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的源头
关于国际象棋的三个起源
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一共有以下几种说法:①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
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据说,有位印度教宗师见国王自负虚浮,决定给他一个教训.他向国王推荐了一种在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游戏。国王当时整天被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们包围,百无聊赖,很需要通过游戏方式来排遣郁闷的心情。
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宗师,作为对他忠心的奖赏,他需要得到什么赏赐。宗师开口说道: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指岁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倍数,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 “好吧!”国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应了宗师的这个谦卑的请求。
然而国王等到麦子成熟时,国王才发现,按照与宗师的约定,全印度的麦子竟然连棋盘一半的格子数目都不够。这位宗师索要的麦粒数目实际上是天文数字,折合小麦重量为2587亿吨以上。
许多学国际象棋的人都以为,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这源于英国人威廉·琼斯1790发表在《亚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学者大多赞成他的观点。因为那时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国文化。
关于国际象棋的产生,国际上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自己独断专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国王有个亲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离开臣民而存在”的道理来劝告国王,但又不敢公开提出自己的意见。他想出了一个暗示的办法:在木制棋盘上,用骨制的棋子组成两支军队进行战斗;每一方面有一个首脑——王,另有车、马、象、兵四个兵种,组合成一个阵容的整体,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战斗便结束;王同时又是很弱的一环,他只能依靠战友——即别的更有力的棋子保护,这些棋子必须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同心协力来保卫王。棋子里面比王还要弱的,要算是兵了。它一方面往西传到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经过改变,形成现代的国际象棋;另一方面往东传到缅甸、东南亚和中国。
②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象棋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
大约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国出现了8x8的线图(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彩陶绘图)。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可以断定已经有了“六博”这种古棋。公元前5世纪六博经过改革而成“塞戏”。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论语》)这句话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围棋。史料记载公元6世纪(南北朝后期)北周武帝发明的“象戏”(公元569年)和唐代于地下发现的“百宝象棋”基本相同:8×8盘(64格),立体子,棋子摆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现代国际厅逗埋象棋的格局。
