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实践:结对Review

 每一味药都是有副作用的,每一个实践也是。通常的想法是尽量减少和避免其副作用,然而这绝非最佳做法。有些药就是因为其副作用而广为人知,例如伟哥。软件开发中各种各样的实践也都有副作用。如何降低有害的副作用,放大有益的副作用?

结对Review不是一个全新的实践,而是旧有实践的包装,主要原因恰恰是因为其副作用。结对是最小的团队,在这个最小的团队中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如何促进团队学习,结对Review开了个好头。

1. 实践介绍

1.1 实践简介

在开发人员完成一份任务后,由开发人员和团队的另一名成员坐在一起进行结对ReviewReview的方式是由该开发人员来讲解他对于这个任务的理解、他的设计思路和他的实现。而与他结对的同学则不停的与他对话。常见对话包括:为什么会有这个任务?这个任务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设计能达成任务目标?这个设计有没有考虑这些情况?这段代码太复杂了。

1.2 最低要求

基本无要求。如果已经应用了结对编程,可以不使用该实践或将该实践作为不能结对编程时的补充。

1.3 使用时机

1)完成一个任务的开发后立刻进行;2)在提交代码前进行。

推荐每天进行,最多两天至少进行一次。当积累的代码太多时,Review的效率和效益都会降低。

1.4 思路来源

1)橡皮鸭

来自于《程序员修炼之道》,其原意是超过一半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与橡皮鸭进行交流而解决。在请教别人之前,先把问题向橡皮鸭解释一遍。当然,把橡皮鸭换成人的效果会更好。

而大部分开发人员却没有意识到更不要说养成了这种很好的习惯,结对Review将帮助开发人员养成这种习惯。

2)结对编程

结对编程是非常著名的敏捷实践,也是比较出名的难度高。1)取得管理层的支持比较难;2)结对编程需要极大地改变了开发人员的习惯;3)结对编程带来很大的工作负荷和压力;4)结对编程本身的限制很多。

结对Review相对来讲简单很多,只需要稍微改变一点工作习惯。虽然可能不能完全得到结对编程的好处,但是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办法。对期望推行结对编程的团队来说,还可以作为准备工作。

3)代码Review

代码Review是指开发人员完成代码编写后,将代码以某种方式提交给Review人员,Review人员Review代码,指出问题的工作方式。代码Review的问题是1)枯燥:对Review的人来说,看代码很枯燥,而且基本上全是付出;2)效益低:Review出的问题以代码规范方面的问题居多;3)不持久: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团队成员的排斥心理。还没看见过这种Review方式在一个公司取得很好的效果。

结对Review则是一种有趣的多的Review方式。在与人的互动中可以根据任务的大小、难度、整体情况灵活的调整关注点。

1.5 效益点评

从成本的角度,结对Review在开始的时候投入稍高于代码Review,但它带来的效益远超于这些投入。

1)质量保障

结对Review是一种代码Review的方式,对代码质量能有比较好的保障。相对于普通的代码Review,结对Review在发现业务理解和设计思路的问题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

2)知识传播

通过Review的过程,这一对人在交换他们对业务、设计和实现方面的理解。而通过在团队中不断的交换结对,业务、设计和实现方面的知识能够有效的在团队中传播。而这种传播对团队能力、个人能力提升、新人培训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3)心态的改变

结对Review通过改变工作的方式,将逐渐改变团队成员的心态。团队成员在结对Review过程中将开始分享和沟通。在分享和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他团队成员给自己带来的帮助,从而更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更愿意合作。在分享的过程中给其他成员带来帮助,更好的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更愿意付出。分享、沟通、付出、合作、相互学习,好团队的氛围从这里开始。

1.6 注意事项

1)哪些人结对?

因为结对Review的要求较低,所以使用方式上可以比较灵活。1开发+1开发;1开发+1开发+1测试;1开发+1测试。在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个新人,也试过1开发+1新人、1新人+1新人的方式。甚至可以考虑更多的人。

2Review哪些内容?

业务、设计、实现和规范是基本的Review内容。但是在与不同的人Review时的侧重点可以稍有不同。例如和架构师一起Review不讨论点设计思路,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3)时间控制

根据个人经验,一次Review的代码最好不要过多,1-2天的代码工作,结对Review的时间大概在20-40分钟。

4)有用原则

只有一直找到结对Review对自己的意义,结对Review才可能坚持下去,否则的话,最终都会流于形式。这就要求大家经常问自己,结对Review对我有什么用?怎样让它更有用?在问自己的过程中,也调整了心态。

5)慢与快

对每一个实践,大家都会有很多期望。然而过于着急收获结果,就可能失去最重要的结果——习惯的改变和养成。

2. 实施建议

在如下情况下,可以考虑实施结对Review。虽然我个人把这个实践看做一个比较万金油的实践,并且经常用这个实践来作为敏捷实施的第一个实践。

2.1 案例1

A团队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的Scrum。代码集体所有制的问题一直让A团队的Leader头疼。A团队中的成员仅对系统的某个部分熟悉,导致成员只能承担相应的工作。A团队进行过几次尝试,效果很不好。1)让成员去做不熟悉的部分,结果是费时费力,产出很低,质量很差;2)组织培训,培训的投入产出比也很低。

点评:在工作中进行知识传播才是更有效、更全面的知识传播方式。在推荐后团队开始使用,在实施后的第一个回顾会议中,2位主要开发人员提到自己亲身体会到了“橡皮鸭”的好处。在Review过程中,他们自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2.2 案例2

B团队是个基础组件团队,由技术比较强的几位同学组成,负责为其他几个团队提供公用的基础组件。B团队的困扰是做出的基础组件在有些团队不容易被接受。

点评:跨小团队的沟通在很多公司都是问题。1)团队对外来的帮助存在疑虑;2)不是我们做的怎么体现我们的价值;3)不了解别的团队的工作,想帮的帮不上忙,想被帮的找不着人帮。B团队准备自己先用结对Review,未来计划进行跨团队的结对Review解决上面的3个问题。

2.3 案例3

C团队最近出了好几次线上故障,因此组织了一个活动,让团队成员花费很多时间进行代码Review。然而他们对Review的结果进行了如此的评价,找出来的大多数问题都是代码规范问题,效益不够。

点评:结对Review是效益更高的Review方式。故障不仅要应对,更重要的是要有长线的信息沟通和传播机制去解决。

2.4 案例4

D团队最近来了些新人。D团队为新人准备了比较宏大的培训计划。培训讲师们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准备,当然新人们也花了很多时间学习理解。然而落到实际工作中,不少新人反映:1)提高不够,师傅没有时间指导;2)成就感不够,总是练习,没有实际的工作。

点评:大规模的培训看起来很美,实际的投入产出比不高,并且对团队当前的工作影响也比较大。在以前的工作中,尝试过对新人的工作中培养方式:1)结对Review:主要作为听和提问题的那一位,熟悉业务、技术、设计;2)领取小Bug,由师傅进行指导,完成后结对Review3)领取小任务,结对Review。因为团队中存在结对Review的机制保障,所以不需要额外为新人做太多特别的工作,也敢于分配小任务给新人,新人的成就感比较高,上手较快。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davidzhang33/654655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