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排队,插混真香

有人说,这一轮川渝限电无异于揭开了纯电车主的伤疤。

高温下,当地纯电车主排队充电的感受的确不好过。据悉部分公共充电站因限电原因暂停服务,导致纯电动车主不得不在其他充电站外排起了长龙,经受漫长的苦候。

有一些车主在网上吐槽,称纯电动汽车目前无法充电,仅剩的几百公里续航,只能分几天省着用。而从网传的一则特斯拉超充站入场须知可以看到,近日重庆的站点均提示“暂时关闭”或“服务受限”。

突如其来的高温极端天气以及限电措施,让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难”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不少疲于排队、抢桩充电的纯电车主,不由得将羡慕的目光投向了身边没有“充电焦虑”的插混车用户。

在大城市限牌、限号,区域限电的背景下,原本被视为“过渡产品”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 PHEV),似乎迎来了高光时刻。

难怪有业内人士称:插混与纯电谁才是“未来”的路线之争,似乎还要持续很长时间。

 01 插混车主不愁充电难?

“有点庆幸自己买的是插混车,而不是纯电动了。”

家住成都金牛区的个体工商户杨先生,每天都要开将近 40 公里往返住家及郫县(即郫都区)的门店。为了便于通勤,一年前他购买了一辆可以直上“绿牌”的新能源车。

对此杨先生坦言,一开始自己曾打算买纯电动汽车,因为充电便宜,通勤成本低,但由于住家附近的停车场设有公共交流充电桩,周末还经常与家人自驾游,因此他最后选择了一台插混车。

“纯电续航里程才 50 公里,每天充好了倒是足够往返家里和店里。”然而,极端高温下,市里部分区域限电,杨先生家附近停车场的交流电桩几乎全部断电。

有热心的邻居告诉他,运气好的话,充电桩凌晨能充一小会儿,“但我是插混,可油可电,懒得折腾了,还是把珍贵的充电资源让给纯电车主吧。”

于是乎,最近一周时间,他通勤基本上都是烧油(即混动模式)。杨先生开玩笑道,如果当初买的是一台纯电动车的话,最近也会为了抢桩、排队充电“结交”不少开电动车的“苦主”吧 。

正如某位网友所说的:充电五分钟,社交两小时。每每当他路过蜀西路充电站,看到大量车主顶着高温排队等充电时,总是一股庆幸涌上心头。

“很多买了插混车的朋友,最近都免受高温排队充电的煎熬,真的庆幸呀。”杨先生坦言,正是因为插混车“可油可电”的特性,很多不具备充电条件的朋友,为了直上“绿牌”都选择了买插混车。

甚至有的车主自买车开始,就将插混车当成一台普通燃油车般使用,一直加油、从不充电。

此外,相比纯电动车,能够加油的插混车,自然少了几分续航焦虑,这也是他目前最满意的一点。

目前,大部分纯电动汽车的实际续航里程,都只有四、五百公里,电量通常低于 20% 时车主就要开始寻找充电站充电。可即便是用直流快充,电量充至 80% 最快也需要半小时,可谓相当费时。

杨先生表示,多数满油满电的插混车,续航里程通常都奔着上千公里去了,哪怕电用完了、汽油都快耗光,随处可见的加油站只需五分钟就能加满一箱油,让插混车得以快速“满血” 。

“节假日、周末长途自驾,路上我通常会只给车加油不充电,挺好的。”在杨先生看来,能充电、可以加油的插混车,在实际的用车体验上与燃油车无异,比纯电更省心。

当然,这只是一位车主的个人观点。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仍以纯电为主,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截至今年 6 月底,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 1001 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 80.93% 。有行业人士分析,纯电动车保有量大,或是因为消费者的固有观念。

很多车主认为,跑电的纯电动汽车,用车成本铁定比烧油的插混车型更加低廉。只不过,电力紧缺之下,类似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

「 02 」插混能兼顾效率与成本?

那么,插混车真的省心不省钱吗?

