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易经》,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玄学”,说不清道不明、玄之又玄。其实易学是一种唯物主义哲学,它的诞生和原理并不复杂,只是古籍并非教材,术语太多又写得藏头露尾,初看不知所云,懂的人或故弄玄虚、或不便描述,增加了它的神秘感。但如果我们用今天逻辑科学的思维去解释,读懂它的门槛并不高,让我们先从认识阴阳五行开始。
古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很有限,在漫长的生活中逐渐发现了昼夜更替、四季变换的规律,发现世间万物都是对称分布、截然相反的。它们对立统一,能够相互转换,“太极”的概念就此诞生。在此基础上把相对暖和、炎热的白天记作“阳”、把相对凉爽、寒冷的黑夜记作“阴”,继而把上半年记作“阳”、下半年记作“阴”,也就是现在说的“两仪”。再往下细分,把太阳从地平线到升起、气温逐步上升的这个阶段记作“少阳”,也就是年轻的阳、阳中之阴;把太阳逐步上升直至正午、气温达到最高点的这个阶段记作“老阳”,也就是壮年的阳、阳中之阳。把太阳逐步下降直至地平线下、气温逐步下降的这个阶段记作“少阴”;把太阳在地平线下运动、气温达到最低点的这个阶段记作“老阴”。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也就是“四象”。把一天中的四象对应到一年当中,春天万物生发,对应少阳,符号为“木”;夏天升腾炎热,对应老阳,符号为“火”;秋天凋零萧瑟,对应少阴,符号为“金”;冬天严寒死寂,对应老阴,符号为“水”。古人认为事物的变化不是突然的、是有个过程的,因此把阴阳转换的这个过程用符号“土”表示,于是五行就此诞生。
古人把五行再分阴阳,把我们能观测到和意识到的、实时运动变化的事物记作“天干”,用“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10个符号表示;把我们不经意但客观存在的事物记作“地支”,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符号表示。
其后,天干地支也作为数学符号参与到古代的社会生活之中,一部分沿用至今。古代阴阳家把10天干与12地支,阴配阴、阳配阳,共计60种组合构成了干支历,也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
通过结合自然现象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古人把符合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能促进事物发展的、递进的称之为“相生”,而把抑制事物发展的、隔位的称之为“相克”,从而有了五行生克。
古人把阴阳转换、五行生克对应到万事万物,发现竟能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由此产生了预测学。有的针对人文环境、吉凶祸福,产生了八字子平术、紫薇星斗数等技法;有的针对事物发展变化,产生了奇门遁甲、六爻、六壬、梅花易术等技法;有的针对宜居环境,产生了风水技法;有的则针对皮肤纹理,产生了面相、手相等技法。现代人把这些预测学统称为“玄学”,其实预测学只是易学的一个实用领域,其他还有医学、数学、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