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机缘巧合,书法家李大伟应喜马拉雅栏目特邀为中华诗词大会评委品读古诗词配书画作品,他以"真、草、篆、隶、行"多种字体,或悠远、或婉约、或奔放……,根据诗词的意境,通过自己内心世界真实情感的流露,运用不同的笔法、章法,营造不同的艺术效果,为蒙曼、王立群、康震、杨雨等诗词讲座配书画作品近400篇,使读者肃然瞩目,同时,跌宕起伏的线条、严谨规整的章法布局、审美与遐思叠加的意境,也深深吸引着笔者的目光,一次又一次的翻阅,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李大伟1956年出生在古圣先贤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的山东,祖籍烟台,现居威海,汉语言文学专业,父母崇尚孔孟之道,生长在书香门第,在父辈的熏陶和影响下,读书、写字、喜欢传统文化,显得顺理成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个充满迷茫的时期,很多东西往火堆里扔,我看到了这本小楷拓片,马上捡起来揣在怀里,才使这本拓片保存至今",青少年时期的李大伟绝对没有保护古玩的意识,而是,出于对书法爱好的一种本能,一种潜意识的冲动,于是,李大伟如获至宝,爱不忍释,在岁月的更迭、时光的洗濯中,他朝夕临摹、手摩心追,那本拓片上留下沧桑的印记,李大伟也从中汲取营养,深深扎根于此,打下坚实的童子功。年轻时的李大伟带着对那本拓片的强烈好奇和对书法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从一笔一划到间架结构再到章法布局,李大伟深临细摩,精研品读,"学而知困",为了弄清那本拓片的来龙去脉,也为了加深对书法的理解,李大伟学"欧、颜、柳、赵"、学"二王"发帖,仳离点画之理,上溯钟繇、蔡邕,下及明清巨匠,深悟章法布局之妙,旁参近代大能,兼学当代名家,几十年来,李大伟广收博取、厚文养正,可以说,楷书,尤其是小楷,李大伟用功最勤、用情最浓,欣赏他的小楷,也最使人激动、最让人难忘。孙过庭在《书谱》中,曾这样阐述:"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李大伟深谙其道,他也恪守了这样的一条主流正脉之道,他先得楷书之功,再修行草,从楷书的成功经验中,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行草书学习之法,从而在行草书的风格形成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探寻在书法之路上,李大伟楷书与行草书齐头并进,互生奇妙,交相辉映。为了楷书的间架结构、点画行笔……,为了行草书的神采气势、灵动飘逸……,李大伟取法乎上,"草、篆、隶、行"各种书体,他全摸一遍,历代名家书理妙论,他逐句细品,融会贯通,广收博取,集诸家之长,熔一家之面貌,同时,他为了在章法中寻求突破,为了在字体结构中捕捉稳定平衡,他甚至学习山水画的构图和意境的表达,他交游当代山水艺术名家,在亦师亦友的耳闻畅谈中,目识心记、融会变通,吸收构图、视觉、章法等山水画的艺术技法,这种借鉴不是故弄玄虚的臆测,也不是标新立异式的创新,而是,在书画同源的妙悟中,捕捉为我所用的艺术胎息,从而使自己的章法布局不呆、不板,而更富有变化,间架结构不急、不促,而更和谐自然,比如他书写的《心经》、《金刚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等系列小楷,字体中,李大伟擅于运用行笔变化加强线条的韧劲和力度,从而使他的楷书显得端庄典雅而不失灵动、遒劲隽美而能严守法度,他笔下的《苏味道/正月十五夜》、《李白/长干行》、《杜甫/春夜喜雨》等等系列行书,章法中,他多以飘逸险峻取势,洒脱中彰显真功、和谐中而变化丰富,显得精气神十足。用笔方面,楷书、行草书,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在不同中,李大伟通过灵活的笔性传递心象,呈现丰厚的笔意,从而使他的作品营造出一种潇散飘逸的气息,独具的古秀之风,演绎着一种格调与技法、思辨与才情交相辉映的艺术风貌。
品读李大伟配诗词的书法作品,在方格之内,写天地之阔,不管是楷书,还是行草书,均以潇散飘逸的气息、俊美隽永的品质使观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如春风含馨,沁人心脾,如秋水视底,悦人心智。质地如此干净,可见李大伟的书风已达心境澄澈之至,是心性影响书品的结果,更是才情与学养的结晶。纵览当代书坛,能耐住寂寞,修出真功,不求虚名,大逐书功的书法家,实属难能可贵,毫无疑问,李大伟卓然自立的书法风貌,使人惊讶,让人赞叹,这种基于一朝之变的书法面貌是李大伟积学厚养的而修行的正果,初次见到李大伟,他给人一种温文朴厚,谦恭含蓄的印象,几番接触之后,才发现内敛的表象下涌动着血脉偾张的激情,青少年时期,别人都在迷茫之时,他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深入学习;他写诗词,沉醉于词章之妙;他学习汉语言文学,迅速通过各科考试;他做过文秘,成为单位里名副其实的一支笔;他从事过工会的很多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也做过文字编辑……,光阴无语,岁月如歌,生活赋予李大伟灵思妙悟,更铸就了他坚忍不拔之志,在黑与白的笔墨世界,李大伟一路走来,演绎几多平仄的人生,书写出自己的别样美丽。
如果庖丁解牛,仔细研读李大伟的书法风格,依稀可以感受到他的楷书立足于"颜体",用笔和气息方面深得颜真卿之法度,同时,兼学赵孟頫的楷书,又远离了赵孟頫的妍媚,取其遒劲一面,他也涉猎沈周、文徵明一脉,取法婉转温润、意态秀劲。比如他的小楷《心经》,笔意婉润、雍容隽永,笔法中,他兼揉法度严谨的唐楷,有欧阳询的挺劲、颜真卿的浑厚、虞世南的峭拔、柳公权的骨力,有时在行笔中,取魏碑的方笔,使字体在平正中见险绝、端庄中显的灵动,有时,李大伟引隶书的"藏头燕尾、一波三折"的动势和飘逸融进楷书笔意之中,使字体显得雄强而不僵滞、舒展而不局促。李大伟这种兼容,可能是无心插柳,也可能是有意的兼学兼取,总能独成一品,妙不可言。他的行草书根植"二王"之姿态,取碑之浑穆,帖之畅达,游刃有余,收放自如,遒劲隽美的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婀娜高峻的形态在清晰古雅、潇散飘逸的气息中富有节奏,情感与意境在同步激荡中,追寻自我,抒发情感,如娓娓倾诉的心语,传递心性,简约、凝练,引人入胜。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几十年来,李大伟浸染在传统文化之中,"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他以最纯粹的书法情怀,心无旁骛地在古法中摸爬滚打使他百炼成钢,他把放笔如在手底的古人前贤笔法特点融进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独到才情之中,使技法之"器"与艺术之"道"进行高度融合,通过笔墨的流露与情感的神遇迹化,率真的、自然的、阔达的……,看似无意,却一片神行。
(文/蔡佳霖)
文章视频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