」,在充电器充电快的同时,我也希望能做到尽量方便携带,起码在体积上能让我放到单肩包的小兜里。
这也是我为什么过去一直将 MacBook Pro 的充电器只放在办公室,而最常用的还是用 ThinkPlus 给设备充电的原因。这种小尺寸大功率的充电器便携,在使用范围上相对更加灵活,我可以给手机充电,也能给电脑充电。
▲ AirPods Pro 耳机盒和 Anker 65W PPS 充电器
这次评测的 Anker 65W PPS 我认为是 ThinkPlus 之后让我比较满意的继任品,它的体积更小,只是比 AirPods Pro 的耳机盒厚一点,同样提供 65W 的功率和支持 PD、QC 等等快充协议,并且支持 PPS 协议,温控更出色,兼容性也更强。
尽管这次 Anker 没有在它身上使用氮化镓,但较小的尺寸和亲民的定价,也让它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诚然,在这些小尺寸高功率充电器不断登上市场的同时,笔记本电脑厂商也在努力缩减原有充电器的体积,比如近些年联想、惠普、戴尔都推出了自家的小尺寸充电器,力图让用户的携带体验更加舒适。
不过即使笔记本电脑充电器的尺寸越来越小,这些变化也不会影响到像 Anker 65W PPS 这类小尺寸、高功率充电器的生存空间,凭借其体积和适用优势,他们仍然是适合用户「备上一个」甚至是用作主力的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