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面相不像好人男人的十种苦命面相(面相像好人)

叶曰尔

咱们看影视剧,秦始皇的扮演者大多是英武不凡的美男子,比如富大龙、陈道明、张丰毅、罗嘉良、于和伟等。

因此,在大部分人的想象中,嬴政应该是长得不错的。那么,他到底长什么样呢?

面相像好人

注意!此人不简单哦!他是战国兵家人物,还是鬼谷子的弟子。而当时的嬴政还只是秦王。

我们来看看:“蜂准”,是形容鼻子的,说嬴政是高鼻梁;“长目”,有人说是大眼睛的意思,而我则认为这是形容他的眼睛细长;“挚鸟膺”,他竟然还是个鸡胸;至于“豺声”,有人说是形容他声音沙哑,估计是得了支气管炎。而我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这就是单纯地形容他说话阴狠。

面相像好人

这段话大概意思就是说,别看嬴政现在容得下人,等他得意了,随时可以把你一口吞掉!简而言之,就是说嬴政不是好人!跟他混下去会有生命危险。

于是尉缭就在心里盘算起来:跟谁干不是混口饭吃呢?既然风险这么高,还是提桶跑路换个老板稳当点!

谁知这事儿走漏了风声,当时的嬴政求贤若渴,坚决不放行,最终用“秦国尉”(秦国的最高军事长官)的官职将其留了下来。

好吧!跑不了就老实做事,这尉缭在之后确实也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不过主角不是他,一笔带过就好。

很快,嬴政一统六国,成了天子!干成了这么大的事儿,难免有些志得意满。于是乎,他便开始了一系列的骚操作!

首先,得给自己弄个炫酷牛叉的名号。嬴政心想:天子的名号,自古以来变来变去,比如三皇称皇,五帝称帝,夏、商、周三代又都称王。

到了战国时代,各国都称王了。可见王这个名号实在是稀松平常,不足为奇。又听史官说过,王不如帝,帝不如皇……

这事儿看着简单,其实没那么容易。嬴政想来想去,头都想大了还是拿不定主意,索性把这烦心事抛给了文武百官,下诏令群臣商议帝号。

过了几天,这事儿有了眉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拍起了嬴政的马屁,说他平定天下,海内统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功勋五帝不能及,连三皇也只是勉强可以匹配。而三皇之中,泰皇(人皇)最为尊贵,提议嬴政号“泰皇”,自称为‘朕’。”

面相像好人

嬴政听了,不是很满意,原因很简单,“泰皇”毕竟被前人用过了,体现不出他“千古第一人”的特殊性。

不过,群臣的话还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灵光一闪,取三皇之皇字,五帝之帝字,凑成一个新词,称为“皇帝”,乃含有“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之意。

面相像好人

这个名号既新鲜,又牛叉。于是乎,中国第一个皇帝诞生了!不得不说,嬴政这脑瓜儿确实挺厉害的!

解决了名号的问题,嬴政又想起谥法(谥法是追谥的准则。即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以示表彰。)心中便不乐意了,只因他发现,纵使贵为天子,死后亦不免受人评论。

嬴政心想:我现在活着,没人敢说一句好歹,死后难免要落人褒贬。这不行,绝对不行,别说死后的事管不了,我就偏要管!

于是,嬴政下一道诏书,说谥法不好,哪里不好呢?“子可以议父,臣可以议君也!”这怎么行?实在是大逆不道!所以,必须废除!

嬴政这个操作,相当于关闭了评论区!除此之外,诏书还说:朕为始皇帝,后世子孙,依数计算,由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可怜秦始皇竟然还想传万世,后人读此诏书,只觉得贻笑大方。假如嬴政知道二世就亡国,估计要气到吐血。

闲话休提,且说嬴政见帝号已定,按惯例应该施恩于天下,让老百姓也快活一回。

要说他不愧是千古第一人,连施恩都那么的与众不同!他一不豁免钱粮,二不罢去徭役,三不大赦罪犯,四不赈恤贫民。只许百姓相聚宴饮数日,美其名曰“大酺”。

这样也算施恩于天下?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有人要说了,聚会喝酒不是最平常的事么?那是他不了解秦国的律法,在当时,三人以上的聚会就是违法行为。

所以,老百姓劳累之余,偶然得闲,连跟亲朋好友坐到一起吃个饭、喝杯酒都是不可能的。可见,普通民众的日子有多难过!不过话说回来,这律法对控制疫情应该有点效果。

了解到这些,我们再来看嬴政下诏“大酺”,算不算莫大的恩典了?

嬴政一边施恩,一边又开始犯愁,心想:突然增加了这么多地盘,万一有人造反怎么办?

他思来想去,认为造反有三要素:兵器,城池,带头的人。于是他立即发出三道诏书。

第一道:令各地收缴民间的兵器,送到咸阳销毁;第二道:令摧毁所有险要地方的城堡要塞;第三道:令查点户口,凡是本地世家富室以及有名望的人,一律勒令迁居咸阳,便于监视。

没过多久,从前的名城大镇变成了苦县荒村,大煞风景不说,又把一班老百姓累得半死不活。

那些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就更倒霉了,这类人家共计有十二万户,全部奉诏迁居咸阳。

宅邸田产带不走,只得低价出售,又被官吏赶着上路,拖家带口一路跋涉,到了咸阳人生地不熟,还得另谋生路,种种不便,各种冤苦,没地方讲理!只得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自认晦气而已!

至于各地收缴的民间兵器,也陆陆续续运到咸阳,数量庞大,堆积如山。嬴政看着也发愁,一时也想不到合适的处置方法。

一天,批阅奏章,偶然见到临洮官吏报告:“本年某日,本地发现巨人十二个,身高五丈,足迹长六尺,衣服都是夷人装饰。”

秦朝的一丈,相当于现在2.25米,一尺相当2.31公分。以此推算,那巨人身高11.25米,踩个脚印也有138.6公分长,而我们普通人的脚一般也就25公分左右。

见到这份奏章后,嬴政还是挺兴奋的,以为是祥瑞之兆。灵光乍现,遂下诏书:将所收集兵器镕化,仿照所言巨人尺寸、模样,铸铜人十二个,每个预计重二十四万斤。

面相像好人

不久,铜人铸成,名为“金狄”,嬴政命人将铜人安置在宫门前。直到东汉末年,董卓融了十个用来铸小钱,剩余的两个,到晋末被苻坚所毁,此是后话了。

配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