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抗体检测该不该做业界专家有异议,技术瓶颈待破解

澎湃新闻记者 胡丹萍

接种新冠疫苗后是否产生抗体是检验疫苗能否起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多频次网友反映,有人在打完新冠疫苗后检测抗体结果显示阴性,没有产生抗体、能否进行补种疫苗?近期又有学者提出要进行抗体检测以掌握人群对新冠病毒的免疫水平。官方则多次表态,不建议个人进行新冠抗体检测,没必要也不可行。

个人进行新冠抗体检测为什么不被推荐?抗体检测做与不做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抗体检测验证疫苗保护效果在技术上有哪些难点?11月9日,澎湃新闻采访了多位专家进行解答。

“个人检测未产生新冠抗体”已有报道

早在今年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提出,有一些公众在接种过疫苗之后反映自己没有产生新冠病毒抗体,向中国疾控中心求证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当时还是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的冯子健在回答时表示,接种疫苗后绝大多数人都能产生抗体,从目前疫苗临床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到,接种以后97%以上都能产生中和抗体,这是在临床试验条件下用标准的中和抗体检测的。但是所有的疫苗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产生抗体,因为这主要跟个体差异有关。

冯子健强调,对于群体接种,其实并不推荐,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接种者常规开展抗体检测。

8月27日,人民网报道有网友在领导留言板提出建议,希望尽快对已接种人群进行抗体测查,对接种疫苗后没有出现抗体的人进行补种。对此,当天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再次强调抗体检测“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行”。

同样是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10月27日网民反映“本人从2021年5月至7月按计划接种了3针安徽智飞的新冠疫苗,后于9月28日在长安医院做新冠抗体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显示没有抗体。为了防止感染新冠,能不能申请再次接种其他疫苗,需要什么手续,是否免费?”对此,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回复称,已完成安徽智飞3剂次新冠病毒疫苗的人群不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是否进行抗体检测问题存争议

接种完疫苗后是否产生抗体是疫苗是否起效的重要指标,许多人关心抗体水平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事实上,在乙肝的预防接种中就有这样的操作。根据《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建议,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可监测抗-HBs,如乙肝表直抗原定量<10 mlU/mL,可再次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

一高校免疫学家对澎湃新闻表示,个人检测新冠病毒抗体以验证疫苗效果应该是必备项目。而另一位高校病毒学家则认为,接种灭活疫苗三月后抗体水平大幅下降是事实,绝大多数人如此,所以检测不检测抗体意义不大。

汕头大学病毒学家常荣山11月9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有人打了疫苗之后检测IgG抗体,结果是阴性,并不一定表示他没有产生抗体,而是和抗体试剂盒的设计本身有关。常荣山曾经获得了三项胶体金试剂的发明专利,他认为,如果以现有的已经批准的检测自然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的快检卡来大规模进行抗体检测,因为这些试剂盒并非针对接种新冠疫苗之后产生的中和抗体设计的,可能出现大量的假阴性,容易造成大家恐慌。

“以前常态的疫苗也都不开展人群的抗体检测,也没有这方面的法定要求,所以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开展。”郑忠伟还强调,评判一个疫苗是否有效,主要还是要通过前期的临床试验,以及后期基于大规模疫情的真实世界研究来综合研判,而不能简单的以一个中和抗体水平就来判定这个疫苗是不是有效、是不是能保护。所以,在现阶段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开展大规模人群的抗体检测,也不可行。

另一位来自流行病领域的专家也认为,抗体检测主要用于疫苗评价研究以及人群免疫状态抽样调查。一般无需开展个体的接种后免疫成功与否的检测。对某些暴露感染风险特别高的职业人员或可在接种进行中和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技术问题待解

检测抗体采取什么方法是目前争论的焦点,官方目前认可的抗体检测是在P3实验室用中和抗体试验的方法去验证疫苗有效性。

而目前许多人采用的抗体检测多为IgM和IgG抗体检测试剂。

根据国家药监局今年8月27日回复政协委员提案的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7个抗体检测试剂,抗体检测试剂日产能1646万人份。

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的抗体检测试剂有IgM和IgG抗体检测试剂,主要采用胶体金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由于其局限性,目前批准的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的预期用途仅用作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测指标或疑似病例诊断中与核酸检测协同使用。

“如果要检测灭活新冠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就要设计针对疫苗抗原试剂盒出来。”常荣山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抗体检测试剂盒都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准确地检测出接种新冠疫苗之后的中和抗体,更重要的是,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新冠中和抗体浓度阈值,在这个阈值之上肯定会保护接种者不受感染。

冯子健在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示,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做了抗体的测试,还要看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来检测的,因为现在市售的试剂、检测机构提供的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差异非常大。现在最通用的评价疫苗保护效果主要还是要靠中和抗体检测,而具有这样检测条件的实验室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需要在生物安全P3级实验室里面检测。

郑忠伟在发布会上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判断中和抗体是否能中和新冠病毒,需要在P3实验室,通过采集接种人员的血清去中和活病毒,这样才能判断这个中和抗体,还有没有病毒中和作用。一般的商业试剂是不可能在P3实验室去验证它的中和抗体的病毒中和作用。

如何用方便可及的方法检测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在常荣山看来这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目前难以快速解决的技术问题。据常荣山介绍,目前很少有企业投入针对新冠疫苗产生抗体试剂的研发,因此他建议应该由疫苗研发生产企业进行疫苗抗体试剂盒的研发生产,一方面可以检验疫苗的效果,另外也可以让一些因为个体差异不能产生抗体的接种者选择其他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进行接种,这样才会在全体人群中有比较高的抗新冠中和抗体的人群比率,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