在笈多王朝时期(公元320年—公元550年),古印度出现了“恰图兰加”,[1] 进入中东形成了“沙特兰兹”。恰图兰加和沙特兰兹译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沙特兰兹”后来演变成“波斯象棋”并传入欧洲。大约在15世纪末定型为今天的现代国际象棋。
198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上,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还说是印度或中扮蚂国,而且重点介绍印度起源说。一上来就已经有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国际象棋是在远古的中国被发现”。
今天人们探讨国际象棋的起源,是通过传说、假说、考古和逻辑这四种方式,来作出各种各样的结论。假说指明考古论证之方向,传说补充考古逻辑之不足。毕竟国际象棋产生的年代太古老了,像最古老的历史一样,真实的再现要经过极为漫长的过程。不过,从整体方面看,关于起源问题,有两点得到世界的公认:1、国际象棋 起源于亚洲,后来传入欧洲。2、最初的规则是掷骰子来决定谁走棋。
③国际象棋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因为人们今天熟悉的西洋棋是在波斯发展起来的,国际象棋棋里“战车”一词就源自波斯语。
共识
此外,专家学者在起源逻辑上有几点似乎已经达到共识:第一,国际象棋是人造物。本质上是模型。第二,国际象棋是人类思想、意识的物化。本质上是模拟。第三,现代国际象棋是古代棋不断演变的结果。第四,演变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种棋相互之间的影响)。第五,演变的模式是渐变和突变。第六,演变和连续性共存。第七,起源的研究应从国际象棋结构三要素——棋盘、棋子、棋规——入手。第八,对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演变和定型来说,棋盘、棋子、棋规担当不同的角色。第九,棋盘、棋子、棋规这三者未必是同时出现的。第十,没有“最初的发明者”。对此可以这样来解释:在现实世界中,时间是不可逆的。因此,时间可以创造历史,时间也可以消灭历史。从这种逻辑出发,我们永远不可能找到“最初的发明者”。只好无奈地满足于“社会的产物,智慧的结晶。”实际上,从许多方面看,国际象棋更象电影。
洛书作品集
九宫
相传伏羲氏在得到天下后,从黄河中,跳出了一匹龙马,而其背上有一幅图,上面画有八卦,而此龙马则将这幅图,献给了伏羲氏,所以河图,又称之为黄河之图。
至於洛书,则传说是,大禹在治水时,从水中出现了一只神龟,而在其背上,驮著一部书,内有九个数,其也将此书献给了大禹。
据说这河图与洛书,隐含治天下的道理,从而使这二位圣贤,明白如何治理天下。
到了宋代,有人将「河图」与「洛书」,与所谓的「九宫」关联在一起。
例如刘牧在《易书钓隐》中曾提到:河图就是「九宫」,而洛书是一种,由十个数所排列出的「天地生成数图」。
不过,在理学极盛的朱熹时代,人们又把河图与洛书的说法颠到过来,认为洛书是一到九排例成纵、横、斜,各方向数字和皆为十五的数字魔阵,而河图则是一到五相加而成的数列,这并且也被后世的人,说成是中国数学魔阵奥秘的起源。
而在卜筮、术数或风水学方面,河图与洛书,也经常成为其引用理论来源,因而可说是中国「五术」(山、医、命、相、卜)的根源。
「九宫学理」创始人-程春生(别号天相)
九宫占卜法,源自於九宫学理,而近代将九宫学理重新诠释并创新的人,即为程春生先生,其号天相,故有人也称其为程天相。
虽然程天相先生,在校所学的是机械工程,但凭其对於中国传统的中医及五术的热爱,因此进而潜心钻研,其於民国六十四年,在梨山耕作时,体悟出「九宫学理」中的人性篇及流年运势;民国六十八年培薯尘洞悉发动、变动的力量及灾难篇;民国六十九年,解析出婚姻关系的磁场,在民国七十二年,更将机会点、人际关系、财宫及九宫卦等学说,全部融会贯通,因而也将所谓的「九宫学理」,带入了更圆满,以及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境界。
程春生先生於民国七十三年,正式开始以九宫学理分析师为职业,民国七十九年,正式传授九宫学理,至今已有数万人学习过其理论。
九宫学理与传统姓名学的不同之处
「九宫手陆学理」命名的由来,主要是程天相先生,在研究洛书时,从大自然的变化中,体悟出九个格位,皆有其独特的机会点,故将其命名为「九宫机会点」,这也是九宫学理的主轴。
由於近代九宫占卜的基础-九宫学理,主要是程天相先生,自悟自创,虽然其命格的解析架构,是以姓名为主(故又称为九宫姓名学),但其绝对不同於坊间,以易经或五行为基础的姓名学,其有机会点、发动、财宫或是命格潜能的解析等,也与一般的姓名学分析不同。
