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洁.大学生内卷“平时分”有何类型[EB/OL].(2023-11-17)
https://mp.weixin.qq.com/s/fOmUCQ43e3gA_JGfvhEiNg
在“内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之前,它首先出现在社会学与哲学领域。德国哲学家康德率先发明了这个词语,用以指代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引申为现在的生活用语时,常用来描述一种“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只能不断地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即使这些资源根本不值得付出过多的努力”的病态情况。
但这样的定义,似乎与大学生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内卷”相去甚远。在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真的有这样需要争抢的资源吗?实际上,大学生们是在期末分数上进行了内卷,除去一考定音的期中与期末,只有平时分能在平时提高,大学生们嘴里的内卷,一定程度上指的是“学生们为了平时分增加工作量”的情况,而内卷的类型包括以下三种。
自己主动卷:
攸关前程而维护分数命根
近十年来,随着学历的贬值与考研人数的飙升,考研的难度也逐渐上升。这样僧多粥少的情况,让学生们尝试着提升绩点,努力准备保研。对于那些已经明白自己离开了保研梯队的同学,绩点也非可有可无;在考研时与导师进行“双选”时,需要给导师提供含有绩点的简历。在考研缩招,好导师难求名额的情况下,拥有一个较为好看的简历(绩点也是一种装点方式),显然能增加自己被选中的几率。
自然,内卷的第一动力永远只能是自己。如果自己不愿意付出,即使挂科与毕业即失业的威胁也没法让人行动起来,但深陷这样的内卷漩涡并非没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实际上,就业难正是这种内卷的核心原因,它让大学中的内卷变得更为严重了。面对这样“不得不进行”的内卷,我们只能放平心态,尝试着在学习的压力下让自己放轻松一点。
教师挖坑卷:
有限机会下陷入运气之争
在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见这样的老师:他们对平时分的要求是回答足够的问题,但课堂上给出的可供回答的次数,却完全不足以让所有人都得到满分。这样就导致班级无法抢到发言机会的大部分学生,都会被扣掉不少平时分。每当上课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站在讲台上欣赏大家的抢答。也许老师还陶醉于学生们的反应热烈,殊不知学生们的无奈,大家只能为了那看似不起眼却仍旧在总成绩中占了一部分的平时分挣扎,他们在课堂上一次次地举手,恰好满足了老师的喜好,错把学生们的外在动机看成是内在动机。无论如何观察与分析,这种老师的行为都是不妥的,而且很难指望教师本人能迷途知返,主动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面对这种恶意逼迫内卷的老师,学生们在被动而消极地应对之外,还可以合理利用自身权力,通过沟通或者投诉来反对这种针对“发言机会”的内卷。
同伴倒逼卷:
剧场效应下步入内卷漩涡
纯粹由老师问题导致的内卷尚且有破解方法,另一种情况下的内卷则更难解决。在提交一些阶段性作业与结课作业时,某些同学——不管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内卷的想法——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质量,或仅仅提高了自己的写作字数,便能让老师增加他们的平时成绩。至于那些按照课堂作业要求完成作业的同学,明明已经达到了阶段性作业的要求(许多作业,比如高等教育学的百字小作业,是不要求字数与完成度的,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即可得分),也体现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却没有拿到相应的分数。因此只能在下一次作业中咬紧牙关,努力多憋出几百字或几千字来,最终让自己疲惫不堪。
这种情况则属于半主动的“内卷”(由于仍旧由外部条件驱动,这只能算是半主动的),或称为“剧场效应”下的内卷。剧场效应是一个经济学词语,用于形容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他人利益的行为。在作业中,与排名挂钩的分数评判标准就如同一道窄门,所有的学生都竭尽全力,尝试着从这道门里挤出去。在这种内卷中,你很难找出一个实际上做错了的人:老师是为了让认真写作业的学生得到更高的分,为此需要拉开差距;同学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分数而努力,为此需要提升作业质量。既然没有任何一个出现错误的人,我们又应该如何打破这样畸形的局面呢?
事实上,需要解决这种问题也很简单。作为规则制定者,老师应该在最开始就声明分数评判的标准,在后期即使出现了高分作业,也不要为了拉开区分度而降低其他同学的分数,根据班级平均水平评分,能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得到较为公平的待遇。作为学生,既然剧场效应不可避免,或许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毕竟,任何在意成绩的人都不会轻易放弃得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