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与大部分宗教道场一样,鹿泉龙泉寺不日就要对外开放了。我周五加入了寺院义工,考虑到离家比较远,晚上住在寺院了,很高兴可以有缘提前几天亲近三宝。
龙泉寺的山门大方气派,牌坊顶中匾心雕刻“龙泉古寺”四个大字,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山门上写有两幅楹联,中间一对是“龙泉造福于人民千载而下又舒广长舌,古寺重兴于檀信十年以来常闻妙法音”,两侧的对联是“淄素万类开解尘劳得见如来,敬彼佛刹了知生灭正入禅心”,分别由教内大德和本寺方丈常开法师题写。
牌坊背面的两幅对联,意境深幽,这次没能细赏,下次去一定驻足屏息体解领会。这两幅对联都是常开老和尚题写,中间一幅:“世道大凌夷拜佛了缘正好安居韬智慧,界限幕分别善恶平等一心发愿证菩提”;两侧一幅:“妙喜世界内性相悉归不动海,功德华台中人我同融无为空”。
山门一般有三个门,故又称三门,中间叫空门,左右两门一个叫无相门,另一个叫无作门,意思是进得门后要悟得空性,心无挂碍。
现在的龙泉寺,分前院和后院,后院是古址所在,前院是葱1998年以后陆续兴建。从山门开始,经过一公里多的缓坡路蜿蜒而上,中间过了药师殿后再转一个弯坡,就到达了龙泉寺前院。首先见到的就是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佛,背靠韦陀菩萨,壁画四大天王。又称“布袋和尚”。
这个时节,从天王殿右侧门进到院内,便一眼看到腊梅正开,若回望进来门,正见太阳在树丛中望向这边。腊梅寺内春正香,墙外朝阳来探访,寺院内祥和自在。
正中大殿为接引殿,又称西方三圣殿,殿内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本寺常驻僧众和护持居士就是在这里做早课和晚课,早课上午5时,晚课下午5时,每天如此,晨钟暮鼓,常行不缀。这个周日上午,我右绕了接引殿一个时辰,发心结缘,随喜功德。
接引殿后面拾阶而上就到了大雄宝殿,此殿为龙泉寺主殿,仿明清建筑,高16.9米,总建筑面积720平方米。殿内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阿难尊者、迦叶尊者,左侧供奉着文殊菩萨,右侧供奉着普贤菩萨,东西两单为十八罗汉。
前院东南向,有一佛塔耸天矗立,即是法华塔,此塔身共7层,高28米,象征法华经7卷28品。此塔缘起《大乘妙法莲华经》,其中的《见宝塔品》云,多宝如来以佛神通力,十方世界在在处处,若有说法华经者,彼之宝塔皆涌出其前。
据《右绕塔功德经》所述,绕行佛塔能使诸众生免于堕恶趣中,得以值遇佛法,所有众生悉不能害。右旋(顺时针方向)绕塔三圈,即可累积福德。这个周六来做义工,干活以前,就跟随一老兄专门来绕塔。
出了前院,沿着通往后院的道路前行约百米,可看到一凉亭,应该是一个六角亭,立于路边小丘项。2023年那个初夏的一天,我就在这个亭子下安坐半个下午,从午时直到西阳西下。到今天为止,我不知此亭称谓,只是每次看到总感觉亲切。
远处还有另外一凉亭,从那里往山上走,就是那个垭口,现在建了别墅,往前可以通往苗峪村,往右接着上山,可以到龙泉寺后山的长城,长城那边就是西部长青了。以前,户外人经常走这条路,结伴爬山,然后到苗峪村户包饺子DIY。我初识龙泉寺就是爬山过程中偶然得知。
远处那一片红色建筑,即是现在龙泉寺的后院,也就是龙泉寺旧址。后面的内容引自龙泉寺微信公众号,读过后深感值遇佛法之不易!龙泉古寺始建于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为临济宗高僧净琛老和尚所修建,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寺院重修扩建,初具规模,公元1291年金廷圣旨为之赐名“龙泉院”,并依此正名为龙泉寺。之后元明清历代,寺院都经过修整和续建。
然近代以来,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国运衰败,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寺院香火逐渐衰落,寺院建筑也几经天灾人祸而遭毁灭,寺院已是残垣断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之前,寺院仅余两殿的房顶已被掀掉,梁椽被拆走,佛像被推倒,龙井被填平。寺内荒草丛生,满目疮痍。只有那一汪泉水仍旧涌流,涓涓低吟,仿佛在倾诉着古寺的沧桑和世事的无常……
1995年常开法师开始主持,龙泉寺进入了复兴,地藏殿、接引殿、天王殿、观音亭、方丈楼、尼师楼、法华塔等建筑相继竣工落成,建成了殿堂林立、道场庄严的新龙泉寺。
佛教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所以,开经偈说: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