有人说,买插混的意义在于,花比燃油车略高的价格,购买一辆普通燃油车以及一块新能源牌照,是汽车工业变革“过渡期”的临时产物。

所谓插混技术,指的是在高效电能的加持下,让汽车尽可能少用油,更为高效地用油。因此,插混车型在起步、中低速、急加速等耗油、低燃油效率的工况之下,都靠电动机发力。

“目前,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很多 PHEV 紧凑车型在亏电情况下,能做到 4 升的工况油耗,PHEV 的 SUV 能做到百公里 5 升的工况油耗,比主打节能的日系小车还要低。”汽车动力工程师李任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他认为,目前不少插混车型号称特定工况下,百公里的油耗只有 4 升、5 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车主随便踩、随便开,都能达到官方宣称的油耗水平。“要是经常亏电跑高速,插混车油耗也不低的。”

李任指出:大部分主流的插混技术,在高速工况下,都是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因此,插混车型高速油耗与同级传统燃油车相比,并没有明显差距,只有常用电、走走停停的城市路况才会显得省油。

在他看来,现在不少主机厂投入大量精力研发的多档(变速器)插混系统,为的就是优化高速工况,发动机直驱时的效率表现,降低高速油耗,提高整体的燃油经济性。

若忽略保养费、保险费差异所造成细微影响,仅以油费、电费计算,紧凑级插混车型满油满电里程单价约 0.2 元 / 公里,亏电里程单价约 0.35 元 / 公里,高速亏电里程单价则与燃油车相当。

可见,无论插混车怎么开,都要比一直用公共快充、每公里成本仅一毛多钱的纯电动车型要高不少。

当然,消费者在买车时算这个“经济账”不能只算用车成本,纯电动车的售价通常也比同级插混车要高出一截。

“同品牌、同为紧凑级的 SUV,纯电车型比插混车型贵 3 万。”李任表示,售价、级别越高的车,纯电与插混之间的价格差异也更大,“同样级别,大约 30 多万左右的车型,纯电能比插混贵出个 7、8 万。”

至于其中原因,他认为显而易见:作为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大头,纯电动车动辄几十度电的动力电池包,无疑是要比插混车型几度电、十几度电的电池包,造价上贵上不少。

即便插混车型只烧油、不充电,消费者购车时少掏的买车成本,也足以追上纯电动车跑十几万公里,所能省的用车成本。由此可见,追求极致省油的插混,逐渐在效率与经济性上取得平衡。

至于“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多一套系统高一分故障率”等,早期插混车留给市场的固有印象,也已经随着技术的发展迭代,彻底扔进了旧黄历里了。

 03 需求猛增、车企心痒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动汽车占八成左右,纯电仍是新能源“主流”的技术路线,但最近一、两年,插混车型的终端销量也在不断攀升。

“之前公司的新能源技术路线,是纯电动化,并不待见插混。”周辉(化名)是国内一家大型主机厂的市场专员,他表示,早期电动车制造门槛低,因此,国内很多主机厂转型新能源汽车,首选“零基础”的纯电动路线。

加上技术水平的限制,最开始上市的插混车,存在严重顿挫、动力不足、亏电油耗大问题,导致插混车型的销量,低于充电便宜、如丝般顺滑好开的纯电动车,多数车企自然开始“偏爱”纯电。

“毕竟,车企宣传纯电动车每公里只要几分钱,同样能上绿牌,以上下班通勤的主要用车场景的用户,谁会为了长续航去买插混。”周辉强调,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充电难”问题也在日益凸显。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 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66.1 万和 260 万辆,同比均增长 1.2 倍,产销规模创新高,市场渗透率高达 21.6%。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截至今年 6 月,全国建成公共充电桩 152.8 万台,同比增长 65.5%,新增 38.1 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速度,远追不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

“充电困难让不少车主后悔买电动车,有人卖了纯电换插混。”周辉表示,大量存量用户、增量车主从“纯电阵营”转向“插混阵营”的趋势,也体现在插混车型的销量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 55.1 万 和 53.6 万辆,累计分别增长 1.9 倍和 1.7 倍。

正因如此,曾经被视为新能源汽车“过渡期”产物的插混车型,正在得到用户的青睐。

面对日趋增长的消费需求,不少国内车企都坐不住了,也都想在曾经不看好、不重视的插混领域分一杯羹。

目前,除了一直在插混技术上“钻牛角尖”的比亚迪外,长城、奇瑞、吉利、五菱都有计划,或已经推出基于多档变速机构(DHT)的插混车型。对此业内人士的观点也是泾渭分明:一类观点认为插混未来十年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其很快就要过时、淘汰。

【结束语】

不可否认,在“脱碳”进程上一直备受争议的插混车型,必将是新能源车发展进程中的“过渡”产品。然而在国内新能源充电设施全面普及、充电难问题得以解决之前,插混仍会“过渡”一段时间,甚至是“很长的一段时间”。

Published by

风君子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