至於一般的易经,总共有六十四卦,而九宫占卜则有九十卦,这也是其最大的特色。
占卜九宫卦注意事项
九宫学理,可以用来分析个人的姓名学命格,而九宫卦,则是其所衍生出一种占卜方法,如同许多占卜法一样,占卜九宫卦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心要诚,心不诚则卦不灵
2意要专,意不专则卦易乱
3念要到,念不到则卦易空
4一事不二卜,二卜必有假
5问事要真,否则必自欺
6占卜时,问占者要在心中念其姓名、岁数、日期、住址及事由,然后求卜
7分两段式抽签;第一段为上,第二段为下,抽完之后要先还原,才能再抽,而不同之事,需占不同的卦。
8抽出配禅的数字,要照百、十、个位数排列,;第一支为百位数、第二支为十位数,第三支则为个位数。
9问近不问远(以十五日内要抉择的事情为主)、问运不问命(命在格上求
九宫格,也称“数独”,是一款逻辑性很强的的数字拼图益智游戏,不仅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而且对大脑非常有好
处。
小孩子经常玩九宫格,可以锻炼大脑,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及智力。
老年人经常玩数独,可以使大脑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有益身体的健康。
九宫格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亲子游戏。
很多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同玩。
它的游戏规则很简单,9×9个格子里,已有若干数字,其他宫位留白,玩家需要自己按照逻辑推敲出剩下的空格里是什么数字,使得每一行与每一列都有1到9的数字,每个小九宫格里也有1到9的数字,并且一个数字在每个行列及每个小九宫格里都只能出现一次。
做这种游戏不需要填字谜那样的语言技巧和文化知识,甚至也不需要复杂的数学能力。
因为它根本不需要加减乘除运算。
当然,你也千万别小看它,它可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制服”的。
九宫格绝对是对智慧和毅力的一种考验。
在这看似简单的小小一方九宫格上,要用自己所有的想像力、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
当你握笔沉思的时候,这9个数字很可能让你头痛不已,脉搏加快,恼火不已。
不过,当你成功填完所有数字的时候,你肯定会感到欣喜若狂。
国际象棋的产生
一说,源于亚非。
国际象棋源于亚非一带地区,大约公元2~4世纪时,印度次大陆有一种叫作“恰图兰加”(Chaturaji)的游戏,但是这种棋只有车马象王兵五种棋子,象征着当时的兵制。当时的规则并非像现在一样双方对弈,而是有四方,所以称之为四方棋。规则是吃掉其他方的所有棋子。四方棋用梵语命名为“恰图兰加”。而后传入波斯,但波斯人咧,口误,就变成了“恰特兰格”(Chiat Lange)。然后这名字又被阿拉伯人改称为“沙特兰兹” (Saudi Lanz),接着就从阿拉伯开始广为流传。在流传的圆没过程中,“后”(queen)出现在了棋盘上,但是后只能在斜线上移动,双方斜线互异,所以不会相遇。15世纪之后,后的威力渐渐被提升,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兵可以升变,之后渐渐发展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国际象棋棋盘。
另一说,源于中国
1、在中国古代,琴棋书画是文人骚客的修橘颂纳身所好,我国古代也有很多内容是琴棋书画的画作,但是重点在于,古代一些画作中,“棋”所画的是8×8的黑白相间的棋盘,与现在的国际象棋棋盘相符,而不是19×19的单色围棋棋盘。
2、河南开封樱渣出土的北宋铜质棋子,“士”的图案为身穿戎装的女子,和西洋棋里的皇后性别一样。但是北宋时期在15世纪之前。。。也就说这个时候“后”还没有被创造。
国际象棋的起源和历史
中国说
六博源头说
一种理论认为,国际象棋是中国象棋或者其在中国公元前2世纪的前身发展而成。 DavidH.Li,一位退休的会计,教授会计和翻译的古代文字,推测韩信借鉴了六博,在公元返搜前204年至前203年冬天发展出象棋的雏形。
持论者认为六博也叫象棋,棋子有枭、卢、雉、犊、塞这五兵种之分,《韩非子》:“博者贵枭,胜者必杀枭。”这一点和象棋中以杀将夺帅为胜相类似,所以是兵种盘局棋戏的鼻祖,之后改造为不用掷采、纯策略的塞戏,北周再变为北周象戏,唐朝再成为宝应象棋,又传入印度发展成恰图兰卡。
质疑
