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对于身体上的肚脐总想着去扣一下里边的泥土,但这个时候老人会立刻出来制止我们的危险行为,并且“恐吓”我们说:“肚脐连着肠,不小心就扣漏了”。在这样的教诲下我们被迫终止了自己的好奇心,不敢再去扣自己的肚脐。
肚脐到底是什么“器官”?
这是一个生命通道,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存在,当我们孕育在妈妈的子宫内,是无法进行呼吸和直接吃喝的,一切都要靠着一根“管子”来实现交换,它们一端连接着胎儿的肚脐,另外一端连接着胎盘,也就是母体。所有的营养物质都从妈妈那里通过这条渠道,最后被宝宝所吸收,这个通道就是脐带。
我们都知道孩子出生后医生需要想尽办法让他哭出来,他的第一声啼哭,意味着这个生命机器正式“开机”,来到了这个世界之上他不再需要通过妈妈进行营养物质交换,所以说在我们出生之后脐带这个链接通道就已经失去了本来的作用。肚皮上的组织开始愈合,封堵这个“洞口”,之后脐带脱落,在肚子上也就留下了这个被称为肚脐眼的结构。
有朋友认为我们的肚脐通向的是肠道,如果不小心扣漏风了,会引发肚子的疼痛。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我们可以从进化的角度来思考,地球上最开始出现的是单口动物,它们全身上下只有一个口既用来消化吸收食物,同时也用来排泄身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随着发展才出现了第二个口,让食物从A口进去消化,最终从B口排出去。
在我们肚子上从外到内依次分为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腹膜,但是在肚脐眼处非常薄,不存在皮下组织和肌肉 ,而筋膜和腹膜都比较薄,因此说肚脐眼是全身上下最接近身体内脏的地方。如果操作不当就容易让自己受伤,所以说肚脐还是不扣为好。
肚脐眼里存在着黑泥,这是让很多人乐此不疲扣肚脐眼的原因,科学家认为人体上的肚脐眼是最能藏污纳垢之地,在肉眼无法看见的地方隐藏着许多细菌,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来自美国的一所高校曾进行研究,他们收集了60名志愿者提供的样本,200倍显微镜下我们肚脐中的黑泥呈现了透明状,看起来就像是我们的头皮屑一样。当放大倍数达到500倍,透明状物体变成了絮状物。而当放大到1000倍左右的时候,科学家发现肚脐中的黑泥动了,因为已经看到了大量的微生物。
总体来看肚脐最好不要去扣,如果必须要扣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适可而止,一方面可能引起细菌的失衡,另外一方面真的会伤害到肚子引发疾病。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