此传承被杨荫深、张如安等中国学者质疑,因为六博、北周象戏、宝应象棋这三者间无论是规则、棋子或棋盘都大相径庭。
考古文物证实六博棋子非多兵种,因错读《山堂肆考》:“古者乌曹氏作博:以五木为子,有枭、卢、雉、犊、塞为胜负之彩。”把樗蒲与六博混为一谈,把樗蒲的采当成六博棋子名,也错把杀枭等同于象棋类游戏的将军,杀枭是抢敌方的鱼或阻止敌方得鱼的策略,而非胜利条件。而且六博不是象征人类兵种的战争,而是象征猛禽猎鱼。多兵种的棋类早在乌尔王族局戏就有,有暴风鸟、渡鸦、鸡、鹰、燕这五种棋子。
塞戏又名格五,也是需掷采、有运气的博戏,掷具为箸,有四采,在战国时代就与六博并称,并非汉代改造出现。北周象戏是掷赛游戏的博戏,而非象棋类游戏。
六博源头说是以讹传讹的结果,根本原因是象棋此中文辞具多种歧义,六博、弹棋、围棋、双陆、中国象棋等都能称象棋。
易经起源说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切列夫考博士在1984年1月号的《苏联棋艺》上发表文章说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思想,棋盘共六十四格对应六十四卦,黑白对应阴阳。
质疑
早期的象棋漏坦历棋盘并非有双色格。宣称李约瑟指称象棋是中国依据占卜而发明的说法是以讹传讹,因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讲的是与《灵棋经》同样用于占卜的星棋,而不是象棋。
博戏、象数结合说
刘文哲认为所有棋类都来自《易经》的阴阳八卦、西周的五行思想、宋朝时的河图洛书等象数。宋会群、苗雪兰在《中国博奕文化史》也认为六博是源头,但演变过程中多了四维戏、儒信握棋,并认为传承过程是受象数影响,以及加上印度象棋的结合。他们主张六博当时就有反映象数,改变成四维戏、再改造为儒棋,之后锐变北周象戏,再跟印度四角棋结合。根据1955年出版的《古锦图案集》收录一幅唐宋之间、主题为琴棋书画的苏州织锦有一张八乘八的黑白棋盘,认为暗示六十四卦,并且就是宝应象棋的棋盘。在宋朝为了反映河图洛书的图十书九、洛书的九宫图,棋盘变为横十纵九路与增加河界、九宫,最后改为中国象棋。
质疑
这几种棋类也大相迳异。
“琴棋书画锦”,棋改采用国际象棋。
而且该幅织锦其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由生产苏州宋锦的苏州织锦厂设计的七彩重锦“琴棋书画锦”,棋盘图改取国际象棋以作新创意,并非唐宋古物图案。错误在于将宋锦误以为是宋代生产的织锦。
印度说
笈多王朝的恰图兰卡是所有象棋的祖先。根据出古文物与文献,恰图兰卡的棋盘来自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八条盘碁,在库思老一世时发展成波斯象棋,传入中国成宝应象棋。最后中国人在宋代改造成中国象棋。
德国国际象棋历史学家PeterBanaschak指出,DavidH.Li有许多理论有许多自身不一致的地方,同时指出,唐代宰相牛僧孺的《玄怪录》内没有“炮”的宝应象棋才是中国象棋的真正来源。
其实象棋中的其一棋子象(相)完全源于古代印度象棋的同一棋子象,两者走法完全一致,是走斜向两格,即是“田”字,也因此两方的象互相不能够攻击对方。国际象棋中的象亦同样源于印度象棋中的象,后来于约16世纪因为棋子上的两个象征象牙的突出部形像主教教帽,在英语被命名为主教,走法后来就从走固定斜向两格变为斜向走任意距离。
中国象棋从至少是公元前6世纪之前的围棋中借用了一些元素。由于围棋的影响,中国象棋是在棋盘的交叉点上而不是在格中行棋。
国际象棋的产生
国际象棋的雏形为公元2—4世纪升渣流行于古印度的“恰图兰卡”。当时仅战车、战象、骑兵和步兵四种棋子。6世纪传到波斯(现伊朗),称为“沙图兰克”。约7世纪传到阿拉伯国家,称“沙特拉兹”,棋具与现代国际象棋已趋于一致。10世纪由阿拉吵扒悄伯国家传入欧洲,渐成为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七艺”之一。15世纪末演变为现代国际象棋,但其规则到19世纪下半叶才完全统一。正式世界冠军赛始于1886年。1924年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后自行退出)。同年成立国际象棋世界性组织——国际象棋联合会(简称国际棋联),目前该组织拥有161个成员国(地区)。国际象棋约于此滚20世纪初传入中国(新疆、内蒙古等地因与中亚的联系,较早已有接触),1956年被列为国家正式体育项目,次年举行首届全国比赛。1975年中国加入国际棋联。1991年中国棋手首获女子个人世界冠军。1998年首获女子团体世界冠军。2005年获男子世界杯团体亚军。2006年获男子团体世界亚军。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